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崇祯十七年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戴之俊一路奔波,在太湖上寻得陈子龙,得了书信之后,又出海到舟山拜见鲁王殿下。
天地会与太湖义军,都是拥唐派,但江南和浙东之地,实际上是鲁王的影响力,要远比隆武朝廷要强大得多。
这无关其它,而是地缘上决定了这一点,毕竟鲁王就在浙东沿海,而隆武朝廷却远在福建。
在江南的抗清势力,联系鲁王要远比联系隆武要容易得多,而且消息的传递也会缩短许多时间,不会贻误时机。
从此看来,唐鲁之争,确实严重消耗了抗清势力,使之两派不能有效配合,贻误了许多战机。
这次闽中大变,隆武朝廷的情况,即便是天地会也不清楚,谣言四起,陈子龙已经无法联络朝廷,他只得与天地会,联络鲁藩。
陈子龙没有封官许爵之权,又无法联络朝廷,加上时间上也来不及,而他说的话自然不能使得吴胜兆抛弃顾忌,所以他只能让戴之俊前往舟山,为吴胜兆讨官。
鲁藩与隆武,若生在太平之年,都能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两者却生在一个时代,成为了对手。
自浙东为清兵扫平之后,鲁藩出走海上,南入福建隆武不纳之后,又乘船返回舟山。
此时鲁王属下大将张名振,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隆中对”,以鼓舞鲁王得信心。
张名振谏言,立足大海,以舟山为基,利用“监国”的名义和声望,招揽人才,先攻取沿海作为根基,同时妥善处理好同海外邦国的关系,争取朝鲜和日本出兵相助,而在面对隆武朝廷之时,吸取之前的教训,不再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让隆武政权尽量拖住清军。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三分天下,使清廷、隆武政权和鲁监国成为鼎足之势,待江南空虚之时,用精兵袭取南京,则明朝复兴有望。
张名振的谏言,得到鲁王得赞赏,事实上浙东覆灭,与闽中之变,已经让隆武与鲁王,吃下了同姓之争的苦果。
就像弘光朝廷因为“联虏平寇”的国策而覆灭,隆武继位之后,立马吸取教训,更改国策,改为“联顺抗虏”一样,鲁王在经历浙东之败后,也必然进行反思,加之他身边主张与隆武相争的大臣,不是战死就是降清,使得他的思想也随之转变,趋向于同隆武势力何解。
这时张名振、张煌言得知了天地会要策反吴胜兆,并联和舟山攻取苏杭,牵制洪承畴的计划,心中不禁一动,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只要有吴胜兆和太湖义军的支持,他们就能轻松拿下苏、松地区,到时无论南下攻打杭州,还是西进南京,都有可能,即便最后不成,他们也能借此推动江南的抗清斗争。
因此鲁王很快答应了戴之俊的请求,立即让张名振用银铸造“平江将军之印”一颗,再加封吴胜兆为定吴伯加平江大将的敕书一道,让戴之俊带回松江,交给吴胜兆,以定其心。
另外,双方又约定时间,在八月十五日,舟山官军将进抵吴淞,与吴胜兆、陈子龙内外配合,共襄复明大业。
浙东之败后,鲁王势力严重受损,但一直却未停止复明斗争,在戴之俊离开舟山之后,宁波的复明势力,也来到舟山,一股汹涌的洪流,正在江南之地悄悄酝酿。
复明势力在江南的秘密串联,很快也引起了粘杆处的警觉,不... -->>
戴之俊一路奔波,在太湖上寻得陈子龙,得了书信之后,又出海到舟山拜见鲁王殿下。
天地会与太湖义军,都是拥唐派,但江南和浙东之地,实际上是鲁王的影响力,要远比隆武朝廷要强大得多。
这无关其它,而是地缘上决定了这一点,毕竟鲁王就在浙东沿海,而隆武朝廷却远在福建。
在江南的抗清势力,联系鲁王要远比联系隆武要容易得多,而且消息的传递也会缩短许多时间,不会贻误时机。
从此看来,唐鲁之争,确实严重消耗了抗清势力,使之两派不能有效配合,贻误了许多战机。
这次闽中大变,隆武朝廷的情况,即便是天地会也不清楚,谣言四起,陈子龙已经无法联络朝廷,他只得与天地会,联络鲁藩。
陈子龙没有封官许爵之权,又无法联络朝廷,加上时间上也来不及,而他说的话自然不能使得吴胜兆抛弃顾忌,所以他只能让戴之俊前往舟山,为吴胜兆讨官。
鲁藩与隆武,若生在太平之年,都能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两者却生在一个时代,成为了对手。
自浙东为清兵扫平之后,鲁藩出走海上,南入福建隆武不纳之后,又乘船返回舟山。
此时鲁王属下大将张名振,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隆中对”,以鼓舞鲁王得信心。
张名振谏言,立足大海,以舟山为基,利用“监国”的名义和声望,招揽人才,先攻取沿海作为根基,同时妥善处理好同海外邦国的关系,争取朝鲜和日本出兵相助,而在面对隆武朝廷之时,吸取之前的教训,不再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让隆武政权尽量拖住清军。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三分天下,使清廷、隆武政权和鲁监国成为鼎足之势,待江南空虚之时,用精兵袭取南京,则明朝复兴有望。
张名振的谏言,得到鲁王得赞赏,事实上浙东覆灭,与闽中之变,已经让隆武与鲁王,吃下了同姓之争的苦果。
就像弘光朝廷因为“联虏平寇”的国策而覆灭,隆武继位之后,立马吸取教训,更改国策,改为“联顺抗虏”一样,鲁王在经历浙东之败后,也必然进行反思,加之他身边主张与隆武相争的大臣,不是战死就是降清,使得他的思想也随之转变,趋向于同隆武势力何解。
这时张名振、张煌言得知了天地会要策反吴胜兆,并联和舟山攻取苏杭,牵制洪承畴的计划,心中不禁一动,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只要有吴胜兆和太湖义军的支持,他们就能轻松拿下苏、松地区,到时无论南下攻打杭州,还是西进南京,都有可能,即便最后不成,他们也能借此推动江南的抗清斗争。
因此鲁王很快答应了戴之俊的请求,立即让张名振用银铸造“平江将军之印”一颗,再加封吴胜兆为定吴伯加平江大将的敕书一道,让戴之俊带回松江,交给吴胜兆,以定其心。
另外,双方又约定时间,在八月十五日,舟山官军将进抵吴淞,与吴胜兆、陈子龙内外配合,共襄复明大业。
浙东之败后,鲁王势力严重受损,但一直却未停止复明斗争,在戴之俊离开舟山之后,宁波的复明势力,也来到舟山,一股汹涌的洪流,正在江南之地悄悄酝酿。
复明势力在江南的秘密串联,很快也引起了粘杆处的警觉,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