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天汉之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了几句闲话,王宵猎与陈求道一起,走进了旁边正在建的村子。
这里的房子是参考了附近民居,加以改进而成。每一家的面积接近一亩,三间正房,带两间耳房。东边是三间厢房,还有厨房。西边两间厢房,还有牛棚,西南角是厕所。门和厕所之间,则是放农具的杂物间。
院子里有一片菜园,靠近正房的地方则种花木,东边还有一个小鱼池。里面种了莲花,养几条鲤鱼。
看了一遍,陈求道叹道:“天下间的农户,有几家能如此?百姓到这里住过,只怕起奢靡之心。”
王宵猎道:“参议错了。这样的房子,其实花不了多少钱。看着整洁,不过是面积大,家里物品分门别类而已。在乡村,土地不值钱,这样大的房子很平常。真正费钱的,是这些房子。”
此时的建筑多是版筑,这村子里的房子却是青砖灰瓦。常住城里的家不觉得,农夫眼里可是稀奇。住惯了土屋茅顶,住进这里来,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陈求道看了盖好的样板房,点头道:“不错,烧制青砖,可不便宜。”
王宵猎道:“用煤烧砖,其实并不贵。真正贵的,是运费。这里是自己烧砖,价钱不高。乡下地方,如果窑场离得不远,用砖盖房子其实划得来。只是窑场离得近,还怎么赚钱呢?”
农村的人口密度低,要想窑场离得近,客户必然少,也就赚不到钱了。所以窑场只能建在城镇附近,偏僻地方的百姓买砖就贵了。贵的不是砖,而是砖的运费。
在房子里转了一圈,陈求道道:“天下的百姓,如果人人住得起这种房子,可真是国泰民丰了!”
王宵猎笑道:“所以正要你我努力,让百姓能赚到钱。有了钱,当然就住得好,吃得好。”
陈求道摇了摇头,显然不信。
王宵猎站在院子里,看着池子里的荷花正在盛开,几只蝴蝶上下飞舞。栽的石榴树上石榴红了,压弯了树枝。只是缺少了鸡鸭,让人觉得院子里少了生气。
看了许久,王宵猎道:“如果能让我治下的百姓住上这样的房子,三天吃一次肉,油水不缺,农活不累,我这宣抚使就不是白做了。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呢?”
陈求道摇了摇头。让百姓过上这种日子,他可不敢想。
王忠走过来,对王宵猎道:“今日中午宣抚要在那里用饭?”
王宵猎道:“就在这院子里吧。对了,今天来我还特意带了几瓶酒,饮上两杯。你这里应该有年长者,去叫他们过来,就说宣抚请他们吃饭。”
王忠道:“有几个是木工、泥工,做了多年,在这里指导着别人做活。他们一天顶别人两天,许多人愿来。”
王宵猎听了点头:“这样才对!徭役虽然是一年五十个工,但不能千篇一律,当作一个基本数字才好。不然,像这种多年的工匠,如何肯来?”
陈求道道:“若不千篇一律,就怕下面官吏狼狈为奸,把事情弄坏了。”
王宵猎道:“这个时候,就显出官员的用处。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就说明官员不合格,要及时换掉。想着我用什么制度,有什么规定,下面的人就不能为奸了,怎么可能?要给官员权力,也要让官承担责任,不能什么事情都从上到下一个样子。上面的人觉得下面的官员听话了,事情也就做坏了。”
陈求道点了点头。这种话,王宵猎经常说,只是一时之间做不到。上面的人放权,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很多人把握不住。放权给下边,下边的官员一时达不到要求,也不能有效行使权力。
王宵猎一向主张,官员不能什么事情都管,而要管真正该管的。官大的要放权给下属,官小的要放权给民间的行会、商会,放权给吏人、差人。一方面放权,另一方面监督,随时查漏补缺。宁愿监督的力量更强,而是要官府什么都管。对于官府来说,监督更加重要。千万不能官府什么都管起来,却疏忽了监督的力量。
对于这个时代,对下层官员和民间监督是新鲜事,大家都没有经验。陈与义从在襄阳的时候,就开始建立监督体系,现在也只是对官员监督的体系刚有,民间监督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占领了洛阳,王宵猎不只是占领的地盘大了,更重要的是势力范围稳固下来。许多事情,以前在襄阳的时候不能做,到了洛阳就可以做了。整个官僚体系,开始慢慢完备。
第709章待遇
天边飘来一朵云彩,遮住了太阳,天地间好像凉快了许多。柳树上的鸣蝉,也停止了鸣叫,想在喘口气。
在院子里的棚子下面,士卒摆上了酒菜。
主菜是这里的役夫中午吃的,一大盆白菜、豆腐、豆角、茄子加上五花肉的大乱炖。里面豆腐不少,肉则只有几块大肥肉片。还有一碟咸菜,配上黑乎乎的馒头就是役夫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了。
役夫出来干活,早饭在家里吃,中午饭由官方提供,晚饭回家吃。许多人为了节省家里的粮食,一般早晨都不吃饭,饿着肚子干一上午,中午使劲多吃。
王宵猎看了看桌子上的菜,对一边的版筑工童四郎道:“阿公,这里的饭还习惯吗?吃得好不好?”
童四郎道:“每日里都有白面馒头,还有肉,自然是极好了。”
王宵猎拿起一个馒头,来回看了一遍,道:“馒头确确实实是麦粉做的,只是太黑了些。你们家里,也吃这么黑的馒头?至于肉,一大盆菜,有没有二两?”
童四郎笑道:“官人,这馒头不算黑了。我看得不差,应该是一斤麦出八两半白面,人人家里都是这样。这几年渠道失修,许多地都无法浇灌,能有白面吃就算好了。至于肉,本来不便宜,就是尝个味道罢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渠道不修,天旱了地里就浇不上水。麦子浇了水可不行,只能种些别的。等忙过了这一两年,河南府统一做个规划,看看要修多少渠道,一年一年修起来就好了。”
童四郎和几个老人一起道:“有了渠道,不只是种麦,还能种稻呢。洛阳周围,太平年月都是种稻。”
后世的人们一说起高产作物,就是玉米之类。玉米作为碳四植物,确实容易比碳三植物的水稻、小麦高产。但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高产作物是水稻。一般来说,付出差不多的劳动,水稻亩产可以是小麦的将近两倍。只要是能开垦水田的地方,人们想方设法,都会种上稻子。
洛阳周围,伊、洛河可以浇灌的地方,习惯上种植水稻。只是金兵南来,大多数灌溉水渠都荒废了,这里也种不了水稻了。由于水利条件还好,许多地方种了麦子。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水利条件最好的地方种水稻,差一些的种麦子。实在无法浇水的,只能种粟米。
王宵猎道:“种水稻也好,种小麦也罢,渠道终是要重修。要建水利,就要有人,需要你们这些人出力。像现在这样,一年五十个工,你们觉得多吗?”
童四郎有些不好意。道:“不瞒官人,多还是多的。一年三百六百十天,徭役就有五十天,百姓还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日子?不过,与以前比起来,倒也不算多。”
王宵猎点了点头。问道:“那么你们自己觉得,一年多少个工合适?”
童四郎道:“平日里闲谈,多家觉得,一年三十个工,差不多算是不多不少。”
王宵猎对陈求道道:“一下子减了二十个工,只怕短时间不行了。现在天下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徭役不敢一下子减那么多。一个工一百文,减二十个工,一个人官府就要多花两贯钱。唉,现在还是缺钱。”
童四郎道:“官人也不必烦恼。我们寻常百姓闲谈,当不得真。”
王宵猎叹了口气:“怎么当不得真呢?世间的事,就是官府认为百姓该付出多少,百姓觉得应该付出多少,寻个折中的数目。若是官府有余力,百姓当然付出来的越少越好。你们觉得三十个工好,那这就是个合理数值,官府应该尽量向这个数字靠。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只能先五十工。以后条件好了,再减到三十个工。”
陈求道道:“减到三十个工,百姓又觉得二十个工好。真减到二十个工了,他们还是觉得多。”>
说了几句闲话,王宵猎与陈求道一起,走进了旁边正在建的村子。
这里的房子是参考了附近民居,加以改进而成。每一家的面积接近一亩,三间正房,带两间耳房。东边是三间厢房,还有厨房。西边两间厢房,还有牛棚,西南角是厕所。门和厕所之间,则是放农具的杂物间。
院子里有一片菜园,靠近正房的地方则种花木,东边还有一个小鱼池。里面种了莲花,养几条鲤鱼。
看了一遍,陈求道叹道:“天下间的农户,有几家能如此?百姓到这里住过,只怕起奢靡之心。”
王宵猎道:“参议错了。这样的房子,其实花不了多少钱。看着整洁,不过是面积大,家里物品分门别类而已。在乡村,土地不值钱,这样大的房子很平常。真正费钱的,是这些房子。”
此时的建筑多是版筑,这村子里的房子却是青砖灰瓦。常住城里的家不觉得,农夫眼里可是稀奇。住惯了土屋茅顶,住进这里来,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陈求道看了盖好的样板房,点头道:“不错,烧制青砖,可不便宜。”
王宵猎道:“用煤烧砖,其实并不贵。真正贵的,是运费。这里是自己烧砖,价钱不高。乡下地方,如果窑场离得不远,用砖盖房子其实划得来。只是窑场离得近,还怎么赚钱呢?”
农村的人口密度低,要想窑场离得近,客户必然少,也就赚不到钱了。所以窑场只能建在城镇附近,偏僻地方的百姓买砖就贵了。贵的不是砖,而是砖的运费。
在房子里转了一圈,陈求道道:“天下的百姓,如果人人住得起这种房子,可真是国泰民丰了!”
王宵猎笑道:“所以正要你我努力,让百姓能赚到钱。有了钱,当然就住得好,吃得好。”
陈求道摇了摇头,显然不信。
王宵猎站在院子里,看着池子里的荷花正在盛开,几只蝴蝶上下飞舞。栽的石榴树上石榴红了,压弯了树枝。只是缺少了鸡鸭,让人觉得院子里少了生气。
看了许久,王宵猎道:“如果能让我治下的百姓住上这样的房子,三天吃一次肉,油水不缺,农活不累,我这宣抚使就不是白做了。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呢?”
陈求道摇了摇头。让百姓过上这种日子,他可不敢想。
王忠走过来,对王宵猎道:“今日中午宣抚要在那里用饭?”
王宵猎道:“就在这院子里吧。对了,今天来我还特意带了几瓶酒,饮上两杯。你这里应该有年长者,去叫他们过来,就说宣抚请他们吃饭。”
王忠道:“有几个是木工、泥工,做了多年,在这里指导着别人做活。他们一天顶别人两天,许多人愿来。”
王宵猎听了点头:“这样才对!徭役虽然是一年五十个工,但不能千篇一律,当作一个基本数字才好。不然,像这种多年的工匠,如何肯来?”
陈求道道:“若不千篇一律,就怕下面官吏狼狈为奸,把事情弄坏了。”
王宵猎道:“这个时候,就显出官员的用处。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就说明官员不合格,要及时换掉。想着我用什么制度,有什么规定,下面的人就不能为奸了,怎么可能?要给官员权力,也要让官承担责任,不能什么事情都从上到下一个样子。上面的人觉得下面的官员听话了,事情也就做坏了。”
陈求道点了点头。这种话,王宵猎经常说,只是一时之间做不到。上面的人放权,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很多人把握不住。放权给下边,下边的官员一时达不到要求,也不能有效行使权力。
王宵猎一向主张,官员不能什么事情都管,而要管真正该管的。官大的要放权给下属,官小的要放权给民间的行会、商会,放权给吏人、差人。一方面放权,另一方面监督,随时查漏补缺。宁愿监督的力量更强,而是要官府什么都管。对于官府来说,监督更加重要。千万不能官府什么都管起来,却疏忽了监督的力量。
对于这个时代,对下层官员和民间监督是新鲜事,大家都没有经验。陈与义从在襄阳的时候,就开始建立监督体系,现在也只是对官员监督的体系刚有,民间监督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占领了洛阳,王宵猎不只是占领的地盘大了,更重要的是势力范围稳固下来。许多事情,以前在襄阳的时候不能做,到了洛阳就可以做了。整个官僚体系,开始慢慢完备。
第709章待遇
天边飘来一朵云彩,遮住了太阳,天地间好像凉快了许多。柳树上的鸣蝉,也停止了鸣叫,想在喘口气。
在院子里的棚子下面,士卒摆上了酒菜。
主菜是这里的役夫中午吃的,一大盆白菜、豆腐、豆角、茄子加上五花肉的大乱炖。里面豆腐不少,肉则只有几块大肥肉片。还有一碟咸菜,配上黑乎乎的馒头就是役夫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了。
役夫出来干活,早饭在家里吃,中午饭由官方提供,晚饭回家吃。许多人为了节省家里的粮食,一般早晨都不吃饭,饿着肚子干一上午,中午使劲多吃。
王宵猎看了看桌子上的菜,对一边的版筑工童四郎道:“阿公,这里的饭还习惯吗?吃得好不好?”
童四郎道:“每日里都有白面馒头,还有肉,自然是极好了。”
王宵猎拿起一个馒头,来回看了一遍,道:“馒头确确实实是麦粉做的,只是太黑了些。你们家里,也吃这么黑的馒头?至于肉,一大盆菜,有没有二两?”
童四郎笑道:“官人,这馒头不算黑了。我看得不差,应该是一斤麦出八两半白面,人人家里都是这样。这几年渠道失修,许多地都无法浇灌,能有白面吃就算好了。至于肉,本来不便宜,就是尝个味道罢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渠道不修,天旱了地里就浇不上水。麦子浇了水可不行,只能种些别的。等忙过了这一两年,河南府统一做个规划,看看要修多少渠道,一年一年修起来就好了。”
童四郎和几个老人一起道:“有了渠道,不只是种麦,还能种稻呢。洛阳周围,太平年月都是种稻。”
后世的人们一说起高产作物,就是玉米之类。玉米作为碳四植物,确实容易比碳三植物的水稻、小麦高产。但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高产作物是水稻。一般来说,付出差不多的劳动,水稻亩产可以是小麦的将近两倍。只要是能开垦水田的地方,人们想方设法,都会种上稻子。
洛阳周围,伊、洛河可以浇灌的地方,习惯上种植水稻。只是金兵南来,大多数灌溉水渠都荒废了,这里也种不了水稻了。由于水利条件还好,许多地方种了麦子。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水利条件最好的地方种水稻,差一些的种麦子。实在无法浇水的,只能种粟米。
王宵猎道:“种水稻也好,种小麦也罢,渠道终是要重修。要建水利,就要有人,需要你们这些人出力。像现在这样,一年五十个工,你们觉得多吗?”
童四郎有些不好意。道:“不瞒官人,多还是多的。一年三百六百十天,徭役就有五十天,百姓还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日子?不过,与以前比起来,倒也不算多。”
王宵猎点了点头。问道:“那么你们自己觉得,一年多少个工合适?”
童四郎道:“平日里闲谈,多家觉得,一年三十个工,差不多算是不多不少。”
王宵猎对陈求道道:“一下子减了二十个工,只怕短时间不行了。现在天下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徭役不敢一下子减那么多。一个工一百文,减二十个工,一个人官府就要多花两贯钱。唉,现在还是缺钱。”
童四郎道:“官人也不必烦恼。我们寻常百姓闲谈,当不得真。”
王宵猎叹了口气:“怎么当不得真呢?世间的事,就是官府认为百姓该付出多少,百姓觉得应该付出多少,寻个折中的数目。若是官府有余力,百姓当然付出来的越少越好。你们觉得三十个工好,那这就是个合理数值,官府应该尽量向这个数字靠。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只能先五十工。以后条件好了,再减到三十个工。”
陈求道道:“减到三十个工,百姓又觉得二十个工好。真减到二十个工了,他们还是觉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