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元末翘楚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用一人作为贴身侍卫进入帅府,原有的侍卫亲兵全部留在帅府栅栏外面。他解下全部铠甲、脱靴后,倒床酣睡,一觉直到天亮。
500壮士中的疑虑者终于心安,有的说道:“朱公既活我们,又以腹心待之,何不尽力图报?”
攻打集庆时,这些壮士大多数都勇于冲锋陷阵。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把激将挑战信送进城中。朱元璋想,如果福寿依然坚守,不出城。再于城下叫骂引诱。
此信由朱元璋口述、汪广洋书写于白绢上。根据冯国用的意见,对阵时间留空。占领方山后才酌情补上。
信中写道:福寿老儿,尔倚仗城高墙厚固守,犹乌龟缩头于甲中。尔以(凭借)埜先奴颜婢膝,杀死我都帅天叙、主帅天佑,算何本事?我军以(因为)备不足,两次攻城失败,不过是給无能鼠辈捡个便宜!尔若真有本事,三月初九出城,与我乡民大军博战,毋作缩头乌龟!
落款是:太平府元帅朱元璋
朱元璋有意降低身份,以助长福寿的傲气。
福寿看信后,冷笑道:区区黄口,竟敢与我叫嚣!岂知我一千铁骑的厉害。
随后回信道:元璋小儿,尔侥幸夺得太平便不知天高地厚,老爷初九定杀尔片甲不留!
朱元璋见信后大喜。初六,朱氏红军兵临集庆城,在东门东南四里远扎营。
三月己丑日(初九),福寿亲自出城指挥迎战。两军布阵面对,相距大约40丈(127米)。
元军前阵是马军方阵,1000轻骑兵排成10排,每排100骑,形成100个纵队,约200米宽。福寿骑马立于方阵前正中,右边是一名骑马的随从武官,左边是骑兵的千夫长。他们后面是一排号手,有10人,间隔约2米,与骑兵纵队错开。
马军阵后面是步兵方队,300人一排,共有30?排。总共一万人马。
当时,朱氏红军马匹很少,只够将校骑用,没有马军。但是,汤和、邓愈已经按照作战计划在天亮前布置好对付蒙古骑兵的方阵。
红军的方阵由40个长条阵组成,大约210米宽。各长条阵的间隔约为8尺(2.5米),形成39条纵向通道。
每个长条阵中第一排是4名手刀兵,用来遮挡身后的两面挡马战墙。每块战墙高4.4尺(约1.4米),长4.4尺,即可掩护两人,又方便两人搬动。本是用作营寨的围墙。
这种围墙是组合式,便于拆装运输。墙面由一个方木框和较密的竹篱笆构成。支撑由一副方木三角支架组成。墙面木框的下梁(即地梁)有三个等距小圆孔,可用粗铁钉或竹签固定于地面。其立柱上下有两个小圆孔,用铁销与支架立柱连接。三角支架的立柱有对应的两个小圆孔,其地梁有一个小圆孔,也作固定用。竹篱笆是以铁丝绑于方框上。
每个长阵第一排战墙后面隐蔽5排长弓手,每排3人。左右两侧各固定4面战墙,连成一排,类似∩形,以护卫弓箭手。两边的弓箭手离战墙约0.5米。
中间两个长阵的长弓手后面各有一名佩刀军官,一个是郭英、一个是千夫长。
长弓手后面是49排手刀兵,每排4人,加上第一排共50排。全方阵共有8000手刀兵。手刀阵前10排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因为打头阵,个个配有手牌。
手牌是古代步兵盾牌的一种,属于轻便盾牌。其两头宽中间窄,常规手牌中间最窄处宽一尺(约31.7厘米),两头宽为1尺3寸(约41厘米),以白杨木或松木制成,轻便而坚实。其正面常绘有虎形彩纹,后面有把手,携带及作战都很方便。
每4排手刀兵的两侧是青布墙,长约4米,由两根原木立柱和一整块青麻布组成。立柱固定于地面,高4.4尺(约1.4米)。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相邻长条阵的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2.5米),可以让两匹战马并排跑过。
青布墙本是朱氏红军长途行军中在野外露宿的围墙。
手刀兵长阵的后面是长矛兵长条阵,间隔约3尺。由朱氏红军老部队百夫长40人和400名魁梧的士兵组成的40个执法队,均握手刀站立手刀长阵后面。其左大臂配戴一个白色布套,墨写“执法”二字。
朱元璋安排执法队主要是防范“陈家军”出现倒戈者或逃兵。手刀阵中间20排是降附的陈家军,后面20排则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
开战前,各执法队按照命令在各自的纵向通道来回巡行了一遍。这是发出无声的警示信息。
长矛兵有20排,每排4人。每4排两侧各有一面青布墙,与相邻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向后延伸前面的通道。这些青布墙也高4.4尺(约1.4米),长约5.6米,便于8个长矛兵并排防御。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
长条阵最后两排是身穿铠甲的短弓手,每排4人,全部下蹲。其后背是两面竹木结构组合式战墙,长还是4.4尺(约1.4米)。高只有3.8尺(约1.2米),便于短弓手放箭。这种矮战墙是短弓部队的专配。
朱氏红军的这种战墙和组合式围墙(高战墙)是朱元璋在六和城保卫战时受战垒启发指示制作的,由冯国用设计。
在每个长条阵的短弓手和长矛兵之间,有一名长矛兵的百夫长。几位镇抚和千夫长也在其中。
红军方阵每个通道口前面站立1名手刀兵、1名传令兵、2名百夫长,主要是遮挡通道,迷惑敌军。中部8个通道口没有手刀兵,而是1名长杆旗手。8面红旗正中两面都缝着一个金色的“朱”字。
方阵左右第十五个通道口前面约两丈远分别是骑马的总管——汤和、邓愈,手握一面中型三角红旗。旗帜两面都缝有一个金黄色的“令”字。这是约定发射长箭的令旗。
正中通道右侧长矛兵长阵的前部设置一辆6尺(约1.9米)高的指挥车,朱元璋身穿铠甲战袍端坐正中,冯国用身穿铠甲战袍佩剑立于左侧。此车前后各有5排身穿铠甲的持盾握刀亲兵。每排3人,两边的亲兵面向青布墙。冯国胜身穿铠甲战袍佩剑骑马位于后排亲兵的后面。
指挥车左右长矛兵阵的前部各置一辆鼓车。
福寿一声令下,他的随从武官举起一面战刀,喊道:“吹号!”
10名号手同时吹响牛角号,沉闷的声音传遍战场,元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距离约25丈(79米)时,汤和首先举起红色令旗,邓愈紧跟着也举起令旗,同时奔向两边。第一排遮挡战墙的手刀兵马上撤回战墙后面。
各通道口的传令兵则举起小型三角红旗,按照约定叫喊“放箭”。旗帜两面也缝有金色的”令“字。
接着,传令兵跟随百夫长和旗手撤到长弓手后面。
五排长弓手迅速举弓发射乱箭,600支长箭在空中划出各自的弧形轨道,刺进元军的骑兵队伍。顷刻之间,约有100多骑兵被密集的重箭击中。
一些战马被刺伤,发出痛苦的嘶鸣。
长箭发射两次后,骑兵前锋已经接近红军阵地。
元军统帅福寿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组建长弓队,认为红军的短箭只能伤害前面迫近的一两排骑兵,后面的大队铁骑很快就像潮水一样冲过五十米,冲乱红军的方阵。万万没有料到,“元璋小儿”使他吃了大亏!
当骑兵距离阵地还有大约10丈(31.7米)时,朱元帅下令准备行动,冯国用传令高喊:“慢击鼓!”
咚—咚—咚—咚—的鼓声传遍阵地。手刀兵全部下蹲,避免骑兵砍头。长矛兵分左右转向侧面青布墙,每墙8人一排,斜举长矛。矛头统一位于青布墙上方,威慑骑兵。
这时,红军长弓手继续放箭,杀死杀伤不少马军后面的元军步兵,极大地挫败了他们的锐气。
面临高战墙,元军骑兵无可奈何,只能按照红军的设计冲进通道。当他们想一路砍杀,不料又遭遇青布墙的阻挡和长矛的威胁,蒙古弯刀成了废铁。
战马通过青布墙时,长矛兵按照作战要求,并不刺杀骑兵,让其通过。
当最后一批骑兵跑出通道,隐蔽在最后两排的短弓手立刻起立举弓,对准他们的后背轮流放箭。这批骑兵转眼死的死、伤的伤。前面的元军骑兵冲出红军方阵几十米时,突然发现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区。
红军长阵后方(东面)约30丈(95米)远处还有一长排矮战墙,弧形设置。共有120面,每面间隔约2尺(0.63米),总长度约240米。
每面战墙后面站立3排短弓手,每排2人。弓手后面站立两排长矛兵,每排3人,护卫弓箭手。这支部队由居中骑马的镇抚郭兴指挥。其左右每10面战墙士兵后站立一个传令兵。
第一批发现战墙的骑兵急忙勒停战马,想转弯逃跑,可是已经晚了。后面的骑兵纷纷勒马止步,几百匹战马挤作一团,嘶鸣声此起彼伏。
郭兴举起一面中型三角红色令旗,大喊“放箭!”
传令兵依次举起小型三角红色令旗,跟着喊道:“放箭!”
东面的短箭分批射出,与西面发射的短箭形成前后夹击,至少有两支箭射向一个目标。元军骑兵在劫难逃,纷纷中箭死伤,只有伏击区南北两侧的少数骑兵漏网。
当大部分骑兵中箭后,郭兴再次举起中型令旗,大喊“停止放箭!”
传令兵则依次举起小型令旗,跟着喊道“停止放箭”。
短弓手停止放箭后,东西两面的红军镇抚和千夫长、百夫长带领长矛兵冲进伏击区,按照作战计划,包围追杀受伤和未受伤乱窜的骑兵,缴获战马。
当元军骑兵全部通过手刀兵长阵时,冯国用传令大喊:“快击鼓!”
随着急促不停的鼓声,朱氏红军8000手刀兵立刻冲出阵地,像一股股急流涌向扑来的元军步兵。
元军号声不断,红军战鼓震天。双方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元军马、步兵死伤6000多人,福寿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城里,再也不敢出城迎战,闭门坚守。红军死伤3000余人。
战斗结束后,红军缴获完好战马700多匹。攻占金陵后,朱元璋组建了第一支马军。
朱元璋不像郭天叙,打打停停。当天晚上,就命汤和派遣工事部队偷偷在护城河架设了一种组合式简易濠桥。这种桥是冯国用设计的。
工事兵搬运了30条长3.2丈(约10.1米)、宽1.3尺(约0.4米)的厚木板,每块木板两端钻有孔,前端拴有长麻绳。他们身系板绳游过河,然后把桥板头拉到对岸。
每座桥放置三块桥板,总宽超过云梯车的宽度(1米)。随后,他们把两个跨度比河略宽2寸(约6厘米)的“A”形直角三角桥架,分别贴着濠桥两边压下河边,按到三角架中间的横撑下端与桥板底平行即止。
桥架用直径3寸(约9.5厘米)左右的原木制作,高约4米。横撑离三角顶2米。
其下方约0.5米处的两腿外侧,各有一个直径2.5寸(约8厘米)左右的通榫肩头,长4寸(12.6厘米)。
最后,他们把两根直径2寸(约6.3厘米)左右的原木横梁在桥板下桥腿的外侧插进通榫肩头上,用麻绳绑牢。压着横梁的桥板处有两个穿绳孔,工兵再用麻绳把桥板与横梁绑紧在一起,就算完工了。
桥板有了这个三角形桥架支撑,既相对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弹力,使桥板上的压力通过两条腿分散到岸边。
工事兵架设了10座这样的濠桥,两桥间隔约10米。每座濠桥都对准一个城墙垛口。
1356年三月庚寅日(初十),天蒙蒙亮时,金陵城东门左边出现盛景——距离东门南侧城墙约70米处出现20部云梯,高约2.7丈(8.55米),排成两排,每排10部,间隔约10米。
每两部云梯对准一座濠桥,向西缓缓前进,离墙约50米时停止待命。后面是步兵纵队。
第一次攻城,张天佑采用竹梯登城攻打金陵失败后,朱元璋和冯国用、汤和、邓愈开会讨论时,都认为竹梯不易攻城,造成的伤亡太大。为了更有效地攀登城墙,朱元璋决定借鉴在濠州守城时缴获的元军折叠式木制云梯,改为可拆装非折叠云梯车。
于是,由冯国用设计,李善长监制出朱氏红军的云梯车。
云梯的梯腿和踏板较宽,两腿由两根2.85丈(约9米)长木料做成,梯宽1.3尺(约0.4米)。支撑的两腿长1丈(约3.2米),上下有两根横撑,固定在云梯两腿后1丈处,形成等腰三角形。脚距6.3尺(约2米)。在前后两腿3尺长处有一根横撑。全部卯榫连接。
木制云梯车长3.5米、含轮宽3.2尺(约1米)。底盘(铺板框架)长9.5尺(约3米)、宽2.8尺(约0.89米)。底盘上有牢固的卡住云梯的长方形木框,长宽尺寸刚好可以把云梯四脚包住,高3寸(约9.5厘米),厚1寸(约3.2厘米)。在左右木框板正对梯腿的中心有一个水平铁销孔,插入两根1.6尺(约0.5米)长的铁销固定。
云梯四脚点的底盘下安置车轮横轴。后轮中轴线离底盘尾端1尺(约0.32米)。车轮为6根辐条式,直径1.6尺(约0.5米)。
云梯四周有长方形车框架,长7.3尺(约2.3米),宽2.6尺(约0.82米),高5.4尺(约1.71米)。共有6根对称的立柱。前面一对方立柱位于前轮中轴线。中间一对方立柱位于离底盘后端1.6尺(约0.5米)处。后面一对方立柱位于地盘尾端两角处。车框上端前面和左右共有三条压梁,腰部共有三条横撑。全部卯榫连接。
后面两对立柱的左右外侧钉满挡箭板条,每条板子长3.8尺(约1.2米),0.5米长的前半部横钉在两根立柱上,后半部悬空,尾端和靠近前端事先各加钉一根5.4尺长垂直固定条。后面4根立柱顶部安装了一块活动挡箭板,长3.8尺、宽2.6尺,可向右边打开,以便步兵登梯。
这个挡箭车架不仅可以保护推车兵,还有压重平衡的作用,避免前行时云梯向前倾倒。
最后两根立柱2.2尺(约0.7米)高处有一条栏杆,为推车扶手,可拆装,通过后立柱上的固定木槽拴卡住,就像双扇门的门闩。进出城门及行军时,拔掉铁销,可以取下云梯,放倒在云梯车架上。
攻城时,士兵登梯不用抓扶梯腿,可以一手持盾抵挡箭石、一手握刀登梯攻城,减少了伤亡。
当天完全放亮,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的朱元帅下令击鼓。两面立于鼓车上的战鼓不急不缓地擂响起来,震天动地。40个云梯兵把20部高耸的云梯车推上濠桥,通过护城河,直达城墙垛口。按照作战计划,每两部云梯一排,靠上相邻的两个垛口。
每一排云梯后方左右各有三排身穿铁皮铠甲的弓弩手,每排5人,掩护攻城的步兵。他们身后有一名百夫长指挥、督战。
300名弓弩手离城墙约30米时止步,轮番发射弩箭。箭镞犹如疾风骤雨,冲向云梯左右的城墙垛口,基本压住了垛口的元军弓箭兵。
按照作战计划,10座濠桥东岸还各有30名弓弩手和30名短弓手待命,由郭兴、郭英分别指挥,随时过河替补。
各云梯后面排成单行的战士绵延约上百米。前端攻破城头后,他们就像出巢的20条蟒蛇爬上城墙。个个持圆盾握刀,前赴后继攀登上城。
东门外约70米远是几位骑马镇抚带领的步兵大军,等待城门打开,冲进集庆。
红军的弩箭攻势迅猛、有效,元军的防御明显失效。红军20路蚁兵纷纷攻破垛口,登上城头,展开城头争夺战。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元军终于抵挡不住,一部分溃败下城。这时,福寿还在东南角伏龟楼的二层北面雅座指挥、督战。
不久,东门被打开,大量步兵蜂拥而入。红军越战越勇,元军越战越弱,最后溃散。
有三个文武官员跟随福寿。有的好心劝其撤离,有的劝其停止抵抗,他听了怒火直冒,叱骂不已。一些登上东墙的红军将士杀向伏龟楼,元兵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有的退进伏龟楼。红军战士跟着杀进楼中,一直杀到楼上。结果,混战之中,还待在雅座的福寿被一刀砍死。
这次战役,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阿鲁厌、参知政事(从二品)伯嘉努以及集庆路万户府达鲁花赤(正三品)等全部战死。行御史台御史中丞(正二品)王稷、元帅李宁等三百人被俘。
当天,廖永安携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师两军以绝对优势击溃了集庆城的元军水师。御史中丞(正二品)蛮子海牙带领水师残部顺流而下,投奔了平江城的周王张士诚。
水师元帅叶撒和水师苗军元帅寻朝佐、许成,各自率部投降。参知政事兼水师都元帅康茂才也被俘虏。
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城,总共得到军民五十余万人,实力大增。
康茂才被俘后,怯怯地对朱元璋说道:“昔日我们交战各为其主,今日我败在尔手乃是天命。尔若饶我不死,必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听完大笑,接着说道:尔可为我水师管军总管,仍旧带领尔被俘的水师官兵和苗军,编为水师第三军,听从廖永安节度。
康茂才没有想到朱元璋如此大度、大胆,钦佩不已,从此死心塌地追随他。
康茂才,相貌难看,生一张瓜子脸,下巴尖。长一对斗心眉——浓粗而大,色黑微乱。说来也巧,眉下嵌一双阴阳眼。不过,却有一只形美可观的守本鼻——鼻长略略有势,山根不断;兰台、廷尉分明,不露孔;准头略尖、肤色润白。
古代面相学认为:斗心眉主使性情急躁,亦主多情多义。若配阴阳眼,主使富贵,亦主孤独。守本鼻主使性情温柔,富而守财,贵而清正,生平不出大凶,逢凶化吉。此鼻者多得贵人提拔,是中富中贵之相。
再说朱元璋,进城后在行御史台衙门前召集被俘的旧吏、儒士和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做了一个表态讲话。
他推心置腹地说道:“元朝失政,所在纷扰、兵戈四起、生灵涂炭。尔等处危城之中,朝夕惴惴,不能不保。我率师至此,是为民除乱耳!尔等各安其业,勿怀疑惧。贤人君子,有愿相从立功建业者,我以礼用之。居官者,慎毋暴横,以殃我民,旧政有不便者,我为尔除之。”
于是,集庆官民依然安居乐业。原集庆路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投靠朱元璋,全部被录用。
三月辛卯(十一)日,朱元璋上城周游一圈,浏览城郭、山水。他对陪同的汤和、邓愈及徐达等人说道:“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之也!仓廪实,人民足,我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辅助)左右,何功不成?”
众将相视而笑,有点志得意满。徐达则说:“成功立业亦非偶然,今得此地,亦是天助也!”
这话很像挠痒痒,使得朱元帅很舒服。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次能够攻占太平、金陵,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廖永安,其次是冯国用。
朱元璋踌躇满志,几天后把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应天”,寓意他顺应天意。
接着,他在应天府设置天兴翼大元帅府,任命廖永安为天兴翼统军大元帅。任命廖永忠为水师一军统军元帅。
“天兴”,寓意天神助他(朱元璋)大业兴盛。
太平府兴国翼一直没有元帅。这次,朱元璋任命参与攻打集庆的赵忠为兴国翼统军元帅,镇守太平府。晋升徐达的部属千夫长陆仲亨、丁德兴为镇抚。
注释:
①都总制庸田使:官职,正三品,都总制庸田使司的首领,掌农田种植之事。副使为从三品。
国用一人作为贴身侍卫进入帅府,原有的侍卫亲兵全部留在帅府栅栏外面。他解下全部铠甲、脱靴后,倒床酣睡,一觉直到天亮。
500壮士中的疑虑者终于心安,有的说道:“朱公既活我们,又以腹心待之,何不尽力图报?”
攻打集庆时,这些壮士大多数都勇于冲锋陷阵。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把激将挑战信送进城中。朱元璋想,如果福寿依然坚守,不出城。再于城下叫骂引诱。
此信由朱元璋口述、汪广洋书写于白绢上。根据冯国用的意见,对阵时间留空。占领方山后才酌情补上。
信中写道:福寿老儿,尔倚仗城高墙厚固守,犹乌龟缩头于甲中。尔以(凭借)埜先奴颜婢膝,杀死我都帅天叙、主帅天佑,算何本事?我军以(因为)备不足,两次攻城失败,不过是給无能鼠辈捡个便宜!尔若真有本事,三月初九出城,与我乡民大军博战,毋作缩头乌龟!
落款是:太平府元帅朱元璋
朱元璋有意降低身份,以助长福寿的傲气。
福寿看信后,冷笑道:区区黄口,竟敢与我叫嚣!岂知我一千铁骑的厉害。
随后回信道:元璋小儿,尔侥幸夺得太平便不知天高地厚,老爷初九定杀尔片甲不留!
朱元璋见信后大喜。初六,朱氏红军兵临集庆城,在东门东南四里远扎营。
三月己丑日(初九),福寿亲自出城指挥迎战。两军布阵面对,相距大约40丈(127米)。
元军前阵是马军方阵,1000轻骑兵排成10排,每排100骑,形成100个纵队,约200米宽。福寿骑马立于方阵前正中,右边是一名骑马的随从武官,左边是骑兵的千夫长。他们后面是一排号手,有10人,间隔约2米,与骑兵纵队错开。
马军阵后面是步兵方队,300人一排,共有30?排。总共一万人马。
当时,朱氏红军马匹很少,只够将校骑用,没有马军。但是,汤和、邓愈已经按照作战计划在天亮前布置好对付蒙古骑兵的方阵。
红军的方阵由40个长条阵组成,大约210米宽。各长条阵的间隔约为8尺(2.5米),形成39条纵向通道。
每个长条阵中第一排是4名手刀兵,用来遮挡身后的两面挡马战墙。每块战墙高4.4尺(约1.4米),长4.4尺,即可掩护两人,又方便两人搬动。本是用作营寨的围墙。
这种围墙是组合式,便于拆装运输。墙面由一个方木框和较密的竹篱笆构成。支撑由一副方木三角支架组成。墙面木框的下梁(即地梁)有三个等距小圆孔,可用粗铁钉或竹签固定于地面。其立柱上下有两个小圆孔,用铁销与支架立柱连接。三角支架的立柱有对应的两个小圆孔,其地梁有一个小圆孔,也作固定用。竹篱笆是以铁丝绑于方框上。
每个长阵第一排战墙后面隐蔽5排长弓手,每排3人。左右两侧各固定4面战墙,连成一排,类似∩形,以护卫弓箭手。两边的弓箭手离战墙约0.5米。
中间两个长阵的长弓手后面各有一名佩刀军官,一个是郭英、一个是千夫长。
长弓手后面是49排手刀兵,每排4人,加上第一排共50排。全方阵共有8000手刀兵。手刀阵前10排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因为打头阵,个个配有手牌。
手牌是古代步兵盾牌的一种,属于轻便盾牌。其两头宽中间窄,常规手牌中间最窄处宽一尺(约31.7厘米),两头宽为1尺3寸(约41厘米),以白杨木或松木制成,轻便而坚实。其正面常绘有虎形彩纹,后面有把手,携带及作战都很方便。
每4排手刀兵的两侧是青布墙,长约4米,由两根原木立柱和一整块青麻布组成。立柱固定于地面,高4.4尺(约1.4米)。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相邻长条阵的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2.5米),可以让两匹战马并排跑过。
青布墙本是朱氏红军长途行军中在野外露宿的围墙。
手刀兵长阵的后面是长矛兵长条阵,间隔约3尺。由朱氏红军老部队百夫长40人和400名魁梧的士兵组成的40个执法队,均握手刀站立手刀长阵后面。其左大臂配戴一个白色布套,墨写“执法”二字。
朱元璋安排执法队主要是防范“陈家军”出现倒戈者或逃兵。手刀阵中间20排是降附的陈家军,后面20排则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
开战前,各执法队按照命令在各自的纵向通道来回巡行了一遍。这是发出无声的警示信息。
长矛兵有20排,每排4人。每4排两侧各有一面青布墙,与相邻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向后延伸前面的通道。这些青布墙也高4.4尺(约1.4米),长约5.6米,便于8个长矛兵并排防御。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
长条阵最后两排是身穿铠甲的短弓手,每排4人,全部下蹲。其后背是两面竹木结构组合式战墙,长还是4.4尺(约1.4米)。高只有3.8尺(约1.2米),便于短弓手放箭。这种矮战墙是短弓部队的专配。
朱氏红军的这种战墙和组合式围墙(高战墙)是朱元璋在六和城保卫战时受战垒启发指示制作的,由冯国用设计。
在每个长条阵的短弓手和长矛兵之间,有一名长矛兵的百夫长。几位镇抚和千夫长也在其中。
红军方阵每个通道口前面站立1名手刀兵、1名传令兵、2名百夫长,主要是遮挡通道,迷惑敌军。中部8个通道口没有手刀兵,而是1名长杆旗手。8面红旗正中两面都缝着一个金色的“朱”字。
方阵左右第十五个通道口前面约两丈远分别是骑马的总管——汤和、邓愈,手握一面中型三角红旗。旗帜两面都缝有一个金黄色的“令”字。这是约定发射长箭的令旗。
正中通道右侧长矛兵长阵的前部设置一辆6尺(约1.9米)高的指挥车,朱元璋身穿铠甲战袍端坐正中,冯国用身穿铠甲战袍佩剑立于左侧。此车前后各有5排身穿铠甲的持盾握刀亲兵。每排3人,两边的亲兵面向青布墙。冯国胜身穿铠甲战袍佩剑骑马位于后排亲兵的后面。
指挥车左右长矛兵阵的前部各置一辆鼓车。
福寿一声令下,他的随从武官举起一面战刀,喊道:“吹号!”
10名号手同时吹响牛角号,沉闷的声音传遍战场,元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距离约25丈(79米)时,汤和首先举起红色令旗,邓愈紧跟着也举起令旗,同时奔向两边。第一排遮挡战墙的手刀兵马上撤回战墙后面。
各通道口的传令兵则举起小型三角红旗,按照约定叫喊“放箭”。旗帜两面也缝有金色的”令“字。
接着,传令兵跟随百夫长和旗手撤到长弓手后面。
五排长弓手迅速举弓发射乱箭,600支长箭在空中划出各自的弧形轨道,刺进元军的骑兵队伍。顷刻之间,约有100多骑兵被密集的重箭击中。
一些战马被刺伤,发出痛苦的嘶鸣。
长箭发射两次后,骑兵前锋已经接近红军阵地。
元军统帅福寿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组建长弓队,认为红军的短箭只能伤害前面迫近的一两排骑兵,后面的大队铁骑很快就像潮水一样冲过五十米,冲乱红军的方阵。万万没有料到,“元璋小儿”使他吃了大亏!
当骑兵距离阵地还有大约10丈(31.7米)时,朱元帅下令准备行动,冯国用传令高喊:“慢击鼓!”
咚—咚—咚—咚—的鼓声传遍阵地。手刀兵全部下蹲,避免骑兵砍头。长矛兵分左右转向侧面青布墙,每墙8人一排,斜举长矛。矛头统一位于青布墙上方,威慑骑兵。
这时,红军长弓手继续放箭,杀死杀伤不少马军后面的元军步兵,极大地挫败了他们的锐气。
面临高战墙,元军骑兵无可奈何,只能按照红军的设计冲进通道。当他们想一路砍杀,不料又遭遇青布墙的阻挡和长矛的威胁,蒙古弯刀成了废铁。
战马通过青布墙时,长矛兵按照作战要求,并不刺杀骑兵,让其通过。
当最后一批骑兵跑出通道,隐蔽在最后两排的短弓手立刻起立举弓,对准他们的后背轮流放箭。这批骑兵转眼死的死、伤的伤。前面的元军骑兵冲出红军方阵几十米时,突然发现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区。
红军长阵后方(东面)约30丈(95米)远处还有一长排矮战墙,弧形设置。共有120面,每面间隔约2尺(0.63米),总长度约240米。
每面战墙后面站立3排短弓手,每排2人。弓手后面站立两排长矛兵,每排3人,护卫弓箭手。这支部队由居中骑马的镇抚郭兴指挥。其左右每10面战墙士兵后站立一个传令兵。
第一批发现战墙的骑兵急忙勒停战马,想转弯逃跑,可是已经晚了。后面的骑兵纷纷勒马止步,几百匹战马挤作一团,嘶鸣声此起彼伏。
郭兴举起一面中型三角红色令旗,大喊“放箭!”
传令兵依次举起小型三角红色令旗,跟着喊道:“放箭!”
东面的短箭分批射出,与西面发射的短箭形成前后夹击,至少有两支箭射向一个目标。元军骑兵在劫难逃,纷纷中箭死伤,只有伏击区南北两侧的少数骑兵漏网。
当大部分骑兵中箭后,郭兴再次举起中型令旗,大喊“停止放箭!”
传令兵则依次举起小型令旗,跟着喊道“停止放箭”。
短弓手停止放箭后,东西两面的红军镇抚和千夫长、百夫长带领长矛兵冲进伏击区,按照作战计划,包围追杀受伤和未受伤乱窜的骑兵,缴获战马。
当元军骑兵全部通过手刀兵长阵时,冯国用传令大喊:“快击鼓!”
随着急促不停的鼓声,朱氏红军8000手刀兵立刻冲出阵地,像一股股急流涌向扑来的元军步兵。
元军号声不断,红军战鼓震天。双方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元军马、步兵死伤6000多人,福寿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城里,再也不敢出城迎战,闭门坚守。红军死伤3000余人。
战斗结束后,红军缴获完好战马700多匹。攻占金陵后,朱元璋组建了第一支马军。
朱元璋不像郭天叙,打打停停。当天晚上,就命汤和派遣工事部队偷偷在护城河架设了一种组合式简易濠桥。这种桥是冯国用设计的。
工事兵搬运了30条长3.2丈(约10.1米)、宽1.3尺(约0.4米)的厚木板,每块木板两端钻有孔,前端拴有长麻绳。他们身系板绳游过河,然后把桥板头拉到对岸。
每座桥放置三块桥板,总宽超过云梯车的宽度(1米)。随后,他们把两个跨度比河略宽2寸(约6厘米)的“A”形直角三角桥架,分别贴着濠桥两边压下河边,按到三角架中间的横撑下端与桥板底平行即止。
桥架用直径3寸(约9.5厘米)左右的原木制作,高约4米。横撑离三角顶2米。
其下方约0.5米处的两腿外侧,各有一个直径2.5寸(约8厘米)左右的通榫肩头,长4寸(12.6厘米)。
最后,他们把两根直径2寸(约6.3厘米)左右的原木横梁在桥板下桥腿的外侧插进通榫肩头上,用麻绳绑牢。压着横梁的桥板处有两个穿绳孔,工兵再用麻绳把桥板与横梁绑紧在一起,就算完工了。
桥板有了这个三角形桥架支撑,既相对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弹力,使桥板上的压力通过两条腿分散到岸边。
工事兵架设了10座这样的濠桥,两桥间隔约10米。每座濠桥都对准一个城墙垛口。
1356年三月庚寅日(初十),天蒙蒙亮时,金陵城东门左边出现盛景——距离东门南侧城墙约70米处出现20部云梯,高约2.7丈(8.55米),排成两排,每排10部,间隔约10米。
每两部云梯对准一座濠桥,向西缓缓前进,离墙约50米时停止待命。后面是步兵纵队。
第一次攻城,张天佑采用竹梯登城攻打金陵失败后,朱元璋和冯国用、汤和、邓愈开会讨论时,都认为竹梯不易攻城,造成的伤亡太大。为了更有效地攀登城墙,朱元璋决定借鉴在濠州守城时缴获的元军折叠式木制云梯,改为可拆装非折叠云梯车。
于是,由冯国用设计,李善长监制出朱氏红军的云梯车。
云梯的梯腿和踏板较宽,两腿由两根2.85丈(约9米)长木料做成,梯宽1.3尺(约0.4米)。支撑的两腿长1丈(约3.2米),上下有两根横撑,固定在云梯两腿后1丈处,形成等腰三角形。脚距6.3尺(约2米)。在前后两腿3尺长处有一根横撑。全部卯榫连接。
木制云梯车长3.5米、含轮宽3.2尺(约1米)。底盘(铺板框架)长9.5尺(约3米)、宽2.8尺(约0.89米)。底盘上有牢固的卡住云梯的长方形木框,长宽尺寸刚好可以把云梯四脚包住,高3寸(约9.5厘米),厚1寸(约3.2厘米)。在左右木框板正对梯腿的中心有一个水平铁销孔,插入两根1.6尺(约0.5米)长的铁销固定。
云梯四脚点的底盘下安置车轮横轴。后轮中轴线离底盘尾端1尺(约0.32米)。车轮为6根辐条式,直径1.6尺(约0.5米)。
云梯四周有长方形车框架,长7.3尺(约2.3米),宽2.6尺(约0.82米),高5.4尺(约1.71米)。共有6根对称的立柱。前面一对方立柱位于前轮中轴线。中间一对方立柱位于离底盘后端1.6尺(约0.5米)处。后面一对方立柱位于地盘尾端两角处。车框上端前面和左右共有三条压梁,腰部共有三条横撑。全部卯榫连接。
后面两对立柱的左右外侧钉满挡箭板条,每条板子长3.8尺(约1.2米),0.5米长的前半部横钉在两根立柱上,后半部悬空,尾端和靠近前端事先各加钉一根5.4尺长垂直固定条。后面4根立柱顶部安装了一块活动挡箭板,长3.8尺、宽2.6尺,可向右边打开,以便步兵登梯。
这个挡箭车架不仅可以保护推车兵,还有压重平衡的作用,避免前行时云梯向前倾倒。
最后两根立柱2.2尺(约0.7米)高处有一条栏杆,为推车扶手,可拆装,通过后立柱上的固定木槽拴卡住,就像双扇门的门闩。进出城门及行军时,拔掉铁销,可以取下云梯,放倒在云梯车架上。
攻城时,士兵登梯不用抓扶梯腿,可以一手持盾抵挡箭石、一手握刀登梯攻城,减少了伤亡。
当天完全放亮,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的朱元帅下令击鼓。两面立于鼓车上的战鼓不急不缓地擂响起来,震天动地。40个云梯兵把20部高耸的云梯车推上濠桥,通过护城河,直达城墙垛口。按照作战计划,每两部云梯一排,靠上相邻的两个垛口。
每一排云梯后方左右各有三排身穿铁皮铠甲的弓弩手,每排5人,掩护攻城的步兵。他们身后有一名百夫长指挥、督战。
300名弓弩手离城墙约30米时止步,轮番发射弩箭。箭镞犹如疾风骤雨,冲向云梯左右的城墙垛口,基本压住了垛口的元军弓箭兵。
按照作战计划,10座濠桥东岸还各有30名弓弩手和30名短弓手待命,由郭兴、郭英分别指挥,随时过河替补。
各云梯后面排成单行的战士绵延约上百米。前端攻破城头后,他们就像出巢的20条蟒蛇爬上城墙。个个持圆盾握刀,前赴后继攀登上城。
东门外约70米远是几位骑马镇抚带领的步兵大军,等待城门打开,冲进集庆。
红军的弩箭攻势迅猛、有效,元军的防御明显失效。红军20路蚁兵纷纷攻破垛口,登上城头,展开城头争夺战。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元军终于抵挡不住,一部分溃败下城。这时,福寿还在东南角伏龟楼的二层北面雅座指挥、督战。
不久,东门被打开,大量步兵蜂拥而入。红军越战越勇,元军越战越弱,最后溃散。
有三个文武官员跟随福寿。有的好心劝其撤离,有的劝其停止抵抗,他听了怒火直冒,叱骂不已。一些登上东墙的红军将士杀向伏龟楼,元兵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有的退进伏龟楼。红军战士跟着杀进楼中,一直杀到楼上。结果,混战之中,还待在雅座的福寿被一刀砍死。
这次战役,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阿鲁厌、参知政事(从二品)伯嘉努以及集庆路万户府达鲁花赤(正三品)等全部战死。行御史台御史中丞(正二品)王稷、元帅李宁等三百人被俘。
当天,廖永安携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师两军以绝对优势击溃了集庆城的元军水师。御史中丞(正二品)蛮子海牙带领水师残部顺流而下,投奔了平江城的周王张士诚。
水师元帅叶撒和水师苗军元帅寻朝佐、许成,各自率部投降。参知政事兼水师都元帅康茂才也被俘虏。
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城,总共得到军民五十余万人,实力大增。
康茂才被俘后,怯怯地对朱元璋说道:“昔日我们交战各为其主,今日我败在尔手乃是天命。尔若饶我不死,必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听完大笑,接着说道:尔可为我水师管军总管,仍旧带领尔被俘的水师官兵和苗军,编为水师第三军,听从廖永安节度。
康茂才没有想到朱元璋如此大度、大胆,钦佩不已,从此死心塌地追随他。
康茂才,相貌难看,生一张瓜子脸,下巴尖。长一对斗心眉——浓粗而大,色黑微乱。说来也巧,眉下嵌一双阴阳眼。不过,却有一只形美可观的守本鼻——鼻长略略有势,山根不断;兰台、廷尉分明,不露孔;准头略尖、肤色润白。
古代面相学认为:斗心眉主使性情急躁,亦主多情多义。若配阴阳眼,主使富贵,亦主孤独。守本鼻主使性情温柔,富而守财,贵而清正,生平不出大凶,逢凶化吉。此鼻者多得贵人提拔,是中富中贵之相。
再说朱元璋,进城后在行御史台衙门前召集被俘的旧吏、儒士和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做了一个表态讲话。
他推心置腹地说道:“元朝失政,所在纷扰、兵戈四起、生灵涂炭。尔等处危城之中,朝夕惴惴,不能不保。我率师至此,是为民除乱耳!尔等各安其业,勿怀疑惧。贤人君子,有愿相从立功建业者,我以礼用之。居官者,慎毋暴横,以殃我民,旧政有不便者,我为尔除之。”
于是,集庆官民依然安居乐业。原集庆路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投靠朱元璋,全部被录用。
三月辛卯(十一)日,朱元璋上城周游一圈,浏览城郭、山水。他对陪同的汤和、邓愈及徐达等人说道:“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之也!仓廪实,人民足,我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辅助)左右,何功不成?”
众将相视而笑,有点志得意满。徐达则说:“成功立业亦非偶然,今得此地,亦是天助也!”
这话很像挠痒痒,使得朱元帅很舒服。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次能够攻占太平、金陵,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廖永安,其次是冯国用。
朱元璋踌躇满志,几天后把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应天”,寓意他顺应天意。
接着,他在应天府设置天兴翼大元帅府,任命廖永安为天兴翼统军大元帅。任命廖永忠为水师一军统军元帅。
“天兴”,寓意天神助他(朱元璋)大业兴盛。
太平府兴国翼一直没有元帅。这次,朱元璋任命参与攻打集庆的赵忠为兴国翼统军元帅,镇守太平府。晋升徐达的部属千夫长陆仲亨、丁德兴为镇抚。
注释:
①都总制庸田使:官职,正三品,都总制庸田使司的首领,掌农田种植之事。副使为从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