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孽海情天梦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薛蟠听说柳湘莲畏罪潜逃了,气才慢慢消了。又过了三五天,不疼了,照照镜子,脸上伤痕累累,还是没脸见大家,只能继续躺在家里装病。
转眼到了十月,到了该放年假的时候了。
当铺里有个总管,叫张德辉,六十多岁了,今年也要回家。他跟薛蟠请假,说明年开了春一定赶回来。
那时候,在外打工人员最多一年回一次家,而且年假特长。其实除去在路上走的时间,也长不到哪去,也就在家里待个十天半月的。
张德辉说:“我发现了商机:今年纸张、香料缺货,明年肯定涨钱。过了年我先打发儿子来当铺内帮忙照管,我沿途贩些纸张香扇的,赶在端午节之前回来卖,肯定大赚。”
薛蟠心想:“我现在正没脸见人,常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况且我也不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如跟着张德辉出去闯个一年半载,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先躲躲羞去。”
薛蟠先跟张德辉说了,到了晚上,又跟薛姨妈商量。
薛姨妈听了心情特复杂,既高兴儿子长大懂事了,又担心他在外面招惹是非。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让他去。
薛姨妈:“咱家不差钱,你还是在家安分守己的吧。”
薛蟠早打定了主意,说:“你天天说我不学无术,现在我要学着做买卖了,你又不答应。张德辉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我跟着他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姨妈又跟宝钗商量,宝钗笑着说:“如果哥哥改邪归正了,那正好,如果还是那样,你守着他也没办法。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吧。妈给他一千两银子,就当给他交了学费了,挣到钱更好,挣不到钱也没关系。反正有伙计跟着,你就放心吧。”
薛姨妈思索了半天,最后,同意了。
第二天,薛姨妈叫来张德辉,隔着窗子,千叮万嘱,让他照顾好薛蟠。
张德辉:“太太放心,十四日是出行的好日子,我们雇下几匹骡子,十四一早出发。”
薛蟠喜不自禁。
薛姨妈和宝钗、香菱给薛蟠收拾行李,派了一个老仆人和四个小厮跟着,主仆六人,雇了三辆大车、四个骡子拉行李,薛蟠又骑了自己家的一匹大骡子,还牵着一匹备用马。
十三日,薛蟠先跟舅舅辞行,然后辞过贾府众人。
十四日,薛姨妈挥泪送别了薛蟠。
薛姨妈来京城时带的家人就不多,现在一下子又送走了五个大男人,家里就只剩了两个男子。
于是,薛姨妈重新进行了人事调整:所有出去的男人媳妇都搬进院子来住,香菱把东西收拾好,搬来跟薛姨妈住。
宝钗觉得这样安排欠妥:“妈妈既然有了这么多人作伴,不如让香菱跟我去园子里住。”
薛姨妈:“对呀,我早该想到的,你那里丫头少点,前几天还跟你哥商量要给你新买一个。”
宝钗:“新买的风险太高,如果看走了眼,来个淘气的或者智商不高的就麻烦了。还是沉住气,慢慢打听吧。”
香菱很高兴:“我本来想跟奶奶说和姑娘作伴去,没想到姑娘先说了。”
宝钗:“我知道你羡慕园子已经好久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好了,可以住上一年,我也有个做伴的,你也遂了心愿。”
香菱:“好姑娘,我想跟你学作诗。”
宝钗:“先别提写诗的事,今天第一天进园子,从老太太那开始,挨个走一圈,问候一声,不必特意说你搬进园子了,若有问的,就说我带了你进来做伴。”
香菱答应着刚要走,看见平儿走过来了。香菱忙问好,薛宝钗说:“我今天带了她来做伴,正要去回你奶奶一声。”
平儿:“姑娘说的见外了。”
宝钗:“商店有主人,庙里有主持。虽然不是大事,但是家有家规,园子里添了人,也应该告诉管家一声不是吗?既然你来了,我就不打发人过去说了。”
平儿答应着,问香菱:“你既然来了,怎么不去拜访一下邻居?”
宝钗:“她正要去呢。”
平儿:“我们家你就别去了,二爷病了在家呢。”
香菱答应着去了。
平儿对宝钗说:“最近我们家出了件新闻,听说没?”
宝钗:“这两天帮哥哥收拾行李,你们的事一概不知,连姐妹们也没见到。”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的不能动了。”
宝钗:“为啥?”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个贾雨村,也不知半路中哪里来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却给府里惹了很多麻烦!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里见了几把扇子,那不是普通的扇子,是文物。回家把所有的扇子拿出来看了一遍,没有一个顺眼的,就叫人去买‘文物扇’,你别说,还真找到了。二十把文物在一个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手里找到了。那人姓石,名呆子。二爷托了个熟人把石呆子请家里,经过鉴定,此人手里的扇子都是真迹,回家告诉了老爷,老爷说买,石呆子不卖,而且说:‘冻死、饿死,一千两银子也不卖。’老爷天天骂二爷,二爷天天磨石呆子。”
宝钗:“最后买了吗?”
平儿:“没有。石呆子说了:‘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贾雨村耳朵里,他想了个办法,说石呆子拖欠官银,把扇子抄了来。然后,把扇子送给了老爷,老爷问二爷:‘人家怎么拿到的?’二爷说:‘为这点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好意思!’老爷听完就打了二爷。也不知用什么东西打的,脸上破了相了。我们听说姨太太家有种神奇的丸药,专治跌打损伤,姑娘能否给我们一粒?”
宝钗让莺儿取了一粒给平儿。
>
薛蟠听说柳湘莲畏罪潜逃了,气才慢慢消了。又过了三五天,不疼了,照照镜子,脸上伤痕累累,还是没脸见大家,只能继续躺在家里装病。
转眼到了十月,到了该放年假的时候了。
当铺里有个总管,叫张德辉,六十多岁了,今年也要回家。他跟薛蟠请假,说明年开了春一定赶回来。
那时候,在外打工人员最多一年回一次家,而且年假特长。其实除去在路上走的时间,也长不到哪去,也就在家里待个十天半月的。
张德辉说:“我发现了商机:今年纸张、香料缺货,明年肯定涨钱。过了年我先打发儿子来当铺内帮忙照管,我沿途贩些纸张香扇的,赶在端午节之前回来卖,肯定大赚。”
薛蟠心想:“我现在正没脸见人,常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况且我也不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如跟着张德辉出去闯个一年半载,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先躲躲羞去。”
薛蟠先跟张德辉说了,到了晚上,又跟薛姨妈商量。
薛姨妈听了心情特复杂,既高兴儿子长大懂事了,又担心他在外面招惹是非。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让他去。
薛姨妈:“咱家不差钱,你还是在家安分守己的吧。”
薛蟠早打定了主意,说:“你天天说我不学无术,现在我要学着做买卖了,你又不答应。张德辉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我跟着他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姨妈又跟宝钗商量,宝钗笑着说:“如果哥哥改邪归正了,那正好,如果还是那样,你守着他也没办法。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吧。妈给他一千两银子,就当给他交了学费了,挣到钱更好,挣不到钱也没关系。反正有伙计跟着,你就放心吧。”
薛姨妈思索了半天,最后,同意了。
第二天,薛姨妈叫来张德辉,隔着窗子,千叮万嘱,让他照顾好薛蟠。
张德辉:“太太放心,十四日是出行的好日子,我们雇下几匹骡子,十四一早出发。”
薛蟠喜不自禁。
薛姨妈和宝钗、香菱给薛蟠收拾行李,派了一个老仆人和四个小厮跟着,主仆六人,雇了三辆大车、四个骡子拉行李,薛蟠又骑了自己家的一匹大骡子,还牵着一匹备用马。
十三日,薛蟠先跟舅舅辞行,然后辞过贾府众人。
十四日,薛姨妈挥泪送别了薛蟠。
薛姨妈来京城时带的家人就不多,现在一下子又送走了五个大男人,家里就只剩了两个男子。
于是,薛姨妈重新进行了人事调整:所有出去的男人媳妇都搬进院子来住,香菱把东西收拾好,搬来跟薛姨妈住。
宝钗觉得这样安排欠妥:“妈妈既然有了这么多人作伴,不如让香菱跟我去园子里住。”
薛姨妈:“对呀,我早该想到的,你那里丫头少点,前几天还跟你哥商量要给你新买一个。”
宝钗:“新买的风险太高,如果看走了眼,来个淘气的或者智商不高的就麻烦了。还是沉住气,慢慢打听吧。”
香菱很高兴:“我本来想跟奶奶说和姑娘作伴去,没想到姑娘先说了。”
宝钗:“我知道你羡慕园子已经好久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好了,可以住上一年,我也有个做伴的,你也遂了心愿。”
香菱:“好姑娘,我想跟你学作诗。”
宝钗:“先别提写诗的事,今天第一天进园子,从老太太那开始,挨个走一圈,问候一声,不必特意说你搬进园子了,若有问的,就说我带了你进来做伴。”
香菱答应着刚要走,看见平儿走过来了。香菱忙问好,薛宝钗说:“我今天带了她来做伴,正要去回你奶奶一声。”
平儿:“姑娘说的见外了。”
宝钗:“商店有主人,庙里有主持。虽然不是大事,但是家有家规,园子里添了人,也应该告诉管家一声不是吗?既然你来了,我就不打发人过去说了。”
平儿答应着,问香菱:“你既然来了,怎么不去拜访一下邻居?”
宝钗:“她正要去呢。”
平儿:“我们家你就别去了,二爷病了在家呢。”
香菱答应着去了。
平儿对宝钗说:“最近我们家出了件新闻,听说没?”
宝钗:“这两天帮哥哥收拾行李,你们的事一概不知,连姐妹们也没见到。”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的不能动了。”
宝钗:“为啥?”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个贾雨村,也不知半路中哪里来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却给府里惹了很多麻烦!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里见了几把扇子,那不是普通的扇子,是文物。回家把所有的扇子拿出来看了一遍,没有一个顺眼的,就叫人去买‘文物扇’,你别说,还真找到了。二十把文物在一个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手里找到了。那人姓石,名呆子。二爷托了个熟人把石呆子请家里,经过鉴定,此人手里的扇子都是真迹,回家告诉了老爷,老爷说买,石呆子不卖,而且说:‘冻死、饿死,一千两银子也不卖。’老爷天天骂二爷,二爷天天磨石呆子。”
宝钗:“最后买了吗?”
平儿:“没有。石呆子说了:‘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贾雨村耳朵里,他想了个办法,说石呆子拖欠官银,把扇子抄了来。然后,把扇子送给了老爷,老爷问二爷:‘人家怎么拿到的?’二爷说:‘为这点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好意思!’老爷听完就打了二爷。也不知用什么东西打的,脸上破了相了。我们听说姨太太家有种神奇的丸药,专治跌打损伤,姑娘能否给我们一粒?”
宝钗让莺儿取了一粒给平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