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丑女如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何氏跟杨氏在厨房里嘀咕儿女的亲事,外面院子里,张大栓翻跟郑长河谈起这事。不过,到底是男人,没有婆娘们那么嗦——扯一大堆有的没的——他们的谈话简单而直接。
张大栓见四个小辈去了后院,张槐走在菊花的身边,一副醉心满足的模样,显然搬过来跟菊花紧邻令他欢喜不已,他便抬起头问郑长河:“明年定亲可好?”
郑长河想了一下,点头道:“成!”
张大栓就裂开嘴巴笑了,又问道:“啥时候成亲哩?”
郑长河立马瞪了他一眼道:“我再养两年——闺女还小哩。你急啥?两个儿子,还怕没孙子抱?我就青木一个儿子,不是还没娶么!”
张大栓见他一副怕人抢闺女的模样,摇头笑道:“我也就是问问么,又没说一定要马上成亲。菊花是小了点。
你也甭跟挖心挖肺似的,闺女嫁过来了,你还不是整天都能瞅得着,又不是隔了几十几百里,见不着。”
他们心里都有数,菊花年纪也不小,就是还没长开,怕是要多养两年才能成亲。
郑长河想想也是,根本不用担心见不到闺女,不过是换个屋子住就是了。
两人三言两语地说定了这事,又扯起其他的事情来,最重要的就是马上要收割的晚稻。
张大栓笑道:“这晚稻你就不用那么着急了,反正割完了也不用整田。再说,我可只有三亩田,收完了也能帮你一把。”
郑长河笑逐颜开地说道:“不着急,有稻子收着急啥哩?要是天天让我收稻子,我也乐意。这一季晚稻收下来,家里可是要多收不少粮食哩。呵呵,想想都开心,咱可是从没收过这么多稻子。”
张大栓见他幸福的样子也会心地笑了,谁不想多收些粮食哩?小时候饿肚子的记忆尤其深刻,想忘都忘不了。
他问道:“这晚稻收回来,肯定是吃不完的你打算卖么?”
郑长河摇摇头道:“怕是娃们不想卖哩—青木和菊花都说要多留些粮食在家,心里才安稳。我想想也是,如今也不急着用钱,要是还跟往常似的,把粮食交税的交税,卖的卖,家里剩不下多少稻子全靠吃玉米过日子,那也太不像样了。”
他是个憨实的人,就算菊花和青木挣了不少钱,他也不认为自己能随便花,所以他不说“不缺钱”,而是说“不急着用钱”,在他的心里,只有自个种田和养猪得来的钱花了才踏实。也不是说娃们挣的钱不好,只是他总想着,这钱还是留给娃们添置家业才好。
也不是人人都跟他想的一样比如要是柳儿娘得了这么多钱的话,只怕会显摆的全村都知道;要是花婆子的话,那肯定是整天买好吃的杀馋了;不过张大栓、黄大磙子、周矮子、刘胖子这些人,肯定会跟郑长河一样—照常累死累活地干。
张大栓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就是这个话。不是咱不肯吃苦——小时候吃野菜不也过来了——只不过不想娃们再跟咱一样,一年忙到头,连白面和白米也吃不上,他们如今正长身子哩。也是沾了你家的光,这日子越过越好了,至少白米饭天天有的吃了。”
他指指那分好的鹿肉笑道:“这要是往常,哪里舍得自己吃?能留下一斤就不错了。”
两说着话就呵呵地笑了起来,十分的满足和快乐。
分好的鹿肉用大大小小的篮子和篓子装着,有的只有一小块,差不多一斤的样子,这是送周矮子和李长明家的。这亲朋邻里也是要分亲疏远近的不过,能送一块肉过去,本就代表不同于一般的乡亲了。
郑家当然是分了很大一份,几乎比槐子的舅舅还多。并不是说张家不拿亲戚当回事,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最好诠释了。张大栓跟郑长河的来往远比这些亲戚要密切的多,平日里互相帮助也都是从不说二话的,自然要区别对待。
郑长河也不推辞,笑问道:“给三哥儿的今晚就送去么?”
张大栓笑道:“送去。还有刘家的,也要送些——让刘大胖子下酒。盖房子的时候,他还送了不少鱼把我哩,加上你家送的,办酒席我就没买鱼,省了不少哩。”
郑长河就点头道:“刘胖子是个好人。”停了一下又道:“几个儿子也是出息的,那个小闺女也讨人喜。”
张大栓就大声笑道:“我就不服气了—这家伙咋这么能生哩?生了四个儿子,临了还添了个老闺女。还个个都不错哩。人家要是有这么些儿子,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不成器的—ˉ—十个指头有长短么——这也是常情,偏这老家伙就是好福气。”
郑长河见他一副羡慕... -->>
何氏跟杨氏在厨房里嘀咕儿女的亲事,外面院子里,张大栓翻跟郑长河谈起这事。不过,到底是男人,没有婆娘们那么嗦——扯一大堆有的没的——他们的谈话简单而直接。
张大栓见四个小辈去了后院,张槐走在菊花的身边,一副醉心满足的模样,显然搬过来跟菊花紧邻令他欢喜不已,他便抬起头问郑长河:“明年定亲可好?”
郑长河想了一下,点头道:“成!”
张大栓就裂开嘴巴笑了,又问道:“啥时候成亲哩?”
郑长河立马瞪了他一眼道:“我再养两年——闺女还小哩。你急啥?两个儿子,还怕没孙子抱?我就青木一个儿子,不是还没娶么!”
张大栓见他一副怕人抢闺女的模样,摇头笑道:“我也就是问问么,又没说一定要马上成亲。菊花是小了点。
你也甭跟挖心挖肺似的,闺女嫁过来了,你还不是整天都能瞅得着,又不是隔了几十几百里,见不着。”
他们心里都有数,菊花年纪也不小,就是还没长开,怕是要多养两年才能成亲。
郑长河想想也是,根本不用担心见不到闺女,不过是换个屋子住就是了。
两人三言两语地说定了这事,又扯起其他的事情来,最重要的就是马上要收割的晚稻。
张大栓笑道:“这晚稻你就不用那么着急了,反正割完了也不用整田。再说,我可只有三亩田,收完了也能帮你一把。”
郑长河笑逐颜开地说道:“不着急,有稻子收着急啥哩?要是天天让我收稻子,我也乐意。这一季晚稻收下来,家里可是要多收不少粮食哩。呵呵,想想都开心,咱可是从没收过这么多稻子。”
张大栓见他幸福的样子也会心地笑了,谁不想多收些粮食哩?小时候饿肚子的记忆尤其深刻,想忘都忘不了。
他问道:“这晚稻收回来,肯定是吃不完的你打算卖么?”
郑长河摇摇头道:“怕是娃们不想卖哩—青木和菊花都说要多留些粮食在家,心里才安稳。我想想也是,如今也不急着用钱,要是还跟往常似的,把粮食交税的交税,卖的卖,家里剩不下多少稻子全靠吃玉米过日子,那也太不像样了。”
他是个憨实的人,就算菊花和青木挣了不少钱,他也不认为自己能随便花,所以他不说“不缺钱”,而是说“不急着用钱”,在他的心里,只有自个种田和养猪得来的钱花了才踏实。也不是说娃们挣的钱不好,只是他总想着,这钱还是留给娃们添置家业才好。
也不是人人都跟他想的一样比如要是柳儿娘得了这么多钱的话,只怕会显摆的全村都知道;要是花婆子的话,那肯定是整天买好吃的杀馋了;不过张大栓、黄大磙子、周矮子、刘胖子这些人,肯定会跟郑长河一样—照常累死累活地干。
张大栓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就是这个话。不是咱不肯吃苦——小时候吃野菜不也过来了——只不过不想娃们再跟咱一样,一年忙到头,连白面和白米也吃不上,他们如今正长身子哩。也是沾了你家的光,这日子越过越好了,至少白米饭天天有的吃了。”
他指指那分好的鹿肉笑道:“这要是往常,哪里舍得自己吃?能留下一斤就不错了。”
两说着话就呵呵地笑了起来,十分的满足和快乐。
分好的鹿肉用大大小小的篮子和篓子装着,有的只有一小块,差不多一斤的样子,这是送周矮子和李长明家的。这亲朋邻里也是要分亲疏远近的不过,能送一块肉过去,本就代表不同于一般的乡亲了。
郑家当然是分了很大一份,几乎比槐子的舅舅还多。并不是说张家不拿亲戚当回事,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最好诠释了。张大栓跟郑长河的来往远比这些亲戚要密切的多,平日里互相帮助也都是从不说二话的,自然要区别对待。
郑长河也不推辞,笑问道:“给三哥儿的今晚就送去么?”
张大栓笑道:“送去。还有刘家的,也要送些——让刘大胖子下酒。盖房子的时候,他还送了不少鱼把我哩,加上你家送的,办酒席我就没买鱼,省了不少哩。”
郑长河就点头道:“刘胖子是个好人。”停了一下又道:“几个儿子也是出息的,那个小闺女也讨人喜。”
张大栓就大声笑道:“我就不服气了—这家伙咋这么能生哩?生了四个儿子,临了还添了个老闺女。还个个都不错哩。人家要是有这么些儿子,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不成器的—ˉ—十个指头有长短么——这也是常情,偏这老家伙就是好福气。”
郑长河见他一副羡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