80文学 www.80wx.net,大唐键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适的思路很简单,也很直接——李辅国还在台上的时候不容易扳动,则既已下台,空余一个郡王的虚名,正不必狱吏动手,一刺客足矣。
所以他才会赶紧地来找李汲,就是希望动用崔光远留下来的那些江湖异人,潜入李辅国家中,直接把老阉给宰了算了。
李汲闻言,不由得微微蹙眉,心说:瞧不出来啊,小家伙还挺狠的……他是这阵子跟人勾心斗角,常施诡谋,所以逐渐扭曲了性格吧,做事竟如此地无所不用其极,只看结果是否有利,不论过程是否正当。固然无论用兵还是治政,都不可能只循正道,而不时出阴谋秘计,但身为继承人顺位最靠前的皇子,将来还有可能践祚为君,若总是保持着这种心态,于国于民,必定无益啊。
因而正色劝告道:“殿下,律法是社稷的根基,而若天家先不遵法度,遣刺客谋杀异己,则官人又如何?且四方扰乱之际,臣逆其君、兵杀其将等事,纷纷不绝,殿下身为圣人长子,岂能再做此等表率?自古以来,焉有不行正道,而践旁门,还能够安邦定国的君主呢?”
李汲知道李适最喜欢听自己暗示说他必有九五之份啦,因而特意用对待君王的高标准来要求对方。
谁想李适不以为意,还一撇嘴,说:“太宗皇帝难道是践行正道,才促使高祖易储的么?所谓‘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是也。”
李汲不由得腹诽:李世民啊,瞧你给后世子孙做了个怎样的好榜样?!
他知道李适是铁了心要动用刺客了,即便自己坚拒,小家伙也可能再去找别人,倘若搞到堂堂皇子自己私养刺客,那麻烦可就大啦。因而略一思忖,便即敷衍李适道:“兹事体大,须谋定而后动,且老阉千夫所指,也必有所戒备。殿下勿急,且容某徐徐图之。”
李适说好,那这件事我就托付给长卫你了,别让我等太长时间——“比及秋来,孤便要率师出征,而长卫也每求自将一军,驰骋疆场;若我等都不在长安,老阉再有诡谋,实难防范。”
李汲心说好嘛,你跟这儿等着我呢——这是将了我一军啊,一日不杀李辅国,则李适便一日不能放心,让自己领兵外镇……
数日之后,崔光远落葬——他没打算归葬博陵祖茔,而早在长安郊外给自己备好了佳穴——崔构、崔据二人就在坟前结庐而守。
就礼法而言,父丧要守二十七个月,其间不能脱下孝服,不能出仕,不能嫁娶,甚至于不能行房事,不能听声乐,不能笑言。虽说还正儿八经地写入了律法之中,违犯者要判杖刑或者徒刑(最高三年),但绝大多数正常人,其实都是做不到的。尤其母丧之期与父丧相同,又是将近三年,而人的青壮年华,又有多少个三年哪?
崔构兄弟作为士人来说,也就不能提前释服,不能在二十七个月内谋求起复或者应科举罢了——最好也别明娶妻妾,别在这阶段搞出人命来。
崔措作为已嫁之女,于父丧降等,服齐衰,也即需要戴孝一整年。但跟兄弟们不同,这一整年不必要守在坟前或者留在娘家,待遗体落葬之后,便可返回夫家去。因而当她回到平康坊内的李府之后,李汲便将李适的要求,和自己的顾虑,私下里向老婆和盘托出了。
崔措先不接李汲的话,却道:“正要与郎君商议,家父既去,则其所养江湖异人,不能再居崔府,而当迁来我家。”
李汲问她:“原本都在崔氏府中么?”
崔措摇摇头:“部分别有家宅,便连崔构兄弟也不知晓;但也有不少,确实是在崔府之中,假以奴婢身份示人的。”
李汲猛然间想起一事来,便问:“前日随你出城去救我与青鸾,在望春楼下得见一人,曩昔曾做士人打扮,遇我于吕妙真家——那人叫什么名字?”
崔措答道:“名唤尹申,字子束,行九,祖籍辽东,后迁蜀地。其人擅剑术,通文辞,精明百变——即所谓‘蜀中剑侠’是也。”说到这里,忍不住掩口而笑:“与你那个‘键侠’,音同而实不同。”
李汲说你就别提“键侠”了——“杜子美识得此人,云为谏台一小吏,则难道他还挂着官身不成么?”
崔措点点头:“尹申去岁入流,见为正九品钩盾丞。”
李汲闻言,不由得一皱眉头,探问道:“钩盾丞?则是去襄助严庄啊,还是监视严庄啊?”因为钩盾署乃是司农寺的下属机关,他故有此问。
崔措笑一笑:“这两事么,可以一并为之。本来严庄既罢,当转尹申为别职,可惜那时候家父近乎落魄,很难再施手脚了。”
“则此等士人而为耳目者,还有多少?”
“不多,也就六七人而已,多在流外,只有尹申一个九品。”
李汲心说还好,倘若崔光远能把自家的密探——而非党羽——塞进各个政府机构,还都能做到六七品甚至更高,那简直太可怕啦!自己也得好好考虑考虑,倘若不打算谋朝篡位,是不是要把这些随时都可能自伤的利刃留在手中……
“则似此等外居的,总计多少?”
“十六人。”
“假充奴婢的,又有多少?”
“二十八人。”
李汲不禁黯然垂首:“我养不起恁多奴婢……”
开玩笑,现在领受自崔家的二十多人,相应自家俸禄,就已经有些臃肿了,再翻一倍?哪怕有万贯彩礼,也用不了多久就得把我给吃穷了啊!
崔措笑道:“郎君忒小家子气,这些人都是有用的,既允继承,岂能拒而不纳?况且若郎君能得外镇,少说一州刺史,必定养得起了。”
李汲不禁叹息道:“老阉不死,恐我终不能得外任!”
崔措也很干脆,抬手一比划:“既如此,杀之可也。”随即提醒李汲:“史氏上下相疑,已是日薄西山;鲁王又做元帅,统御万军,并郭、李二大将,则最迟明岁,必能平定关东。郎君不趁此良机建功立业,待得天下太平,怕是再难有用武之地—... -->>
李适的思路很简单,也很直接——李辅国还在台上的时候不容易扳动,则既已下台,空余一个郡王的虚名,正不必狱吏动手,一刺客足矣。
所以他才会赶紧地来找李汲,就是希望动用崔光远留下来的那些江湖异人,潜入李辅国家中,直接把老阉给宰了算了。
李汲闻言,不由得微微蹙眉,心说:瞧不出来啊,小家伙还挺狠的……他是这阵子跟人勾心斗角,常施诡谋,所以逐渐扭曲了性格吧,做事竟如此地无所不用其极,只看结果是否有利,不论过程是否正当。固然无论用兵还是治政,都不可能只循正道,而不时出阴谋秘计,但身为继承人顺位最靠前的皇子,将来还有可能践祚为君,若总是保持着这种心态,于国于民,必定无益啊。
因而正色劝告道:“殿下,律法是社稷的根基,而若天家先不遵法度,遣刺客谋杀异己,则官人又如何?且四方扰乱之际,臣逆其君、兵杀其将等事,纷纷不绝,殿下身为圣人长子,岂能再做此等表率?自古以来,焉有不行正道,而践旁门,还能够安邦定国的君主呢?”
李汲知道李适最喜欢听自己暗示说他必有九五之份啦,因而特意用对待君王的高标准来要求对方。
谁想李适不以为意,还一撇嘴,说:“太宗皇帝难道是践行正道,才促使高祖易储的么?所谓‘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是也。”
李汲不由得腹诽:李世民啊,瞧你给后世子孙做了个怎样的好榜样?!
他知道李适是铁了心要动用刺客了,即便自己坚拒,小家伙也可能再去找别人,倘若搞到堂堂皇子自己私养刺客,那麻烦可就大啦。因而略一思忖,便即敷衍李适道:“兹事体大,须谋定而后动,且老阉千夫所指,也必有所戒备。殿下勿急,且容某徐徐图之。”
李适说好,那这件事我就托付给长卫你了,别让我等太长时间——“比及秋来,孤便要率师出征,而长卫也每求自将一军,驰骋疆场;若我等都不在长安,老阉再有诡谋,实难防范。”
李汲心说好嘛,你跟这儿等着我呢——这是将了我一军啊,一日不杀李辅国,则李适便一日不能放心,让自己领兵外镇……
数日之后,崔光远落葬——他没打算归葬博陵祖茔,而早在长安郊外给自己备好了佳穴——崔构、崔据二人就在坟前结庐而守。
就礼法而言,父丧要守二十七个月,其间不能脱下孝服,不能出仕,不能嫁娶,甚至于不能行房事,不能听声乐,不能笑言。虽说还正儿八经地写入了律法之中,违犯者要判杖刑或者徒刑(最高三年),但绝大多数正常人,其实都是做不到的。尤其母丧之期与父丧相同,又是将近三年,而人的青壮年华,又有多少个三年哪?
崔构兄弟作为士人来说,也就不能提前释服,不能在二十七个月内谋求起复或者应科举罢了——最好也别明娶妻妾,别在这阶段搞出人命来。
崔措作为已嫁之女,于父丧降等,服齐衰,也即需要戴孝一整年。但跟兄弟们不同,这一整年不必要守在坟前或者留在娘家,待遗体落葬之后,便可返回夫家去。因而当她回到平康坊内的李府之后,李汲便将李适的要求,和自己的顾虑,私下里向老婆和盘托出了。
崔措先不接李汲的话,却道:“正要与郎君商议,家父既去,则其所养江湖异人,不能再居崔府,而当迁来我家。”
李汲问她:“原本都在崔氏府中么?”
崔措摇摇头:“部分别有家宅,便连崔构兄弟也不知晓;但也有不少,确实是在崔府之中,假以奴婢身份示人的。”
李汲猛然间想起一事来,便问:“前日随你出城去救我与青鸾,在望春楼下得见一人,曩昔曾做士人打扮,遇我于吕妙真家——那人叫什么名字?”
崔措答道:“名唤尹申,字子束,行九,祖籍辽东,后迁蜀地。其人擅剑术,通文辞,精明百变——即所谓‘蜀中剑侠’是也。”说到这里,忍不住掩口而笑:“与你那个‘键侠’,音同而实不同。”
李汲说你就别提“键侠”了——“杜子美识得此人,云为谏台一小吏,则难道他还挂着官身不成么?”
崔措点点头:“尹申去岁入流,见为正九品钩盾丞。”
李汲闻言,不由得一皱眉头,探问道:“钩盾丞?则是去襄助严庄啊,还是监视严庄啊?”因为钩盾署乃是司农寺的下属机关,他故有此问。
崔措笑一笑:“这两事么,可以一并为之。本来严庄既罢,当转尹申为别职,可惜那时候家父近乎落魄,很难再施手脚了。”
“则此等士人而为耳目者,还有多少?”
“不多,也就六七人而已,多在流外,只有尹申一个九品。”
李汲心说还好,倘若崔光远能把自家的密探——而非党羽——塞进各个政府机构,还都能做到六七品甚至更高,那简直太可怕啦!自己也得好好考虑考虑,倘若不打算谋朝篡位,是不是要把这些随时都可能自伤的利刃留在手中……
“则似此等外居的,总计多少?”
“十六人。”
“假充奴婢的,又有多少?”
“二十八人。”
李汲不禁黯然垂首:“我养不起恁多奴婢……”
开玩笑,现在领受自崔家的二十多人,相应自家俸禄,就已经有些臃肿了,再翻一倍?哪怕有万贯彩礼,也用不了多久就得把我给吃穷了啊!
崔措笑道:“郎君忒小家子气,这些人都是有用的,既允继承,岂能拒而不纳?况且若郎君能得外镇,少说一州刺史,必定养得起了。”
李汲不禁叹息道:“老阉不死,恐我终不能得外任!”
崔措也很干脆,抬手一比划:“既如此,杀之可也。”随即提醒李汲:“史氏上下相疑,已是日薄西山;鲁王又做元帅,统御万军,并郭、李二大将,则最迟明岁,必能平定关东。郎君不趁此良机建功立业,待得天下太平,怕是再难有用武之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