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听得懂外婆的意思,我长大了,回到她身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向她保证,我一定会争取更多的时间来陪她的。
直到三个月前。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话还没说两句,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她说:“你外婆脑血栓住院了。我给外婆家打电话打了几次都没有人接,我觉得不对就去外婆家找她,打开门才发现外婆脑血栓倒在客厅里几个小时,动也动不了……”说着泣不成声。
我的头嗡的一声就炸了,外婆住院了?我语无伦次,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最后憋出一句:“那现在呢?”“现在已经度过危险期了,清醒了,认得出我们,但是说不了话了。”
不知怎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因为外婆不能说话而难过,反而突然觉得自己好幸运,起码外婆还认得我。
连夜,我赶回了湖南,心急如焚。从公司去机场的路上,从机场去高铁的路上,从高铁回家乡的路上,往事一幕又一幕浮现,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滴滴答答滑落在焦急的归途中。
还好,上次她来北京,我带她去了长城,游了故宫,看了水立方。我想起那时,我问外婆:“外婆,从北京回湖南,我给你买机票回去吧?”
她问:“贵不贵啊?”我说:“不贵,打折特别便宜,我担心的是你高血压能不能坐啊?你恐高吗?”
她说:“我没有坐过飞机,你让我坐我就坐。”她真像个孩子。从长沙回郴州的路上,妈妈给我打电话,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兴奋:“你外婆简直神了,不仅神志清醒,而且说话也恢复了,你等一下,外婆要跟你说几句。”
然后外婆的声音就在电话里出现了,依旧是大嗓门,只是语速变慢了很多,像随身听没电的感觉。她在那头汇报她的病情,让我不要担心,我在这边接着电话无声地落泪。
“不要担心”四个字是我从外婆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词。小时候她带我,她对我的父母说不要担心我。等我读完大学开始北漂之后,她又总对我说不要担心她。
有时候,不要担心确实是一种安慰。有时候,不要担心只是不想添麻烦。
我知道外婆不想给我添麻烦。
她喜欢每天打开电视,到处找有没有我负责制作的节目。她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但每次我一打电话,铃声不到一下她就能接起。
每次我给她打完电话,我妈就会打电话过来表扬我,说外婆特别开心,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给我妈打电话分享喜悦。
外婆的病情恢复神速,我便承诺之后每个月都一定会回湖南看她一次。因为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我才更了解外婆。一次回去的时候,我问照顾她的阿姨她在哪,阿姨说外婆在卫生间洗澡,我看卫生间是黑的,正在纳闷。阿姨说外婆洗澡的时候从来不开灯,怕浪费电。
我的火瞬间就蹿上来了,立刻在外面把卫生间的灯打开,然后用命令式的口吻对里面说:“外婆,如果以后你洗澡再不开灯,我就不来看你了。”
里面沉默了大概一秒之后,立刻回答:“好的好的,我开就是了。”
后来,以及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威胁”她。如果不穿我买的新衣服,我就不去看她了。如果夏天不开空调,我就不去看她了。如果再吃上一顿的剩菜剩饭,我就不去看她了。
其实,大概从她80岁开始,我又变回了那个心里满是心思,只能自说自话的小男孩了。
比如打电话时,我不敢说自己想她了,我怕她会更想我。比如她每一年过年给我的压岁钱我都留着,不敢拆。我怕拆了,她给我的最后一份压岁钱就没了。
外婆身体挺好的,精神更好。过年的时候,有亲戚看了我的书,直说看不懂,然后说她也想写一本,然后发行,肯定卖得比我好。我还没来得及反击,外婆就跳了出来,她说:“写得好不好另说,我外孙最大的本事就是哪怕写得不好,也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他。你出书,除了我们家的人会买几本,谁还会买。”听完之后,女亲戚语塞心塞。我的胸口满满的全是外婆的爱。给外婆点个赞。
2014.3.10
十四年后的相互理解
有一种孤独是如果自己忍受了委屈,便能让一切都好转起来,于是就选择了闭嘴。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改变,没有人走进过你的内心,外界越是平和,越是人声鼎沸,你心里的委屈越大、孤独越深。一开始埋下的孤独的种子,在一个人反复的自我问答中,长大成人。
当我鼓起勇气报考中文系时,我早已预料到父母的反对,只是没想到会那么激烈,激烈到我爸的眼神在我身上已经失去了焦点,我妈每天唉声叹气,仿佛我考上了大学并不是出路,唯有选择了他们能看到我未来生活的专业——医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那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他们,只一味地觉得凭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为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如果你们管我生管我活管我死的话,为什么还要把我生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脾气被青春的糙面磨得光滑又锐利,以为所有事物的结果只有两面。所以执拗,不管不顾,对我爸说:“如果你不让我读中文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
断绝关系,这句话说起来是那么的轻而易举。我没有做过父亲,不知道做父亲要经过怎样的磨砺,我也记不清楚父亲对小时候的我投入过多少的凝视,我所有的怒气只来源于他想控制我的生活。
不吃饭,不说话,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这样的表现似乎在每一个即将20岁的年轻人身上都出现过。父亲如钢铁,决定了就绝对不妥协,哪怕后悔也不会表露。子女如磁石,将同性磁极对准目标,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有交集。最后妥协的都是母亲,担心父亲气坏身体,担心子女憋出毛病,比如我妈,那段日子以泪洗面,最后只能瞒着我爸对我说:“儿子,我问了很多人,其实学中文也没什么不好,你如果一定要学就学吧,努力就行了。”
我点点头。
那时我并不能理解我爸的心情。他从16岁开始,与医学结缘一生。而我从未对医学产生过兴趣,所以没有任何想了解的欲望。我的一句“我要学中文”将自己与我爸一辈子的理想一刀两断。
事已至此,我爸也只能选择接受。之后便是长期的零交流,大学放假回家,即使两个人坐在同一个沙发上,谁也不说话。不说话并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想跟他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他担心的却是我找不到工作。我想跟他发誓我一定会努力,但所有言语跟真正的未来相比都很无力,除了安慰他和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不说话的原因,我大概也预料得到,当我当着全家人... -->>
我听得懂外婆的意思,我长大了,回到她身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向她保证,我一定会争取更多的时间来陪她的。
直到三个月前。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话还没说两句,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她说:“你外婆脑血栓住院了。我给外婆家打电话打了几次都没有人接,我觉得不对就去外婆家找她,打开门才发现外婆脑血栓倒在客厅里几个小时,动也动不了……”说着泣不成声。
我的头嗡的一声就炸了,外婆住院了?我语无伦次,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最后憋出一句:“那现在呢?”“现在已经度过危险期了,清醒了,认得出我们,但是说不了话了。”
不知怎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因为外婆不能说话而难过,反而突然觉得自己好幸运,起码外婆还认得我。
连夜,我赶回了湖南,心急如焚。从公司去机场的路上,从机场去高铁的路上,从高铁回家乡的路上,往事一幕又一幕浮现,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滴滴答答滑落在焦急的归途中。
还好,上次她来北京,我带她去了长城,游了故宫,看了水立方。我想起那时,我问外婆:“外婆,从北京回湖南,我给你买机票回去吧?”
她问:“贵不贵啊?”我说:“不贵,打折特别便宜,我担心的是你高血压能不能坐啊?你恐高吗?”
她说:“我没有坐过飞机,你让我坐我就坐。”她真像个孩子。从长沙回郴州的路上,妈妈给我打电话,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兴奋:“你外婆简直神了,不仅神志清醒,而且说话也恢复了,你等一下,外婆要跟你说几句。”
然后外婆的声音就在电话里出现了,依旧是大嗓门,只是语速变慢了很多,像随身听没电的感觉。她在那头汇报她的病情,让我不要担心,我在这边接着电话无声地落泪。
“不要担心”四个字是我从外婆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词。小时候她带我,她对我的父母说不要担心我。等我读完大学开始北漂之后,她又总对我说不要担心她。
有时候,不要担心确实是一种安慰。有时候,不要担心只是不想添麻烦。
我知道外婆不想给我添麻烦。
她喜欢每天打开电视,到处找有没有我负责制作的节目。她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但每次我一打电话,铃声不到一下她就能接起。
每次我给她打完电话,我妈就会打电话过来表扬我,说外婆特别开心,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给我妈打电话分享喜悦。
外婆的病情恢复神速,我便承诺之后每个月都一定会回湖南看她一次。因为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我才更了解外婆。一次回去的时候,我问照顾她的阿姨她在哪,阿姨说外婆在卫生间洗澡,我看卫生间是黑的,正在纳闷。阿姨说外婆洗澡的时候从来不开灯,怕浪费电。
我的火瞬间就蹿上来了,立刻在外面把卫生间的灯打开,然后用命令式的口吻对里面说:“外婆,如果以后你洗澡再不开灯,我就不来看你了。”
里面沉默了大概一秒之后,立刻回答:“好的好的,我开就是了。”
后来,以及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威胁”她。如果不穿我买的新衣服,我就不去看她了。如果夏天不开空调,我就不去看她了。如果再吃上一顿的剩菜剩饭,我就不去看她了。
其实,大概从她80岁开始,我又变回了那个心里满是心思,只能自说自话的小男孩了。
比如打电话时,我不敢说自己想她了,我怕她会更想我。比如她每一年过年给我的压岁钱我都留着,不敢拆。我怕拆了,她给我的最后一份压岁钱就没了。
外婆身体挺好的,精神更好。过年的时候,有亲戚看了我的书,直说看不懂,然后说她也想写一本,然后发行,肯定卖得比我好。我还没来得及反击,外婆就跳了出来,她说:“写得好不好另说,我外孙最大的本事就是哪怕写得不好,也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他。你出书,除了我们家的人会买几本,谁还会买。”听完之后,女亲戚语塞心塞。我的胸口满满的全是外婆的爱。给外婆点个赞。
2014.3.10
十四年后的相互理解
有一种孤独是如果自己忍受了委屈,便能让一切都好转起来,于是就选择了闭嘴。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改变,没有人走进过你的内心,外界越是平和,越是人声鼎沸,你心里的委屈越大、孤独越深。一开始埋下的孤独的种子,在一个人反复的自我问答中,长大成人。
当我鼓起勇气报考中文系时,我早已预料到父母的反对,只是没想到会那么激烈,激烈到我爸的眼神在我身上已经失去了焦点,我妈每天唉声叹气,仿佛我考上了大学并不是出路,唯有选择了他们能看到我未来生活的专业——医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那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他们,只一味地觉得凭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为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如果你们管我生管我活管我死的话,为什么还要把我生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脾气被青春的糙面磨得光滑又锐利,以为所有事物的结果只有两面。所以执拗,不管不顾,对我爸说:“如果你不让我读中文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
断绝关系,这句话说起来是那么的轻而易举。我没有做过父亲,不知道做父亲要经过怎样的磨砺,我也记不清楚父亲对小时候的我投入过多少的凝视,我所有的怒气只来源于他想控制我的生活。
不吃饭,不说话,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这样的表现似乎在每一个即将20岁的年轻人身上都出现过。父亲如钢铁,决定了就绝对不妥协,哪怕后悔也不会表露。子女如磁石,将同性磁极对准目标,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有交集。最后妥协的都是母亲,担心父亲气坏身体,担心子女憋出毛病,比如我妈,那段日子以泪洗面,最后只能瞒着我爸对我说:“儿子,我问了很多人,其实学中文也没什么不好,你如果一定要学就学吧,努力就行了。”
我点点头。
那时我并不能理解我爸的心情。他从16岁开始,与医学结缘一生。而我从未对医学产生过兴趣,所以没有任何想了解的欲望。我的一句“我要学中文”将自己与我爸一辈子的理想一刀两断。
事已至此,我爸也只能选择接受。之后便是长期的零交流,大学放假回家,即使两个人坐在同一个沙发上,谁也不说话。不说话并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想跟他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他担心的却是我找不到工作。我想跟他发誓我一定会努力,但所有言语跟真正的未来相比都很无力,除了安慰他和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不说话的原因,我大概也预料得到,当我当着全家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