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方外:消失的八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石窟“沟通”。山洞又不会说话,怎么能与人交流呢?这用语言不太好解释,就是一种感觉。
比如说册门入微术,想入门就要将手中的东西看成是活的。而修炼方外秘法,便讲究与天地共情,哪怕不用“心灵感应”这个词,这也是种心理现象。
当方外秘法修为到达兴神境,这种感觉更是明显。感受天地的意志,首先要感受周围环境的气息,山洞不会说话,但感觉中仿佛却能告诉你什么。
这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丁齐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很久之前。如果当年真有五万太平军进入了琴高台,那么也会散落在这个方外世界中不同的地方,恐怕到处都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首要的生存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宿营地,并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但天然的宿营地哪有那么好找的,成建制的军民可以快速集结,然后根据地势自己建造一些适合临时宿营的地方,比如在山坡的岩层下挖出一个个这样的空间来。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平原或村庄?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村庄啊,山中的人也不知平原在何处。
今天在高坡上看见的田地和村庄,应该是那些太平军残部走出崇山峻岭之后对环境进行改造的结果。而在他们来之前,平原上应该也是原始丛林吧。
像四不像这种擅于奔跑的大型食草动物,其实平原上更适合它们生存,如今却只能在深山里见到,还不是因为适合开垦与居住的平原都让人类给占据了。丁齐坐在石龛中与石壁共情,可能是一种感应也可能是一种猜测,他认为山中这些宿营地就是前人留下的。
丁齐正在闭目沉思,又听孟蕙语问道:“一百六十公里,师父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
丁齐睁开眼睛答了两个字:“心盘。”
方外秘法以观身境入门,而观身境的修炼首先从“心册”开始,由“心册”到“心界”,其实借鉴的就是丁齐所学的心理学技巧以及风门心盘术入手功夫。身心就是一个世界,与身处的世界共情,才能去体会与感应另一个世界,然后寄托心神祭炼手中之物,以突破入微境。
景文石相当于一把开门的钥匙,能够感应到方外世界之后,就在平常时刻保持这种状态,将景文石就视做那个世界,这就是寄托心神祭炼的过程。只要做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拿着景文石走进去就是了。
修炼到隐峨境,其实是锻炼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同时伴随着那妙不可言的神识出现。景文石已不必拿在手中,它就与身心一体,是属于“我”的一部分。
进一步修炼到兴神境,就是真正的与世界共情了,相当于自我意识的延伸与再发现。方外秘法与世间流传的其他秘术不同,伴随着修炼丁齐能感觉到所谓法力的增长,但它本身并不追求什么神通法力,只为探寻与发现方外未知。
其实每一层境界的修炼都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比如观身境、比如入微境,就算没有突破下一层境界,也可以继续修炼下去,掌握得越来越纯熟。
琴高台是如此之广大,丁齐眼下尚无法影响与感受整个世界的意志,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突破兴神境,也不妨碍他继续探索更高的境界。
那么方外秘法修炼到兴神境之后,下一个境界是什么?丁齐已经给它起了个名字,还是借用江湖八大门的秘术,称之心盘境。他甚至隐约有一种感觉,在琴高台中找到出去的门户,恐怕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兴神境修炼圆满,并突破到下一层境界。
这二十多天的路途,丁齐其实一直在修炼,他在凝炼心盘。虽不知整个琴高台的景象,但只要走过的地方,都会在元神中清晰的呈现,像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又像一幅立体的时空图景。
等到走出崇山峻岭,丁齐才发现他们兜了这么大的圈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水流会在山中拐多少个弯,他们也不能在山野中漫无目的地乱闯。找一个方向走直线更是不可能,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攀援和翻越。
这些天丁齐的速度一直不快,一方面是因为道路难行,而他还要保护好身后的三名弟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凝炼心盘。正因为元神中有这样一个心盘,所以他才知道如今究竟走了多远,如此地形假如按直线距离大致是多少公里。
方外秘法中凝炼心盘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几名弟子都已修炼过入门功夫,趁此机会丁齐就对他们详细讲解了一番,也算让他们对将来的修炼轨迹有个清晰的认识。
次日天明后,他们收拾好装备背上包,尽量打扮得干净整齐些,至少显得不是那么狼狈,而且精力体力都调节到最佳状态。谁也不清楚此地的原住民好不好打交道,保持最佳的状态也能防范意外,总之尽量不要引起误、避免起冲突。
天亮不久,近处的田地里没有人,但远处的村庄里已升起了炊烟。他们从山坡上往下走的时候,已能看见有人从村庄里出来了,虽看不清人形轮廓,但也能看见一个个小点移动着往外走,有不少人就是迎着这个方向来的。
“师父,这里居然有向日葵,是野生的吗?”
丁齐:“纯野生的可能性不太大,最早应该是有人带进来种的,后来就在野外生长了。”
山坡上有向日葵生长,无规律的成片散落分布,像是野生的。向日葵是明代引进中国的,成为一种重要油料作物,葵花籽也迅速取代了西瓜子与南瓜子的地位,成为一种最常见的休闲零食,生吃亦可,炒熟了更香。
如果当年的太平军中有人带进了葵花籽,然后就在此地播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情况。这里是方外世界,可能最早就有向日葵,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在山中这么多天都没见过,只在接近人烟的山坡上看见了,可见不是此地的原生物种。
山坡下的平原水系纵横,田地间有明显的道路,他们找了最大的那条路,这条路上有很多座小桥,而且基本都是砖桥,以大块的方砖砌成。他们背着包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和一群人在道路上迎面相遇。
丁齐正准备打招呼呢,那帮人也看见他们了,赶紧小跑着冲了过来。这是想干什么?丁齐下意识地握紧了棍子,不料那些人来到身前几米远的地方,一起跪下叩首道:“恭迎几位天兄!得上谕之后,我等日夜守候,终于也有天兄降临我们东大营了!”
石窟“沟通”。山洞又不会说话,怎么能与人交流呢?这用语言不太好解释,就是一种感觉。
比如说册门入微术,想入门就要将手中的东西看成是活的。而修炼方外秘法,便讲究与天地共情,哪怕不用“心灵感应”这个词,这也是种心理现象。
当方外秘法修为到达兴神境,这种感觉更是明显。感受天地的意志,首先要感受周围环境的气息,山洞不会说话,但感觉中仿佛却能告诉你什么。
这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丁齐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很久之前。如果当年真有五万太平军进入了琴高台,那么也会散落在这个方外世界中不同的地方,恐怕到处都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首要的生存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宿营地,并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但天然的宿营地哪有那么好找的,成建制的军民可以快速集结,然后根据地势自己建造一些适合临时宿营的地方,比如在山坡的岩层下挖出一个个这样的空间来。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平原或村庄?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村庄啊,山中的人也不知平原在何处。
今天在高坡上看见的田地和村庄,应该是那些太平军残部走出崇山峻岭之后对环境进行改造的结果。而在他们来之前,平原上应该也是原始丛林吧。
像四不像这种擅于奔跑的大型食草动物,其实平原上更适合它们生存,如今却只能在深山里见到,还不是因为适合开垦与居住的平原都让人类给占据了。丁齐坐在石龛中与石壁共情,可能是一种感应也可能是一种猜测,他认为山中这些宿营地就是前人留下的。
丁齐正在闭目沉思,又听孟蕙语问道:“一百六十公里,师父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
丁齐睁开眼睛答了两个字:“心盘。”
方外秘法以观身境入门,而观身境的修炼首先从“心册”开始,由“心册”到“心界”,其实借鉴的就是丁齐所学的心理学技巧以及风门心盘术入手功夫。身心就是一个世界,与身处的世界共情,才能去体会与感应另一个世界,然后寄托心神祭炼手中之物,以突破入微境。
景文石相当于一把开门的钥匙,能够感应到方外世界之后,就在平常时刻保持这种状态,将景文石就视做那个世界,这就是寄托心神祭炼的过程。只要做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拿着景文石走进去就是了。
修炼到隐峨境,其实是锻炼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同时伴随着那妙不可言的神识出现。景文石已不必拿在手中,它就与身心一体,是属于“我”的一部分。
进一步修炼到兴神境,就是真正的与世界共情了,相当于自我意识的延伸与再发现。方外秘法与世间流传的其他秘术不同,伴随着修炼丁齐能感觉到所谓法力的增长,但它本身并不追求什么神通法力,只为探寻与发现方外未知。
其实每一层境界的修炼都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比如观身境、比如入微境,就算没有突破下一层境界,也可以继续修炼下去,掌握得越来越纯熟。
琴高台是如此之广大,丁齐眼下尚无法影响与感受整个世界的意志,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突破兴神境,也不妨碍他继续探索更高的境界。
那么方外秘法修炼到兴神境之后,下一个境界是什么?丁齐已经给它起了个名字,还是借用江湖八大门的秘术,称之心盘境。他甚至隐约有一种感觉,在琴高台中找到出去的门户,恐怕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兴神境修炼圆满,并突破到下一层境界。
这二十多天的路途,丁齐其实一直在修炼,他在凝炼心盘。虽不知整个琴高台的景象,但只要走过的地方,都会在元神中清晰的呈现,像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又像一幅立体的时空图景。
等到走出崇山峻岭,丁齐才发现他们兜了这么大的圈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水流会在山中拐多少个弯,他们也不能在山野中漫无目的地乱闯。找一个方向走直线更是不可能,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攀援和翻越。
这些天丁齐的速度一直不快,一方面是因为道路难行,而他还要保护好身后的三名弟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凝炼心盘。正因为元神中有这样一个心盘,所以他才知道如今究竟走了多远,如此地形假如按直线距离大致是多少公里。
方外秘法中凝炼心盘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几名弟子都已修炼过入门功夫,趁此机会丁齐就对他们详细讲解了一番,也算让他们对将来的修炼轨迹有个清晰的认识。
次日天明后,他们收拾好装备背上包,尽量打扮得干净整齐些,至少显得不是那么狼狈,而且精力体力都调节到最佳状态。谁也不清楚此地的原住民好不好打交道,保持最佳的状态也能防范意外,总之尽量不要引起误、避免起冲突。
天亮不久,近处的田地里没有人,但远处的村庄里已升起了炊烟。他们从山坡上往下走的时候,已能看见有人从村庄里出来了,虽看不清人形轮廓,但也能看见一个个小点移动着往外走,有不少人就是迎着这个方向来的。
“师父,这里居然有向日葵,是野生的吗?”
丁齐:“纯野生的可能性不太大,最早应该是有人带进来种的,后来就在野外生长了。”
山坡上有向日葵生长,无规律的成片散落分布,像是野生的。向日葵是明代引进中国的,成为一种重要油料作物,葵花籽也迅速取代了西瓜子与南瓜子的地位,成为一种最常见的休闲零食,生吃亦可,炒熟了更香。
如果当年的太平军中有人带进了葵花籽,然后就在此地播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情况。这里是方外世界,可能最早就有向日葵,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在山中这么多天都没见过,只在接近人烟的山坡上看见了,可见不是此地的原生物种。
山坡下的平原水系纵横,田地间有明显的道路,他们找了最大的那条路,这条路上有很多座小桥,而且基本都是砖桥,以大块的方砖砌成。他们背着包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和一群人在道路上迎面相遇。
丁齐正准备打招呼呢,那帮人也看见他们了,赶紧小跑着冲了过来。这是想干什么?丁齐下意识地握紧了棍子,不料那些人来到身前几米远的地方,一起跪下叩首道:“恭迎几位天兄!得上谕之后,我等日夜守候,终于也有天兄降临我们东大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