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文学 www.80wx.net,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奈何?”

    这句话意思是,皇上固然不懂业务,但是比较较真,现在忽悠他,到时候他按日期验收工作,你怎么办?

    袁督师的反应,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怃然自失。

    没事,牛吹过了,就往回拉。

    于是,当崇祯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袁督师就开始提要求了。

    首先是钱粮,要求户部支持,武器装备,要求工部支持。

    然后是人事,用兵、选将,吏部、兵部不得干涉,全力支持。

    最后是言官,我在外打仗,言官唧唧喳喳难免,不要让他们烦我。

    以上要求全部得到了满足,立即。

    崇祯是个很认真的人,他马上召集六部尚书,开了现场办公会,逐个落实,保证兑现。

    会议就此结束,双方各致问候,散伙。

    在这场召对中,崇祯是很真诚的,袁崇焕是很不真诚的,因为当时的辽东局势已成定论,后金连衙门都修起来了,能够守住就算不错,你看崇祯兄才刚二十,又不懂业务,就糊弄他,是很不厚道的。

    就这样,袁崇焕胸怀五年平辽的口号,在崇祯期望的目光中,走向了辽东。

    可他刚走到半路,就有人告诉他,你不用去了,去了也没兵。

    就在他被皇帝召见的十天后,宁远发生了兵变。

    兵变的原因,是不发工资。

    我曾翻阅过明代户部记录,惊奇地发现,明朝的财政制度是非常奇特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竟然都没有行政拨款。也就是说,地方办公经费,除老少边穷地区外,朝廷是不管的,自己去挣,挣得多就多花,挣得少就少花,挣不到就滚蛋。

    而明朝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都用在了同一个地方——军费。

    什么军饷、粮草、衣物,打赢了有赏钱,打输了有补偿,打死了有安家费,再加上个别不地道的人吃空额、扣奖金,几乎每年都不够用。

    宁远的情况大致如此,由于财政困难,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发工资。

    要知道,拖欠军饷和拖欠工钱是不一样的,不给工资,最多就去法院告你,让你吃官司,不给军饷,就让你吃大刀。

    最先吃苦头的,是辽东巡抚毕自肃,兵变发生时,他正在衙门审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绑成了粽子,关进了牢房,和他一起被抓的,还有宁远总兵朱梅。

    抓起来就一件事,要钱,可惜的是,翻遍巡抚衙门,竟然一文钱没有。

    其实毕自肃同志,确实是个很自肃的人,为发饷的事情,几次找户部要钱。讽刺的是,户部尚书的名字叫做毕自严,是他的哥哥,关系铁到这个份儿上,都没要到钱,可见是真没办法了。

    但苦大兵不管这个,干活就得发工钱,不发工钱就干你,毕大人最先遭殃,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关键时刻部下赶到,说你们把他打死也没用,不如把人留着,我去筹钱。

    就这样,兵变弄成了绑票,东拼西凑,找来两万两银子,当兵的不干,又要闹事,无奈之下,巡抚衙门主动出面,以政府做担保,找人借了五万两银子(要算利息),补了部分工资,这才把人弄出来。

    毕自肃确实是个好人,出来后没找打他的人,反而跟自己过不去,觉得闹到这个局势,有很大的领导责任,但他实在太过实诚,为负责任,竟然自杀了。

    毕巡抚是个老实人,袁督师就不同了,听说兵变消息,勃然大怒:竟敢闹事,反了你们了!

    立刻马不停蹄往地方赶,到了宁远,衙门都不进,直接就奔军营。

    此时的军营,已彻底失去控制,军官都不敢进,进去就打,闹得不行,袁崇焕进去了,大家都安静了。

    所谓闹事,也是有欺软怕硬这一说的。

    袁崇焕首先宣读了皇帝的谕令,让大家散会,回营休息,然后他找到几个心腹,只问了一个问题:

    “谁带头闹的?”

    回答:

    “杨正朝、张思顺。”

    那就好办了,先抓这两个。

    两个人抓来,袁崇焕又只问了一个问题:想死,还是想活。

    不过是讨点儿钱,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想活。

    想活可以,当叛徒就行。

    很快,在两人的帮助下,袁崇焕找到了参与叛乱的其余十几个乱党,对这些人,就没有问题,也没有政策了,全部杀头。

    领头的没有了,自然就不闹了,接下来的,是追究领导责任。

    负有直接责任的中军部将吴国琦,杀头,其余相关将领,免职的免职,查办的查办,这其中还包括后来把李自成打得满世界乱逃的左良玉。

    兵变就此平息,但问题没有解决,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不发工资,玉皇大帝也镇不住。

    袁崇焕直接找到崇祯,开口就要八十万。

    八十万两白银,折合崇祯时期米价,大致是人民币六亿多。

    袁崇焕真敢要,崇祯也真敢给,马上批示户部尚书毕自严,照办。

    毕自严回复,不办。

    崇祯大发雷霆,毕自严雷打不动,说来说去就一句话,没钱。

    毕尚书不怕事,也不怕死,他的弟弟死都没能发出军饷,你袁崇焕算老几?

    事实确实如此,我查了一下,当时明朝每年的收入,大致是四百万两,而明朝一年的军费,竟然是五百万两!如此下去,必定破产。

    明朝,其实就是公司,公司没钱要破产,明朝没钱就完蛋,而军费的激增,应归功于努尔哈赤父子这十几年的抢掠带折腾,所谓明亡清兴的必然结局,不过如此。

    虽说经济紧张,但崇祯还是满足了袁崇焕的要求,只是打了个折——三十万两。

    钱搞定了,接下来是搞人。首先是辽东巡抚,毕巡抚死后,这个位置一直没人坐,袁崇焕说,干脆别派了,撤了这个职务拉倒。

    崇祯同意了。

    然后袁崇焕又说,登州、莱州两地(归他管)干脆也不要巡抚了,都撤了吧。

    崇祯又同意了。

    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他的铁杆),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非铁杆),另行任用。

    崇祯还是同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请示任用这三个人的时候,袁崇焕曾经说过一句话:

    “臣选此三人,愿与此三人共始终,若到期无果,愿杀此三人,然后自动请死。”

    此后的事情证明,这个誓言是比较准的,到期无果,三人互相残杀,他却未能请死。

    至此,袁崇焕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蓟辽之内,已无人可与抗衡。

    不,不,还是有一个。

    近十年来,历任蓟辽总督,无论是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没有管过他,也管不了他。

    “孤处天涯,为国效命,曲直生死,惟君命是从。”

    “臣左都督,挂将军印领上方宝剑,总兵皮岛毛文龙泣血上疏。”

    决定

    袁崇焕想杀掉毛文龙。

    这个念头啥时候蹦出来的,实在无法考证,反正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杀人动机,只有四个字:看不顺眼。

    当然,也有些人说,袁崇焕要杀掉毛文龙,是要为投敌作准备,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三百多年前袁崇焕快死那阵,京城里都这么说。

    但事实上,这是个相当无聊的讲法,因为根据清朝《满文老档》的记载,毛文龙曾经跟皇太极通过信,说要投敌,连进攻路线都商量好了,要这么说,袁崇焕还算是为国除害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