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帝国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八十三章神转折
史可法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他也曾经是官员,自然知道大明官场的现状。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他没那个能力。只能做到自己不贪渎就好了。明朝这样的官员,其实有一些。
“怎么,你们登州营的军官,不吃空饷么?登州的官员,不贪腐么?”史可法有点斗气的意思,打算狠狠地反驳一下这个军官。不想人家听了却笑道:“也有,但是很少。早些年比较多,陈老爷杀了一批。军中的饷银不低,足够一家人过的不错。严刑峻法之下,胆敢以身试法的人可不多。至于地方上,都有养廉银子拿,发现了贪渎,抄家拿人,从此一家人都不好过,真不值当。贪渎少,主要还是地方上的监督比较严格,稍稍伸手,不是被人举报,就是被民报捅出来。风险太大了!”
史可法都觉得新鲜,大明的官场贪腐成风,谁能遏制?皇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登州就能解决的了?这一下他来了兴趣,追问道:“哦,好好说说,我看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就从了军?为何不去科举,考一个功名?”
军官见他问题多,大概因为都是读书人的出身,比较亲切吧,也没烦躁的意思,笑着放慢速度,一边走一边解释道:“登州、莱州,都有盐场、商业粮库、矿山之类的官产。只要在这两个府任职的官员,每个月根据职位的不同,都能拿到一笔官产的利润作为养廉银子。这些官产,平时交给商人经营,每月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具体的我也说不太清楚。这样吧。一个知县,一年的养廉银子,大概是一千五百两。只要不太奢侈,足够用的。官府要做的事情。就是监督商户,不要搞鬼。一旦发现了,那就得下狠手整治。登州有专业的查账机构,一旦发现商户有问题,去找他们,收银子查账,保证公正。同样,登州每年工商户要交不少地方的治安银子。保证官府的开支,同时商会也有监督权力。总之就是互相制约,这么说吧,一个商户在山东,你要是生意上弄鬼了,官府负责通报整个山东。今后就没人跟你做生意了。一个官员,要是贪渎了,百姓举报属实则有重赏。至于说到我个人,在登州当兵,不丢人。反倒是个光荣的事情。一个人当兵,全家都跟着享受军属福利。”
“军属福利?什么军属福利?”史可法变身好奇宝宝了,军官倒也耐心道:“在登州。只要你是当兵的,家属就会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说我家里,父母是种地的。租了三十亩的军户田,头一年免租子,之后每年只要交两成的租子就行了。我要是服役满十年,这三十亩地的税赋,都能免了。我记得在家丁学堂上学的时候,听过陈老爷的一堂课,他说啊。只要工商业发展到一个水准,朝廷和官府的商业税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到时候。就可以免去田赋。以前吧,觉得这个不太现实。后来登州的商业发达了,每年的商业税十倍甚至几十倍于田赋的时候,便觉得这事情有希望了。不该质疑陈老爷。”
史可法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免掉田赋?这是一个什么情况?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真正叫天平盛世,天下大同了。这可是农耕文明的大明,不是后来那个世界第一制造强国。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史可法根本就脑子不够用。
“这怎么可能啊?”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军官却笑道:“怎么不可能?如今登州的厂矿,都用上蒸汽机了。那玩意干活,只要人不让它停,那就不会停。举个例子,织布机知道吧?我听工匠说了,一台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干活,能顶上几百妇人干活。民报上有个数字,泰西各国,每年流入大明的银子,最少都是三五千万两的规模。这些银子去哪了?大明不缺银子,为何朝廷没银子?这道理很简单,登州的商户心里明白,大明不安稳,他们那点家底未必将来能保住。你看看河南,流贼来了,赤地千里,多少大户遭殃?所以呢,让他们出银子,心里就乐意。再说了,种地一年才挣几个银子?登州那边,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进厂子做事情的劳力,一年怎么也能挣个三五十块银圆的,不比种地强?就算是妇人,进了织布厂,一年下来,也能挣十几个银圆的。粮食才多少钱一斤?登州能买到从美洲来的面粉,两斤才一文钱。”
史可法觉得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这尼玛还是大明么?这是世外桃源啊!大明真有这地界么?这一瞬间,史可法动了去登州看看的念头。可惜,城门在望,这次谈话结束了。当兵的... -->>
第四百八十三章神转折
史可法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他也曾经是官员,自然知道大明官场的现状。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他没那个能力。只能做到自己不贪渎就好了。明朝这样的官员,其实有一些。
“怎么,你们登州营的军官,不吃空饷么?登州的官员,不贪腐么?”史可法有点斗气的意思,打算狠狠地反驳一下这个军官。不想人家听了却笑道:“也有,但是很少。早些年比较多,陈老爷杀了一批。军中的饷银不低,足够一家人过的不错。严刑峻法之下,胆敢以身试法的人可不多。至于地方上,都有养廉银子拿,发现了贪渎,抄家拿人,从此一家人都不好过,真不值当。贪渎少,主要还是地方上的监督比较严格,稍稍伸手,不是被人举报,就是被民报捅出来。风险太大了!”
史可法都觉得新鲜,大明的官场贪腐成风,谁能遏制?皇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登州就能解决的了?这一下他来了兴趣,追问道:“哦,好好说说,我看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就从了军?为何不去科举,考一个功名?”
军官见他问题多,大概因为都是读书人的出身,比较亲切吧,也没烦躁的意思,笑着放慢速度,一边走一边解释道:“登州、莱州,都有盐场、商业粮库、矿山之类的官产。只要在这两个府任职的官员,每个月根据职位的不同,都能拿到一笔官产的利润作为养廉银子。这些官产,平时交给商人经营,每月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具体的我也说不太清楚。这样吧。一个知县,一年的养廉银子,大概是一千五百两。只要不太奢侈,足够用的。官府要做的事情。就是监督商户,不要搞鬼。一旦发现了,那就得下狠手整治。登州有专业的查账机构,一旦发现商户有问题,去找他们,收银子查账,保证公正。同样,登州每年工商户要交不少地方的治安银子。保证官府的开支,同时商会也有监督权力。总之就是互相制约,这么说吧,一个商户在山东,你要是生意上弄鬼了,官府负责通报整个山东。今后就没人跟你做生意了。一个官员,要是贪渎了,百姓举报属实则有重赏。至于说到我个人,在登州当兵,不丢人。反倒是个光荣的事情。一个人当兵,全家都跟着享受军属福利。”
“军属福利?什么军属福利?”史可法变身好奇宝宝了,军官倒也耐心道:“在登州。只要你是当兵的,家属就会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说我家里,父母是种地的。租了三十亩的军户田,头一年免租子,之后每年只要交两成的租子就行了。我要是服役满十年,这三十亩地的税赋,都能免了。我记得在家丁学堂上学的时候,听过陈老爷的一堂课,他说啊。只要工商业发展到一个水准,朝廷和官府的商业税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到时候。就可以免去田赋。以前吧,觉得这个不太现实。后来登州的商业发达了,每年的商业税十倍甚至几十倍于田赋的时候,便觉得这事情有希望了。不该质疑陈老爷。”
史可法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免掉田赋?这是一个什么情况?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真正叫天平盛世,天下大同了。这可是农耕文明的大明,不是后来那个世界第一制造强国。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史可法根本就脑子不够用。
“这怎么可能啊?”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军官却笑道:“怎么不可能?如今登州的厂矿,都用上蒸汽机了。那玩意干活,只要人不让它停,那就不会停。举个例子,织布机知道吧?我听工匠说了,一台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干活,能顶上几百妇人干活。民报上有个数字,泰西各国,每年流入大明的银子,最少都是三五千万两的规模。这些银子去哪了?大明不缺银子,为何朝廷没银子?这道理很简单,登州的商户心里明白,大明不安稳,他们那点家底未必将来能保住。你看看河南,流贼来了,赤地千里,多少大户遭殃?所以呢,让他们出银子,心里就乐意。再说了,种地一年才挣几个银子?登州那边,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进厂子做事情的劳力,一年怎么也能挣个三五十块银圆的,不比种地强?就算是妇人,进了织布厂,一年下来,也能挣十几个银圆的。粮食才多少钱一斤?登州能买到从美洲来的面粉,两斤才一文钱。”
史可法觉得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这尼玛还是大明么?这是世外桃源啊!大明真有这地界么?这一瞬间,史可法动了去登州看看的念头。可惜,城门在望,这次谈话结束了。当兵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