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夜墓之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卷三中幽灵环岛254灶丁逃亡
这十颗龙珠,年代极为久远,当初地头蛇所拿的卦盘,便是摆放龙珠所用。
八卦有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八个卦式,每个卦式,对应一颗龙珠,另外八卦阴阳鱼中的两个极眼,分别对应黑白两颗珠子,代表阴阳。
在向我讲解的过程中,草头王默认了与032的合作,如果032这个人可靠的话,他不介意分工合作。
草头王说他知道,这些珠子弥足珍贵,甚至比起那些铜环,都要珍贵得多,这点让我很是不解,于是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和032合作?”我怕草头王听错了,便解释道,“032的意思是你负责铜环,他负责龙珠。”
草头王说:“龙珠,太难集了,比铜环要难得到,铜环大都落进了古墓中,尚且有一丝线索,而这些龙珠,几乎无迹可寻,现世的这些龙珠,都是一些人在机缘巧合下得到的。况且,如果双方都执著于自己的工作,自? 顾自寻找,几乎永远难以成功。这样一来就不如合作分工,效率大,或有可能成功。”
草头王手中的那颗红色的珠子,大有来历,系其元朝的先祖偶然所得,其先祖留下这颗红珠子和一本手札,世代相传,到了草头王这代,那本《梓游手札》,已然传给了七筱。
不过对于我,他们倒是不甚忌讳,将里面的内容说给了我听。
草头王的这位先祖姓姜名梓,本是一介穷弱的书生。由于当时元代的滨海地区的盐业鼎盛,尤其是上海滨海地区,华亭五处盐场的灶户有一万七千多家,如此供不应求,元军便四处抓壮丁充当“灶丁”。
当时,从事盐业生产的盐民,称作“盐丁”或“灶丁”。姜梓便是在当时不幸被抓去充当灶丁,当时按照计丁输课的原则,每个灶丁的生产定额为每年煎正盐35石,要知道,这份工作量非常大,35石,相当于两千六百多公斤,灶丁的生活苦不堪言。
所煎之盐,灶丁必须按日定额缴纳入官,由官府发给煎盐的工本钱、煎盐所用的铁盘以及用于割取煎盐所用柴草的滩地草荡。而官府收购灶丁的盐价却不及市场盐价的十分之一。当时元朝官府严禁私盐,严重的抓住直接砍头,所以才有了后来张士诚带领浙海盐民的武装起义。
灶丁无人权,每天除了煎盐就是煎盐,官府为了防止灶丁逃亡,在盐场周围都筑有高高的围墙,好像牢狱一样。除此之外,灶丁还要忍受盐课司的皮鞭之苦,生活一片水深火热。
当时姜梓被抓进上海的盐场,进入三团,每日早起晚睡,生活无比艰辛。但是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忍,要知道,这里不是没有灶丁逃跑,逃跑的下场他也都看见了,非常凄惨。
后来恰逢长江十年难遇一次的汛期,大量江水涌进东海,导致海水淡化,盐业不景气,如此下去,定额肯定没法完成,焦虑之下,姜梓等三个灶丁被“逼上梁山”,于是三兄弟一合计,便琢磨着逃跑。
这天,姜梓等三人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就海引潮、担灰人淋、淋灰取卤、铁盘模样、担灰摊晒、筛水晒灰、捞洒撩盐、出扒生灰……这些“煮海”、“熬波”的流程,在元代陈椿所绘的《熬波图》中,都有所表现。三个人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任务时,已然汗流浃背。
三个人已然决定,成败与否,今天,是他们最后一次干这鸟活。
盐场的四周筑有围墙,围墙外是空旷的海滩,要想越过海滩到达官道,尚有一定的距离。其间多处设有关卡,有官兵值夜看守。
沙滩上几乎没有任何掩体,如果是选择翻越高墙,越过海滩,进入官道这条逃跑路线,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而另一边又是茫茫的大海,三个人虽说都会游泳,但是这点伎俩在偌大的大海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三个人都不是鲁莽之辈,经过长时间的策划与努力,在靠近大海的一边围墙下挖了一条暗道,直通围墙外。暗道口用破竹筐盖住,上面覆盖上一层细沙,粗略看去,与地面毫无二致。另外三人想方设法获得了三根竹管,打通竹节后,藏在隐匿之处,以备不时之需。
至此,逃亡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三人等待的,则是最佳逃亡时机。
在靠近大海一边的围墙外,没有关卡,只有一处用于引潮的大门。这天晚上,... -->>
卷三中幽灵环岛254灶丁逃亡
这十颗龙珠,年代极为久远,当初地头蛇所拿的卦盘,便是摆放龙珠所用。
八卦有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八个卦式,每个卦式,对应一颗龙珠,另外八卦阴阳鱼中的两个极眼,分别对应黑白两颗珠子,代表阴阳。
在向我讲解的过程中,草头王默认了与032的合作,如果032这个人可靠的话,他不介意分工合作。
草头王说他知道,这些珠子弥足珍贵,甚至比起那些铜环,都要珍贵得多,这点让我很是不解,于是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和032合作?”我怕草头王听错了,便解释道,“032的意思是你负责铜环,他负责龙珠。”
草头王说:“龙珠,太难集了,比铜环要难得到,铜环大都落进了古墓中,尚且有一丝线索,而这些龙珠,几乎无迹可寻,现世的这些龙珠,都是一些人在机缘巧合下得到的。况且,如果双方都执著于自己的工作,自? 顾自寻找,几乎永远难以成功。这样一来就不如合作分工,效率大,或有可能成功。”
草头王手中的那颗红色的珠子,大有来历,系其元朝的先祖偶然所得,其先祖留下这颗红珠子和一本手札,世代相传,到了草头王这代,那本《梓游手札》,已然传给了七筱。
不过对于我,他们倒是不甚忌讳,将里面的内容说给了我听。
草头王的这位先祖姓姜名梓,本是一介穷弱的书生。由于当时元代的滨海地区的盐业鼎盛,尤其是上海滨海地区,华亭五处盐场的灶户有一万七千多家,如此供不应求,元军便四处抓壮丁充当“灶丁”。
当时,从事盐业生产的盐民,称作“盐丁”或“灶丁”。姜梓便是在当时不幸被抓去充当灶丁,当时按照计丁输课的原则,每个灶丁的生产定额为每年煎正盐35石,要知道,这份工作量非常大,35石,相当于两千六百多公斤,灶丁的生活苦不堪言。
所煎之盐,灶丁必须按日定额缴纳入官,由官府发给煎盐的工本钱、煎盐所用的铁盘以及用于割取煎盐所用柴草的滩地草荡。而官府收购灶丁的盐价却不及市场盐价的十分之一。当时元朝官府严禁私盐,严重的抓住直接砍头,所以才有了后来张士诚带领浙海盐民的武装起义。
灶丁无人权,每天除了煎盐就是煎盐,官府为了防止灶丁逃亡,在盐场周围都筑有高高的围墙,好像牢狱一样。除此之外,灶丁还要忍受盐课司的皮鞭之苦,生活一片水深火热。
当时姜梓被抓进上海的盐场,进入三团,每日早起晚睡,生活无比艰辛。但是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忍,要知道,这里不是没有灶丁逃跑,逃跑的下场他也都看见了,非常凄惨。
后来恰逢长江十年难遇一次的汛期,大量江水涌进东海,导致海水淡化,盐业不景气,如此下去,定额肯定没法完成,焦虑之下,姜梓等三个灶丁被“逼上梁山”,于是三兄弟一合计,便琢磨着逃跑。
这天,姜梓等三人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就海引潮、担灰人淋、淋灰取卤、铁盘模样、担灰摊晒、筛水晒灰、捞洒撩盐、出扒生灰……这些“煮海”、“熬波”的流程,在元代陈椿所绘的《熬波图》中,都有所表现。三个人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任务时,已然汗流浃背。
三个人已然决定,成败与否,今天,是他们最后一次干这鸟活。
盐场的四周筑有围墙,围墙外是空旷的海滩,要想越过海滩到达官道,尚有一定的距离。其间多处设有关卡,有官兵值夜看守。
沙滩上几乎没有任何掩体,如果是选择翻越高墙,越过海滩,进入官道这条逃跑路线,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而另一边又是茫茫的大海,三个人虽说都会游泳,但是这点伎俩在偌大的大海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三个人都不是鲁莽之辈,经过长时间的策划与努力,在靠近大海的一边围墙下挖了一条暗道,直通围墙外。暗道口用破竹筐盖住,上面覆盖上一层细沙,粗略看去,与地面毫无二致。另外三人想方设法获得了三根竹管,打通竹节后,藏在隐匿之处,以备不时之需。
至此,逃亡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三人等待的,则是最佳逃亡时机。
在靠近大海一边的围墙外,没有关卡,只有一处用于引潮的大门。这天晚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