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文学 www.80wx.net,大哉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贷,已经无法生存。交不起税,就得卖儿卖女,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流亡。宣德时,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较多的流民,正统时,从山西流亡到南阳的人不下十余万户。天顺成化间,流民的数量超过一百万。有的地区人口“逃亡过半”,甚至“十者只存其一”,所抛荒的土地“少者千百余亩,多者一二万顷”。

    有数据说明,在明初,官府登记在册土地有八亿五千万之多,到万历六年,仅仅只有五亿一千万亩,整整蒸发掉三亿多亩良田。这只能说明全国将近40%的土地,已经落入皇亲贵戚、豪门富户和贪赃自肥的官吏手中。而且家有良田千亩者,无须纳粮当差,家徒四壁者却次次不落空,一些小户力薄难撑,只得举家逃亡。

    这大批的举家逃亡的流民,冲击着帝国其他地区本来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经济和秩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成为不可收拾的局面。其实已经无需假设,很多受到流民冲击地区的地区已经出现混乱局面,只是因为地方官府刻意隐瞒,朝廷之上才没有出现这方面的奏折。

    其实,其他大臣也并非一无所知,只是因为顾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场规则,几乎全都选择三缄其口,剩下的一两个敢于发出“不河蟹音”者,也多半以“居心叵测”、“用心险恶”等等罪名所威吓。

    可是,皇帝陛下虽然同样端坐朝堂,却能见微知著,这就不能不令徐光启佩服了。

    似乎还并不止于此,“以工代赈”尤其是一步妙招。此一措施的提出,困扰徐光启的所有难题几乎全数化解。

    徐光启编纂过《农政全书》,对农事的了解和应对措施不可谓不了然于胸。但是如何将流民问题一并解决,此前一直无法想出一个完全之策。

    现在好了,以工代赈,收拢流民,垦荒植田,朝廷出一份资金,就几乎可以解决面临的所有难题,实在是目前情况下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门。

    至于开垦出的天地种植何种作物,皇帝陛下与徐光启也是不谋而合。

    红薯,这种耐旱的作物实在是老天爷赐给大明王朝的宝贝。

    当万历年间商人陈益冒险从安南引进红薯之后不久,就引起了农学家徐光启的注意。此后他一直给予关注,多方了解。后来辗转引进了少量的种子,一度在自家后院种植,因此对这种高产作物的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红薯是高产稳产的作物,而且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春天种植的话,一般亩产可达四五千斤。在北方地区,即便亩产减半,收获也是相当可观,足以令人振奋。

    别的可以忽略,单这每亩一两千斤的产量,给予多大重视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大明王朝的灾荒年景,推广红薯的种植更是刻不容缓。

    徐光启早就有意大力推广红薯的种植,但是因为只靠他一人的力量显然不能见功。现在有了皇帝陛下的财力人力物力的全力支持,在北方大力推广红薯的种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