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民国之文豪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爱因斯坦如今不在柏林,他跟妻子和两个继女,刚刚搬进波茨坦乡下的卡普斯小屋里。
起因是这样的,去年爱因斯坦50岁大寿。柏林政府承诺要修建一座别墅,送给爱因斯坦做生意礼物,但相关部门对别墅的造价争论不休,最终这个计划只能作废。
爱因斯坦生气之余,干脆自己出钱在卡普斯买了块地,并委托建筑师康拉德建造了一栋避暑小屋。
“嗯,这里很不错,”爱因斯坦打量着刚刚修好的木质小别墅,对康拉德道,“你的作品让我非常满意。”
康拉德只是位年轻的建筑师,面对大科学家时非常恭敬,微笑道:“这是我的荣幸,爱因斯坦先生。”
妻子艾尔莎从屋里走出,挫折双手道:“可惜这里太冷了,烤着火炉都能把人冻僵,只能作为避暑的所在,冬天最好还是别住这里。”
爱因斯坦说:“这里离柏林太远,当然不可能长住,我们过两天就回去吧。”
就这样,周赫煊在柏林大学都讲学结束了,爱因斯坦才带着妻女返回柏林。他的终身私人秘书海伦·杜卡斯,拿着五封信函过来说:“先生,这是最近几天的信件。”
爱因斯坦首先拆阅了比利时女皇的来信,接着又阅读其他几位科学家朋友的来信,最后才拆开中国驻德使馆发来的函件。
读完信件后,爱因斯坦问:“这个周赫煊有什么特殊来历吗?”
女秘书海伦回答说:“周赫煊先生是中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准确预言了美国大股灾和经济危机,他的小说刚刚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他去年还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见。”
“那你帮我安排。”爱因斯坦没有太在意,拿出空白信纸给比利时女皇回信。
事实上,自从爱因斯坦出名以后,这十多年来,经常有人想要拜访他。不过爱因斯坦还是很挑人的,去年一整年,他只见了比利时女皇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
最有趣的是和阿达马的交流,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会面,他们谈论的主题居然是“战争与和平”。
三天后,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居所里,会见了前来拜访的周赫煊。
“你好,爱因斯坦先生。”
“你好,周先生。”
两人握手互相问候,然后各自坐下,好奇地打量着对方。
爱因斯坦的继女玛戈端来两杯咖啡,微笑着对周赫煊说:“请慢用。”
至于女秘书艾伦,则坐在旁边,准备简要记录两人的谈话内容。
周赫煊忍不住多看了玛戈两眼,并非他对爱因斯坦的继女有兴趣,而是想起后世流传的那些八卦。
传闻,爱因斯坦离婚后,一度纠结于该娶表姐兼堂姐,还是该娶表姐的女儿。表姐是建议他取女儿的,但爱因斯坦感觉影响不好,最后还是把表姐给娶了,并和两个继女一起居住。
爱因斯坦此时在柏林还有个长期情妇,那个情妇正是继女玛戈的闺蜜,私生活说起来似乎显得很乱。
周赫煊收回目光,对爱因斯坦说:“很荣幸能跟您当面交流。”
爱因斯坦笑道:“你们中国的学者,好像都是这么年轻。”
周赫煊把这句话理解为轻视,立即回道:“你创造‘奇迹年’的时候,也很年轻。”
“哈哈,你说得很对,年轻不是罪过,而是一种资本,”爱因斯坦听出周赫煊的不满,改变态度道,“抱歉,可能我刚才措辞有误。几年前我去上海的时候,就遇到好几个中国学者,他们都非常年轻。我还记得有个叫张君劢的年轻人,他跟我讨论了社会主义。”
不仅有张君劢,周赫煊的另一位朋友张季鸾,也是当年陪同接待爱因斯坦的人。
周赫煊问:“您对中国印象如何?”
爱因斯坦想了想说:“很复杂。”
“复杂?”周赫煊道。
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时我走进上海的某条街道(南京路),路上全是热情的青年学生。他们脸上写满了狂热,甚至用双手把我举起来,这是我在其他国家从没有受到过的待遇。他们显然很尊重和热爱科学,而我在那一刻成为了科学的化身。从这点来说,中国是一个蕴含巨大潜力和希望的国度。”
周赫... -->>
爱因斯坦如今不在柏林,他跟妻子和两个继女,刚刚搬进波茨坦乡下的卡普斯小屋里。
起因是这样的,去年爱因斯坦50岁大寿。柏林政府承诺要修建一座别墅,送给爱因斯坦做生意礼物,但相关部门对别墅的造价争论不休,最终这个计划只能作废。
爱因斯坦生气之余,干脆自己出钱在卡普斯买了块地,并委托建筑师康拉德建造了一栋避暑小屋。
“嗯,这里很不错,”爱因斯坦打量着刚刚修好的木质小别墅,对康拉德道,“你的作品让我非常满意。”
康拉德只是位年轻的建筑师,面对大科学家时非常恭敬,微笑道:“这是我的荣幸,爱因斯坦先生。”
妻子艾尔莎从屋里走出,挫折双手道:“可惜这里太冷了,烤着火炉都能把人冻僵,只能作为避暑的所在,冬天最好还是别住这里。”
爱因斯坦说:“这里离柏林太远,当然不可能长住,我们过两天就回去吧。”
就这样,周赫煊在柏林大学都讲学结束了,爱因斯坦才带着妻女返回柏林。他的终身私人秘书海伦·杜卡斯,拿着五封信函过来说:“先生,这是最近几天的信件。”
爱因斯坦首先拆阅了比利时女皇的来信,接着又阅读其他几位科学家朋友的来信,最后才拆开中国驻德使馆发来的函件。
读完信件后,爱因斯坦问:“这个周赫煊有什么特殊来历吗?”
女秘书海伦回答说:“周赫煊先生是中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准确预言了美国大股灾和经济危机,他的小说刚刚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他去年还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见。”
“那你帮我安排。”爱因斯坦没有太在意,拿出空白信纸给比利时女皇回信。
事实上,自从爱因斯坦出名以后,这十多年来,经常有人想要拜访他。不过爱因斯坦还是很挑人的,去年一整年,他只见了比利时女皇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
最有趣的是和阿达马的交流,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会面,他们谈论的主题居然是“战争与和平”。
三天后,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居所里,会见了前来拜访的周赫煊。
“你好,爱因斯坦先生。”
“你好,周先生。”
两人握手互相问候,然后各自坐下,好奇地打量着对方。
爱因斯坦的继女玛戈端来两杯咖啡,微笑着对周赫煊说:“请慢用。”
至于女秘书艾伦,则坐在旁边,准备简要记录两人的谈话内容。
周赫煊忍不住多看了玛戈两眼,并非他对爱因斯坦的继女有兴趣,而是想起后世流传的那些八卦。
传闻,爱因斯坦离婚后,一度纠结于该娶表姐兼堂姐,还是该娶表姐的女儿。表姐是建议他取女儿的,但爱因斯坦感觉影响不好,最后还是把表姐给娶了,并和两个继女一起居住。
爱因斯坦此时在柏林还有个长期情妇,那个情妇正是继女玛戈的闺蜜,私生活说起来似乎显得很乱。
周赫煊收回目光,对爱因斯坦说:“很荣幸能跟您当面交流。”
爱因斯坦笑道:“你们中国的学者,好像都是这么年轻。”
周赫煊把这句话理解为轻视,立即回道:“你创造‘奇迹年’的时候,也很年轻。”
“哈哈,你说得很对,年轻不是罪过,而是一种资本,”爱因斯坦听出周赫煊的不满,改变态度道,“抱歉,可能我刚才措辞有误。几年前我去上海的时候,就遇到好几个中国学者,他们都非常年轻。我还记得有个叫张君劢的年轻人,他跟我讨论了社会主义。”
不仅有张君劢,周赫煊的另一位朋友张季鸾,也是当年陪同接待爱因斯坦的人。
周赫煊问:“您对中国印象如何?”
爱因斯坦想了想说:“很复杂。”
“复杂?”周赫煊道。
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时我走进上海的某条街道(南京路),路上全是热情的青年学生。他们脸上写满了狂热,甚至用双手把我举起来,这是我在其他国家从没有受到过的待遇。他们显然很尊重和热爱科学,而我在那一刻成为了科学的化身。从这点来说,中国是一个蕴含巨大潜力和希望的国度。”
周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