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贵荣华,柔情蜜意,最容易让人沉醉其中,铁骨铮铮,变得儿女情长,一旦这样的人占了多数,这个国家也差不多完了,再繁荣富强都没用。
季宣和有些溜号,好在时间只是短短一瞬,很快他又支着耳朵倾听各人的发言。这种集体进言的场合,官员都很谨慎,没有足够的把握,轻易不敢阐述别具一格的言论。
安王有自己的亲信,核心问题自然是关起门来,仔细筹谋。能放在这样的时刻讨论的,基本是已经有了眉目的议题。
季宣和猜测的没错,这次商讨总算有了进步,新的形式,自然要有新的制度予以配套。五个势力合一,势必要有五个说话声。这点上,五人已经默认了,在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实属无奈之举。
考虑到五个势力实力有强有弱,话语声当然也应该有大有小,实力最强的文昌帝占据五票,庄王和安王一人四票,寿王和逸王一人三票,总共十九票,获得半数以上票数,政策就通过,反之则搁置,前提条件是没人投反对票,五人都有一票否决权。
这点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中央行省,目前看来四川贵州湖北交界地带最为合适。中央行省的确立非常重要,直接定在这儿的话,庄王和逸王肯定有意见,两人属地不与这一带交界,他们要常年往返此处,安全性太低。
其他三人也知晓这点,不把这问题解决,之前说好的一切都将成为空谈。折腾来折腾去,最佳处理方法就是重新调整属地,让庄王和逸王的辖地也与中央行省接壤。这次事情只与相邻的势力有关,怎么调整都是私下里商讨。
中央行省最终就确定在三省交界处,地方你出一点,我出一点,总面积约有大半个湖北那么大。文昌帝和安王寿王都出了血,自是要从庄王和逸王那找补回来。解决了这一桩,其他属地调动问题就不用五方全都出动,私下里协商就成。
安王将陕西的一部分出让,自然也得到了庄王的补偿。自此,属地问题搞定,安王就看着文昌帝在那折腾。没办法,文昌帝的地盘最富庶,和其他四个势力都有接壤的地方,特别是庄王,离新确定的中央行省有段距离,安王让出了陕西的一部分,更多地方则要文昌帝出,因而属地调整起来很是麻烦。
好地换孬地,谁都不乐意,即使补偿的面积更大,实际上还是文昌帝更吃亏一些。都已经坐在一起和谈了,又是文昌帝提议的,那他只好摸着鼻子受了。
文昌帝心里也苦,他原先辖下的疆域,有直通边关的,后来战争持续时间长了,边关太远,他有些照顾不到,不得不舍弃,按理,他不用受到敌国的侵扰,该当高兴才对,只是形势比人强,文昌帝要面对的是其他四个兄弟的联手发力,双拳难敌四手,再打下去,估计他最先讨不了好。文昌帝的势力最强,想要停战,只能由他起头。
属地调整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中央行省官员的安排。每个势力属地官员自行负责,中央行省的官员没有直接管理权,只负责草拟政策,兼管理各属地上缴的三分之一赋税,用来对外战争和赈灾以及发放中央官员的俸禄。赋税上缴比例暂定如此,若有紧急情况,则视情况而定。
这样分配,对文昌帝比较不利,这边有了损失,当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文昌帝辖地在锦朝中部,不与任何国家相邻,想要通商,必须通过其他兄弟的属地,利益交换就是收取的入关费用大为降低。
安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他四个兄弟属地都临海,唯他不是。放弃海上贸易这么一本万利的生意,他也是心有不甘,同他们商谈之后,入关费用没有文昌帝那么优惠,倒也减了几层。
无论到了哪里,人口都至关重要,这就牵扯到户籍问题。中央行省单独立了个户籍司,不止管理中央行省的人口,每年还要下派官员挑选一部分州府彻查户籍。有多少人口都摆在台面上,五方势力联合,才不至于像窗户纸那样一捅就破。
当谈判进入尾声时,一项项政策出台,首先,国家名字没变,仍是锦朝,其次,文昌帝不再称帝,改为原先皇子时的称呼——靖王,为他治下唯一的亲王,其他的王爷称呼都自动降一级,王爵降无可降则这一代不变,待遇仿照之前的品级。皇后之类后妃,统一将皇字改为王字,品级不变。
自此锦朝分为五个郡,庄王封地——锦阳郡,靖王封地——锦文郡,寿王封地——锦山郡,安王封地锦安郡,逸王封地——锦岚郡,五郡之间逐步开始解开封锁,货物流通重新启动。
季宣和以为他走这一趟就是来当摆设的,他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了,临行前,安王派人将他叫到了跟前。虽然有些出乎意料,季宣和却很快就释然了。像安王这样执掌一方的人,怎么可能叫他过来充当一个木头桩子而没有其他的动机?安王日理万机,他没这个闲工夫做这些无用功。
贵荣华,柔情蜜意,最容易让人沉醉其中,铁骨铮铮,变得儿女情长,一旦这样的人占了多数,这个国家也差不多完了,再繁荣富强都没用。
季宣和有些溜号,好在时间只是短短一瞬,很快他又支着耳朵倾听各人的发言。这种集体进言的场合,官员都很谨慎,没有足够的把握,轻易不敢阐述别具一格的言论。
安王有自己的亲信,核心问题自然是关起门来,仔细筹谋。能放在这样的时刻讨论的,基本是已经有了眉目的议题。
季宣和猜测的没错,这次商讨总算有了进步,新的形式,自然要有新的制度予以配套。五个势力合一,势必要有五个说话声。这点上,五人已经默认了,在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实属无奈之举。
考虑到五个势力实力有强有弱,话语声当然也应该有大有小,实力最强的文昌帝占据五票,庄王和安王一人四票,寿王和逸王一人三票,总共十九票,获得半数以上票数,政策就通过,反之则搁置,前提条件是没人投反对票,五人都有一票否决权。
这点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中央行省,目前看来四川贵州湖北交界地带最为合适。中央行省的确立非常重要,直接定在这儿的话,庄王和逸王肯定有意见,两人属地不与这一带交界,他们要常年往返此处,安全性太低。
其他三人也知晓这点,不把这问题解决,之前说好的一切都将成为空谈。折腾来折腾去,最佳处理方法就是重新调整属地,让庄王和逸王的辖地也与中央行省接壤。这次事情只与相邻的势力有关,怎么调整都是私下里商讨。
中央行省最终就确定在三省交界处,地方你出一点,我出一点,总面积约有大半个湖北那么大。文昌帝和安王寿王都出了血,自是要从庄王和逸王那找补回来。解决了这一桩,其他属地调动问题就不用五方全都出动,私下里协商就成。
安王将陕西的一部分出让,自然也得到了庄王的补偿。自此,属地问题搞定,安王就看着文昌帝在那折腾。没办法,文昌帝的地盘最富庶,和其他四个势力都有接壤的地方,特别是庄王,离新确定的中央行省有段距离,安王让出了陕西的一部分,更多地方则要文昌帝出,因而属地调整起来很是麻烦。
好地换孬地,谁都不乐意,即使补偿的面积更大,实际上还是文昌帝更吃亏一些。都已经坐在一起和谈了,又是文昌帝提议的,那他只好摸着鼻子受了。
文昌帝心里也苦,他原先辖下的疆域,有直通边关的,后来战争持续时间长了,边关太远,他有些照顾不到,不得不舍弃,按理,他不用受到敌国的侵扰,该当高兴才对,只是形势比人强,文昌帝要面对的是其他四个兄弟的联手发力,双拳难敌四手,再打下去,估计他最先讨不了好。文昌帝的势力最强,想要停战,只能由他起头。
属地调整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中央行省官员的安排。每个势力属地官员自行负责,中央行省的官员没有直接管理权,只负责草拟政策,兼管理各属地上缴的三分之一赋税,用来对外战争和赈灾以及发放中央官员的俸禄。赋税上缴比例暂定如此,若有紧急情况,则视情况而定。
这样分配,对文昌帝比较不利,这边有了损失,当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文昌帝辖地在锦朝中部,不与任何国家相邻,想要通商,必须通过其他兄弟的属地,利益交换就是收取的入关费用大为降低。
安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他四个兄弟属地都临海,唯他不是。放弃海上贸易这么一本万利的生意,他也是心有不甘,同他们商谈之后,入关费用没有文昌帝那么优惠,倒也减了几层。
无论到了哪里,人口都至关重要,这就牵扯到户籍问题。中央行省单独立了个户籍司,不止管理中央行省的人口,每年还要下派官员挑选一部分州府彻查户籍。有多少人口都摆在台面上,五方势力联合,才不至于像窗户纸那样一捅就破。
当谈判进入尾声时,一项项政策出台,首先,国家名字没变,仍是锦朝,其次,文昌帝不再称帝,改为原先皇子时的称呼——靖王,为他治下唯一的亲王,其他的王爷称呼都自动降一级,王爵降无可降则这一代不变,待遇仿照之前的品级。皇后之类后妃,统一将皇字改为王字,品级不变。
自此锦朝分为五个郡,庄王封地——锦阳郡,靖王封地——锦文郡,寿王封地——锦山郡,安王封地锦安郡,逸王封地——锦岚郡,五郡之间逐步开始解开封锁,货物流通重新启动。
季宣和以为他走这一趟就是来当摆设的,他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了,临行前,安王派人将他叫到了跟前。虽然有些出乎意料,季宣和却很快就释然了。像安王这样执掌一方的人,怎么可能叫他过来充当一个木头桩子而没有其他的动机?安王日理万机,他没这个闲工夫做这些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