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帝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酉时中,宴上已是酒过三巡。
鼓乐声中,众人推杯换盏,吟诗唱词声不绝。但皇太子在前,阁老在侧,众人多少懂得自制,美酒再好,也不敢放量畅饮,大醉当场。
再没心眼也知道,不能在一国储君面前酒醉失态。
纵然皇太子不在意,落到阁老和六部尚书眼中,也会留下恃才狂放,好杯中物的印象。对立志朝堂的进士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整场宴会,尽兴的大概只有朱厚照。
为文气熏陶,太子殿下兴致高涨,诗兴大发,当场做了一首五言绝句。至于通与不通……观三位阁老的表情便可知端的。
思及曾为太子讲学,三人都有以袖掩面的冲动。
六部官员的心思也不在宴饮之上,观人选才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在此事上,有人称心如意,也有人失之交臂。
前者如李阁老,三言两语将杨瓒拐到户部,还让韩文欠下人情。后者如刘阁老,慢了一步,坐失良机,只能干瞪眼,丝毫没有办法。
谢阁老则是超然物外,自斟自饮,压根不理两人争执,一派高士风范。偶尔同谢丕、顾晣臣吟两句古词,品评一番在场进士的新诗,很是悠然自得。
李阁老亲自出马,自然不会失手。韩文心情大畅,连浮两大白,脸上笑容愈发和善。
同席进士心中打鼓,万分不明白,韩尚书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刚做的诗不错,表以庆贺?
兵部尚书刘大夏对杨瓒并无多大关注,只觉得二甲中几人的文章颇有见地,待朝考过后,若能取中庶吉士,必要择来部中听政。
谢丕和顾晣臣谈到畅快处,见杨瓒未做一首诗,更少有出言,不由道:“杨贤弟,逢此盛事,何不同我等一并赋诗题词?”
杨瓒抬起头,坦然道:“谢兄见谅,小弟实不善做诗。”
“贤弟莫要过谦。”
“非是过谦。”杨瓒道,“小弟非玲珑之人,幼学四书经义,读孔孟之道,心力已耗八分。虽慕古人之诗,且时有揣摩,然却无从下笔。纵有拙作,也是难入人眼。”
所以,赋诗唱词,两位仁兄自便,还是让他安心吃饭。
杨瓒话落,顾晣臣张口结舌,谢丕却是笑得无奈。
谢迁端起酒盏,遥敬李东阳。
旁人不解其意,李阁老却是明白。
“此子虽然年少,却让老夫想起一人。”马文升抚过长须,微微笑道,“贯道可知是谁?”
韩文想了想,不觉有些惊诧。
“李阁老?”
“尚差了几分火候。”马文升摇头,“再过二十年或可一比,现下却是不能。”
“这……文-委实不知。”
“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
韩文倏地一愣。
像杨廷和?
仔细看看,是有那么点味道。
古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就赋诗一事而言,杨小探花自言无才,稍显古板了些,安知不是以拙制巧,大巧若拙。
越想越觉得有理,对杨瓒入户部观政之事,韩文更多了几分期待。
韩尚书的心情,完全可以套用后世一句话:杨小探花,快到本官的碗里来。
杨瓒一心藏拙,打造夫子形象。丝毫不知,他的名字已在两位尚书舌尖倒过几个来回,更同日后的杨首辅联系到了一处。
天色渐晚,恩荣宴将近尾声。
朱厚照脸颊晕红,起身走到杨瓒席前,率性道:“孤同杨探花性情相投,他日必要一叙。”
“微臣谢殿下厚爱。”斟酌片刻,杨瓒劝道,“酒多伤身,殿下还需慎饮。”
朱厚照终究年少,几盏酒入喉,之前未觉得如何,现下却是热意上涌。听到杨瓒的话,只是胡乱点了点头。
“孤晓得了。谷伴伴。”
谷大用当即上前,扶着朱厚照返回上首。另一侧的刘瑾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杨瓒,目光不至阴毒鬼祟,却让人很不舒服,仿佛有两根针扎在脖子上。
这位又是谁?
杨瓒有些后悔,为何不多读些史书。
明朝的弘治帝正德帝都很有名,前者勤政,后者爱玩。与正德帝爱玩齐名的,便是引着他玩出各种花样的宦官。
最出名的,好像是某位“九千岁”?
杨瓒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哪里有那么巧。
宴将散,朱厚照再次举杯,在座诸人皆把盏回敬。
杨瓒的银盏中仍是茶,当真应了之前的话,喝个水饱。
掌灯时分,三位阁老同英国公在先,领众人恭送皇太子。其后仍由小黄门和书吏引路,众进士有序退席。
杨瓒落后几步,同王忠行在一处。后者脸膛微红,双眼熠熠发亮。行在路上许久,仍是滔滔不绝,兴奋不减。
杨... -->>
酉时中,宴上已是酒过三巡。
鼓乐声中,众人推杯换盏,吟诗唱词声不绝。但皇太子在前,阁老在侧,众人多少懂得自制,美酒再好,也不敢放量畅饮,大醉当场。
再没心眼也知道,不能在一国储君面前酒醉失态。
纵然皇太子不在意,落到阁老和六部尚书眼中,也会留下恃才狂放,好杯中物的印象。对立志朝堂的进士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整场宴会,尽兴的大概只有朱厚照。
为文气熏陶,太子殿下兴致高涨,诗兴大发,当场做了一首五言绝句。至于通与不通……观三位阁老的表情便可知端的。
思及曾为太子讲学,三人都有以袖掩面的冲动。
六部官员的心思也不在宴饮之上,观人选才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在此事上,有人称心如意,也有人失之交臂。
前者如李阁老,三言两语将杨瓒拐到户部,还让韩文欠下人情。后者如刘阁老,慢了一步,坐失良机,只能干瞪眼,丝毫没有办法。
谢阁老则是超然物外,自斟自饮,压根不理两人争执,一派高士风范。偶尔同谢丕、顾晣臣吟两句古词,品评一番在场进士的新诗,很是悠然自得。
李阁老亲自出马,自然不会失手。韩文心情大畅,连浮两大白,脸上笑容愈发和善。
同席进士心中打鼓,万分不明白,韩尚书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刚做的诗不错,表以庆贺?
兵部尚书刘大夏对杨瓒并无多大关注,只觉得二甲中几人的文章颇有见地,待朝考过后,若能取中庶吉士,必要择来部中听政。
谢丕和顾晣臣谈到畅快处,见杨瓒未做一首诗,更少有出言,不由道:“杨贤弟,逢此盛事,何不同我等一并赋诗题词?”
杨瓒抬起头,坦然道:“谢兄见谅,小弟实不善做诗。”
“贤弟莫要过谦。”
“非是过谦。”杨瓒道,“小弟非玲珑之人,幼学四书经义,读孔孟之道,心力已耗八分。虽慕古人之诗,且时有揣摩,然却无从下笔。纵有拙作,也是难入人眼。”
所以,赋诗唱词,两位仁兄自便,还是让他安心吃饭。
杨瓒话落,顾晣臣张口结舌,谢丕却是笑得无奈。
谢迁端起酒盏,遥敬李东阳。
旁人不解其意,李阁老却是明白。
“此子虽然年少,却让老夫想起一人。”马文升抚过长须,微微笑道,“贯道可知是谁?”
韩文想了想,不觉有些惊诧。
“李阁老?”
“尚差了几分火候。”马文升摇头,“再过二十年或可一比,现下却是不能。”
“这……文-委实不知。”
“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
韩文倏地一愣。
像杨廷和?
仔细看看,是有那么点味道。
古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就赋诗一事而言,杨小探花自言无才,稍显古板了些,安知不是以拙制巧,大巧若拙。
越想越觉得有理,对杨瓒入户部观政之事,韩文更多了几分期待。
韩尚书的心情,完全可以套用后世一句话:杨小探花,快到本官的碗里来。
杨瓒一心藏拙,打造夫子形象。丝毫不知,他的名字已在两位尚书舌尖倒过几个来回,更同日后的杨首辅联系到了一处。
天色渐晚,恩荣宴将近尾声。
朱厚照脸颊晕红,起身走到杨瓒席前,率性道:“孤同杨探花性情相投,他日必要一叙。”
“微臣谢殿下厚爱。”斟酌片刻,杨瓒劝道,“酒多伤身,殿下还需慎饮。”
朱厚照终究年少,几盏酒入喉,之前未觉得如何,现下却是热意上涌。听到杨瓒的话,只是胡乱点了点头。
“孤晓得了。谷伴伴。”
谷大用当即上前,扶着朱厚照返回上首。另一侧的刘瑾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杨瓒,目光不至阴毒鬼祟,却让人很不舒服,仿佛有两根针扎在脖子上。
这位又是谁?
杨瓒有些后悔,为何不多读些史书。
明朝的弘治帝正德帝都很有名,前者勤政,后者爱玩。与正德帝爱玩齐名的,便是引着他玩出各种花样的宦官。
最出名的,好像是某位“九千岁”?
杨瓒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哪里有那么巧。
宴将散,朱厚照再次举杯,在座诸人皆把盏回敬。
杨瓒的银盏中仍是茶,当真应了之前的话,喝个水饱。
掌灯时分,三位阁老同英国公在先,领众人恭送皇太子。其后仍由小黄门和书吏引路,众进士有序退席。
杨瓒落后几步,同王忠行在一处。后者脸膛微红,双眼熠熠发亮。行在路上许久,仍是滔滔不绝,兴奋不减。
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