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方外:消失的八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什么说它是“看似完美”的修炼体系,因为丁齐虽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了,但还需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印证。另一个与他以及在座江湖八门高人都不同的普通人。
此人应该没有修习过八门任何一门的秘术,先前也无法发现小境湖。他通过修炼丁齐所总结的方外秘法,若能成功发现与进入小境湖,方可印证。
这个人选早已有了,他一直就坐在大家身边,就是叶行。假如丁齐跑到别的地方找另一个人,说是要教对方这样一套秘法,对方可能会把他当成神经病。但是叶行不同,他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件事,了解所有的内情,无需丁奇作任何多余的解释。
叶行这段时间已经被这个团队彻底地边缘化了,虽然没有任何人刻意排斥他,但事实上他的确已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丁齐虽然也不怎么待见叶行,但不论怎么说,他还念着叶行当初的“好”。
大年初三的时候,假如不是叶行主动登门拜年、代表博慈医疗特意向他发出了邀请,丁齐就没有如今这一系列的收获。虽说门槛后来已经被拆穿了,这些都是范仰在幕后运作,但毕竟是通过叶行之手将丁齐引进了这道门。
叶行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吧,估计心里都快急哭了!
对在座的朱山闲等其他七位江湖高人而言,丁齐的讲授也同样重要,起到的并不仅仅是参照借鉴作用。他们在实践中已经掌控了观身境与入微境,因为各自都有修炼八门秘术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修的秘术都不是专门用在这种场合的。
丁齐受到八门秘术的启发,自创了方外秘法,但他可不管什么江湖八大门的秘术,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这种情况,追求那可探索未知的身心状态。朱山闲等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界师”,也需要系统地去修炼这门秘法,他们以前所学的秘术反倒只是参照与借鉴。
或许也是受到庄梦周推荐的那本网络修真小说的启发,丁齐将方外秘法的每一层次第的修炼也分为入门、知常、圆满这三个境界。眼下只有观身境、入微境、隐峨境这么三层次第,且只有前两层次第总结出了具体的修炼秘法。
观身境如何入门?丁齐先后想到了很多种可以借用的方法,最后确定的还是心册术,这正是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他最熟悉的方法。但丁齐为了修炼观身境入门而总结出的心册术,已经脱离了心理医生专业技能的范畴,毕竟他的目的可不为了培养一名催眠师或者心理医生。
所以丁齐今天讲授的心册术,就是他自己的心册术,是方外秘法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锻炼和训练,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要能做到在脑海中打开一部“心册”。
所谓的心册可以是一份文档、一张地图或一幅场景,但必须与现实事物有关,就是对切身经历的观察与总计。比如修炼风门秘传心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所走过的山川市井,要在心中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立体沙盘,并且还要有动态的变化过程。心册术与之类似。
修炼心册术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要求?心理医生对此是没有标准的,但方外秘法却有。将它清晰无碍地东西呈现出来,从现实中客观的事物,演化为脑海中清晰的存在。假如做到了这一点,便可称知常。
观身境修炼到了这一步,“心册术”就变成了“心界术”。所谓心界术,就是身心中自有一个世界,或者说身心就是世界。传说中的很多修炼法门,可能都包含类似的观法,但是丁齐不管那些,他所谓的“心界”,不是在定境中观想别的东西,就是现实世界。
每个人身处的世界,它是清晰的、明确的,当一个人在清醒日常活动中,他当时的精神世界就是他所在的现实,通过感官转化为知觉。而心界术的要求,是在心册术的基础上,将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亦显化为精神世界。
世界就是我的身心,这听起来玄之玄,但丁齐的总结却很简单。
当观身境的修炼从心册术进入到心界术,便需要结合养练功夫。所谓养练功夫与丁齐先前所练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谭涵川当初帮丁齐总结的内养与外练之法。这是必须的,否则人无法维持消耗,将来施展秘法时可能莫名就是眼前一黑,然后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由入门到知常,观身境到什么时候才算修炼圆满?心界圆满便自然圆满,它的衡量标准也很简单,就是能够看见小境湖。
假如身心不能自成一个清晰的世界,又如何能发现未知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是有意识的,这就是一种意识的共鸣。
观身境修炼圆满,可以发现小境湖,但想进去便需要修炼入微境了。许是受到灵犀术的启发,丁齐想到的办法就是以有缘之物为引。所谓的“缘”便是寄托心神,一定要是很顺手、很熟悉、更容易引起意识共鸣之物。
既然是丁齐总结的秘法,他教人用的东西当然是景文石,反正这东西也好弄,去青阳河上游的河滩上去拣即可。方外秘法的第二层次第,为什么要起名入微境?它首先就要求感应入微,要在发现小境湖的身心状态以及这块石头之间,建立直接感应的联系。
庄梦周当初说过一句话,“小境湖就是老谭、老谭就是小境湖”,到了丁齐总结方外秘法时,总不能把谭涵川也随身带着,于是就成了“石头便是小境湖、小境湖就是石头”。这块石头的作用是寄托心神,寄托什么样的心神?心界圆满之心神!
入微境或许还可以有别的修炼方式,但丁齐总结的秘法,就是这么修炼的。能够感应入微、寄托心神,便算是观身境入门了。那么入门之后再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知常?便是丁齐当初提的那个问题——你们能否瞬间地、随时地看见小境湖?
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符合“门外不是南沚山,就是小境湖”的要求,然后才可以自如出入。
至于入微境圆满,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丁齐对此已有所体会,便是行走坐卧皆如知常,石头在手中却不像不在手中,总能寄托心神不失。
但丁齐如今也只是有所体会而已,还不能完全做到,据丁齐判断,他本人如今的境界,也不过是入微境知常,接近于圆满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圆满。至于入微境修炼圆满之后,便可以修炼下一层次第隐峨境了。
而丁齐自己还没有修成隐峨境呢,当然谈不上总结出什么秘法。他今日讲述方外秘法,只是从观身境入门到入微境知常。
为什么说这套方外秘法以小境湖为例,因为迄今为止,丁齐所发现的方外世界只有小境湖,而且这门秘法中的很多检验标准,目前都与小境湖有关。据丁齐推测,世上既然有小境湖,那么也应该有其他的方外世界。
至于其他的方外世界是什么样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丁齐的方外秘法为探索小境湖而创,但从原理上讲,也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小境湖。至于换一个方外世界还好不好用,这仍需要实际印证。
谭涵川等人都认为丁齐的推测很有道理,尤其是石不全直接用了非常肯定的语气,并在言语间对丁老师推崇备至。
那么印证方外秘术法的重任,眼下就落在叶行的身上了。但众人对叶行还有一点不满意,那就是叶行已经点破了那个问题,就算他修成... -->>
为什么说它是“看似完美”的修炼体系,因为丁齐虽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了,但还需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印证。另一个与他以及在座江湖八门高人都不同的普通人。
此人应该没有修习过八门任何一门的秘术,先前也无法发现小境湖。他通过修炼丁齐所总结的方外秘法,若能成功发现与进入小境湖,方可印证。
这个人选早已有了,他一直就坐在大家身边,就是叶行。假如丁齐跑到别的地方找另一个人,说是要教对方这样一套秘法,对方可能会把他当成神经病。但是叶行不同,他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件事,了解所有的内情,无需丁奇作任何多余的解释。
叶行这段时间已经被这个团队彻底地边缘化了,虽然没有任何人刻意排斥他,但事实上他的确已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丁齐虽然也不怎么待见叶行,但不论怎么说,他还念着叶行当初的“好”。
大年初三的时候,假如不是叶行主动登门拜年、代表博慈医疗特意向他发出了邀请,丁齐就没有如今这一系列的收获。虽说门槛后来已经被拆穿了,这些都是范仰在幕后运作,但毕竟是通过叶行之手将丁齐引进了这道门。
叶行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吧,估计心里都快急哭了!
对在座的朱山闲等其他七位江湖高人而言,丁齐的讲授也同样重要,起到的并不仅仅是参照借鉴作用。他们在实践中已经掌控了观身境与入微境,因为各自都有修炼八门秘术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修的秘术都不是专门用在这种场合的。
丁齐受到八门秘术的启发,自创了方外秘法,但他可不管什么江湖八大门的秘术,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这种情况,追求那可探索未知的身心状态。朱山闲等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界师”,也需要系统地去修炼这门秘法,他们以前所学的秘术反倒只是参照与借鉴。
或许也是受到庄梦周推荐的那本网络修真小说的启发,丁齐将方外秘法的每一层次第的修炼也分为入门、知常、圆满这三个境界。眼下只有观身境、入微境、隐峨境这么三层次第,且只有前两层次第总结出了具体的修炼秘法。
观身境如何入门?丁齐先后想到了很多种可以借用的方法,最后确定的还是心册术,这正是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他最熟悉的方法。但丁齐为了修炼观身境入门而总结出的心册术,已经脱离了心理医生专业技能的范畴,毕竟他的目的可不为了培养一名催眠师或者心理医生。
所以丁齐今天讲授的心册术,就是他自己的心册术,是方外秘法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锻炼和训练,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要能做到在脑海中打开一部“心册”。
所谓的心册可以是一份文档、一张地图或一幅场景,但必须与现实事物有关,就是对切身经历的观察与总计。比如修炼风门秘传心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所走过的山川市井,要在心中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立体沙盘,并且还要有动态的变化过程。心册术与之类似。
修炼心册术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要求?心理医生对此是没有标准的,但方外秘法却有。将它清晰无碍地东西呈现出来,从现实中客观的事物,演化为脑海中清晰的存在。假如做到了这一点,便可称知常。
观身境修炼到了这一步,“心册术”就变成了“心界术”。所谓心界术,就是身心中自有一个世界,或者说身心就是世界。传说中的很多修炼法门,可能都包含类似的观法,但是丁齐不管那些,他所谓的“心界”,不是在定境中观想别的东西,就是现实世界。
每个人身处的世界,它是清晰的、明确的,当一个人在清醒日常活动中,他当时的精神世界就是他所在的现实,通过感官转化为知觉。而心界术的要求,是在心册术的基础上,将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亦显化为精神世界。
世界就是我的身心,这听起来玄之玄,但丁齐的总结却很简单。
当观身境的修炼从心册术进入到心界术,便需要结合养练功夫。所谓养练功夫与丁齐先前所练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谭涵川当初帮丁齐总结的内养与外练之法。这是必须的,否则人无法维持消耗,将来施展秘法时可能莫名就是眼前一黑,然后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由入门到知常,观身境到什么时候才算修炼圆满?心界圆满便自然圆满,它的衡量标准也很简单,就是能够看见小境湖。
假如身心不能自成一个清晰的世界,又如何能发现未知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是有意识的,这就是一种意识的共鸣。
观身境修炼圆满,可以发现小境湖,但想进去便需要修炼入微境了。许是受到灵犀术的启发,丁齐想到的办法就是以有缘之物为引。所谓的“缘”便是寄托心神,一定要是很顺手、很熟悉、更容易引起意识共鸣之物。
既然是丁齐总结的秘法,他教人用的东西当然是景文石,反正这东西也好弄,去青阳河上游的河滩上去拣即可。方外秘法的第二层次第,为什么要起名入微境?它首先就要求感应入微,要在发现小境湖的身心状态以及这块石头之间,建立直接感应的联系。
庄梦周当初说过一句话,“小境湖就是老谭、老谭就是小境湖”,到了丁齐总结方外秘法时,总不能把谭涵川也随身带着,于是就成了“石头便是小境湖、小境湖就是石头”。这块石头的作用是寄托心神,寄托什么样的心神?心界圆满之心神!
入微境或许还可以有别的修炼方式,但丁齐总结的秘法,就是这么修炼的。能够感应入微、寄托心神,便算是观身境入门了。那么入门之后再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知常?便是丁齐当初提的那个问题——你们能否瞬间地、随时地看见小境湖?
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符合“门外不是南沚山,就是小境湖”的要求,然后才可以自如出入。
至于入微境圆满,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丁齐对此已有所体会,便是行走坐卧皆如知常,石头在手中却不像不在手中,总能寄托心神不失。
但丁齐如今也只是有所体会而已,还不能完全做到,据丁齐判断,他本人如今的境界,也不过是入微境知常,接近于圆满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圆满。至于入微境修炼圆满之后,便可以修炼下一层次第隐峨境了。
而丁齐自己还没有修成隐峨境呢,当然谈不上总结出什么秘法。他今日讲述方外秘法,只是从观身境入门到入微境知常。
为什么说这套方外秘法以小境湖为例,因为迄今为止,丁齐所发现的方外世界只有小境湖,而且这门秘法中的很多检验标准,目前都与小境湖有关。据丁齐推测,世上既然有小境湖,那么也应该有其他的方外世界。
至于其他的方外世界是什么样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丁齐的方外秘法为探索小境湖而创,但从原理上讲,也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小境湖。至于换一个方外世界还好不好用,这仍需要实际印证。
谭涵川等人都认为丁齐的推测很有道理,尤其是石不全直接用了非常肯定的语气,并在言语间对丁老师推崇备至。
那么印证方外秘术法的重任,眼下就落在叶行的身上了。但众人对叶行还有一点不满意,那就是叶行已经点破了那个问题,就算他修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