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青虚离开了,但他的话带给了林海和甄敏许多思索,他们有些担心起西天灵界,不,或者该说是赤霞宫的情况——毕竟是双胞胎的故乡,若不是出了大事故,怎么会转世下凡?想到儿子女儿是遭了算计才转世下凡的,就心塞无比,更怕那背后下黑手的人再在人间兴风作雨。
兰祯和黛玉生的七窍玲珑心,怎会看不出父母眉宇间的忧虑,纷纷宽解:“青虚是赤霞宫大人的侍童,又机灵擅变,不说无事,就是有事,此去也必能拨云见日。”
“是呀,万事有姐姐呢,我看谁敢欺辱咱们家!”
甄敏佯拍了她一下,“你姐姐又不是神仙,哪挡得住妖魔鬼怪的手段!还能护得住家里这么多人?”
黛玉理直气壮道:“姐姐比很多人还厉害哩!姐姐不能,还有哥哥呢,横竖家里爹娘最大我最小,我们都是不用操心的。”
甄敏被她这无理的话逗得发笑,倒是林海叹息一声:“神仙容易插手凡间,凡人却管不神仙头上,咱们问心无愧,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也看开了。
他本就生性豁达,且兰祯为转移他的注意力,将准备了经年的澄泥砚及汉语拼音字典拿了出来作为林家呈献给朝廷的万寿节并禅位大典贺礼。
因这两样贺礼影响巨大,又还有许多未竟发展,林海自然要在折子一一详叙,上呈圣裁。
随着万寿节临近,庆旸帝早收了好几批各地官员敬献上来的极寿礼,听说东阁大学士林海有贺礼并折子上呈御览,心中一怔,放下手上折子,沉声道:“传林海觐见。”
做了几十年皇帝,庆旸帝自认看人极准,林海不是那种拍马溜须之辈,他子女亦聪慧上进,很不必在这关头搜罗奇珍博取圣眷。那么,这般郑重其事,除了贺礼贵重,想必还有其他政治上的意义。想到这里,他又吩咐赵得海去传太子过来。
赵得海应了声喏,去了偏殿,那里是封靖明批阅折子处理政事的地方,如今只有紧急重要的折子才会送到皇帝这里批奏。
封靖明一过来,就看到庆旸帝面含喜色,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快速翻看着手中的折子,东阁大学士林海躬立一旁,时不时肯定地回答着皇帝的询问。
“太子快过来看看!”免了儿子的礼,庆旸帝将浏览完毕的折子递给他。封靖明一头雾水地接过那厚度不小的折子,睨了眼垂首默言的林海,翻阅起来。少顷,便从一目两行变成了三行、十行,越看越快,连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
“父皇,这是真的?”他语音发擅,难掩激动。目光在御案上一扫,定在了两个檀木匣子上。如果林海折子上所言属实,那么庆阳王朝的文治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峰!有了它们,一个明君所需要的文治武功就完成了一半。有了它们,国库会更加充裕,他还怕什么边疆不稳?
庆旸为帝几十年,养气的功夫等闲人难及,此时仍不能平静,他将摆在案头的其中一个匣子朝封靖明推了推:“这里装的就是林爱卿所说的澄泥砚,朕方才看了一下,造型质地确实胜过陶砚瓷砚瓦砚,不逊端砚,就是不知用起来如何。”
林海躬腰垂首,东西已经呈上了,好不好,一试即知。
封靖明凝目细看,果见匣里叠放着十来块砚台,有盘龙抱日、凤穿牡丹、松鹤云霞、犀牛望月、莲藕青蛙等,每一块都是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寓意极好。挑起最上头的那块颜色金红交织煌煌耀目的盘龙抱日,只觉入手冰凉细腻,坚润有若金石。顾不得失仪,他拿在嘴边呵了口气,砚台上果然有津渍沁生,捏握之处,晕纹与烧制出来的花石纹相互浸染,漾出一种美妙多姿的动感来,令人叹为观止。
“帮朕研墨。”庆旸帝亲自铺纸。
“是。”封靖明兴致勃勃地拿起新的墨块滴水研磨起来。他自得了储君之位,对待庆旸帝更孝顺了,庆旸帝也时时叫他进宫,教他为君之道。两人相处起来,比之以往更加父慈子孝。
庆旸帝提笔蘸墨,挥毫写下自己日前所得的一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描写宫中歌舞宴的热闹场面,转而感叹人生缺憾,岁月易逝。用词清远流丽,俯视天地,颇富一代帝王的气慨与豁达。诗词好,笔墨更好,是一幅上佳之作!
“此砚磨墨既快且细,水墨交融均匀,浓淡易于调和;儿子观父皇亦是起笔自如,挥洒圆融如意。”封靖明观察入微,嘴角含笑,“砚好,字好,诗更好。”
庆旸帝哈哈大笑,搁笔对林海赞道:“以前就知爱卿擅制宝墨,不想还有如此创意!此澄泥砚品相功效能与石质佳砚媲美,且品种更为丰富,可塑性更强,材料易得,当为天下读书人之福音!何况还有《字典》……我庆阳朝文治昌隆,林爱卿功不可没!”
林海叩首拜道:“陛下圣明,臣得沐圣恩,方有此物出世。”
总而言之,这是皇帝和太子圣明,才有现今的海晏河清盛世开平,所谓福音、文治,不过借他之手昭示世人罢了。
“林爱卿起身。”庆旸帝一笑,林海果不是那得意忘形之人。“有功当赏,朕也不小气!只是这澄泥砚与《字典》的推广都不是一朝一日之事,还须仔细参议。”
“是。”
接着,庆旸帝与封靖明又针对澄泥砚的几大产地的详细情况以及《字典》的扩编提了不少问题,林海皆一一详答,偶有思虑不及,也请皇帝太子集思广益。
留林海一道用了午膳,庆旸帝才让他带着赏赐出宫回府。京师遍地高官勋贵,无论底下怎么心思各异,皇宫向来是关注焦点,眼看着万寿节将至,帝位交替在即,不管是治安,亦或是某些心急火燎的谋算,在整天有大臣王公出入的皇宫,时间同样宝贵,而林海居然一待就是大半天,还和圣人太子一起用了膳……这是何等的圣眷!
林海真是简在帝心。
想到前两日的流言,真真是活打了那些在心里幸灾乐祸的人的脸!
而宫里,庆旸帝还在和封靖明感慨了林海两句,像林海这种人,有家世有能力,还不贪利不贪名不贪功,忠心耿耿——简直就是完美臣子了好吗!
幸好他还有弱点,他爱护妻儿,情深义重。
这种人,自诩为明君的他们自然不能吝惜赏赐!他们也不用担心林家会邀集民心“功高震主”什么的……不过皇帝都是多疑的,听说与林家分了支的宗族这几年不少子弟步入仕途,原本没什么往来的两支也有了关系缓和的迹象,林海是不是真的淡泊名利还得试试。
sp; 青虚离开了,但他的话带给了林海和甄敏许多思索,他们有些担心起西天灵界,不,或者该说是赤霞宫的情况——毕竟是双胞胎的故乡,若不是出了大事故,怎么会转世下凡?想到儿子女儿是遭了算计才转世下凡的,就心塞无比,更怕那背后下黑手的人再在人间兴风作雨。
兰祯和黛玉生的七窍玲珑心,怎会看不出父母眉宇间的忧虑,纷纷宽解:“青虚是赤霞宫大人的侍童,又机灵擅变,不说无事,就是有事,此去也必能拨云见日。”
“是呀,万事有姐姐呢,我看谁敢欺辱咱们家!”
甄敏佯拍了她一下,“你姐姐又不是神仙,哪挡得住妖魔鬼怪的手段!还能护得住家里这么多人?”
黛玉理直气壮道:“姐姐比很多人还厉害哩!姐姐不能,还有哥哥呢,横竖家里爹娘最大我最小,我们都是不用操心的。”
甄敏被她这无理的话逗得发笑,倒是林海叹息一声:“神仙容易插手凡间,凡人却管不神仙头上,咱们问心无愧,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也看开了。
他本就生性豁达,且兰祯为转移他的注意力,将准备了经年的澄泥砚及汉语拼音字典拿了出来作为林家呈献给朝廷的万寿节并禅位大典贺礼。
因这两样贺礼影响巨大,又还有许多未竟发展,林海自然要在折子一一详叙,上呈圣裁。
随着万寿节临近,庆旸帝早收了好几批各地官员敬献上来的极寿礼,听说东阁大学士林海有贺礼并折子上呈御览,心中一怔,放下手上折子,沉声道:“传林海觐见。”
做了几十年皇帝,庆旸帝自认看人极准,林海不是那种拍马溜须之辈,他子女亦聪慧上进,很不必在这关头搜罗奇珍博取圣眷。那么,这般郑重其事,除了贺礼贵重,想必还有其他政治上的意义。想到这里,他又吩咐赵得海去传太子过来。
赵得海应了声喏,去了偏殿,那里是封靖明批阅折子处理政事的地方,如今只有紧急重要的折子才会送到皇帝这里批奏。
封靖明一过来,就看到庆旸帝面含喜色,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快速翻看着手中的折子,东阁大学士林海躬立一旁,时不时肯定地回答着皇帝的询问。
“太子快过来看看!”免了儿子的礼,庆旸帝将浏览完毕的折子递给他。封靖明一头雾水地接过那厚度不小的折子,睨了眼垂首默言的林海,翻阅起来。少顷,便从一目两行变成了三行、十行,越看越快,连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
“父皇,这是真的?”他语音发擅,难掩激动。目光在御案上一扫,定在了两个檀木匣子上。如果林海折子上所言属实,那么庆阳王朝的文治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峰!有了它们,一个明君所需要的文治武功就完成了一半。有了它们,国库会更加充裕,他还怕什么边疆不稳?
庆旸为帝几十年,养气的功夫等闲人难及,此时仍不能平静,他将摆在案头的其中一个匣子朝封靖明推了推:“这里装的就是林爱卿所说的澄泥砚,朕方才看了一下,造型质地确实胜过陶砚瓷砚瓦砚,不逊端砚,就是不知用起来如何。”
林海躬腰垂首,东西已经呈上了,好不好,一试即知。
封靖明凝目细看,果见匣里叠放着十来块砚台,有盘龙抱日、凤穿牡丹、松鹤云霞、犀牛望月、莲藕青蛙等,每一块都是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寓意极好。挑起最上头的那块颜色金红交织煌煌耀目的盘龙抱日,只觉入手冰凉细腻,坚润有若金石。顾不得失仪,他拿在嘴边呵了口气,砚台上果然有津渍沁生,捏握之处,晕纹与烧制出来的花石纹相互浸染,漾出一种美妙多姿的动感来,令人叹为观止。
“帮朕研墨。”庆旸帝亲自铺纸。
“是。”封靖明兴致勃勃地拿起新的墨块滴水研磨起来。他自得了储君之位,对待庆旸帝更孝顺了,庆旸帝也时时叫他进宫,教他为君之道。两人相处起来,比之以往更加父慈子孝。
庆旸帝提笔蘸墨,挥毫写下自己日前所得的一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描写宫中歌舞宴的热闹场面,转而感叹人生缺憾,岁月易逝。用词清远流丽,俯视天地,颇富一代帝王的气慨与豁达。诗词好,笔墨更好,是一幅上佳之作!
“此砚磨墨既快且细,水墨交融均匀,浓淡易于调和;儿子观父皇亦是起笔自如,挥洒圆融如意。”封靖明观察入微,嘴角含笑,“砚好,字好,诗更好。”
庆旸帝哈哈大笑,搁笔对林海赞道:“以前就知爱卿擅制宝墨,不想还有如此创意!此澄泥砚品相功效能与石质佳砚媲美,且品种更为丰富,可塑性更强,材料易得,当为天下读书人之福音!何况还有《字典》……我庆阳朝文治昌隆,林爱卿功不可没!”
林海叩首拜道:“陛下圣明,臣得沐圣恩,方有此物出世。”
总而言之,这是皇帝和太子圣明,才有现今的海晏河清盛世开平,所谓福音、文治,不过借他之手昭示世人罢了。
“林爱卿起身。”庆旸帝一笑,林海果不是那得意忘形之人。“有功当赏,朕也不小气!只是这澄泥砚与《字典》的推广都不是一朝一日之事,还须仔细参议。”
“是。”
接着,庆旸帝与封靖明又针对澄泥砚的几大产地的详细情况以及《字典》的扩编提了不少问题,林海皆一一详答,偶有思虑不及,也请皇帝太子集思广益。
留林海一道用了午膳,庆旸帝才让他带着赏赐出宫回府。京师遍地高官勋贵,无论底下怎么心思各异,皇宫向来是关注焦点,眼看着万寿节将至,帝位交替在即,不管是治安,亦或是某些心急火燎的谋算,在整天有大臣王公出入的皇宫,时间同样宝贵,而林海居然一待就是大半天,还和圣人太子一起用了膳……这是何等的圣眷!
林海真是简在帝心。
想到前两日的流言,真真是活打了那些在心里幸灾乐祸的人的脸!
而宫里,庆旸帝还在和封靖明感慨了林海两句,像林海这种人,有家世有能力,还不贪利不贪名不贪功,忠心耿耿——简直就是完美臣子了好吗!
幸好他还有弱点,他爱护妻儿,情深义重。
这种人,自诩为明君的他们自然不能吝惜赏赐!他们也不用担心林家会邀集民心“功高震主”什么的……不过皇帝都是多疑的,听说与林家分了支的宗族这几年不少子弟步入仕途,原本没什么往来的两支也有了关系缓和的迹象,林海是不是真的淡泊名利还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