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分两头,徐晃对关中粮道的武力保障节节胜利的同时,长安城内,刘备和李素准备的文治笼络同样进展顺利。
时间线回溯几天,回到八月十五中秋休沐这天,也是太尉杨彪府上请客答谢、庆祝犬子升迁的日子——
当然,汉末还没有“中秋节”,只是有按照《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说法,随便庆祝一下秋季丰收的习俗。不过今年是大灾之年,连丰收都没什么好庆祝的,关中各郡最多只收上来一半粮食。
杨修是个忍不住显摆之心的人,尽管父亲劝他要收敛,绝对不能铺张浪费、违背汉中王治关中的“节俭克己”指导思想,但杨修还是忍不住玩点小心思,在招待客人方面安排点“不浪费粮食,但绝对可以看出精致生活作风”的菜色茶点。
今晚的食物,突出一个特点,就是主料都比较便宜,很多往年达官贵人不会去吃的杂碎,都端上了桌宴客。但调味和香料用得非常足,做得非常精致,这也很符合今年的年景。
哪怕是请刘备和李素吃的菜,也都是这样安排,没有特地搞特殊化。
毕竟,刘备阵营并不是真的穷,只是关中地区缺粮,加上蜀道运输困难。如果从全局来看,刘备阵营的财政状况和储蓄财富都还是非常不错的。益州的内政在诸葛瑾等人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刘巴走之前底子也打得非常好。
李素当初搞的“水力工业化五年计划”,如今已经执行完了第三年。
原本规划五年到期的时候,光是一个纺织产业,就能够靠新式弩梭织机、水力纺车等工业设备,实现“增产宽幅蜀锦年产五十万匹、部署织机十万台、年额外产值三十亿钱”的宏伟目标。
如今执行到第三年,也已经有年产二十多万匹、产值超过十五个亿。这些钱要是真拿来全部换成粮食,哪怕按照到岸价两千钱一石付,也能兑八十万石粮食。何况后来还有铁器、瓷器、井盐各种产业遍地开花。
所以靠成都的财富接济长安,原本是没问题的,只是运力不足,只能挑选价值密度高的东西千里转运。
这种情况下,李素自从五月份当上京兆尹开始,就多次对运能进行过规划,在确保不饿死的前提下,把成都北运物资的运能,尽量往高价值密度的东西上倾斜。自从李素治蜀以来大力推广在山区坡田种植的花椒、胡椒,原本单价昂贵,如今也都被源源不断运到关中。
原本要好几千钱甚至上万钱一石的名贵香料,只要占用一石的运能,到了关中之后,却能让数十倍乃至百倍重量的原本废弃的垃圾食材被掩盖掉异味、成为可以吃的荤菜,这就非常划算了。
花一石胡椒一石花椒,拯救一百石牛杂羊杂,岂不美哉。
……
于是乎,今晚的杨府宴请上,与会的文官们都看到了主菜里面有各种涮肚、香料腌渍的涮黄喉羊肠,还有作为主食的胡椒味面肺。
牛羊的来源,很多是北地郡的呼厨泉刚刚抢劫后卖给李素的,跟李素换继续作战的军需物资。众所周知秋天入冬之前的草原牲畜是最肥美的,而且考虑到冬天草原大面积枯死之后,畜牧保有量要下降,很多游牧民族秋末的时候会集中屠宰一批注定养不住的多余牲畜。
所以呼厨泉的抢劫事业,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从八月份开始抢劫,到九月底收工,每天有机会就要抢。前几天他刚刚逮到了一个六七百户人的鲜卑族小部落,然后用自己的单于亲卫骑兵包围了,把三四千人的鲜卑部民全部屠杀。
抢夺了两千多头牛、近万头羊,除了自己留下一部分吃的,一大半都先卖给李素套现了,谁让李素现在出的牲畜收购价高呢,呼厨泉当然要趁着物价好多卖点,自己族人过冬吃的可以再缓缓,反正后面还有时间抢。
长安城里连白米都买到两三千钱一石了,宰好的羊哪怕没有除掉内脏,只是褪毛,就能直接按照两千钱一只收购——这种羊后续只能割出六成净肉,还有一两成的骨头和两成的杂碎,所以四只羊才能出一石净肉,这个收购价等于是纯羊肉一石八千钱了,非常昂贵。
另外大量处理牛羊肉做风干腌肉,也需要大量的盐,清洗处理杂碎也需要盐,但这个燃眉之急,也恰到好处被徐晃给及时雨解决了——
徐晃八月上旬刚刚出兵河东的时候,就用疑兵之计诈取了解良县,以及更南面的漪氏县,如前所述,这两个县恰好是运城盐湖所在的县,池盐产业非常发达,常年要供给关中核心地带的食盐需求,还有河套五郡地区当中的北地、河西等南部三郡的游牧胡人,也会来河东买池盐。
因为徐晃拿下解良时可比安邑要果断得多,根本连给敌人撤退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逼降了,韩暹的人自然没有时间把运城盐湖盐场剩余的物资运走,所以生产出来后来不及卖的盐存货都被徐晃缴获了。
河东盐湖到了刘备阵营手中后,如今只要专注供应关中的食盐,连韩暹和郭太吃不到盐都不用管,同时也不会像白波贼那样为了逐利而卖给河套五郡的伪南匈奴和鲜卑部落。
当然李素也怕狗急跳墙把敌人逼急了,所以还是给草原各部稍微留了一个口子——李素把徐晃弄回来的池盐,一部分高价处理给呼厨泉,让呼厨泉掌握对河套五郡草原部落胡人卖盐的专卖权,这样也便于呼厨泉分化瓦解草原五郡各部,让他们自相残杀。
跟呼厨泉关系好的才能得到贸易,当年在谋杀羌渠单于一案中罪孽较轻、介入较少的部落才能将功洗过,然后拿那些死硬部落的人头和牲畜来换盐。还真别说,这一手实施之后没多久,就有草原部落拿着休屠各部的牧民人头和牛羊来换物资了。
刘备军多出来的食盐,就大量制作过冬的腌肉风干肉,把呼厨泉卖的牛羊存起来确保粮食安全。
……
今晚赴宴的好多世家子弟官员,都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的东西,虽然他们也知道类似的食物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在长安城里的贫贱聚居区食肆里出现了,但碍于面子毕竟没有亲口吃过。
看杨修这么安排,他们就愈发确信杨修这是拉下了面子,铁了心投靠刘备,给个投名状的姿态。
“这主食是何物?看着像是皮包的面饼,有些韧劲儿,但偶尔粗粝如沙,好不爽利。胡椒味倒是挺重的,还算优雅。”
刚从南阳回到长安没多久的杜畿,一边吃着一碗圆圆切片的面食,一边悄声问他那个常住本地的堂兄。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杜兄答疑道:“这叫面肺,据说是右将军发明的吃法,坊间都是穷苦之人,先用清水吹一遍羊肺牛肺,把里面的血沫污秽粘液吹净七八成,再用加点盐的盐水再吹洗一遍,第三遍再灌进面浆,穷人就面浆调稀一点,吃得起就调稠一点,吹灌到羊肺里,把里面的空泡都填满。这样煮出来的羊肺没有气泡沙粝的口感。
此物制作费事儿,要不是荒年为了节约食材,谁会这么做?而且还废水,一般一户人家单杀一只羊也懒得处置,都是官商批量屠宰收购,直接在河边吹干净了卖给穷人灌。
不讲究的人家图便宜,连盐水吹都省了,直接用河水吹。面浆也未必灌白面——杨家这是讲究,今日灌的白面,听说坊市上卖的最便宜的,十五钱一碗的面肺,那是拿山上橡树的果实磨面灌的。
那橡树果实往年倒也有饥民直接拿来吃,非常粗涩难咽。没想到右将军写的《农政要术》里面,居然还有记载橡实的吃法,拿来跟粗麦一样,放在汲水翻车牵引的石磨上,磨成面,也能拿来和着吃,还能麦面和橡子面掺在一起和面。
只要掺得少,橡子面占三成以内,基本上吃不出来粗涩味,也能省点白面。尤其最近这几日,吃面食的公卿都带头掺橡子面以示俭朴,简直越来越多,谁让右将军都亲自吃橡子面了呢。”
杜畿之兄说着说着,语气里不乏对李素演戏的不屑,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素确实亲自带头示范吃苦了。
虽然李素吃的面里,橡子面和白面的比例其实是一比九,但他对外宣称都是“至少掺三成橡子面”。
京兆尹都这么带头节约粮食了,其他两千石以下的官好意思吃纯白面?
汉末的农民对于可食用的本土物种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至少远不如明末那种连“观音土”都开发出来的内卷程度。秦岭山上还有大片大片野生的橡树,就沿着山区边缘采摘一下,都能找到一些原先被人忽视的难吃果实。
其实李素也没刻意追求这种“低配版神农氏”的历史功绩,只是到了眼前发现有可为,就顺手为之。后世的面肺本是兰州一带的特色小吃,灾荒之年,长安周边的百姓也能接受这种口味。
客人们吃过了白面面肺之后,又尝了杨修家提供的胡椒羊杂汤、涮毛肚,虽然看着食材粗鄙低贱,但关中人的脾胃倒也能适应这种口味,把心理因素层面的抵触排除掉之后,还是可以做到真香的。
不一会儿,客人们就啧啧称奇,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些低贱的食物——至少是那些家里还有点钱,原先没响应李素号召的客人,现在才来啧啧称奇。要是家里本来就穷,李素没号召就自己顶不住吃杂碎了,那也没什么好惊奇了。
除了汤菜涮菜之外,杨修还提供了炭烤的鸡肋排作为小点心,和呼厨泉那儿卖来的牛羊奶制品作为餐后甜点,每样东西都不贵,看似节俭,口味却不逊色。
“大王如此明察、府尹统筹有方,关中百姓足以安度荒年,鼓腹讴歌。”
... -->>
话分两头,徐晃对关中粮道的武力保障节节胜利的同时,长安城内,刘备和李素准备的文治笼络同样进展顺利。
时间线回溯几天,回到八月十五中秋休沐这天,也是太尉杨彪府上请客答谢、庆祝犬子升迁的日子——
当然,汉末还没有“中秋节”,只是有按照《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说法,随便庆祝一下秋季丰收的习俗。不过今年是大灾之年,连丰收都没什么好庆祝的,关中各郡最多只收上来一半粮食。
杨修是个忍不住显摆之心的人,尽管父亲劝他要收敛,绝对不能铺张浪费、违背汉中王治关中的“节俭克己”指导思想,但杨修还是忍不住玩点小心思,在招待客人方面安排点“不浪费粮食,但绝对可以看出精致生活作风”的菜色茶点。
今晚的食物,突出一个特点,就是主料都比较便宜,很多往年达官贵人不会去吃的杂碎,都端上了桌宴客。但调味和香料用得非常足,做得非常精致,这也很符合今年的年景。
哪怕是请刘备和李素吃的菜,也都是这样安排,没有特地搞特殊化。
毕竟,刘备阵营并不是真的穷,只是关中地区缺粮,加上蜀道运输困难。如果从全局来看,刘备阵营的财政状况和储蓄财富都还是非常不错的。益州的内政在诸葛瑾等人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刘巴走之前底子也打得非常好。
李素当初搞的“水力工业化五年计划”,如今已经执行完了第三年。
原本规划五年到期的时候,光是一个纺织产业,就能够靠新式弩梭织机、水力纺车等工业设备,实现“增产宽幅蜀锦年产五十万匹、部署织机十万台、年额外产值三十亿钱”的宏伟目标。
如今执行到第三年,也已经有年产二十多万匹、产值超过十五个亿。这些钱要是真拿来全部换成粮食,哪怕按照到岸价两千钱一石付,也能兑八十万石粮食。何况后来还有铁器、瓷器、井盐各种产业遍地开花。
所以靠成都的财富接济长安,原本是没问题的,只是运力不足,只能挑选价值密度高的东西千里转运。
这种情况下,李素自从五月份当上京兆尹开始,就多次对运能进行过规划,在确保不饿死的前提下,把成都北运物资的运能,尽量往高价值密度的东西上倾斜。自从李素治蜀以来大力推广在山区坡田种植的花椒、胡椒,原本单价昂贵,如今也都被源源不断运到关中。
原本要好几千钱甚至上万钱一石的名贵香料,只要占用一石的运能,到了关中之后,却能让数十倍乃至百倍重量的原本废弃的垃圾食材被掩盖掉异味、成为可以吃的荤菜,这就非常划算了。
花一石胡椒一石花椒,拯救一百石牛杂羊杂,岂不美哉。
……
于是乎,今晚的杨府宴请上,与会的文官们都看到了主菜里面有各种涮肚、香料腌渍的涮黄喉羊肠,还有作为主食的胡椒味面肺。
牛羊的来源,很多是北地郡的呼厨泉刚刚抢劫后卖给李素的,跟李素换继续作战的军需物资。众所周知秋天入冬之前的草原牲畜是最肥美的,而且考虑到冬天草原大面积枯死之后,畜牧保有量要下降,很多游牧民族秋末的时候会集中屠宰一批注定养不住的多余牲畜。
所以呼厨泉的抢劫事业,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从八月份开始抢劫,到九月底收工,每天有机会就要抢。前几天他刚刚逮到了一个六七百户人的鲜卑族小部落,然后用自己的单于亲卫骑兵包围了,把三四千人的鲜卑部民全部屠杀。
抢夺了两千多头牛、近万头羊,除了自己留下一部分吃的,一大半都先卖给李素套现了,谁让李素现在出的牲畜收购价高呢,呼厨泉当然要趁着物价好多卖点,自己族人过冬吃的可以再缓缓,反正后面还有时间抢。
长安城里连白米都买到两三千钱一石了,宰好的羊哪怕没有除掉内脏,只是褪毛,就能直接按照两千钱一只收购——这种羊后续只能割出六成净肉,还有一两成的骨头和两成的杂碎,所以四只羊才能出一石净肉,这个收购价等于是纯羊肉一石八千钱了,非常昂贵。
另外大量处理牛羊肉做风干腌肉,也需要大量的盐,清洗处理杂碎也需要盐,但这个燃眉之急,也恰到好处被徐晃给及时雨解决了——
徐晃八月上旬刚刚出兵河东的时候,就用疑兵之计诈取了解良县,以及更南面的漪氏县,如前所述,这两个县恰好是运城盐湖所在的县,池盐产业非常发达,常年要供给关中核心地带的食盐需求,还有河套五郡地区当中的北地、河西等南部三郡的游牧胡人,也会来河东买池盐。
因为徐晃拿下解良时可比安邑要果断得多,根本连给敌人撤退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逼降了,韩暹的人自然没有时间把运城盐湖盐场剩余的物资运走,所以生产出来后来不及卖的盐存货都被徐晃缴获了。
河东盐湖到了刘备阵营手中后,如今只要专注供应关中的食盐,连韩暹和郭太吃不到盐都不用管,同时也不会像白波贼那样为了逐利而卖给河套五郡的伪南匈奴和鲜卑部落。
当然李素也怕狗急跳墙把敌人逼急了,所以还是给草原各部稍微留了一个口子——李素把徐晃弄回来的池盐,一部分高价处理给呼厨泉,让呼厨泉掌握对河套五郡草原部落胡人卖盐的专卖权,这样也便于呼厨泉分化瓦解草原五郡各部,让他们自相残杀。
跟呼厨泉关系好的才能得到贸易,当年在谋杀羌渠单于一案中罪孽较轻、介入较少的部落才能将功洗过,然后拿那些死硬部落的人头和牲畜来换盐。还真别说,这一手实施之后没多久,就有草原部落拿着休屠各部的牧民人头和牛羊来换物资了。
刘备军多出来的食盐,就大量制作过冬的腌肉风干肉,把呼厨泉卖的牛羊存起来确保粮食安全。
……
今晚赴宴的好多世家子弟官员,都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的东西,虽然他们也知道类似的食物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在长安城里的贫贱聚居区食肆里出现了,但碍于面子毕竟没有亲口吃过。
看杨修这么安排,他们就愈发确信杨修这是拉下了面子,铁了心投靠刘备,给个投名状的姿态。
“这主食是何物?看着像是皮包的面饼,有些韧劲儿,但偶尔粗粝如沙,好不爽利。胡椒味倒是挺重的,还算优雅。”
刚从南阳回到长安没多久的杜畿,一边吃着一碗圆圆切片的面食,一边悄声问他那个常住本地的堂兄。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杜兄答疑道:“这叫面肺,据说是右将军发明的吃法,坊间都是穷苦之人,先用清水吹一遍羊肺牛肺,把里面的血沫污秽粘液吹净七八成,再用加点盐的盐水再吹洗一遍,第三遍再灌进面浆,穷人就面浆调稀一点,吃得起就调稠一点,吹灌到羊肺里,把里面的空泡都填满。这样煮出来的羊肺没有气泡沙粝的口感。
此物制作费事儿,要不是荒年为了节约食材,谁会这么做?而且还废水,一般一户人家单杀一只羊也懒得处置,都是官商批量屠宰收购,直接在河边吹干净了卖给穷人灌。
不讲究的人家图便宜,连盐水吹都省了,直接用河水吹。面浆也未必灌白面——杨家这是讲究,今日灌的白面,听说坊市上卖的最便宜的,十五钱一碗的面肺,那是拿山上橡树的果实磨面灌的。
那橡树果实往年倒也有饥民直接拿来吃,非常粗涩难咽。没想到右将军写的《农政要术》里面,居然还有记载橡实的吃法,拿来跟粗麦一样,放在汲水翻车牵引的石磨上,磨成面,也能拿来和着吃,还能麦面和橡子面掺在一起和面。
只要掺得少,橡子面占三成以内,基本上吃不出来粗涩味,也能省点白面。尤其最近这几日,吃面食的公卿都带头掺橡子面以示俭朴,简直越来越多,谁让右将军都亲自吃橡子面了呢。”
杜畿之兄说着说着,语气里不乏对李素演戏的不屑,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素确实亲自带头示范吃苦了。
虽然李素吃的面里,橡子面和白面的比例其实是一比九,但他对外宣称都是“至少掺三成橡子面”。
京兆尹都这么带头节约粮食了,其他两千石以下的官好意思吃纯白面?
汉末的农民对于可食用的本土物种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至少远不如明末那种连“观音土”都开发出来的内卷程度。秦岭山上还有大片大片野生的橡树,就沿着山区边缘采摘一下,都能找到一些原先被人忽视的难吃果实。
其实李素也没刻意追求这种“低配版神农氏”的历史功绩,只是到了眼前发现有可为,就顺手为之。后世的面肺本是兰州一带的特色小吃,灾荒之年,长安周边的百姓也能接受这种口味。
客人们吃过了白面面肺之后,又尝了杨修家提供的胡椒羊杂汤、涮毛肚,虽然看着食材粗鄙低贱,但关中人的脾胃倒也能适应这种口味,把心理因素层面的抵触排除掉之后,还是可以做到真香的。
不一会儿,客人们就啧啧称奇,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些低贱的食物——至少是那些家里还有点钱,原先没响应李素号召的客人,现在才来啧啧称奇。要是家里本来就穷,李素没号召就自己顶不住吃杂碎了,那也没什么好惊奇了。
除了汤菜涮菜之外,杨修还提供了炭烤的鸡肋排作为小点心,和呼厨泉那儿卖来的牛羊奶制品作为餐后甜点,每样东西都不贵,看似节俭,口味却不逊色。
“大王如此明察、府尹统筹有方,关中百姓足以安度荒年,鼓腹讴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