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太平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这,这可使得?”
“如何使不得。”
继续写道:望青天戴枷罪恶,亡夫瞑目于九泉之下,妇人来生必当结草衔环以报青天恩德。
“收好他,将来告状就不用找人写了。”
“多谢公子,还请公子名姓,有朝一日得雪冤枉,必不忘恩公。”
“不提也罢,大嫂保重。”
……
回转家门,径直走到先生的屋内。
“先生,今日感觉如何。”徐秀看着苍老了许多的钱福替他捏了捏被子低声问道。
“咳咳,阎王不收,小鬼不要。你家先生的身子好的不得了。”浑身瘫软在床上的钱福笑道。
“先生……”徐秀看他的要强不由心中一酸。
“不要多言,你今科不考,先生也很是赞成,在磨练三年,必定可成。攻读去吧。”
“可。”
“滚。”
轻轻的关上门,小羊递给他书信道:“祝枝山、唐伯虎两位先生来的信。”
徐秀拿脑袋撞了撞柱子痛苦的道:“又要论曲,难为我了。”
只因之前游学吴中,在陆深好友徐桢卿的邀请下参加了一次学会,学会上讨论的就是散曲,或者说是南曲。
中国戏曲的发展在蒙元中断之后的复苏时间大致在成化年到弘治年及以后,一直到发展到嘉靖年魏良辅《曲律》的问世,才达到巅峰,昆曲也就是在这期间应运而生。
如今南曲风行,很多文人,甚至儒学大家都有写戏文,理学家丘浚因此就被王恕大加抨击道:“壮夫不为。”
而这位祝枝山大才子可了不得,更进一步,时常敷粉穿戴绫罗演戏……
那次文会上,徐秀见他们谈论戏曲都没在一个点子上,忍不住才说了一些,这下可好,被抓住了现行,明代学风自由,你有观点没关系,但你要经得起我们的质疑,真理不辨不明,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也因此惹下了麻烦事,祝枝山和唐伯虎都是此间高手,来来往往的书信已经很多回了。
徐秀坐下就看到一篇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却难掩抑郁文风的信,这时候的唐伯虎被卷进科场舞弊案回吴中已经三年了,郁郁不得志,而祝枝山也是如此,此人历史上考了七次会试都没有过,时常自哀。
他们在信中的内容无外乎言到:“君即言南、北曲先天不足,想必自有高论……”
徐秀提笔写道:自有歌者,唯有两类,一曰以文化乐,一曰以乐传辞,以文化乐者,为律,何为律,律诗,律词,沿之曲也,亦是如此,有前宋姜白石者,著有十七篇……以乐传辞者,不律也,南北曲既是……先生们所做之功不啻于南辕北辙……
徐秀回信的全篇内容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们自古以来就两个唱歌模式,一个是用文字的,律词律诗最早就是用来唱的,或者是“吟”,从这一条走上加点模式慢慢发展,就形成了“依据字声行腔”为节拍和旋律,讲究律的昆曲。
这是文人玩的,没有笛子伴奏照样是昆曲,笛子伴奏也是后来才有。
而昆曲上舞台来“表演”那是晚清之后的事情,以文化乐就是每一个唱都有严格规范约束他的用韵平仄,古代的时候是各种曲社,纯文人休闲的娱乐。
自古以来文士的玩物出现“一定不能逾越之法”的时候,就有了“自是人间不解明”,才能满足文人骚客那颗傲娇的心。
后者的以乐传辞就是产生了音乐,然后套辞进去的以乐传辞,不讲究韵,先有曲后有辞,严格来说,现代的所有地方小曲小调,民歌,甚至流行歌曲,都可以归类为以乐传辞。
而你们这些文人在以乐传辞的这个一亩三分地去干以文化乐的事,这不是南辕北辙是什么?南北曲先天不足,你们在怎么干都没用。
当然徐秀不会明说后来的情况,由于传奇的出现,自蒙元到明中叶流行了两百年的南北曲迅速就在中上层绝迹,只在社会最底层有一些观众缘,这也是戏子被列入“下九流”这个说法最早出现的原因。
古代玩以文化乐的戏子,那可都是教坊司的高级那啥,怎么会是下九流呢?
bsp; “这,这可使得?”
“如何使不得。”
继续写道:望青天戴枷罪恶,亡夫瞑目于九泉之下,妇人来生必当结草衔环以报青天恩德。
“收好他,将来告状就不用找人写了。”
“多谢公子,还请公子名姓,有朝一日得雪冤枉,必不忘恩公。”
“不提也罢,大嫂保重。”
……
回转家门,径直走到先生的屋内。
“先生,今日感觉如何。”徐秀看着苍老了许多的钱福替他捏了捏被子低声问道。
“咳咳,阎王不收,小鬼不要。你家先生的身子好的不得了。”浑身瘫软在床上的钱福笑道。
“先生……”徐秀看他的要强不由心中一酸。
“不要多言,你今科不考,先生也很是赞成,在磨练三年,必定可成。攻读去吧。”
“可。”
“滚。”
轻轻的关上门,小羊递给他书信道:“祝枝山、唐伯虎两位先生来的信。”
徐秀拿脑袋撞了撞柱子痛苦的道:“又要论曲,难为我了。”
只因之前游学吴中,在陆深好友徐桢卿的邀请下参加了一次学会,学会上讨论的就是散曲,或者说是南曲。
中国戏曲的发展在蒙元中断之后的复苏时间大致在成化年到弘治年及以后,一直到发展到嘉靖年魏良辅《曲律》的问世,才达到巅峰,昆曲也就是在这期间应运而生。
如今南曲风行,很多文人,甚至儒学大家都有写戏文,理学家丘浚因此就被王恕大加抨击道:“壮夫不为。”
而这位祝枝山大才子可了不得,更进一步,时常敷粉穿戴绫罗演戏……
那次文会上,徐秀见他们谈论戏曲都没在一个点子上,忍不住才说了一些,这下可好,被抓住了现行,明代学风自由,你有观点没关系,但你要经得起我们的质疑,真理不辨不明,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也因此惹下了麻烦事,祝枝山和唐伯虎都是此间高手,来来往往的书信已经很多回了。
徐秀坐下就看到一篇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却难掩抑郁文风的信,这时候的唐伯虎被卷进科场舞弊案回吴中已经三年了,郁郁不得志,而祝枝山也是如此,此人历史上考了七次会试都没有过,时常自哀。
他们在信中的内容无外乎言到:“君即言南、北曲先天不足,想必自有高论……”
徐秀提笔写道:自有歌者,唯有两类,一曰以文化乐,一曰以乐传辞,以文化乐者,为律,何为律,律诗,律词,沿之曲也,亦是如此,有前宋姜白石者,著有十七篇……以乐传辞者,不律也,南北曲既是……先生们所做之功不啻于南辕北辙……
徐秀回信的全篇内容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们自古以来就两个唱歌模式,一个是用文字的,律词律诗最早就是用来唱的,或者是“吟”,从这一条走上加点模式慢慢发展,就形成了“依据字声行腔”为节拍和旋律,讲究律的昆曲。
这是文人玩的,没有笛子伴奏照样是昆曲,笛子伴奏也是后来才有。
而昆曲上舞台来“表演”那是晚清之后的事情,以文化乐就是每一个唱都有严格规范约束他的用韵平仄,古代的时候是各种曲社,纯文人休闲的娱乐。
自古以来文士的玩物出现“一定不能逾越之法”的时候,就有了“自是人间不解明”,才能满足文人骚客那颗傲娇的心。
后者的以乐传辞就是产生了音乐,然后套辞进去的以乐传辞,不讲究韵,先有曲后有辞,严格来说,现代的所有地方小曲小调,民歌,甚至流行歌曲,都可以归类为以乐传辞。
而你们这些文人在以乐传辞的这个一亩三分地去干以文化乐的事,这不是南辕北辙是什么?南北曲先天不足,你们在怎么干都没用。
当然徐秀不会明说后来的情况,由于传奇的出现,自蒙元到明中叶流行了两百年的南北曲迅速就在中上层绝迹,只在社会最底层有一些观众缘,这也是戏子被列入“下九流”这个说法最早出现的原因。
古代玩以文化乐的戏子,那可都是教坊司的高级那啥,怎么会是下九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