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手机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月的山中,秋风飒爽,袁耀童鞋的心拔凉拔凉的啊。
表白被拒了……
真惨。
太史慈很有水平的婉拒了袁耀的邀请,其实这也无可厚非,饶是谁也不可能仅凭对方三寸不烂之舌就投奔你去了,除非你有能力。
可是很显然,如今的袁耀童鞋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能力,要名声没名声,没名声可以去装,去爱护百姓啊,可是袁耀头上却顶着个叛贼伪帝的名头。要地盘没地盘,没地盘可以打啊,可是他现在寄人篱下又能如何?
太史慈很清楚,袁耀此人非池中之物,但是如今的情形,袁耀和孙伯符来比较一下,……傻子都能看出来选谁。
“咳咳。”
袁耀很大度,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道不怪他,但是太史慈的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的,我暂时不会投奔你的,但是却没有把路全都封死。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是吗?
“**丝逆袭,任重而道远啊。“
袁耀叹了口气。
“袁将军,莫不如去陪我见见我老友?”太史慈很轻松的抛开了这个话题,哈哈大笑道,“与将军刚才大战三百余合,果然这浑身上下通透舒爽啊!”
“是啊,与君一战,顿觉神清气爽。”袁耀也随着太史慈的话跟着说道,自己总该要跟太史慈表现的志趣相投一些嘛。
“袁将军的枪法过人,你我二人一会在老友之前再战一番,我那老友恐能将你我二人枪法间的纰漏指出来。哈哈。”太史慈瓮声道,一夹马腹直奔山林深处。
“老友?”袁耀的眼睛顿时瞪的溜圆,能让太史慈称为朋友的人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恐怕又是大将或者是知名谋士啊。
“既然子义说的如此神乎其神,那我恐怕还得要见识一番了。哈哈。”袁耀紧随其后,也是豪迈大笑,或者抓不住我们的神将子义,再抓个大将或者谋士也不错啊。
“哈哈,袁将军果然有意思。”看到袁耀的样子,太史慈瞬间明白了袁耀的小心思,道:“我这朋友原本也是驰骋沙场的大将,但是现在却不得不隐于山中,结庐而居,还望将军不要戳他的痛处。”
太史慈伫立山坡上,停马驻足观望,与袁耀说道,话音刚落,接着又是一箭射出,将远处一只野猪直接射瞎了眼睛。
“哦?”袁耀更感兴趣了,三国名将结庐隐居?
袁耀还真不知道是谁?在袁耀的意识之中,结庐隐居的不就南阳诸葛一位吗?还非得三顾茅庐才出山帮助刘备,结果运筹帷幄天下计,硬生生是让四处奔逃的刘跑跑占了益州,最后成了蜀帝。
可这是庐江……地点不对啊。
“子义,你这朋友,叫什么名字啊?”袁耀有些诧异,难道三国时期还有些将领不愿出世,而是宁愿结庐而居吗?
我们的袁耀童鞋明显是想偏了,结庐而居的都是些隐士,而隐士都是些谋士。但是太史慈却又说是驰骋沙场的大将?
“儒将?徐庶周瑜一般无二的人物?”
袁耀头晕了,秀逗了吧,要是真的庐江有这等人物,刘勋那货怎么可能不三顾茅庐来将这位大仙请出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科普一下历史知识了。
东汉末年的“党锢”( 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之祸,使读书人吓破了胆识,也让他们对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丧失了最后的信心。
董卓入京之后,更是有许多读书人弃官归乡,当时甚至很多年少的读书人索性不再过问世俗之事。一时之间,归隐成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一大堆的三国“隐士”。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大名鼎鼎的荆襄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等四人了。
司马徽,字德操,庞德公送他雅号水镜先生。因别人向他推荐名士时,他总是说“好、好、好”,故而又被称作“好好先生”。
刘备入荆州时曾聘请司马徽为官,但司马徽并没有应允,反而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二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时征聘司马德操,而令人惋惜的是,此时司马徽先生却已因病逝世。虽然司马徽才华横溢,但是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不过,经司马徽教授的学生之中却有许多不凡人物,诸如向朗、刘廙、李仁、尹默等人。(不过这些人,也不算出名啊!反正我是不清楚,不百度伤不起。)
还有一人名叫庞德公,也是荆州名士。
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表一直都邀请他出山做官,可是他坚辞不受,刘表只好登门造访。刘表童鞋用天下来请求,但是庞德公却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来断然拒绝。
刘表见到实在难以将这货收罗帐下,只好叹息而去啊。
庞德公作为隐士虽然始终不愿出山,但是他的儿子却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他的侄子更是大名鼎鼎的庞统,而这位英才则是庞德公一手培养并推崇之至的。
还有就是司马懿的名师胡昭,字孔明,对,你没有看错啊,他就是字孔明,和诸葛亮字相同,不过不清楚后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拼死较量中,有没有司马懿将诸葛亮想象成了自己的老师,从而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想法。
他比诸葛亮年长二十岁,又比诸葛亮晚死了16年,最后以八十九岁高龄得到善终。
司马懿的长子名“师”,次子名“昭”,便是寓意师从胡昭之意。
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
虽然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最初他避乱于冀州,袁绍征求胡昭,但是他都是很明确的拒绝了,宁愿隐还乡里。
曹操做司空丞相的时候,也多次邀请,胡昭无奈之下只好应命见曹操,但到了之后,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仍恳求归去。
曹操爱才举世皆知,死皮赖脸求了又求,求了又求吗,但是最后却不得不无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胡昭有多隐士了。
还有就是和华歆本来关系很好,但是却与他割席断交的管宁了,管宁自从避乱辽东之后,曹操乃至曹操子孙邀请了很多次,但是管宁全都拒绝了,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也有记载称“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三国时期的隐士很多,但是还真没听说过庐江有一位,现在太史慈这么说道,不由得袁耀不胡思乱想。
“哈哈,将军到了就知道了,将军定然听... -->>
十月的山中,秋风飒爽,袁耀童鞋的心拔凉拔凉的啊。
表白被拒了……
真惨。
太史慈很有水平的婉拒了袁耀的邀请,其实这也无可厚非,饶是谁也不可能仅凭对方三寸不烂之舌就投奔你去了,除非你有能力。
可是很显然,如今的袁耀童鞋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能力,要名声没名声,没名声可以去装,去爱护百姓啊,可是袁耀头上却顶着个叛贼伪帝的名头。要地盘没地盘,没地盘可以打啊,可是他现在寄人篱下又能如何?
太史慈很清楚,袁耀此人非池中之物,但是如今的情形,袁耀和孙伯符来比较一下,……傻子都能看出来选谁。
“咳咳。”
袁耀很大度,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道不怪他,但是太史慈的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的,我暂时不会投奔你的,但是却没有把路全都封死。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是吗?
“**丝逆袭,任重而道远啊。“
袁耀叹了口气。
“袁将军,莫不如去陪我见见我老友?”太史慈很轻松的抛开了这个话题,哈哈大笑道,“与将军刚才大战三百余合,果然这浑身上下通透舒爽啊!”
“是啊,与君一战,顿觉神清气爽。”袁耀也随着太史慈的话跟着说道,自己总该要跟太史慈表现的志趣相投一些嘛。
“袁将军的枪法过人,你我二人一会在老友之前再战一番,我那老友恐能将你我二人枪法间的纰漏指出来。哈哈。”太史慈瓮声道,一夹马腹直奔山林深处。
“老友?”袁耀的眼睛顿时瞪的溜圆,能让太史慈称为朋友的人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恐怕又是大将或者是知名谋士啊。
“既然子义说的如此神乎其神,那我恐怕还得要见识一番了。哈哈。”袁耀紧随其后,也是豪迈大笑,或者抓不住我们的神将子义,再抓个大将或者谋士也不错啊。
“哈哈,袁将军果然有意思。”看到袁耀的样子,太史慈瞬间明白了袁耀的小心思,道:“我这朋友原本也是驰骋沙场的大将,但是现在却不得不隐于山中,结庐而居,还望将军不要戳他的痛处。”
太史慈伫立山坡上,停马驻足观望,与袁耀说道,话音刚落,接着又是一箭射出,将远处一只野猪直接射瞎了眼睛。
“哦?”袁耀更感兴趣了,三国名将结庐隐居?
袁耀还真不知道是谁?在袁耀的意识之中,结庐隐居的不就南阳诸葛一位吗?还非得三顾茅庐才出山帮助刘备,结果运筹帷幄天下计,硬生生是让四处奔逃的刘跑跑占了益州,最后成了蜀帝。
可这是庐江……地点不对啊。
“子义,你这朋友,叫什么名字啊?”袁耀有些诧异,难道三国时期还有些将领不愿出世,而是宁愿结庐而居吗?
我们的袁耀童鞋明显是想偏了,结庐而居的都是些隐士,而隐士都是些谋士。但是太史慈却又说是驰骋沙场的大将?
“儒将?徐庶周瑜一般无二的人物?”
袁耀头晕了,秀逗了吧,要是真的庐江有这等人物,刘勋那货怎么可能不三顾茅庐来将这位大仙请出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科普一下历史知识了。
东汉末年的“党锢”( 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之祸,使读书人吓破了胆识,也让他们对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丧失了最后的信心。
董卓入京之后,更是有许多读书人弃官归乡,当时甚至很多年少的读书人索性不再过问世俗之事。一时之间,归隐成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一大堆的三国“隐士”。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大名鼎鼎的荆襄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等四人了。
司马徽,字德操,庞德公送他雅号水镜先生。因别人向他推荐名士时,他总是说“好、好、好”,故而又被称作“好好先生”。
刘备入荆州时曾聘请司马徽为官,但司马徽并没有应允,反而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二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时征聘司马德操,而令人惋惜的是,此时司马徽先生却已因病逝世。虽然司马徽才华横溢,但是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不过,经司马徽教授的学生之中却有许多不凡人物,诸如向朗、刘廙、李仁、尹默等人。(不过这些人,也不算出名啊!反正我是不清楚,不百度伤不起。)
还有一人名叫庞德公,也是荆州名士。
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表一直都邀请他出山做官,可是他坚辞不受,刘表只好登门造访。刘表童鞋用天下来请求,但是庞德公却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来断然拒绝。
刘表见到实在难以将这货收罗帐下,只好叹息而去啊。
庞德公作为隐士虽然始终不愿出山,但是他的儿子却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他的侄子更是大名鼎鼎的庞统,而这位英才则是庞德公一手培养并推崇之至的。
还有就是司马懿的名师胡昭,字孔明,对,你没有看错啊,他就是字孔明,和诸葛亮字相同,不过不清楚后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拼死较量中,有没有司马懿将诸葛亮想象成了自己的老师,从而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想法。
他比诸葛亮年长二十岁,又比诸葛亮晚死了16年,最后以八十九岁高龄得到善终。
司马懿的长子名“师”,次子名“昭”,便是寓意师从胡昭之意。
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
虽然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最初他避乱于冀州,袁绍征求胡昭,但是他都是很明确的拒绝了,宁愿隐还乡里。
曹操做司空丞相的时候,也多次邀请,胡昭无奈之下只好应命见曹操,但到了之后,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仍恳求归去。
曹操爱才举世皆知,死皮赖脸求了又求,求了又求吗,但是最后却不得不无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胡昭有多隐士了。
还有就是和华歆本来关系很好,但是却与他割席断交的管宁了,管宁自从避乱辽东之后,曹操乃至曹操子孙邀请了很多次,但是管宁全都拒绝了,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也有记载称“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三国时期的隐士很多,但是还真没听说过庐江有一位,现在太史慈这么说道,不由得袁耀不胡思乱想。
“哈哈,将军到了就知道了,将军定然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