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密信 (1/2)
80文学 www.80wx.net,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阎行和戏志才在城上说话之间,这个时候从一旁的的城墙阶级,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戏志才侧耳一听,微微一笑。
“应当是东面的军报来了!”
戏志才的话语刚落不久,周良气喘吁吁地登上城墙的身影就从阶级处浮现出来。
“校尉,东边来的军报,牛中郎将于陕县大败李肃,征讨的并州兵已经退走了!”
周良的话语中难抑兴奋,他也身处在阎行这支西凉军的核心之中,自然知道阎行的西凉军现在看似收复了河东北境,声威正盛,但实际上,因为长安事变,已经陷入到了前有长安朝廷、后有河东郡府的尴尬境地了。
而现在,骑都尉李肃的并州兵,已经被陕县的牛辅打败,受此影响,这原本两难的局势又瞬间盘活了。
陕县的西凉军造成的声威越大,就会帮阎行这一支身处河东的西凉军分担掉更多来自长安朝廷的压力。
甚至乎,长安朝廷还会为了削弱陕县西凉军的声势,转而拉拢阎行这一支处在河东的西凉军。
这在周良看来,乃是大好的局面,进可以和长安、陕县任何一方联络,退可以巩固河东北境,坐观双方的争斗。
他有些激动地向阎行建议道:
“校尉,我等是否要立即派使者,与长安亦或者陕县的人马联络?”
“不急,我等还需再观望些时日。”
出乎意料的是,阎行摇了摇头。
周良心中顿时有些急了,在他看来,借着这个并州兵大败的契机,他们这支身在河东的兵马将会成为双方积极争取的对象,如果错失了机会,等到长安、陕县两方真的决出胜负来,那他们这支兵马,就会再次陷入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中了。
“校尉,当断则断,还请三思啊!”
周良着急地劝说道,同时将眼光看向了戏志才,戏志才平日自诩是阎行的智囊,阎行的军政谋划,他都多有参与其中,怎么今日面对阎行的迟疑不决,他反倒没有吭声了。
事实上,戏志才原本也是支持周良这种抓住时机,化解两难境地的做法的,可是阎行眼下这种沉着稳重的表现,还有之前刚刚平定河东北境后,阎行随即果断出兵,夺取了皮氏这座河东北境的大城,为自己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抢得先机的行为,让戏志才选择了暂时的沉默。
他也想听一听阎行心中到底在等待什么。
城墙上一时间陷入到了短暂的静谧中,心中急躁的周良、暗中观察的戏志才,还有不露声色的阎行,三人站在城墙上,都对当下的局势有着一番思量。
“我并非不知道当前的大好时机,只是眼下要在长安与陕县双方抉择,以我看来,终究还是稍急了些。元善或许是想劝我借机归附朝廷,巩固北境,但这数月来的局势变幻莫测,谁知形势逆转就不是在最近呢。”
周良一时噎言,骑都尉李肃虽然战败,但这并非长安朝廷的全部实力,长安朝廷如今是王允掌权,还有皇甫嵩、吕布这样的名将猛士为辅,实力是不同凡响啊。
反观陕县这边,牛辅的兵马虽然击退了李肃,但长安方面的西凉军已经瓦解,征讨关东的李、郭等校尉的兵马又远在中原各郡,怎么看都是势单力薄的处境。
这个时候,就应该借着李肃战败的时机上书长安,乞求赦免,再讨个官爵名分,退守河东北境,自保为上。可是听阎行的语气,似乎是觉得陕县那边,还有扭转局势的能力。
“校尉的意思,是认为陕县的牛中郎将有反攻之力?”
周良惊奇地问道,戏志才也看着阎行,他也对阎行的这一个判断很有兴趣。
“计算时日,李傕、郭汜等人的兵马,这个时候定然也已经接到了陕县的急报,往陕县方向火速驰援了。陕县的兵马近日声势应当还会大涨,且看长安朝廷接下来如何应对,我等再见机行事吧!”
“那河东方面?”
“王邑不是已经运了十万石粟米到了北境么,北境的城邑还可以再撑上个把月。《六韬》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不出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坐观三辅时局,一月之期已经足够了!我等也暂且偃旗息鼓、按兵不动,静观泰山崩于眼前!”
阎行的话掷地有声,抉择也十分大胆果决,让戏志才甚至一度有种错觉,觉得阎行在董卓死后,他对时局的判断就变得愈发敏锐起来。
只是他心中还有担忧。
诚然,施政刚直的王允在执掌朝政之后,确实在处事上是不够缜密圆滑,但驻兵陕县、刚刚击退李肃的牛辅,从以往用兵可见其将略平庸,这个时候,未必他就能够承担起这扭转局势、反攻长安的重任。
···
弘农陕县
胡赤儿带着一队士卒来到城门楼巡视,数日前他们刚刚在这里击退了来势汹汹的并州兵,取得了一场胜仗,不过并州兵虽败,但主将李肃在战阵上见势不妙,及时逃脱,已经带着败卒退往华阴方向了。
更要命的是,原本驻兵华阴的段煨没有任何响应... -->>
阎行和戏志才在城上说话之间,这个时候从一旁的的城墙阶级,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戏志才侧耳一听,微微一笑。
“应当是东面的军报来了!”
戏志才的话语刚落不久,周良气喘吁吁地登上城墙的身影就从阶级处浮现出来。
“校尉,东边来的军报,牛中郎将于陕县大败李肃,征讨的并州兵已经退走了!”
周良的话语中难抑兴奋,他也身处在阎行这支西凉军的核心之中,自然知道阎行的西凉军现在看似收复了河东北境,声威正盛,但实际上,因为长安事变,已经陷入到了前有长安朝廷、后有河东郡府的尴尬境地了。
而现在,骑都尉李肃的并州兵,已经被陕县的牛辅打败,受此影响,这原本两难的局势又瞬间盘活了。
陕县的西凉军造成的声威越大,就会帮阎行这一支身处河东的西凉军分担掉更多来自长安朝廷的压力。
甚至乎,长安朝廷还会为了削弱陕县西凉军的声势,转而拉拢阎行这一支处在河东的西凉军。
这在周良看来,乃是大好的局面,进可以和长安、陕县任何一方联络,退可以巩固河东北境,坐观双方的争斗。
他有些激动地向阎行建议道:
“校尉,我等是否要立即派使者,与长安亦或者陕县的人马联络?”
“不急,我等还需再观望些时日。”
出乎意料的是,阎行摇了摇头。
周良心中顿时有些急了,在他看来,借着这个并州兵大败的契机,他们这支身在河东的兵马将会成为双方积极争取的对象,如果错失了机会,等到长安、陕县两方真的决出胜负来,那他们这支兵马,就会再次陷入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中了。
“校尉,当断则断,还请三思啊!”
周良着急地劝说道,同时将眼光看向了戏志才,戏志才平日自诩是阎行的智囊,阎行的军政谋划,他都多有参与其中,怎么今日面对阎行的迟疑不决,他反倒没有吭声了。
事实上,戏志才原本也是支持周良这种抓住时机,化解两难境地的做法的,可是阎行眼下这种沉着稳重的表现,还有之前刚刚平定河东北境后,阎行随即果断出兵,夺取了皮氏这座河东北境的大城,为自己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抢得先机的行为,让戏志才选择了暂时的沉默。
他也想听一听阎行心中到底在等待什么。
城墙上一时间陷入到了短暂的静谧中,心中急躁的周良、暗中观察的戏志才,还有不露声色的阎行,三人站在城墙上,都对当下的局势有着一番思量。
“我并非不知道当前的大好时机,只是眼下要在长安与陕县双方抉择,以我看来,终究还是稍急了些。元善或许是想劝我借机归附朝廷,巩固北境,但这数月来的局势变幻莫测,谁知形势逆转就不是在最近呢。”
周良一时噎言,骑都尉李肃虽然战败,但这并非长安朝廷的全部实力,长安朝廷如今是王允掌权,还有皇甫嵩、吕布这样的名将猛士为辅,实力是不同凡响啊。
反观陕县这边,牛辅的兵马虽然击退了李肃,但长安方面的西凉军已经瓦解,征讨关东的李、郭等校尉的兵马又远在中原各郡,怎么看都是势单力薄的处境。
这个时候,就应该借着李肃战败的时机上书长安,乞求赦免,再讨个官爵名分,退守河东北境,自保为上。可是听阎行的语气,似乎是觉得陕县那边,还有扭转局势的能力。
“校尉的意思,是认为陕县的牛中郎将有反攻之力?”
周良惊奇地问道,戏志才也看着阎行,他也对阎行的这一个判断很有兴趣。
“计算时日,李傕、郭汜等人的兵马,这个时候定然也已经接到了陕县的急报,往陕县方向火速驰援了。陕县的兵马近日声势应当还会大涨,且看长安朝廷接下来如何应对,我等再见机行事吧!”
“那河东方面?”
“王邑不是已经运了十万石粟米到了北境么,北境的城邑还可以再撑上个把月。《六韬》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不出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坐观三辅时局,一月之期已经足够了!我等也暂且偃旗息鼓、按兵不动,静观泰山崩于眼前!”
阎行的话掷地有声,抉择也十分大胆果决,让戏志才甚至一度有种错觉,觉得阎行在董卓死后,他对时局的判断就变得愈发敏锐起来。
只是他心中还有担忧。
诚然,施政刚直的王允在执掌朝政之后,确实在处事上是不够缜密圆滑,但驻兵陕县、刚刚击退李肃的牛辅,从以往用兵可见其将略平庸,这个时候,未必他就能够承担起这扭转局势、反攻长安的重任。
···
弘农陕县
胡赤儿带着一队士卒来到城门楼巡视,数日前他们刚刚在这里击退了来势汹汹的并州兵,取得了一场胜仗,不过并州兵虽败,但主将李肃在战阵上见势不妙,及时逃脱,已经带着败卒退往华阴方向了。
更要命的是,原本驻兵华阴的段煨没有任何响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