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综]当炮灰boss们狭路相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不悔眼睛瞬间就睁大了,转头看叶瑶华。
叶瑶华眉头跳了一下,心道古往今来南直隶都是人才辈出,能考上举人的怎么着也该有几分胆识才华……这样还来毛遂自荐的,可不是傻大胆或者是野心家能概括的吧?
翠苑呈上了名帖,低头回禀道,“他说他叫何琰,字子明。祖籍应天府上元县,前朝至正二年生人,洁身自好从未娶妻纳妾,父母在堂现由兄长奉养……”
叶瑶华打开名帖一瞧,字是非常漂亮的飞白体,她摆摆手,“行了,带他去偏厅奉茶。”
杨不悔默默算了算,“前朝至正二年,今年应当二十九岁。二十九岁的南直隶举人,从未有妻妾,倒是个好人选。”
叶瑶华沉吟,“看在他是第一个有胆识下帖子毛遂自荐的,我就去见见。只是这人……何必放着好好的仕途不走,来毛遂自荐呢。”
叶瑶华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杨不悔不明白叶瑶华的心思,只催着叶瑶华快去,但叶瑶华却不慌不急,晾了何琰小半个时辰,才慢悠悠的过去了。
叶瑶华去时,何琰正坐在椅子上喝茶。
叶瑶华见这人相貌寻常算不上出众,只是胜在白皙干净,但眉宇间却有十分从容气度,举止规矩有礼。国公府门第高,他也丝毫不见怯弱,让人一见便觉得十分舒适。
叶瑶华皱了皱眉,这样的人才,为何要来毛遂自荐招赘?但等她走进偏厅的时候,面上却已经微微带笑,看起来十分端庄和气。
她在家一向做女儿打扮,此时是炎炎夏日,她穿着一袭翠绿色衣裙、发上只簪着一只五凤钗,耳垂上坠着光闪闪的珍珠坠、看起来清爽宜人十分雍容标致。
如许风华,如许气度,堪称国色。
何琰听见脚步声望过去,不由得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收摄心神低下头去,心中觉得十分正常。
——要不是叶瑶华本身相貌气质都生的十分好,当初怎么人人都猜她堪配国母之位呢。
“何琰拜见国公。”何琰虽是来毛遂自荐做赘婿的,但礼数却十分周全,行的是举人拜见上官的礼。
叶瑶华笑容浅淡,“免礼,何举人请坐。”
落座之后,叶瑶华便直奔主题,“本朝自定业二年重开科举,何举人又是南直隶士子,南直隶素来人才济济,何举人能在其中脱颖而出,可见人才并非凡品,今年春闱大有可期,不知为何来我府上自荐?如此作为,岂不是自毁前程?”
何琰说道,“前朝至正二十六年,国公赴应天筹措陛下北征钱粮,途经上元县,恰逢其会救我何氏一族数十人命,此恩此德,琰片刻不敢忘却。况且国公所说自毁前程四字,琰不敢苟同。”
叶瑶华眉头微蹙,快速回想数年前的旧事。
她追随当今陛下于军中,司掌军务,手握重权。很多时候,于乱世中救人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随口为之,过后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自然也从不会想会得到什么回报。
只听何琰说道,“本朝从未明文禁止赘婿不得参加科考,当今陛下圣聪明断,若琰有才学,自会有施展抱负之处。琰之前程,只当与琰之学问德行有关,又与是否入赘,有何关系呢?”
叶瑶华微微颔首,“何举人有此心胸,足见不凡。本朝开科取士,正需要心胸宽广之人,方能为陛下分难解忧。如此说来,何举人此番来,是为报恩?”
何琰面色微赧,取出一封信来,站起身来双手呈上,“这是琰家中高堂连夜派人送来的手书,请国公亲阅。”
叶瑶华展信一看,顿觉哭笑不得。信中措辞恭谨自不必说,但含义实在是让她有些啼笑皆非。
大意便是,救命之恩怎么报答都不为过,若不是叶瑶华是女儿身,何家早就想嫁女儿过来,来个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但是现在也没差了,叶国公要招赘了,何家就数目前何琰最拿得出手,以往因为游学四方的缘故这么大年纪都没机会娶妻,可见就是天赐给何家报恩的机会,以后何琰生是您的人死也是您的鬼,所以请国公您务必要收下。
信并不算长,何琰估摸着叶瑶华差不多该看完了,又说道,“家中下人说,家父与兄长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不日便到京城。”
叶瑶华抬手轻轻的揉了一下太阳穴,又把手中信放下,才说道,“我实在想不起当年因何事对你家中有恩,便算是确有此事,我难道就是挟恩图报的人么?做人心存善念乃是寻常之事,岂能因为善念而求回报?”
叶瑶华似笑非笑的看了何琰一眼,“况且何举人,这等许身报君恩的事,当不是你上门来的缘由吧?”
何琰深深一躬身,又行了大礼,方说道,“国公慧明。琰此来确为毛遂自荐,但自荐缘由却并非为了报恩。若为报恩,结草衔环粉身碎骨何法不可,怎会对恩人有如此不敬之心。”
“琰家中虽然殷实,但并非书香传家。琰自幼爱书,却苦无名师,因此曾离家游学,访遍名儒。但是生当乱世,曾不慎为倭人所掳,流落海外,九死一生历时数载方才返回故土。离家时,蒙古人尚在我中原肆虐,回返之后,便已见尘埃落定盛世可期。其中滋味,一言难尽。”
何琰略微一顿,说道,“琰少年时,曾在水心门下听闻叶大小姐才名,但直至去岁,方才远远见了国公一面。国公历年诸事,琰皆有耳闻。”
“琰敬佩叶家大小姐才华,今日方才登门自荐。”何琰语气十分诚恳,“实是恐琰之父兄求见时言语冒然,令国公误会了琰之用心,也折损了国公清名。”
叶瑶华微一沉吟,却问道,“既如此,你为何不与父兄商议,如其他人一般递送名帖入府,不提旧事不就成了么?”
何琰说道,“琰已去信与父兄,为的便是说明不提旧事,只是尚未收到回复。事关真心,琰只恐此事不成,不敢有半分侥幸之心,因此方不愿如其他人一般递送名帖。况且,琰斗胆猜度,国公若有心,何事能瞒得过去,岂是旧事不提便足够的?倒不如琰独自登门,开门见山为好。”
杨不悔眼睛瞬间就睁大了,转头看叶瑶华。
叶瑶华眉头跳了一下,心道古往今来南直隶都是人才辈出,能考上举人的怎么着也该有几分胆识才华……这样还来毛遂自荐的,可不是傻大胆或者是野心家能概括的吧?
翠苑呈上了名帖,低头回禀道,“他说他叫何琰,字子明。祖籍应天府上元县,前朝至正二年生人,洁身自好从未娶妻纳妾,父母在堂现由兄长奉养……”
叶瑶华打开名帖一瞧,字是非常漂亮的飞白体,她摆摆手,“行了,带他去偏厅奉茶。”
杨不悔默默算了算,“前朝至正二年,今年应当二十九岁。二十九岁的南直隶举人,从未有妻妾,倒是个好人选。”
叶瑶华沉吟,“看在他是第一个有胆识下帖子毛遂自荐的,我就去见见。只是这人……何必放着好好的仕途不走,来毛遂自荐呢。”
叶瑶华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杨不悔不明白叶瑶华的心思,只催着叶瑶华快去,但叶瑶华却不慌不急,晾了何琰小半个时辰,才慢悠悠的过去了。
叶瑶华去时,何琰正坐在椅子上喝茶。
叶瑶华见这人相貌寻常算不上出众,只是胜在白皙干净,但眉宇间却有十分从容气度,举止规矩有礼。国公府门第高,他也丝毫不见怯弱,让人一见便觉得十分舒适。
叶瑶华皱了皱眉,这样的人才,为何要来毛遂自荐招赘?但等她走进偏厅的时候,面上却已经微微带笑,看起来十分端庄和气。
她在家一向做女儿打扮,此时是炎炎夏日,她穿着一袭翠绿色衣裙、发上只簪着一只五凤钗,耳垂上坠着光闪闪的珍珠坠、看起来清爽宜人十分雍容标致。
如许风华,如许气度,堪称国色。
何琰听见脚步声望过去,不由得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收摄心神低下头去,心中觉得十分正常。
——要不是叶瑶华本身相貌气质都生的十分好,当初怎么人人都猜她堪配国母之位呢。
“何琰拜见国公。”何琰虽是来毛遂自荐做赘婿的,但礼数却十分周全,行的是举人拜见上官的礼。
叶瑶华笑容浅淡,“免礼,何举人请坐。”
落座之后,叶瑶华便直奔主题,“本朝自定业二年重开科举,何举人又是南直隶士子,南直隶素来人才济济,何举人能在其中脱颖而出,可见人才并非凡品,今年春闱大有可期,不知为何来我府上自荐?如此作为,岂不是自毁前程?”
何琰说道,“前朝至正二十六年,国公赴应天筹措陛下北征钱粮,途经上元县,恰逢其会救我何氏一族数十人命,此恩此德,琰片刻不敢忘却。况且国公所说自毁前程四字,琰不敢苟同。”
叶瑶华眉头微蹙,快速回想数年前的旧事。
她追随当今陛下于军中,司掌军务,手握重权。很多时候,于乱世中救人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随口为之,过后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自然也从不会想会得到什么回报。
只听何琰说道,“本朝从未明文禁止赘婿不得参加科考,当今陛下圣聪明断,若琰有才学,自会有施展抱负之处。琰之前程,只当与琰之学问德行有关,又与是否入赘,有何关系呢?”
叶瑶华微微颔首,“何举人有此心胸,足见不凡。本朝开科取士,正需要心胸宽广之人,方能为陛下分难解忧。如此说来,何举人此番来,是为报恩?”
何琰面色微赧,取出一封信来,站起身来双手呈上,“这是琰家中高堂连夜派人送来的手书,请国公亲阅。”
叶瑶华展信一看,顿觉哭笑不得。信中措辞恭谨自不必说,但含义实在是让她有些啼笑皆非。
大意便是,救命之恩怎么报答都不为过,若不是叶瑶华是女儿身,何家早就想嫁女儿过来,来个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但是现在也没差了,叶国公要招赘了,何家就数目前何琰最拿得出手,以往因为游学四方的缘故这么大年纪都没机会娶妻,可见就是天赐给何家报恩的机会,以后何琰生是您的人死也是您的鬼,所以请国公您务必要收下。
信并不算长,何琰估摸着叶瑶华差不多该看完了,又说道,“家中下人说,家父与兄长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不日便到京城。”
叶瑶华抬手轻轻的揉了一下太阳穴,又把手中信放下,才说道,“我实在想不起当年因何事对你家中有恩,便算是确有此事,我难道就是挟恩图报的人么?做人心存善念乃是寻常之事,岂能因为善念而求回报?”
叶瑶华似笑非笑的看了何琰一眼,“况且何举人,这等许身报君恩的事,当不是你上门来的缘由吧?”
何琰深深一躬身,又行了大礼,方说道,“国公慧明。琰此来确为毛遂自荐,但自荐缘由却并非为了报恩。若为报恩,结草衔环粉身碎骨何法不可,怎会对恩人有如此不敬之心。”
“琰家中虽然殷实,但并非书香传家。琰自幼爱书,却苦无名师,因此曾离家游学,访遍名儒。但是生当乱世,曾不慎为倭人所掳,流落海外,九死一生历时数载方才返回故土。离家时,蒙古人尚在我中原肆虐,回返之后,便已见尘埃落定盛世可期。其中滋味,一言难尽。”
何琰略微一顿,说道,“琰少年时,曾在水心门下听闻叶大小姐才名,但直至去岁,方才远远见了国公一面。国公历年诸事,琰皆有耳闻。”
“琰敬佩叶家大小姐才华,今日方才登门自荐。”何琰语气十分诚恳,“实是恐琰之父兄求见时言语冒然,令国公误会了琰之用心,也折损了国公清名。”
叶瑶华微一沉吟,却问道,“既如此,你为何不与父兄商议,如其他人一般递送名帖入府,不提旧事不就成了么?”
何琰说道,“琰已去信与父兄,为的便是说明不提旧事,只是尚未收到回复。事关真心,琰只恐此事不成,不敢有半分侥幸之心,因此方不愿如其他人一般递送名帖。况且,琰斗胆猜度,国公若有心,何事能瞒得过去,岂是旧事不提便足够的?倒不如琰独自登门,开门见山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