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居丧哭泣孺慕,几至灭性, 赴吊者莫不伤焉。后爲伯父所养,事伯母及昆姊孝友笃至,爲 宗族所称。自伤早孤,人有误触其讳者,未尝不感结流涕。长 兄絜爲娉妻,克日成婚,吁闻而逃匿,事息乃还。
本州刺史张稷辟爲主簿,主者檄召吁,乃挂檄于树而逃。 陈留阮孝绪博学隐居,不交当世,恒居一鹿床,环植竹木,寝 处其中,时人造之,未尝见也。吁经一造,孝绪即顾以神交。 吁族兄歊又履高操,三人日夕招携,故都下谓之三隐。
吁善玄言,尤精意释典,曾与歊听讲锺山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尚书郎何炯尝遇之于路,曰:“此 人风神颖俊,盖荀奉倩、卫叔宝之流也。”命驾造门,拒而不 见。族祖孝标与书称之曰:“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矫 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纩。”
吁尝着谷皮巾,披纳衣,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神理闲 正,姿貌甚华,在林谷之间,意气弥远,或有遇之者,皆谓神 人。家甚贫苦,并日而食,隆冬之月,或无毡絮,吁处之晏然, 人不觉其饥寒也。自少至长,无喜愠之色。每于可竞之地,辄 以不竞胜之。或有加陵之者,莫不退而愧服,由是衆论咸归重 焉。
天监十七年,卒于歊舍。临终执歊手曰:“气绝便敛,敛 毕即埋,灵筵一不须立。勿设飨祀,无求继嗣。”歊从而行之。 宗人至友,相与刊石立铭,諡曰玄贞处士。
善明,怀珍族弟也。父怀人,仕宋爲齐、北海二郡太守。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 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爲续命田。
善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 十,刺史刘道隆辟爲中从事。怀人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 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策强直, 甚异之。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 居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诡说文秀求自 效,文秀使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援安都。弥之出门,密谓部 曲曰:“始免祸坑矣。”行至下邳,乃背文秀,善明从伯怀恭 爲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 夜斩关奔北海。族兄乘人又聚衆勃海以应朝廷。而弥之寻爲薛 安都所杀,明帝赠青州刺史。以乘人爲冀州刺史,善明爲北海 太守,除尚书金部郎。乘人病卒,仍以善明爲冀州刺史。文秀 既降,除善明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人种榆檟 杂果,遂获其利。还爲直合将军。
五年,魏克青州,善明母在焉,移置代郡。善明布衣蔬食, 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爲之叹息。转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 明以母在魏,不愿西行,泣涕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魏, 赎母还。
时宋后废帝新立,群臣执政,善明独事齐高帝,委身归诚。 出爲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善明从弟僧副与善明俱知名 于乡里,泰始初,魏攻淮北,僧副将部曲二千人东依海岛。齐 高帝在淮阴,壮其所爲,召与相见,引爲安成王抚军参军。后 废帝肆暴,高帝忧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声论。使密告善明 及东海太守垣崇祖,使动魏兵。善明劝静以待之,高帝纳焉。 废帝见杀,善明爲高帝骠骑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 事。沈攸之反,高帝深以爲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控引八 州,纵情蓄敛,苞藏贼志,于焉十年。性既险躁,才非持重, 起逆累旬,迟回不进,岂应有所待也?一则闇于兵机,二则人 情离怨,三则有掣肘之患,四则天夺其魄。本疑其轻速,掩袭 未备;今六师齐奋,诸侯同举,此已笼之鸟耳。”事平,高帝 召善明还都,谓曰:“卿策沈攸之,虽张良、陈平适如此耳。” 仍迁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爲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彦回谓善明曰: “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讵得便学松、 乔邪。”善明答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 天地廓清,朝廷济济,鄙吝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高帝践阼,以善明勋诚,欲与之禄,召谓曰:“淮南近畿, 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乃代明帝爲淮南宣 城二郡太守。遣使拜授,封新淦伯。善明至郡,上表陈事凡一 十一条:其一以爲“天地开创,宜存问远方,广宣慈泽 ”其 二以爲“京都远近所归,宜遣医药,问其疾苦,年九十以上及 六疾不能自存者,随宜量赐”其三以爲“宋氏赦令,蒙原者 寡。愚谓今下赦书,宜令事实相副”其四以爲“刘昶犹存, 容能送死境上,诸城宜应严备”其五以爲“宜除宋氏大明以 来苛政细制,以崇简易”其六以爲“凡诸土木之费,且可权 停 ”其七以爲“帝子王女,宜崇俭约 ”其八以爲“宜诏百 官及府州郡县,各贡谠言,以弘广唐、虞之美”其九以爲“ 忠贞孝悌,宜擢以殊阶;清俭苦节,应授以政务”其十以爲 “革命惟始,宜择才北使”其十一以爲“交州险敻,要荒之 表,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宜怀以恩德,未应远劳将士,摇 动边甿”又撰贤圣杂语奏之,托以讽谏。上优诏答之。
又谏起宣阳门,表陈:“宜明守宰赏罚,立学校,制齐礼, 开宾馆以接邻国。”上答曰:“夫赏罚以惩守宰,饰馆以待遐 荒,皆古之善政,吾所宜勉。更撰新礼,或非易制。国学之美, 已敕公卿。宣阳门今敕停。寡德多阙,思复有闻。”
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少立节行,常云:“在家当孝,爲吏当 清,子孙楷栻足矣。”及累爲州郡,颇黩财贿,崔祖思怪而问 之,答曰:“管子云,鲍叔知我。”因流涕曰:“方寸乱矣, 岂暇爲廉。”所得金钱皆以赎母。及母至,清节方峻。所历之 职,廉简不烦,俸禄散之亲友。
与崔祖思友善,祖思出爲青冀二州,善明遗书敍旧,因相 勖以忠概。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遗命薄 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諡烈伯。子涤嗣。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高帝闻其清贫,赐涤家葛 塘屯谷五百斛,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后世知其见异。”
善明从弟僧副字士云,位前将军,封丰阳男,卒于巴西、 梓潼二郡太守。上图功臣像赞,僧副亦在焉。
兄法护字士伯,有学业,位济阴太守。
论曰:诗称“抑抑威仪,惟人之则。”又云:“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观夫杲之风流所得,休野行己之度,盖其有焉。 仲和性履所遵,德璋业尚所守,殆人望也。怀珍宗族文质斌斌, 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以隐节取高,或以文雅见重。古人云 立言立德,斯门其有之乎。
<b>部分译文</b>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祖父庾深之,位居义兴太守,以善政而闻名。父亲庾粲是南郡王刘义宣的丞相城局参军,南郡王起兵,他被杀害。
庾杲之幼年就很有孝行,宋朝的司空刘面力见到他认为很奇异,对他说:“见到您足以使江汉一带仰望,优秀人才声名远扬。”初次做官担任奉朝请,逐步升迁为尚书驾部郎。家业清贫,吃的只有腌韭菜、煮韭菜、生韭菜等。任窻曾经给他开玩笑地说:“谁说庾郎贫穷,吃菜曾经有三九(韭)二十七种。”
他经过多次调动担任了尚书左丞。王俭对别人说:“过去袁公做卫军,想用我为长史,虽然没有做成,关键是他曾有这种意向。现在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于是任用庾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给王俭写信说:“贵府的僚佐,实在难以选拔。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多么美丽啊!”当时的人把入王俭府比作莲花池,所以萧缅写信赞美他。
他历任黄门吏部郎,御史中丞,参与大选。他容貌美好,善于谈笑。曾经兼任侍中夹侍,柳世隆在皇帝那儿坐,对齐武帝说:“庾杲之被蝉冠所辉映,更加富有华彩,陛下所以应当让他真地成为贵近朝臣。”皇上很高兴,王俭则说:“国家因为庾杲之清美,所以允许他假借官职。如果让他真地任职,应当在胡谐之的后面。”
武帝曾经与朝臣商议,一次酒后他对群臣说:“我以后应当得到什么样的谥号?”群臣没有人回答。王俭于是眼睛看着庾杲之,庾杲之从容地说:“陛下寿比南山,正与日月齐明,千载以后,难道是臣子们轻易可以衡量的吗?”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雄辩的对答。
庾杲之曾经兼任主客郎对答魏朝的使者,使者问庾杲之说:“百姓们怎么能够家家写门帖卖宅子?”回答说:“朝廷既然要扫荡京洛,克复神州,所以才家家卖宅子。”魏朝的使者缩着鼻子而不回答。
当时诸王年少,不能轻率地称赞和接待别人,诏令庾杲之和济阳的江淹五天一次去到诸王那里去,让他们交游通好。庾杲之又升迁为尚书吏部郎,参大选事务,太子右卫率,加任通直常侍。永明九年(491)去世,皇上非常惋惜,谥号为贞子。
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祖父孔道隆,位居侍中。父亲孔灵产,泰始年间(465~471),任晋安太守,有隐遁之志。在禹井山建立了一座馆舍,侍奉道规非常精心。吉日在安静的屋子里朝四个方向朝拜,泪流不止。一次东出路过钱塘城北面,便在舟中遥拜杜子恭墓。从这里直到都城,他面朝东坐着,不敢背对或侧对。元徽年间(473~477),为中散大夫,很懂得星文,喜欢术数。齐高帝辅政,沈攸之起兵,孔灵产告诉高帝说:“沈攸之的兵众虽然很强,但是以天时运数来看,没有什么作为。”高帝验证了他的话,提拔他做光禄大夫,用竹箱盛着孔灵产抬上灵台,让他占候吉凶。赠给孔灵产白羽扇、白几案,说:“您有古人之风,所以赠给您古人的衣服。”当时的人都认为十分荣耀。
孔珪少年时在学问的涉猎上有很好的声誉,太守王僧虔见到后非常重视,任用他为主簿。后来举为秀才,又升迁为殿中郎。高帝做了骠骑,取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一齐掌管辞笔。担任尚书左丞,遇到了父亲的丧事离职。和他的哥哥孔仲智回到了他们父亲的山舍居住。孔仲智的妾李氏骄妒无礼,孔珪告诉了太守王敬则把她杀掉。
永明年间(483~493),历任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廷尉。江东继续使用晋朝时候的张、杜律二十卷,武帝留心法令,多次审讯囚徒,诏令狱官详细地订正旧注。在此以前尚书删定了郎官王植撰写订正的法律,上奏后,删削其中的烦琐有害的条文,采录其中允当合理的部分,吸取张裴的注七百三十一条,杜预的注七百九十一条,或者二家两种解释意义才完备的,又取了一百零七条,他们的注解相同者取了一百零三条,集结为一本书,共一千七百三十二条,为二十卷。孔珪请求交付外界详细校订,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诏令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公卿八座参议,考正旧注,有可轻可重的地方,竟陵王萧子良的意见大多使它从轻。其中朝官们议论不能断定的,则按皇上的意见裁决。到了永明九年,孔珪奏表呈上律文二十卷,录序一卷,又设置了律学助教,依照五经的例子,诏令答复依照他的意见执行,事情终于没有落实。转为御史中丞。
建武初年,他做平西长史、南郡太守。孔珪因为魏朝连续南侵,百姓死伤,便上表陈述了通和的策略,明帝不听从。征调为侍中,没有上任,留在本来的职位上。
孔珪风韵清疏,喜好文章和吟咏,饮酒七八斗。和他的表兄张融情趣相合,又和琅笽的王思远、庐江的何点、何点的弟弟何胤都很要好,不喜欢世俗事务。居住的宅院里营建了许多山水,在小桌前独自饮酒,别无杂事。门庭以内,杂草不剪。当中有青蛙的叫声,有人问他说:“想做陈蕃吗?”孔珪笑着回答说:“我拿这可以当作两部乐队,何必效法陈蕃!”王晏曾经奏着乐等候他,听到了群蛙乱叫,说:“这叫声很聒人耳朵。”孔珪说:“我听乐队,还不如这。”王晏的脸色非常惭愧。
永元元年(499),他担任都官尚书,调为太子詹事,加任散骑常侍。三年,孔珪得病,东昏侯将他排除,用床把他抬走,因此病情加重,于是死去。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刘粲字士光,出生的那天晚上有香气,氤氲满屋。他自幼就很有聪明智慧,四岁死了父亲,与一群小孩在一起,只有他不做游戏。六岁诵论语、毛诗。心里不理解的,便能提出问题。十二岁的时候读庄子-逍遥篇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有客人问他,随问随答,都合乎情理,家里的人常常感到奇怪,称他为神童。等他长大以后,博学而有文才,不娶妻子,也不做官,与他的族弟刘讠于一起隐居寻求自己的志向,在林泽之中自由地旅游,以山水书籍互相娱乐。
他侍奉母亲、兄长以孝悌闻名,睡觉、吃饭都不离开身边。母亲心里有什么需要,口里还没有说出, 刘粲已经预先知道,自己动手办理,尽力供奉。母亲每次有病,梦见刘粲给她拿药,等第二天就会见效好转,她就是这样地以诚心感人。他性格重视高兴快乐,尤其喜爱山水,攀登高山探求险阻,务必穷尽深远之地,别人都赶不上,都感叹他有制胜的法宝。他经常想要避开人世,只是因为母亲年老不忍心违拗她。所以常常随着哥哥刘霁、刘杳做官。
少年的时候喜欢施舍,努力周济别人的急困,人们有时赠送些东西,他也不拒绝。时间久了,他便感叹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必须要报答;否则就会对人有愧。我本来没有什么东西报答别人,难道可以经常心里有愧么?”
天监十七年(518)他忽然著了一篇革终论。认为:“形是无知觉的质,神是有知觉的性。有知觉的东西不能单独存在,要依靠无知觉的东西来自立,所以形对于神,是旅馆的房舍。等他死了,神离开了这个房舍,迅速腐朽便合乎道理。所以子羽沉到河里,汉伯葬入方穴,文楚埋进黄土,士安使用麻绳。这四位都是获得到了真理的人。如果与这四位交往,则平生的心意就自由了。然而积习形成了常规,难以一下子革除,一旦任凭意志,或许并不听从。现在我想应该改革繁厚,务存简易,激进并不裸露尸体,退守也不同于习俗,不伤活人的心,合乎圣人的道。况且张奂只用方巾,王肃只洗手脚,范冉殓罢就葬,爰珍不设筵席,文度破船作为棺材,子廉牛车拉着灵柩,叔起告诫不起坟垅,康成让人不要卜吉。这几位贤人,尚且这样来办,何况是我们这些人,而却要豪华。现在想要仿照大道,作为规则。气绝了不需要复魂,洗漱一下便可盛殓。用一千钱买个现成的棺材,旧的单衣裙衫,衣巾枕头鞋子。此外送葬的用品,棺材中的常规物品,一样也不要使用。社会上的人大多相信关于李耳、彭祖的说法,可以说是很糊涂的。我以孔子、释迦为师,基本上没有这种迷惑。装殓以后,就用没有帷盖的露车拉上,回到故乡,随便得到一块土地,土地足够挖个墓穴,墓穴足够装下棺材。不需要砖瓦,用不着种树,不要设置祭品,不要陈列酒席。平常进行祭祀,言语要恰如其分,事情要限于自身,不要损害世间的教化。”
起初,刘讠于有病, 刘粲尽心救治,等死了以后,十分哀伤,为他写了一篇诔文,又写了一篇悲友赋以表达自己的哀情。一次忽然有一个老人没有原因地到来,对他说:“您意志坚强,力量勇猛,必定能破去死生;但是由于命运的关系,不能长久地留在一方。”转眼走了。 刘粲心里知道他很奇异,想试着派人去寻找他,却不知道他的去处。于是信心更加坚定。很快自己又生了病,恐怕让母亲担忧,便自己有说有笑,尽力服用汤药。他对哥哥刘霁、刘杳说:“两位兄长做官有薪水,足够供养母亲。我即使命归黄泉,又有什么遗憾!希望一定要割舍无用的伤悲。”天监十八年,三十二岁去世。
开始的时候,和尚释宝志在兴皇寺遇到了 刘粲,惊异地站起来说:“隐居学道,清净登仙。”这样连说了三次。刘粲还没有死的那年春天,有人给他在院子里栽了柿树。 刘粲对他哥哥的儿子刘粲说:“我将看不到这棵树上的果实了,你不要对外面说起。”到秋天就死了,人们都认为他知命。亲戚旧友写诔文追念他的行迹。谥号为贞节处士。
在此以前,有太中大夫琅笽人王敬胤在天监八年去世,遗嘱说:“不能设复魂的旗子,用芦席一领垫在下面,一领盖在上面。我气绝后就进行沐浴,用竹轿抬着尸体,送回到忠侯大夫墓道当中。如果你们不照这样办的话,就斩杀我的尸体于九泉之下吧!”王敬胤的外甥许慧诏通过阮研报知朝廷。诏书说:“王敬胤让他的儿子王崇素,气绝就进行沐浴,铺盖两领草席,挖地容下身体,归葬在忠侯墓中。这是一种通达人生的格言,胜过玉匣石棺实在很远。然而儿子对于父亲的命令,也可以有所听从、有所不从。现在王崇素如果信守遗志,埋土比较浅薄,不建辅助设施,一旦被狐狸老鼠侵害,比斩杀尸体还要厉害。父亲可以教训儿子,儿子仍不可以实行。内外修治棺材,这自然是侍奉父亲的情意,借土埋葬,也是通达人士的心情。应该两边各有取舍,以表达父亲和儿子两人的心意。棺材容下身体,挖土盛下外棺,不用牲畜来祭奠,殡殓时穿当时的衣服。一来可以表达哀悼的心情,二来可以与家中情况相称。礼教不要违背,生死不要受辱,这样显然是比较妥善的。”
刘善明,是刘怀珍的族弟。父亲刘怀人,在宋朝做官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人与人彼此相食。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谷子,自己只吃稠粥,开仓救灾,乡民有很多获得了活命和救助,百姓们都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
刘善明少年时期安静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候要见他,而他却推辞不见。四十岁的时候,刺史刘道隆聘他为中从事。刘怀人对刘善明说:“我已经知道了你的立身,还想见到你的立官。”刘善明应聘了,又举他为秀才。宋孝武帝见到他的策论直率有力,感到他十分奇异。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他。当时州治在东阳城,刘善明家在城郭以内,不能自己逃出。他的伯父刘弥之虚假地对沈文秀说自己请求效力,沈文秀让他率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增援安都。刘弥之出门以后,秘密地对部下说:“这才逃出祸坑了。”走到下邳,便背弃了沈文秀,刘善明的堂伯刘怀恭为北海太守,占据郡城与他相应。刘善明秘密相约,收集了门宗部下,得到三千人。夜间斩了关门的守将投奔北海。他的族兄刘乘人又在渤海聚集兵众呼应朝廷。而刘弥之等人不久被薛安都所杀,明帝追赠他为青州刺史。任命刘乘人为冀州刺史,刘善明为北海太守。又任命他为尚书金部郎。刘乘人生病去世,便以刘善明为冀州刺史。沈文秀投降以后,任命刘善明为海陵太守,郡的边境处在海边,没有树木,刘善明让人种植榆、茶等各种果树,于是获得了利益。还京后为直阁将军。
泰始五年,魏朝攻克了青州,刘善明的母亲在那里,把她转移到了代郡。刘善明穿布衣吃蔬菜,悲哀得像守丧一样,明帝每次见到,都为他而叹息。后来转为巴西、梓桐二郡太守。刘善明因为母亲在魏朝,不愿意西行,流着眼泪坚持请求,得到了准许。朝廷官员大多同情刘善明的心事,元徽初年派人出使北方,朝中议论让刘善明举荐人选。刘善明推荐州乡北平人田惠绍出使魏朝,把他母亲赎了回来。
当时宋朝的后废帝刚刚登基,群臣执政,刘善明独独侍奉齐高帝,委身效忠。出京担任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的堂弟刘僧副与刘善明都在家乡很知名。泰始初年,魏朝进攻淮北,刘僧副率领部下二千人东面依凭海岛。齐高帝在淮阴,认为他的作为很豪壮,召他相见,任用他为安成王抚军参军。后废帝放肆暴虐,高帝忧虑恐惧,常常让刘僧副化装出行,侦察风声。让他秘密告诉刘善明和东海太守垣崇祖,使他们扰动魏军。刘善明劝他安静地等待时机,高帝采纳了。
废帝被杀,刘善明做高帝的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兼管南徐州事务。沈攸之反叛,高帝感到非常担忧。刘善明献计说:“沈攸之控制着八个州,纵情搜刮,包藏贼志,已有十年。他性情阴险急躁,才能不可担当重任,叛逆起兵已经几十天,徘徊不进,难道该是有所等待么?一则是他不懂兵机,二则是人心怨恨,三则是他有掣肘的忧虑,四则是天夺了他的胆魄。本来怀疑他会迅速推进,攻其不备;现在朝廷六师一齐奋起,诸侯共同举兵,他已经成为笼中之鸟了。”事情平定后,高帝召刘善明返回京城,对他说:“卿分析沈攸之,即使张良、陈平也只能是这样罢了。”于是调他担任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立,他担任右将军,因为疾病推辞没有上任。司空褚彦回对刘善明说:“高尚的事业,本是您历来的心意,现在朝廷正相委任,哪能就学隐士赤松子与王子乔呢!”刘善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做官的兴趣,既然遇到了知己,所以奋力奔走。天地已经廓清,朝廷人才济济,我的怀抱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富贵。”
高帝登基,因为刘善明有功而且忠诚,打算给他俸禄,就召来刘善明对他说:“淮南接近京城,是国家的形胜之地,非亲近的贤臣不能管理这里,卿给我高卧治理这里吧!”于是他便代替明帝担任了淮南、宣城二郡的太守。又派遣使者前往授爵,封他为新淦伯。刘善明到了郡上,上表言事共十一条:其一认为“天地开创,应该慰问远方,广泛地传扬皇上的恩泽”其二认为“京都所属的远近地方,应该派发医生和药物,慰问疾苦,年龄九十以上以及病重不能治疗的,应该酌情赏赐”其三认为“宋代的赦令,真正得到宽大的很少。我认为现在下赦书,应该让事实与它相合”其四认为“刘昶还在,或许会到边境上来送死,各城应该严密守备”其五认为“应该废除宋朝大明以来的苛细政法条令,尊崇简易”其六认为“凡是各种土木建筑开支,可以暂且停止”其七认为“帝子王女,应该崇尚简约”其八认为“应该诏令百官以及府州郡县,各自贡献正直言论,以弘扬唐尧、虞舜的美德”其九认为“忠贞孝悌,应该以特殊的办法提拔;清苦节俭,应该授给他政务”其十认为“革命成功初始,应该挑选人才出使北国”其十一认为“交州险要而遥远,在荒原以外,宋末政治苛刻,以至怨恨叛变。现在应该以恩德进行怀柔,不应劳累将士远征,搅动边民”又撰写了贤圣杂语上奏,托辞进行讽谏,皇上用优厚的诏书进行了答复。
刘善明又提议建筑宣阳门,他上表说:“应该明确地方长官的赏罚,建立学校,制定齐朝的礼仪,开设宾馆以接待邻国。”皇上答复说:“用赏罚以警戒地方长官,修饰宾馆以等待远国,都是古代的善政,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重新创造新的礼节,可能不容易编制。国学的美好,已经下令告诉了公卿。宣阳门现在下令停建。我会有很多缺失,很想再听到您的建议。”
刘善明身高七尺九寸,品质朴素不喜欢声色,他所住的茅斋,只是用些斧子砍的木头。床和桌椅,都不加刨削。从少年时就立下了节行,他常说:“在家应当孝顺,为官应当清廉,可以作为子孙的楷模就行了。”等他多次做了州郡长官,颇多贪污纳贿,崔祖思感到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管子说过,鲍叔了解我。”于是流着眼泪说:“方寸已经乱了,哪有闲暇廉洁!”所得的金钱都用来赎回他的母亲。等他母亲回来,清廉的节操才严峻起来。所经历的职务,廉洁简明而不烦琐,他的俸禄都散发给了亲友。
他和崔祖思非常要好,崔祖思出京为青、冀二州官长,刘善明写信跟他叙旧,于是以忠诚相勉励。等听说崔祖思死去,伤心痛哭,便得了病。建元二年去世,遗命要实行薄葬。追赠他为左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烈伯。他的儿子刘涤承袭了爵位。
刘善明家中没有遗留的积蓄,只有书八千卷。高帝听说他家清贫,赐给刘涤家葛塘的库存谷子五百斛,说:“葛塘的库存也在我的官署之下,要让后世知道他的见识不凡。”
居丧哭泣孺慕,几至灭性, 赴吊者莫不伤焉。后爲伯父所养,事伯母及昆姊孝友笃至,爲 宗族所称。自伤早孤,人有误触其讳者,未尝不感结流涕。长 兄絜爲娉妻,克日成婚,吁闻而逃匿,事息乃还。
本州刺史张稷辟爲主簿,主者檄召吁,乃挂檄于树而逃。 陈留阮孝绪博学隐居,不交当世,恒居一鹿床,环植竹木,寝 处其中,时人造之,未尝见也。吁经一造,孝绪即顾以神交。 吁族兄歊又履高操,三人日夕招携,故都下谓之三隐。
吁善玄言,尤精意释典,曾与歊听讲锺山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尚书郎何炯尝遇之于路,曰:“此 人风神颖俊,盖荀奉倩、卫叔宝之流也。”命驾造门,拒而不 见。族祖孝标与书称之曰:“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矫 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纩。”
吁尝着谷皮巾,披纳衣,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神理闲 正,姿貌甚华,在林谷之间,意气弥远,或有遇之者,皆谓神 人。家甚贫苦,并日而食,隆冬之月,或无毡絮,吁处之晏然, 人不觉其饥寒也。自少至长,无喜愠之色。每于可竞之地,辄 以不竞胜之。或有加陵之者,莫不退而愧服,由是衆论咸归重 焉。
天监十七年,卒于歊舍。临终执歊手曰:“气绝便敛,敛 毕即埋,灵筵一不须立。勿设飨祀,无求继嗣。”歊从而行之。 宗人至友,相与刊石立铭,諡曰玄贞处士。
善明,怀珍族弟也。父怀人,仕宋爲齐、北海二郡太守。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 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爲续命田。
善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 十,刺史刘道隆辟爲中从事。怀人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 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策强直, 甚异之。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 居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诡说文秀求自 效,文秀使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援安都。弥之出门,密谓部 曲曰:“始免祸坑矣。”行至下邳,乃背文秀,善明从伯怀恭 爲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 夜斩关奔北海。族兄乘人又聚衆勃海以应朝廷。而弥之寻爲薛 安都所杀,明帝赠青州刺史。以乘人爲冀州刺史,善明爲北海 太守,除尚书金部郎。乘人病卒,仍以善明爲冀州刺史。文秀 既降,除善明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人种榆檟 杂果,遂获其利。还爲直合将军。
五年,魏克青州,善明母在焉,移置代郡。善明布衣蔬食, 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爲之叹息。转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 明以母在魏,不愿西行,泣涕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魏, 赎母还。
时宋后废帝新立,群臣执政,善明独事齐高帝,委身归诚。 出爲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善明从弟僧副与善明俱知名 于乡里,泰始初,魏攻淮北,僧副将部曲二千人东依海岛。齐 高帝在淮阴,壮其所爲,召与相见,引爲安成王抚军参军。后 废帝肆暴,高帝忧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声论。使密告善明 及东海太守垣崇祖,使动魏兵。善明劝静以待之,高帝纳焉。 废帝见杀,善明爲高帝骠骑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 事。沈攸之反,高帝深以爲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控引八 州,纵情蓄敛,苞藏贼志,于焉十年。性既险躁,才非持重, 起逆累旬,迟回不进,岂应有所待也?一则闇于兵机,二则人 情离怨,三则有掣肘之患,四则天夺其魄。本疑其轻速,掩袭 未备;今六师齐奋,诸侯同举,此已笼之鸟耳。”事平,高帝 召善明还都,谓曰:“卿策沈攸之,虽张良、陈平适如此耳。” 仍迁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爲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彦回谓善明曰: “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讵得便学松、 乔邪。”善明答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 天地廓清,朝廷济济,鄙吝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高帝践阼,以善明勋诚,欲与之禄,召谓曰:“淮南近畿, 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乃代明帝爲淮南宣 城二郡太守。遣使拜授,封新淦伯。善明至郡,上表陈事凡一 十一条:其一以爲“天地开创,宜存问远方,广宣慈泽 ”其 二以爲“京都远近所归,宜遣医药,问其疾苦,年九十以上及 六疾不能自存者,随宜量赐”其三以爲“宋氏赦令,蒙原者 寡。愚谓今下赦书,宜令事实相副”其四以爲“刘昶犹存, 容能送死境上,诸城宜应严备”其五以爲“宜除宋氏大明以 来苛政细制,以崇简易”其六以爲“凡诸土木之费,且可权 停 ”其七以爲“帝子王女,宜崇俭约 ”其八以爲“宜诏百 官及府州郡县,各贡谠言,以弘广唐、虞之美”其九以爲“ 忠贞孝悌,宜擢以殊阶;清俭苦节,应授以政务”其十以爲 “革命惟始,宜择才北使”其十一以爲“交州险敻,要荒之 表,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宜怀以恩德,未应远劳将士,摇 动边甿”又撰贤圣杂语奏之,托以讽谏。上优诏答之。
又谏起宣阳门,表陈:“宜明守宰赏罚,立学校,制齐礼, 开宾馆以接邻国。”上答曰:“夫赏罚以惩守宰,饰馆以待遐 荒,皆古之善政,吾所宜勉。更撰新礼,或非易制。国学之美, 已敕公卿。宣阳门今敕停。寡德多阙,思复有闻。”
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少立节行,常云:“在家当孝,爲吏当 清,子孙楷栻足矣。”及累爲州郡,颇黩财贿,崔祖思怪而问 之,答曰:“管子云,鲍叔知我。”因流涕曰:“方寸乱矣, 岂暇爲廉。”所得金钱皆以赎母。及母至,清节方峻。所历之 职,廉简不烦,俸禄散之亲友。
与崔祖思友善,祖思出爲青冀二州,善明遗书敍旧,因相 勖以忠概。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遗命薄 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諡烈伯。子涤嗣。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高帝闻其清贫,赐涤家葛 塘屯谷五百斛,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后世知其见异。”
善明从弟僧副字士云,位前将军,封丰阳男,卒于巴西、 梓潼二郡太守。上图功臣像赞,僧副亦在焉。
兄法护字士伯,有学业,位济阴太守。
论曰:诗称“抑抑威仪,惟人之则。”又云:“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观夫杲之风流所得,休野行己之度,盖其有焉。 仲和性履所遵,德璋业尚所守,殆人望也。怀珍宗族文质斌斌, 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以隐节取高,或以文雅见重。古人云 立言立德,斯门其有之乎。
<b>部分译文</b>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祖父庾深之,位居义兴太守,以善政而闻名。父亲庾粲是南郡王刘义宣的丞相城局参军,南郡王起兵,他被杀害。
庾杲之幼年就很有孝行,宋朝的司空刘面力见到他认为很奇异,对他说:“见到您足以使江汉一带仰望,优秀人才声名远扬。”初次做官担任奉朝请,逐步升迁为尚书驾部郎。家业清贫,吃的只有腌韭菜、煮韭菜、生韭菜等。任窻曾经给他开玩笑地说:“谁说庾郎贫穷,吃菜曾经有三九(韭)二十七种。”
他经过多次调动担任了尚书左丞。王俭对别人说:“过去袁公做卫军,想用我为长史,虽然没有做成,关键是他曾有这种意向。现在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于是任用庾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给王俭写信说:“贵府的僚佐,实在难以选拔。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多么美丽啊!”当时的人把入王俭府比作莲花池,所以萧缅写信赞美他。
他历任黄门吏部郎,御史中丞,参与大选。他容貌美好,善于谈笑。曾经兼任侍中夹侍,柳世隆在皇帝那儿坐,对齐武帝说:“庾杲之被蝉冠所辉映,更加富有华彩,陛下所以应当让他真地成为贵近朝臣。”皇上很高兴,王俭则说:“国家因为庾杲之清美,所以允许他假借官职。如果让他真地任职,应当在胡谐之的后面。”
武帝曾经与朝臣商议,一次酒后他对群臣说:“我以后应当得到什么样的谥号?”群臣没有人回答。王俭于是眼睛看着庾杲之,庾杲之从容地说:“陛下寿比南山,正与日月齐明,千载以后,难道是臣子们轻易可以衡量的吗?”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雄辩的对答。
庾杲之曾经兼任主客郎对答魏朝的使者,使者问庾杲之说:“百姓们怎么能够家家写门帖卖宅子?”回答说:“朝廷既然要扫荡京洛,克复神州,所以才家家卖宅子。”魏朝的使者缩着鼻子而不回答。
当时诸王年少,不能轻率地称赞和接待别人,诏令庾杲之和济阳的江淹五天一次去到诸王那里去,让他们交游通好。庾杲之又升迁为尚书吏部郎,参大选事务,太子右卫率,加任通直常侍。永明九年(491)去世,皇上非常惋惜,谥号为贞子。
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祖父孔道隆,位居侍中。父亲孔灵产,泰始年间(465~471),任晋安太守,有隐遁之志。在禹井山建立了一座馆舍,侍奉道规非常精心。吉日在安静的屋子里朝四个方向朝拜,泪流不止。一次东出路过钱塘城北面,便在舟中遥拜杜子恭墓。从这里直到都城,他面朝东坐着,不敢背对或侧对。元徽年间(473~477),为中散大夫,很懂得星文,喜欢术数。齐高帝辅政,沈攸之起兵,孔灵产告诉高帝说:“沈攸之的兵众虽然很强,但是以天时运数来看,没有什么作为。”高帝验证了他的话,提拔他做光禄大夫,用竹箱盛着孔灵产抬上灵台,让他占候吉凶。赠给孔灵产白羽扇、白几案,说:“您有古人之风,所以赠给您古人的衣服。”当时的人都认为十分荣耀。
孔珪少年时在学问的涉猎上有很好的声誉,太守王僧虔见到后非常重视,任用他为主簿。后来举为秀才,又升迁为殿中郎。高帝做了骠骑,取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一齐掌管辞笔。担任尚书左丞,遇到了父亲的丧事离职。和他的哥哥孔仲智回到了他们父亲的山舍居住。孔仲智的妾李氏骄妒无礼,孔珪告诉了太守王敬则把她杀掉。
永明年间(483~493),历任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廷尉。江东继续使用晋朝时候的张、杜律二十卷,武帝留心法令,多次审讯囚徒,诏令狱官详细地订正旧注。在此以前尚书删定了郎官王植撰写订正的法律,上奏后,删削其中的烦琐有害的条文,采录其中允当合理的部分,吸取张裴的注七百三十一条,杜预的注七百九十一条,或者二家两种解释意义才完备的,又取了一百零七条,他们的注解相同者取了一百零三条,集结为一本书,共一千七百三十二条,为二十卷。孔珪请求交付外界详细校订,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诏令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公卿八座参议,考正旧注,有可轻可重的地方,竟陵王萧子良的意见大多使它从轻。其中朝官们议论不能断定的,则按皇上的意见裁决。到了永明九年,孔珪奏表呈上律文二十卷,录序一卷,又设置了律学助教,依照五经的例子,诏令答复依照他的意见执行,事情终于没有落实。转为御史中丞。
建武初年,他做平西长史、南郡太守。孔珪因为魏朝连续南侵,百姓死伤,便上表陈述了通和的策略,明帝不听从。征调为侍中,没有上任,留在本来的职位上。
孔珪风韵清疏,喜好文章和吟咏,饮酒七八斗。和他的表兄张融情趣相合,又和琅笽的王思远、庐江的何点、何点的弟弟何胤都很要好,不喜欢世俗事务。居住的宅院里营建了许多山水,在小桌前独自饮酒,别无杂事。门庭以内,杂草不剪。当中有青蛙的叫声,有人问他说:“想做陈蕃吗?”孔珪笑着回答说:“我拿这可以当作两部乐队,何必效法陈蕃!”王晏曾经奏着乐等候他,听到了群蛙乱叫,说:“这叫声很聒人耳朵。”孔珪说:“我听乐队,还不如这。”王晏的脸色非常惭愧。
永元元年(499),他担任都官尚书,调为太子詹事,加任散骑常侍。三年,孔珪得病,东昏侯将他排除,用床把他抬走,因此病情加重,于是死去。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刘粲字士光,出生的那天晚上有香气,氤氲满屋。他自幼就很有聪明智慧,四岁死了父亲,与一群小孩在一起,只有他不做游戏。六岁诵论语、毛诗。心里不理解的,便能提出问题。十二岁的时候读庄子-逍遥篇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有客人问他,随问随答,都合乎情理,家里的人常常感到奇怪,称他为神童。等他长大以后,博学而有文才,不娶妻子,也不做官,与他的族弟刘讠于一起隐居寻求自己的志向,在林泽之中自由地旅游,以山水书籍互相娱乐。
他侍奉母亲、兄长以孝悌闻名,睡觉、吃饭都不离开身边。母亲心里有什么需要,口里还没有说出, 刘粲已经预先知道,自己动手办理,尽力供奉。母亲每次有病,梦见刘粲给她拿药,等第二天就会见效好转,她就是这样地以诚心感人。他性格重视高兴快乐,尤其喜爱山水,攀登高山探求险阻,务必穷尽深远之地,别人都赶不上,都感叹他有制胜的法宝。他经常想要避开人世,只是因为母亲年老不忍心违拗她。所以常常随着哥哥刘霁、刘杳做官。
少年的时候喜欢施舍,努力周济别人的急困,人们有时赠送些东西,他也不拒绝。时间久了,他便感叹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必须要报答;否则就会对人有愧。我本来没有什么东西报答别人,难道可以经常心里有愧么?”
天监十七年(518)他忽然著了一篇革终论。认为:“形是无知觉的质,神是有知觉的性。有知觉的东西不能单独存在,要依靠无知觉的东西来自立,所以形对于神,是旅馆的房舍。等他死了,神离开了这个房舍,迅速腐朽便合乎道理。所以子羽沉到河里,汉伯葬入方穴,文楚埋进黄土,士安使用麻绳。这四位都是获得到了真理的人。如果与这四位交往,则平生的心意就自由了。然而积习形成了常规,难以一下子革除,一旦任凭意志,或许并不听从。现在我想应该改革繁厚,务存简易,激进并不裸露尸体,退守也不同于习俗,不伤活人的心,合乎圣人的道。况且张奂只用方巾,王肃只洗手脚,范冉殓罢就葬,爰珍不设筵席,文度破船作为棺材,子廉牛车拉着灵柩,叔起告诫不起坟垅,康成让人不要卜吉。这几位贤人,尚且这样来办,何况是我们这些人,而却要豪华。现在想要仿照大道,作为规则。气绝了不需要复魂,洗漱一下便可盛殓。用一千钱买个现成的棺材,旧的单衣裙衫,衣巾枕头鞋子。此外送葬的用品,棺材中的常规物品,一样也不要使用。社会上的人大多相信关于李耳、彭祖的说法,可以说是很糊涂的。我以孔子、释迦为师,基本上没有这种迷惑。装殓以后,就用没有帷盖的露车拉上,回到故乡,随便得到一块土地,土地足够挖个墓穴,墓穴足够装下棺材。不需要砖瓦,用不着种树,不要设置祭品,不要陈列酒席。平常进行祭祀,言语要恰如其分,事情要限于自身,不要损害世间的教化。”
起初,刘讠于有病, 刘粲尽心救治,等死了以后,十分哀伤,为他写了一篇诔文,又写了一篇悲友赋以表达自己的哀情。一次忽然有一个老人没有原因地到来,对他说:“您意志坚强,力量勇猛,必定能破去死生;但是由于命运的关系,不能长久地留在一方。”转眼走了。 刘粲心里知道他很奇异,想试着派人去寻找他,却不知道他的去处。于是信心更加坚定。很快自己又生了病,恐怕让母亲担忧,便自己有说有笑,尽力服用汤药。他对哥哥刘霁、刘杳说:“两位兄长做官有薪水,足够供养母亲。我即使命归黄泉,又有什么遗憾!希望一定要割舍无用的伤悲。”天监十八年,三十二岁去世。
开始的时候,和尚释宝志在兴皇寺遇到了 刘粲,惊异地站起来说:“隐居学道,清净登仙。”这样连说了三次。刘粲还没有死的那年春天,有人给他在院子里栽了柿树。 刘粲对他哥哥的儿子刘粲说:“我将看不到这棵树上的果实了,你不要对外面说起。”到秋天就死了,人们都认为他知命。亲戚旧友写诔文追念他的行迹。谥号为贞节处士。
在此以前,有太中大夫琅笽人王敬胤在天监八年去世,遗嘱说:“不能设复魂的旗子,用芦席一领垫在下面,一领盖在上面。我气绝后就进行沐浴,用竹轿抬着尸体,送回到忠侯大夫墓道当中。如果你们不照这样办的话,就斩杀我的尸体于九泉之下吧!”王敬胤的外甥许慧诏通过阮研报知朝廷。诏书说:“王敬胤让他的儿子王崇素,气绝就进行沐浴,铺盖两领草席,挖地容下身体,归葬在忠侯墓中。这是一种通达人生的格言,胜过玉匣石棺实在很远。然而儿子对于父亲的命令,也可以有所听从、有所不从。现在王崇素如果信守遗志,埋土比较浅薄,不建辅助设施,一旦被狐狸老鼠侵害,比斩杀尸体还要厉害。父亲可以教训儿子,儿子仍不可以实行。内外修治棺材,这自然是侍奉父亲的情意,借土埋葬,也是通达人士的心情。应该两边各有取舍,以表达父亲和儿子两人的心意。棺材容下身体,挖土盛下外棺,不用牲畜来祭奠,殡殓时穿当时的衣服。一来可以表达哀悼的心情,二来可以与家中情况相称。礼教不要违背,生死不要受辱,这样显然是比较妥善的。”
刘善明,是刘怀珍的族弟。父亲刘怀人,在宋朝做官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人与人彼此相食。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谷子,自己只吃稠粥,开仓救灾,乡民有很多获得了活命和救助,百姓们都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
刘善明少年时期安静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候要见他,而他却推辞不见。四十岁的时候,刺史刘道隆聘他为中从事。刘怀人对刘善明说:“我已经知道了你的立身,还想见到你的立官。”刘善明应聘了,又举他为秀才。宋孝武帝见到他的策论直率有力,感到他十分奇异。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他。当时州治在东阳城,刘善明家在城郭以内,不能自己逃出。他的伯父刘弥之虚假地对沈文秀说自己请求效力,沈文秀让他率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增援安都。刘弥之出门以后,秘密地对部下说:“这才逃出祸坑了。”走到下邳,便背弃了沈文秀,刘善明的堂伯刘怀恭为北海太守,占据郡城与他相应。刘善明秘密相约,收集了门宗部下,得到三千人。夜间斩了关门的守将投奔北海。他的族兄刘乘人又在渤海聚集兵众呼应朝廷。而刘弥之等人不久被薛安都所杀,明帝追赠他为青州刺史。任命刘乘人为冀州刺史,刘善明为北海太守。又任命他为尚书金部郎。刘乘人生病去世,便以刘善明为冀州刺史。沈文秀投降以后,任命刘善明为海陵太守,郡的边境处在海边,没有树木,刘善明让人种植榆、茶等各种果树,于是获得了利益。还京后为直阁将军。
泰始五年,魏朝攻克了青州,刘善明的母亲在那里,把她转移到了代郡。刘善明穿布衣吃蔬菜,悲哀得像守丧一样,明帝每次见到,都为他而叹息。后来转为巴西、梓桐二郡太守。刘善明因为母亲在魏朝,不愿意西行,流着眼泪坚持请求,得到了准许。朝廷官员大多同情刘善明的心事,元徽初年派人出使北方,朝中议论让刘善明举荐人选。刘善明推荐州乡北平人田惠绍出使魏朝,把他母亲赎了回来。
当时宋朝的后废帝刚刚登基,群臣执政,刘善明独独侍奉齐高帝,委身效忠。出京担任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的堂弟刘僧副与刘善明都在家乡很知名。泰始初年,魏朝进攻淮北,刘僧副率领部下二千人东面依凭海岛。齐高帝在淮阴,认为他的作为很豪壮,召他相见,任用他为安成王抚军参军。后废帝放肆暴虐,高帝忧虑恐惧,常常让刘僧副化装出行,侦察风声。让他秘密告诉刘善明和东海太守垣崇祖,使他们扰动魏军。刘善明劝他安静地等待时机,高帝采纳了。
废帝被杀,刘善明做高帝的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兼管南徐州事务。沈攸之反叛,高帝感到非常担忧。刘善明献计说:“沈攸之控制着八个州,纵情搜刮,包藏贼志,已有十年。他性情阴险急躁,才能不可担当重任,叛逆起兵已经几十天,徘徊不进,难道该是有所等待么?一则是他不懂兵机,二则是人心怨恨,三则是他有掣肘的忧虑,四则是天夺了他的胆魄。本来怀疑他会迅速推进,攻其不备;现在朝廷六师一齐奋起,诸侯共同举兵,他已经成为笼中之鸟了。”事情平定后,高帝召刘善明返回京城,对他说:“卿分析沈攸之,即使张良、陈平也只能是这样罢了。”于是调他担任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立,他担任右将军,因为疾病推辞没有上任。司空褚彦回对刘善明说:“高尚的事业,本是您历来的心意,现在朝廷正相委任,哪能就学隐士赤松子与王子乔呢!”刘善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做官的兴趣,既然遇到了知己,所以奋力奔走。天地已经廓清,朝廷人才济济,我的怀抱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富贵。”
高帝登基,因为刘善明有功而且忠诚,打算给他俸禄,就召来刘善明对他说:“淮南接近京城,是国家的形胜之地,非亲近的贤臣不能管理这里,卿给我高卧治理这里吧!”于是他便代替明帝担任了淮南、宣城二郡的太守。又派遣使者前往授爵,封他为新淦伯。刘善明到了郡上,上表言事共十一条:其一认为“天地开创,应该慰问远方,广泛地传扬皇上的恩泽”其二认为“京都所属的远近地方,应该派发医生和药物,慰问疾苦,年龄九十以上以及病重不能治疗的,应该酌情赏赐”其三认为“宋代的赦令,真正得到宽大的很少。我认为现在下赦书,应该让事实与它相合”其四认为“刘昶还在,或许会到边境上来送死,各城应该严密守备”其五认为“应该废除宋朝大明以来的苛细政法条令,尊崇简易”其六认为“凡是各种土木建筑开支,可以暂且停止”其七认为“帝子王女,应该崇尚简约”其八认为“应该诏令百官以及府州郡县,各自贡献正直言论,以弘扬唐尧、虞舜的美德”其九认为“忠贞孝悌,应该以特殊的办法提拔;清苦节俭,应该授给他政务”其十认为“革命成功初始,应该挑选人才出使北国”其十一认为“交州险要而遥远,在荒原以外,宋末政治苛刻,以至怨恨叛变。现在应该以恩德进行怀柔,不应劳累将士远征,搅动边民”又撰写了贤圣杂语上奏,托辞进行讽谏,皇上用优厚的诏书进行了答复。
刘善明又提议建筑宣阳门,他上表说:“应该明确地方长官的赏罚,建立学校,制定齐朝的礼仪,开设宾馆以接待邻国。”皇上答复说:“用赏罚以警戒地方长官,修饰宾馆以等待远国,都是古代的善政,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重新创造新的礼节,可能不容易编制。国学的美好,已经下令告诉了公卿。宣阳门现在下令停建。我会有很多缺失,很想再听到您的建议。”
刘善明身高七尺九寸,品质朴素不喜欢声色,他所住的茅斋,只是用些斧子砍的木头。床和桌椅,都不加刨削。从少年时就立下了节行,他常说:“在家应当孝顺,为官应当清廉,可以作为子孙的楷模就行了。”等他多次做了州郡长官,颇多贪污纳贿,崔祖思感到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管子说过,鲍叔了解我。”于是流着眼泪说:“方寸已经乱了,哪有闲暇廉洁!”所得的金钱都用来赎回他的母亲。等他母亲回来,清廉的节操才严峻起来。所经历的职务,廉洁简明而不烦琐,他的俸禄都散发给了亲友。
他和崔祖思非常要好,崔祖思出京为青、冀二州官长,刘善明写信跟他叙旧,于是以忠诚相勉励。等听说崔祖思死去,伤心痛哭,便得了病。建元二年去世,遗命要实行薄葬。追赠他为左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烈伯。他的儿子刘涤承袭了爵位。
刘善明家中没有遗留的积蓄,只有书八千卷。高帝听说他家清贫,赐给刘涤家葛塘的库存谷子五百斛,说:“葛塘的库存也在我的官署之下,要让后世知道他的见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