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贵妃起居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过去的几年里,风风雨雨,并未有几天真正消停的日子。去年刚出事时,凭着一股劲头还算是撑了一阵子,从去年冬天起,也许是劲儿过去了,她便经常病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够烦人的了,不必是医生也知道,老人家体力不支,不说就此退休吧,起码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荣养。
不过,意识到了这一点,却并不意味着会有人规劝太皇太后交出手中的权力。就连最该说话的清宁宫,也是保持了沉默,大家都在等着太皇太后自己的选择。是把权力顺理成章地移交给太后呢,还是选择心腹女官代她行使一部分权力?这都可以随着她的心意去办,毕竟,太皇太后手里并非握有帝国重权,说白了,就是成心都翻不起什么大浪。之前内廷分裂,两宫对峙的局面,已经给内阁提供了足够的政治把柄,不论是女官还是太后取代了她的位置,也都很难在朝政上做出什么改变。就是个名头的变化罢了,对内阁来说,由谁来都是一样,而这点权力,太后也未必看在眼里。
尽管如此,太皇太后依然选择了太后,而非是徐循料想中的六尚女官,这自然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甚至就连太后,一进屋子,见到太皇太后身前摆放的皇帝大宝时,都是挑了挑眉毛,难掩面上惊容。
“来了?”对两人的跪礼,太皇太后只是回以淡淡的一个词,心情似乎是喜怒难测。徐循也不知道她现在到底情绪如何,和太后她也斗了有若干年了,到最后要亲自把摄政的权力交给她,虽然是为大局计,但太皇太后心里想必也是有几分五味杂陈。
“是。”太后也表现得很低调,很恰如其分。“您身子可好些了?夜里可还咳嗽?杜太医的药,吃得还好么?”
“好些了,就是还要休养。”提到自己的健康,太皇太后神色缓开了几分,似是认命地叹了口气,便示意乔姑姑,“取匣子来。”
她并未指明,不过,乔姑姑倒是心领神会,很快便捧回了一个并不小的红木匣子,盖是开的,徐循看了一眼,里头整整齐齐码的全是奏章。
“虽说,现在国事都是三位阁老处理,咱们这就起个盖印的作用。但规矩还是和从前一样……”太皇太后倒是不疾不徐地为两人解说起了如今的政事流程。
昔年章皇帝在位时,做了一件也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事儿,当时颇有人诟病,但如今看来倒是挺好的,那便是把批红权分享给了司礼监。又或者说是设立了一个文书部门,帮着他做抄写工作。在当时,大致上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作用,便是帮着他把大部分奏章上内阁写的票拟抄到奏章上,一般来说都是照抄无误。遇有国家大事,或者是紧急军情,司礼监和内阁都会将奏章做特别标识,皇帝也是心中有数,明白自己每日里该看、该亲自批示的奏章有哪几本。
比起前代事必躬亲的太祖、太宗,这样的制度,当然是把他从文书工作中给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内阁,在当时,大臣诟病此事,也不是因为皇帝找人来帮着抄票拟,而是认为如此一来,权力集中到内阁,六部职权被进一步的削弱。其中许多权力纠葛斗争的细微,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徐循当时还听章皇帝说过几次这事,不过记忆也已经模糊,只记得最后司礼监的规模扩张得颇为厉害,职权也成为了二十四衙门中无可争议的第一。
现在,皇帝虽然不能亲政,太皇太后也不主政,但因为有司礼监在,朝政还是运行得有条不紊,内阁写票拟,封送司礼监。名义上太皇太后也能随时调阅,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照抄票拟,再下发回去。如有需要下诏、谕、敕书的,再请掌握皇帝大宝的太皇太后用印。如此一来,整个流程井井有条,虽然掌权的实际上是内阁三杨,但在礼仪程序上却挑不出什么错来。也不至于为后来人树立权臣乱政的坏榜样,君臣之间,恪守分野,将来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既然如此,太皇太后在这个流程中当然也扮演的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奏疏批红,她可以不管,甚至可以不看,但是需要用到皇帝大宝的诏书等,便算是重要事务了,如果说服不了太皇太后,便不能用印。她的地位虽然远远比不上垂帘听政的摄政太后,但对于内阁也是一道制约,起码能维护住内廷的一些底线。这点权力,到底也不能轻忽赋予。
听太皇太后讲解了一番,徐循大致明白她平日里都在做什么了——虽说可以不管平时奏疏的批红,但看太皇太后的表现,她还是会查阅奏疏和票拟的,就算不是全开,起码也经常抽查,并不是真的就只甘心于做个人肉印章了。
“内廷的权力,已经被分摊得很薄了。”太皇太后看了两人一眼,语重心长。“不能再和女官们分享,再继续分薄下去。有些事,有一就有二,先例一开、后患无穷……唉,虽说我也难放下,但情势如此,也只有交到你们二人手上。”
徐循立刻就站了起来,重又跪了下去。
“老娘娘身子不适,请太后娘娘摄政,也是名正言顺之事。但妾身——”
她的推辞才刚开了个头,便被太后打断了。
“你知道国朝上下,都发生着什么事么?”她显得有些疲倦,没等徐循回答,便又问道,“且不说天下吧,就说京城内,这朝廷内外,最近都有什么纷争,又出了什么乱子?”
徐循只能哑然以对:她们宫廷女子,一直以来都按照国朝祖训行事,宫门以外的事,一概不闻、一概不管,要说宫外平民过的日子,她也许还知道一二,但朝廷里的事,她从何得知?
“也不问你,就问你吧。”太皇太后又把矛头对准了太后,“如今瓦剌掌权的是哪个贼酋,你知道么?老可汗病了,诸孙争位,你晓得谁获胜的几率大些,谁更是野心勃勃,和我国素来敌对?”
太后并未不快,而是露出深思之色,寻思着回道,“媳妇实是不知,不过,此事可询问大臣们,再同厂卫的口径相合,两厢印证,当可了解大概。”
太皇太后微微点了点头,语气宽松了些,“不错,还算是有些章法。但我再问你,三杨之中,你知道谁和谁更合得来,谁的门生都有哪些,其在哪些事上立场一致,哪些事上利益相悖?这些事,东厂告诉你的,未必可就是真的。”
她是在暗示东厂也可能和内阁有利益勾连,太后闻言,娇躯顿时一震,“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宦官内侍也是人,也要在朝中立足。”太皇太后淡淡地道,“不然,你当大郎为什么要特地从南边调个与世无争的柳知恩过来?”
&n... -->>
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过去的几年里,风风雨雨,并未有几天真正消停的日子。去年刚出事时,凭着一股劲头还算是撑了一阵子,从去年冬天起,也许是劲儿过去了,她便经常病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够烦人的了,不必是医生也知道,老人家体力不支,不说就此退休吧,起码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荣养。
不过,意识到了这一点,却并不意味着会有人规劝太皇太后交出手中的权力。就连最该说话的清宁宫,也是保持了沉默,大家都在等着太皇太后自己的选择。是把权力顺理成章地移交给太后呢,还是选择心腹女官代她行使一部分权力?这都可以随着她的心意去办,毕竟,太皇太后手里并非握有帝国重权,说白了,就是成心都翻不起什么大浪。之前内廷分裂,两宫对峙的局面,已经给内阁提供了足够的政治把柄,不论是女官还是太后取代了她的位置,也都很难在朝政上做出什么改变。就是个名头的变化罢了,对内阁来说,由谁来都是一样,而这点权力,太后也未必看在眼里。
尽管如此,太皇太后依然选择了太后,而非是徐循料想中的六尚女官,这自然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甚至就连太后,一进屋子,见到太皇太后身前摆放的皇帝大宝时,都是挑了挑眉毛,难掩面上惊容。
“来了?”对两人的跪礼,太皇太后只是回以淡淡的一个词,心情似乎是喜怒难测。徐循也不知道她现在到底情绪如何,和太后她也斗了有若干年了,到最后要亲自把摄政的权力交给她,虽然是为大局计,但太皇太后心里想必也是有几分五味杂陈。
“是。”太后也表现得很低调,很恰如其分。“您身子可好些了?夜里可还咳嗽?杜太医的药,吃得还好么?”
“好些了,就是还要休养。”提到自己的健康,太皇太后神色缓开了几分,似是认命地叹了口气,便示意乔姑姑,“取匣子来。”
她并未指明,不过,乔姑姑倒是心领神会,很快便捧回了一个并不小的红木匣子,盖是开的,徐循看了一眼,里头整整齐齐码的全是奏章。
“虽说,现在国事都是三位阁老处理,咱们这就起个盖印的作用。但规矩还是和从前一样……”太皇太后倒是不疾不徐地为两人解说起了如今的政事流程。
昔年章皇帝在位时,做了一件也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事儿,当时颇有人诟病,但如今看来倒是挺好的,那便是把批红权分享给了司礼监。又或者说是设立了一个文书部门,帮着他做抄写工作。在当时,大致上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作用,便是帮着他把大部分奏章上内阁写的票拟抄到奏章上,一般来说都是照抄无误。遇有国家大事,或者是紧急军情,司礼监和内阁都会将奏章做特别标识,皇帝也是心中有数,明白自己每日里该看、该亲自批示的奏章有哪几本。
比起前代事必躬亲的太祖、太宗,这样的制度,当然是把他从文书工作中给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内阁,在当时,大臣诟病此事,也不是因为皇帝找人来帮着抄票拟,而是认为如此一来,权力集中到内阁,六部职权被进一步的削弱。其中许多权力纠葛斗争的细微,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徐循当时还听章皇帝说过几次这事,不过记忆也已经模糊,只记得最后司礼监的规模扩张得颇为厉害,职权也成为了二十四衙门中无可争议的第一。
现在,皇帝虽然不能亲政,太皇太后也不主政,但因为有司礼监在,朝政还是运行得有条不紊,内阁写票拟,封送司礼监。名义上太皇太后也能随时调阅,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照抄票拟,再下发回去。如有需要下诏、谕、敕书的,再请掌握皇帝大宝的太皇太后用印。如此一来,整个流程井井有条,虽然掌权的实际上是内阁三杨,但在礼仪程序上却挑不出什么错来。也不至于为后来人树立权臣乱政的坏榜样,君臣之间,恪守分野,将来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既然如此,太皇太后在这个流程中当然也扮演的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奏疏批红,她可以不管,甚至可以不看,但是需要用到皇帝大宝的诏书等,便算是重要事务了,如果说服不了太皇太后,便不能用印。她的地位虽然远远比不上垂帘听政的摄政太后,但对于内阁也是一道制约,起码能维护住内廷的一些底线。这点权力,到底也不能轻忽赋予。
听太皇太后讲解了一番,徐循大致明白她平日里都在做什么了——虽说可以不管平时奏疏的批红,但看太皇太后的表现,她还是会查阅奏疏和票拟的,就算不是全开,起码也经常抽查,并不是真的就只甘心于做个人肉印章了。
“内廷的权力,已经被分摊得很薄了。”太皇太后看了两人一眼,语重心长。“不能再和女官们分享,再继续分薄下去。有些事,有一就有二,先例一开、后患无穷……唉,虽说我也难放下,但情势如此,也只有交到你们二人手上。”
徐循立刻就站了起来,重又跪了下去。
“老娘娘身子不适,请太后娘娘摄政,也是名正言顺之事。但妾身——”
她的推辞才刚开了个头,便被太后打断了。
“你知道国朝上下,都发生着什么事么?”她显得有些疲倦,没等徐循回答,便又问道,“且不说天下吧,就说京城内,这朝廷内外,最近都有什么纷争,又出了什么乱子?”
徐循只能哑然以对:她们宫廷女子,一直以来都按照国朝祖训行事,宫门以外的事,一概不闻、一概不管,要说宫外平民过的日子,她也许还知道一二,但朝廷里的事,她从何得知?
“也不问你,就问你吧。”太皇太后又把矛头对准了太后,“如今瓦剌掌权的是哪个贼酋,你知道么?老可汗病了,诸孙争位,你晓得谁获胜的几率大些,谁更是野心勃勃,和我国素来敌对?”
太后并未不快,而是露出深思之色,寻思着回道,“媳妇实是不知,不过,此事可询问大臣们,再同厂卫的口径相合,两厢印证,当可了解大概。”
太皇太后微微点了点头,语气宽松了些,“不错,还算是有些章法。但我再问你,三杨之中,你知道谁和谁更合得来,谁的门生都有哪些,其在哪些事上立场一致,哪些事上利益相悖?这些事,东厂告诉你的,未必可就是真的。”
她是在暗示东厂也可能和内阁有利益勾连,太后闻言,娇躯顿时一震,“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宦官内侍也是人,也要在朝中立足。”太皇太后淡淡地道,“不然,你当大郎为什么要特地从南边调个与世无争的柳知恩过来?”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