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力,难度简直难如登天!
或许,未来有更好的远程军令通讯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线兵力调度集结手段,那就能把这事儿的容错性提升,降低被敌方的内线神将打时间差、实现局部优势兵力的概率。
这个兵法论述,同样是石破天惊。如果让李素看到了,肯定会惊叹:这不就是1860年代后,随着铁路、电报等技术发展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对约米尼、克劳塞维茨等旧时代军事理论的升级么!
毛奇就是看到了电报和铁路的出现,意识到“几十万大军精确约定一个时刻、从不同方向抵达同一目标并同时总攻”成为了可能,才一改约氏克氏强调“要抢内线便于集中兵力”的旧军事论调。
事实上,毛奇后来也用历史证明了他外线战略思路的优势——他的敌人,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信仰的都还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内线思路。可是铁路电报一出现,内线动员集结的效率就不如外线了。
拿破仑三世学他亲叔叔,结果就是色当战役只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集结12万人,而毛奇能集结20万人、同时不同方向合围他,还不给他时间差。
后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在没有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前,内线作战单一阵营的最高集结效率极限,也就是十来万人,再多就堆叠不到单一战场上了——不光色当战役如此,更早的滑铁卢战役也是如此。滑铁卢时法军才8万,英普等反法同盟军加起来12万。
双方都不会外线分进合击,那就是双方都只能投入10万人量级。其中一方学会了外线分进合击同时到达,那学会的一方可以多投入数倍,比如毛奇的20万。
不过,或许有人会奇怪:诸葛亮又不可能预测毛奇的存在,他如何会预测出“通讯和交通科技的进步,能增加外线优势一方的容错性,而且内线优势和外线优势转变的临界点,是每一方兵力达到十万人”呢?
答案是:诸葛亮依然是从历史中找答案,比对思索之后,才这么写的。
不得不承认,华夏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宝库,哪怕是汉末的人,能够找的前人经验也已经足够用了,关键只是看读史的人自己智商如何、会不会触类旁通总结。
诸葛亮从历史上找到的那个“毛奇型”的人物,便是韩信。
理由很简单:垓下之战,楚军十万,汉军三十万。而韩信是扎扎实实做到了“三十万人分进合击、同时对项羽输出,不给内线的项羽抓住各个击破的时间差”。
可见,韩信是一个不需要电报和火车等技术手段辅助,也能如臂使指精确把三十万人同时、不同方向投入同一战场地点的人。
反观韩信用兵,其实动辄是几十万一起用,微操不用太好。当己方兵力超过十万时,微操不是最重要的,让几十万人同时进入站桩输出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要F2A上去就可以了。
对面的项羽,是当时天下第一的内线名将,一辈子其实没有发挥出过几十万人群殴的完全威力过,项羽能做到带十万人时、遇到同样数量级的对手天下无敌。
遇到有好几十万人的对手时(刘邦、章邯),项羽能做到“不让敌人的几十万人同时堆到我面前,让敌人被我杀了十万后再上十万,后续敌军还没打先因为先锋被灭士气狂降,这样不管敌人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我都能慢慢灭完”。
韩信的微操其实远不如项羽,但韩信能让三十万人同一瞬间堆到项羽脸上、让三十万人同时站桩输出十万楚军,而不是“后排二十万堵在射程外逛GAI、前排十万死光了后排才有位置输出”,做到这一点就赢了。
诸葛亮结合今日的实战收获,以及与历史的比对,写到这儿时,他甚至忽然灵光一闪,对《史记》上一句本已耳熟能详至极的老生常谈,有了新的认识: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刘邦跟韩信聊众人带兵才能、韩信评价刘邦说“陛下将兵、不过十万。臣之将兵,多多益善”这番话,基本上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诸葛亮原本读书,读到这里,也无非是觉得这说明刘邦虽不擅用兵却善于用人、善于驾驭文臣武将。
但此时此刻,随着他自己也在写总结野王之战的兵法,再回忆起淮阴侯列传里这句话时,他豁然开朗:
韩信评刘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刘邦和项羽,都是内线作战型将领,他们外线分进合击统兵的才能还有所缺陷!(刘邦的外线当然比项羽的外线更烂得多)
韩信这番话是他自己对内线将领和外线将领用兵效率临界规模的朴素认知!只不过韩信不会写兵法,没有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总结出来!(也可能是韩信不想总结,想敝帚自珍作为独门经验)
“双方各自兵力规模十万以下,内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双方各自兵力规模远超十万,外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但能驾驭这种程度的外线名将,数代难遇。
有汉以来,仅有韩信。便是卫青也做不到千里奔袭、分进合击同时抵达,故时有李广迷路误期等历史教训。而霍去病更是只能做到项羽型的单路出击内线名将,战术还远不如项羽,多线战略统筹无从谈起。
若无妙到毫巅的通讯和交通掌控力,就只能指望后勤与军情传递技术的进步,来弥补短板。此番我军有望弥补外线诸军合击的时机把控,也得仰赖我军比袁绍军更快的军情传递和后勤行军速度。
未来,要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就得在传信和运兵速度上多下苦功,用新技术赢得更多战略集结效率优势。”
诸葛亮洋洋洒洒写完这些心得,一边已经在揣摩,如何在后续“刘备、袁绍两大阵营都要调集二三十万大军增援前线”的情况下,让己方阵营获取更大的兵力集结堆叠效率优势。
有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级先进战略指导思想,实际微操方面反而没那么多纠结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跟着打了短短几个月仗,对整体战略思想的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力,难度简直难如登天!
或许,未来有更好的远程军令通讯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线兵力调度集结手段,那就能把这事儿的容错性提升,降低被敌方的内线神将打时间差、实现局部优势兵力的概率。
这个兵法论述,同样是石破天惊。如果让李素看到了,肯定会惊叹:这不就是1860年代后,随着铁路、电报等技术发展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对约米尼、克劳塞维茨等旧时代军事理论的升级么!
毛奇就是看到了电报和铁路的出现,意识到“几十万大军精确约定一个时刻、从不同方向抵达同一目标并同时总攻”成为了可能,才一改约氏克氏强调“要抢内线便于集中兵力”的旧军事论调。
事实上,毛奇后来也用历史证明了他外线战略思路的优势——他的敌人,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信仰的都还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内线思路。可是铁路电报一出现,内线动员集结的效率就不如外线了。
拿破仑三世学他亲叔叔,结果就是色当战役只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集结12万人,而毛奇能集结20万人、同时不同方向合围他,还不给他时间差。
后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在没有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前,内线作战单一阵营的最高集结效率极限,也就是十来万人,再多就堆叠不到单一战场上了——不光色当战役如此,更早的滑铁卢战役也是如此。滑铁卢时法军才8万,英普等反法同盟军加起来12万。
双方都不会外线分进合击,那就是双方都只能投入10万人量级。其中一方学会了外线分进合击同时到达,那学会的一方可以多投入数倍,比如毛奇的20万。
不过,或许有人会奇怪:诸葛亮又不可能预测毛奇的存在,他如何会预测出“通讯和交通科技的进步,能增加外线优势一方的容错性,而且内线优势和外线优势转变的临界点,是每一方兵力达到十万人”呢?
答案是:诸葛亮依然是从历史中找答案,比对思索之后,才这么写的。
不得不承认,华夏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宝库,哪怕是汉末的人,能够找的前人经验也已经足够用了,关键只是看读史的人自己智商如何、会不会触类旁通总结。
诸葛亮从历史上找到的那个“毛奇型”的人物,便是韩信。
理由很简单:垓下之战,楚军十万,汉军三十万。而韩信是扎扎实实做到了“三十万人分进合击、同时对项羽输出,不给内线的项羽抓住各个击破的时间差”。
可见,韩信是一个不需要电报和火车等技术手段辅助,也能如臂使指精确把三十万人同时、不同方向投入同一战场地点的人。
反观韩信用兵,其实动辄是几十万一起用,微操不用太好。当己方兵力超过十万时,微操不是最重要的,让几十万人同时进入站桩输出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要F2A上去就可以了。
对面的项羽,是当时天下第一的内线名将,一辈子其实没有发挥出过几十万人群殴的完全威力过,项羽能做到带十万人时、遇到同样数量级的对手天下无敌。
遇到有好几十万人的对手时(刘邦、章邯),项羽能做到“不让敌人的几十万人同时堆到我面前,让敌人被我杀了十万后再上十万,后续敌军还没打先因为先锋被灭士气狂降,这样不管敌人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我都能慢慢灭完”。
韩信的微操其实远不如项羽,但韩信能让三十万人同一瞬间堆到项羽脸上、让三十万人同时站桩输出十万楚军,而不是“后排二十万堵在射程外逛GAI、前排十万死光了后排才有位置输出”,做到这一点就赢了。
诸葛亮结合今日的实战收获,以及与历史的比对,写到这儿时,他甚至忽然灵光一闪,对《史记》上一句本已耳熟能详至极的老生常谈,有了新的认识: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刘邦跟韩信聊众人带兵才能、韩信评价刘邦说“陛下将兵、不过十万。臣之将兵,多多益善”这番话,基本上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诸葛亮原本读书,读到这里,也无非是觉得这说明刘邦虽不擅用兵却善于用人、善于驾驭文臣武将。
但此时此刻,随着他自己也在写总结野王之战的兵法,再回忆起淮阴侯列传里这句话时,他豁然开朗:
韩信评刘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刘邦和项羽,都是内线作战型将领,他们外线分进合击统兵的才能还有所缺陷!(刘邦的外线当然比项羽的外线更烂得多)
韩信这番话是他自己对内线将领和外线将领用兵效率临界规模的朴素认知!只不过韩信不会写兵法,没有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总结出来!(也可能是韩信不想总结,想敝帚自珍作为独门经验)
“双方各自兵力规模十万以下,内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双方各自兵力规模远超十万,外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但能驾驭这种程度的外线名将,数代难遇。
有汉以来,仅有韩信。便是卫青也做不到千里奔袭、分进合击同时抵达,故时有李广迷路误期等历史教训。而霍去病更是只能做到项羽型的单路出击内线名将,战术还远不如项羽,多线战略统筹无从谈起。
若无妙到毫巅的通讯和交通掌控力,就只能指望后勤与军情传递技术的进步,来弥补短板。此番我军有望弥补外线诸军合击的时机把控,也得仰赖我军比袁绍军更快的军情传递和后勤行军速度。
未来,要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就得在传信和运兵速度上多下苦功,用新技术赢得更多战略集结效率优势。”
诸葛亮洋洋洒洒写完这些心得,一边已经在揣摩,如何在后续“刘备、袁绍两大阵营都要调集二三十万大军增援前线”的情况下,让己方阵营获取更大的兵力集结堆叠效率优势。
有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级先进战略指导思想,实际微操方面反而没那么多纠结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跟着打了短短几个月仗,对整体战略思想的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