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覆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卓用来拉拢君侯的东西,受之不免坐实了跟董卓勾连的嫌疑;可车骑将军位比三公,于本朝而言,更是向来有执朝政的惯例,有了它说不定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所以大家未免不舍得。”
“那就不要议论了。”公孙珣坐到椅子上正色言道。“我意已决。”
自娄圭以下,房中诸如戏忠、董昭、杜畿、王修,纷纷起身。
“董卓为汉室臣子,却擅行废立,鸩杀太后,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公孙珣一心还天下太平,怎么能跟董卓这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人苟且?”公孙珣不慌不忙言道。“再说了,我身上本来就有名正言顺的卫将军一职,奉命都督本地九郡兵马,何必再用如此逆贼的册封?!”
“属下明白了。”娄圭等人当即纷杂应声。
“而且非只如此。”公孙珣继续言道。“董卓此人实在是千古奇葩,其人既然敢三日废立,五六日鸩杀太后,那说不定此时就已经开始屠杀公卿百姓,两月迁都关中,三月杀掉退位的弘农王……之前是我轻敌了,知道大将军身死后居然还以为会有数月缓冲时间,不去聚拢兵力,反而轻兵来到常山试图驱除张燕离开黑山,以至于如今措手不及……总之,现在得尽快做好准备。”
“君侯不必自责。”娄圭勉力劝道。“太行山南北千里,从代郡一路延伸到河内,俯视幽冀,而且从张燕到于毒,大大小小几十股盗匪,聚集百万之众,居高临下,从军事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剪除掉的……当然,现在突然遭遇大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任常山都尉,正在低头的矮胖子董昭顺势抬头,却没有看到公孙珣脸上出现额外的表情,所以立即重新低下头来。
“不对。”公孙珣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道。“事有缓急,我原本打算自北向南,像劈柴一样沿途驱赶清剿太行山百万盗匪。这样,一来取得太行天险,并顺势沿途掌握代郡、常山、赵国、魏郡、河内,直达大河;二来,可以收百万盗匪为户口,加以军屯,壮大实力;三来,也可以趁机逼近洛阳……但董卓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人喘不过气来!可想而知,往后数月间,董卓必将冒天下之大不韪,乱政于朝,而天下人或茫然不知所措,或奋起抵抗。此时此刻若能有大义在手,登高一呼,便可跑马传书而收人心,胜却十万大军不止。故此,此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会盟志士,举起义旗讨董!太行山贼的事情,是可以缓一缓的。”
娄圭缓缓颔首,闭口不再多言,王修也拢袖不语。
倒是其余几人,眼神却飘忽了起来……要知道,公孙珣此言明显是认定了董卓会自取灭亡,而天下人将不再服从洛阳。不然,怎么可能登高一呼,便能直接划拉地盘?
然而,即便是这些人,此时还是有些心虚的,因为洛阳董……董太尉……单纯从政治手段而言,似乎还是很有看头的。
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人董卓董仲颖如今已经是太尉了!而且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还剑履上殿。
没错,董太尉不仅废立特别快,杀太后杀的特别快,升官也升的特别快!而且董太尉升得不止是自己的官,所有人的官都升的很快!
实际上,就在董卓杀了何太后,清算了何氏以后,他立即推行了自己的‘新政’,具体来说就是试图与所有人和解,然后大家一起兴复汉室……你没看错,董卓,包括董卓一部分心腹幕僚,都是有政治理想的,而且这伙人真的认为所有人会接受他出其不意的废立,然后跟他团结在一起共建太平。
此时此刻的他,是真没想过自己的废立会引来全面围攻的,而且他真的以为自己的示好是能换来和解的。
比如说,这次钟繇持节过来,就是给公孙珣还有刘虞升官的,刘虞这个公认的汉室宗亲辅政大臣新官位是大司马,而公孙珣这个卫将军……原本何进不是要给骠骑将军吗?那好,干脆给你车骑将军。
还有逃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也都封了官,鲍信是济北相,袁绍是渤海太守,王匡被拜为河内太守,而河内的朱儁则被征召入朝为太仆。
没有逃走的,袁隗本人的太傅是升无可升了,而袁术被拜为后将军,袁基被拜为太常,王允成了尚书令,杨彪为司空,御史中丞韩馥出为冀州牧,曹操被拜为骁骑校尉。
还有在野的名士,更是离谱,譬如荀爽一开始是被拜为平原相,扭扭捏捏还没走一半路呢,就变成了光禄勋。还有蔡邕,老小子一开始被征召和荀爽一样,也不想接受,但是也很荀爽一样,他们的家族都在洛阳附近(蔡氏在陈留,荀氏在颍川),使者一吓唬,还是老老实实哭哭啼啼的去了。
如此种种不计其数。
而公孙珣的这些谋士们所疑虑的,其实也正在这里……他们害怕的是,如果所有人都像蔡邕、荀爽这样碍于各种原因接受了董卓的‘合作邀请’,那么公孙珣这个‘登高一呼’算什么?
到时候,岂不是首倡反兵、人心尽失?落得个跟韩遂一样的结局?
哦,不对,此时董太尉也已经向人家韩文约和马寿成送去了和解的信号,凉州要招安了!而且可以想象,这俩人一定是最乐意跟董太尉合作的。
不过,公孙珣上来那句我意已决,有点让大家不好开口……做谋士的嘛,将军不听,说了也没用啊,说不定反而动摇军心。而且再说了,那钟繇私下跟公孙珣说了什么,大家也都不知道嘛!
而相对应的,实际上,公孙珣正是猜到了他们会有这方面的顾虑这才会上来就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来一句‘我意已决’!
当然要决!这个时候必须要决!
因为,公孙珣刚才已经从内而外想的很清楚了,正如董卓不会顾及他公孙珣而擅自‘为天下事’一般,这些人也不会因为董卓的强横而跟他真合作的……这些人里面,没有刀子的士人会假装屈服;有刀子的士人,会拔出刀子跟董卓比划一下;至于马腾和韩遂,就是更是可笑,和解了、招安了,把地盘交出来啊?!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豪杰而言,董卓送来的官印,他们中大部分确实缺实力的,会笑呵呵的接过来,然后转手就拿这个官印去圈地盘、拉军队、壮大实力,再跟董卓拼刀子。而已经有足够实力和名望的,如公孙珣还有袁绍,干脆根本不以为意……实际上,如果没猜错,那袁绍这时候也肯定打定了主意,准备登高一呼了!
甚至,按照公孙大娘讲述的一些可信事实来看,如曹操这种英雄,干脆会扔下官职,白身归乡起兵……怎么可能会有人跟董卓合作呢?
所以回到公孙珣这里,不说天下人为什么会跟董卓合作,只说一件事,他公孙珣本人有什么理由要跟董卓合作?
且不谈野望,也不谈什么边郡人、内地人,更不谈什么武人、士人,甚至不谈什么汉室四百年权威和什么擅自废立……只说一件事,他公孙珣为什么要和一个杀老妇人来立威的人合作?
即便是政治斗争需要清理何氏,可何进的母亲,有什么错吗?
这种人,再果决、再强横,甚至再有政治理想,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于是乎,公孙珣现在的想法很简单,讨董是大局,不可逆转……袁绍在河内,挨着洛阳,靠着关东,他距离更近、速度更快,那他公孙珣也要尽快打出旗号来!否则,等到董卓在作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刺激袁绍直接起兵,他这个卫将军可就尴尬了。
“只是君侯……”杜畿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插嘴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既然你拒绝了车骑将军的封号,我们用什么名义召集志士呢?卫将军在本朝素来无扶持朝纲的传统。”
“不是有大司马吗?”公孙珣坦然答道。“我不受车骑将军的封号,可以让刘伯安收下大司马的封赏嘛,然后让他这个位比三公,甚至高于三公的大司马来组织一场会盟。”
杜畿当即闭嘴不言。
“君侯的意思是,莫非让刘虞来做这个会盟的盟主?”这个官寺的主人董昭,忽然开口了。
“当然是我来做。”公孙珣不急不缓地应声道。“他只是个发起人。”
董昭:“……”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公孙珣环视一周询问道。
“哦。”见到事情已经成了定局,王修也赶紧开口。“请君侯明示,在何处何时会盟?我等也好准备妥当。”
“北岳常山就在眼前,何必换成其他地方?以大司马刘公的名义发出征召,从幽州到冀州,从尚在辽西的赵公,到赵国的审正南,全都发出去,让他们一月内来此处会盟,让子衡还有德谋都来。”公孙珣依旧早有准备。“要告诉天下所有人,是大司马刘公和卫将军公孙珣,首倡义旗,会盟讨董!”
“君侯,此时下雨呢。”王修实在是无奈。“连月淫雨,而且应该是遍及河北,连讨伐黑山贼都因为这次大雨而猝然中止,如此天气,有些人来得及,有些人未必来得及吧?”
“来不及便来不及,却也不能再等了。”公孙珣一边起身扶刀向外,一边幽幽叹道。“袁本初和董仲颖都不会让我等的!”
“敢问君侯,一月后咱们以什么名义讨董?”眼见着自家主公一只脚踏出了门,戏忠这才忽然想起一件重要至极的事情。“是要重立故君弘农王刘辩吗?”
“清君侧,靖国难……何必什么弘农王?!”说着,公孙珣的脚步便已经兀自消失在门外瓢泼大雨声中,唯独声音响亮,还在廊下回荡。“反正,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国家逢难,中枢倾倒,河北尚有义士,不愿负天下人心!唯此而已!”
——————我是行路难的分割线——————
“董卓既废立,乃征召名士,抚慰豪杰。其以刘虞宗室名臣,兼有辅政之言,遣使拜为大司马,以太祖神武,督九郡在北,遣使拜为车骑将军,欲求二者以付天下事也。诏至,太祖以卓残暴,擅行废立,拒之。而虞先不敢辞,后闻太祖拒而斥之,亦不敢示印于左右。时人笑之。”——《旧燕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PS:给大家补充一个历史知识,历史上,袁绍的渤海太守是董卓随手给的,远低于袁术的后将军与袁基的太常,他本人从来没用过,也没有赴任过,在夺取冀州之前,他一直是在河内、陈留、东郡这些地方转悠,组织会盟,用的官印是仅次于大将军的车骑将军……是他自己刻的,但是绝大部分河北、中原的官员都认!
游戏里,某个剧本里让他出现在渤海……纯属为了适应游戏机制……以袁绍的名望,他登高一呼就能割据一州,随手都能支持小弟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奋武将军,哪里看得上一个郡?
卓用来拉拢君侯的东西,受之不免坐实了跟董卓勾连的嫌疑;可车骑将军位比三公,于本朝而言,更是向来有执朝政的惯例,有了它说不定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所以大家未免不舍得。”
“那就不要议论了。”公孙珣坐到椅子上正色言道。“我意已决。”
自娄圭以下,房中诸如戏忠、董昭、杜畿、王修,纷纷起身。
“董卓为汉室臣子,却擅行废立,鸩杀太后,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公孙珣一心还天下太平,怎么能跟董卓这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人苟且?”公孙珣不慌不忙言道。“再说了,我身上本来就有名正言顺的卫将军一职,奉命都督本地九郡兵马,何必再用如此逆贼的册封?!”
“属下明白了。”娄圭等人当即纷杂应声。
“而且非只如此。”公孙珣继续言道。“董卓此人实在是千古奇葩,其人既然敢三日废立,五六日鸩杀太后,那说不定此时就已经开始屠杀公卿百姓,两月迁都关中,三月杀掉退位的弘农王……之前是我轻敌了,知道大将军身死后居然还以为会有数月缓冲时间,不去聚拢兵力,反而轻兵来到常山试图驱除张燕离开黑山,以至于如今措手不及……总之,现在得尽快做好准备。”
“君侯不必自责。”娄圭勉力劝道。“太行山南北千里,从代郡一路延伸到河内,俯视幽冀,而且从张燕到于毒,大大小小几十股盗匪,聚集百万之众,居高临下,从军事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剪除掉的……当然,现在突然遭遇大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任常山都尉,正在低头的矮胖子董昭顺势抬头,却没有看到公孙珣脸上出现额外的表情,所以立即重新低下头来。
“不对。”公孙珣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道。“事有缓急,我原本打算自北向南,像劈柴一样沿途驱赶清剿太行山百万盗匪。这样,一来取得太行天险,并顺势沿途掌握代郡、常山、赵国、魏郡、河内,直达大河;二来,可以收百万盗匪为户口,加以军屯,壮大实力;三来,也可以趁机逼近洛阳……但董卓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人喘不过气来!可想而知,往后数月间,董卓必将冒天下之大不韪,乱政于朝,而天下人或茫然不知所措,或奋起抵抗。此时此刻若能有大义在手,登高一呼,便可跑马传书而收人心,胜却十万大军不止。故此,此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会盟志士,举起义旗讨董!太行山贼的事情,是可以缓一缓的。”
娄圭缓缓颔首,闭口不再多言,王修也拢袖不语。
倒是其余几人,眼神却飘忽了起来……要知道,公孙珣此言明显是认定了董卓会自取灭亡,而天下人将不再服从洛阳。不然,怎么可能登高一呼,便能直接划拉地盘?
然而,即便是这些人,此时还是有些心虚的,因为洛阳董……董太尉……单纯从政治手段而言,似乎还是很有看头的。
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人董卓董仲颖如今已经是太尉了!而且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还剑履上殿。
没错,董太尉不仅废立特别快,杀太后杀的特别快,升官也升的特别快!而且董太尉升得不止是自己的官,所有人的官都升的很快!
实际上,就在董卓杀了何太后,清算了何氏以后,他立即推行了自己的‘新政’,具体来说就是试图与所有人和解,然后大家一起兴复汉室……你没看错,董卓,包括董卓一部分心腹幕僚,都是有政治理想的,而且这伙人真的认为所有人会接受他出其不意的废立,然后跟他团结在一起共建太平。
此时此刻的他,是真没想过自己的废立会引来全面围攻的,而且他真的以为自己的示好是能换来和解的。
比如说,这次钟繇持节过来,就是给公孙珣还有刘虞升官的,刘虞这个公认的汉室宗亲辅政大臣新官位是大司马,而公孙珣这个卫将军……原本何进不是要给骠骑将军吗?那好,干脆给你车骑将军。
还有逃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也都封了官,鲍信是济北相,袁绍是渤海太守,王匡被拜为河内太守,而河内的朱儁则被征召入朝为太仆。
没有逃走的,袁隗本人的太傅是升无可升了,而袁术被拜为后将军,袁基被拜为太常,王允成了尚书令,杨彪为司空,御史中丞韩馥出为冀州牧,曹操被拜为骁骑校尉。
还有在野的名士,更是离谱,譬如荀爽一开始是被拜为平原相,扭扭捏捏还没走一半路呢,就变成了光禄勋。还有蔡邕,老小子一开始被征召和荀爽一样,也不想接受,但是也很荀爽一样,他们的家族都在洛阳附近(蔡氏在陈留,荀氏在颍川),使者一吓唬,还是老老实实哭哭啼啼的去了。
如此种种不计其数。
而公孙珣的这些谋士们所疑虑的,其实也正在这里……他们害怕的是,如果所有人都像蔡邕、荀爽这样碍于各种原因接受了董卓的‘合作邀请’,那么公孙珣这个‘登高一呼’算什么?
到时候,岂不是首倡反兵、人心尽失?落得个跟韩遂一样的结局?
哦,不对,此时董太尉也已经向人家韩文约和马寿成送去了和解的信号,凉州要招安了!而且可以想象,这俩人一定是最乐意跟董太尉合作的。
不过,公孙珣上来那句我意已决,有点让大家不好开口……做谋士的嘛,将军不听,说了也没用啊,说不定反而动摇军心。而且再说了,那钟繇私下跟公孙珣说了什么,大家也都不知道嘛!
而相对应的,实际上,公孙珣正是猜到了他们会有这方面的顾虑这才会上来就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来一句‘我意已决’!
当然要决!这个时候必须要决!
因为,公孙珣刚才已经从内而外想的很清楚了,正如董卓不会顾及他公孙珣而擅自‘为天下事’一般,这些人也不会因为董卓的强横而跟他真合作的……这些人里面,没有刀子的士人会假装屈服;有刀子的士人,会拔出刀子跟董卓比划一下;至于马腾和韩遂,就是更是可笑,和解了、招安了,把地盘交出来啊?!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豪杰而言,董卓送来的官印,他们中大部分确实缺实力的,会笑呵呵的接过来,然后转手就拿这个官印去圈地盘、拉军队、壮大实力,再跟董卓拼刀子。而已经有足够实力和名望的,如公孙珣还有袁绍,干脆根本不以为意……实际上,如果没猜错,那袁绍这时候也肯定打定了主意,准备登高一呼了!
甚至,按照公孙大娘讲述的一些可信事实来看,如曹操这种英雄,干脆会扔下官职,白身归乡起兵……怎么可能会有人跟董卓合作呢?
所以回到公孙珣这里,不说天下人为什么会跟董卓合作,只说一件事,他公孙珣本人有什么理由要跟董卓合作?
且不谈野望,也不谈什么边郡人、内地人,更不谈什么武人、士人,甚至不谈什么汉室四百年权威和什么擅自废立……只说一件事,他公孙珣为什么要和一个杀老妇人来立威的人合作?
即便是政治斗争需要清理何氏,可何进的母亲,有什么错吗?
这种人,再果决、再强横,甚至再有政治理想,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于是乎,公孙珣现在的想法很简单,讨董是大局,不可逆转……袁绍在河内,挨着洛阳,靠着关东,他距离更近、速度更快,那他公孙珣也要尽快打出旗号来!否则,等到董卓在作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刺激袁绍直接起兵,他这个卫将军可就尴尬了。
“只是君侯……”杜畿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插嘴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既然你拒绝了车骑将军的封号,我们用什么名义召集志士呢?卫将军在本朝素来无扶持朝纲的传统。”
“不是有大司马吗?”公孙珣坦然答道。“我不受车骑将军的封号,可以让刘伯安收下大司马的封赏嘛,然后让他这个位比三公,甚至高于三公的大司马来组织一场会盟。”
杜畿当即闭嘴不言。
“君侯的意思是,莫非让刘虞来做这个会盟的盟主?”这个官寺的主人董昭,忽然开口了。
“当然是我来做。”公孙珣不急不缓地应声道。“他只是个发起人。”
董昭:“……”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公孙珣环视一周询问道。
“哦。”见到事情已经成了定局,王修也赶紧开口。“请君侯明示,在何处何时会盟?我等也好准备妥当。”
“北岳常山就在眼前,何必换成其他地方?以大司马刘公的名义发出征召,从幽州到冀州,从尚在辽西的赵公,到赵国的审正南,全都发出去,让他们一月内来此处会盟,让子衡还有德谋都来。”公孙珣依旧早有准备。“要告诉天下所有人,是大司马刘公和卫将军公孙珣,首倡义旗,会盟讨董!”
“君侯,此时下雨呢。”王修实在是无奈。“连月淫雨,而且应该是遍及河北,连讨伐黑山贼都因为这次大雨而猝然中止,如此天气,有些人来得及,有些人未必来得及吧?”
“来不及便来不及,却也不能再等了。”公孙珣一边起身扶刀向外,一边幽幽叹道。“袁本初和董仲颖都不会让我等的!”
“敢问君侯,一月后咱们以什么名义讨董?”眼见着自家主公一只脚踏出了门,戏忠这才忽然想起一件重要至极的事情。“是要重立故君弘农王刘辩吗?”
“清君侧,靖国难……何必什么弘农王?!”说着,公孙珣的脚步便已经兀自消失在门外瓢泼大雨声中,唯独声音响亮,还在廊下回荡。“反正,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国家逢难,中枢倾倒,河北尚有义士,不愿负天下人心!唯此而已!”
——————我是行路难的分割线——————
“董卓既废立,乃征召名士,抚慰豪杰。其以刘虞宗室名臣,兼有辅政之言,遣使拜为大司马,以太祖神武,督九郡在北,遣使拜为车骑将军,欲求二者以付天下事也。诏至,太祖以卓残暴,擅行废立,拒之。而虞先不敢辞,后闻太祖拒而斥之,亦不敢示印于左右。时人笑之。”——《旧燕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PS:给大家补充一个历史知识,历史上,袁绍的渤海太守是董卓随手给的,远低于袁术的后将军与袁基的太常,他本人从来没用过,也没有赴任过,在夺取冀州之前,他一直是在河内、陈留、东郡这些地方转悠,组织会盟,用的官印是仅次于大将军的车骑将军……是他自己刻的,但是绝大部分河北、中原的官员都认!
游戏里,某个剧本里让他出现在渤海……纯属为了适应游戏机制……以袁绍的名望,他登高一呼就能割据一州,随手都能支持小弟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奋武将军,哪里看得上一个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