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北的狂风肆虐,尘沙飞扬,一队二百余骑的轻甲骑兵队伍吃着灰。
马儿轻快的倒腾着蹄子,颠颠的小跑着前进。队伍后边,还有人赶着一百余匹无人骑乘的空马,裹挟着一起随着队伍行进。
为首一人所乘的马格外高大,膘肥体壮,在这一行中格外突出。他的盔甲也与旁人不同,麒麟抱肚,暗金护臂,凤翅兜鍪,披膊上系着暗红色披风。披风上颜色不一,有的暗红,有的明红,不难看出,原是鲜红一色,只是为血与灰尘染深了。
他一手抬起,扶着肩上扛着的丈八马朔,腰间短刀,马上拴着的长马刀,甲叶随着起伏翕动,发着铠甲特有的声音,那大红披风,随着狂风起舞翻飞。后面的骑士们有样学样,学着带头大哥吊儿郎当的从容,没有人说话,只有马蹄与风。
暮然间,远方的天际间,一朵烟花腾空炸响。
王言没有说话,在他身后的一人掏出火折子,在马兜中掏出一个管状物体,点燃引信,对空高举。不过片刻便是一声炸响,一束更大的烟花在天空炸开。
抬头看了眼那烟火,王言勐的一夹马腹,战马提速,向着目的方向而去。后边的人自动分出一百人跟随,剩余的,则是护着队伍中的宦官、文官,仍然按照原本的速度前进。
随着马儿的狂飙,过程中不断的有百人队加入到王言的队伍中来,熟练的控制着距离,摆好了冲锋的阵势。在高速奔跑了一刻钟以后,王言身后已经聚集了两千余骑,浩浩荡荡。
队伍冲势不停,在跑上了一个还算高土丘之后,王言勒马停下。
眼前是一片大大的开阔地,一对三百余骑的队伍正向着他们这边亡命狂奔,其后是上千骑兵放着箭追赶。更远处,则是有一小股一小股的百人队,合并成上千人的队伍,在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那追赶的上千骑兵,看到土坡上出现的漫山骑兵队伍,也停下了追杀的脚步,二话不说,前军变后军,转头就要跑。
王言摇了摇头,就不长记性,百无聊赖的挥了挥手,身边的骑士们二话不说,扛在肩上的长枪竖起夹在腋下,一手提着缰绳,哈的一声夹紧马腹,嗷嗷叫着冲了下去。
这里是西夏北部,属于西夏腹地。不过西夏地图不好,多数地方并不富裕,人口也不过三百万左右,多是集中在与宋、辽接壤的地方,大城市都在那里。但是旁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人,都是种地放牧的。这两项,那可都是支柱产业。他干的,就是破坏生态的活。看着牛羊就是杀,能赶的马就赶着走,有农田进去就是一顿踩。
西夏人口组成复杂,有汉人,党项人,回鹘人,还有些蒙古人等等。不过没有打下来的地方的人民,那就不是人民。被饿死,被砍死,跟他关系不大。
再说西夏是全民皆兵,叫个成年男丁就能舞刀弄枪,不弄死他们也不行。不过也没有枉杀,只要是拿着武器的,不管男女老幼全部砍了,不拿武器的不动。不过这条实行的不好,因为他们在西夏的领土上杀一年了,总是有人拿起武器反抗。后来抓人询问才知道,是他们被坏了名声,说他们到哪里都是杀。这激起了人们的反抗之心,毕竟怎么都是死,不如狠狠的反抗,死也咬口肉下来。
当然,是那么说没错,但是能活着没有想死的。他们都搬家南下,成了难民,积聚在各处大城池之外,小城池没有安全感。
这也是王言有意控制的,他来此两个目的,一是练兵,二是寻找战机全灭西夏。所以刚来时,变在西夏大成外放马屠戮,破坏农田,而后诱着西夏追兵在他们的地盘到处跑,到处破坏。有意识的驱赶着西夏百姓南下,增加大城市的负担。同时大宋关闭榷场,不与其通商,陈兵四十万,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使其不敢大部队追击围剿骑兵,只能小规模出兵阻击。
但这是毫无用处的,王言最不怕的就是打游击。那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是前车之鉴。
复北军满编五万,当然是不可能满编的,没那么多合格的马,也没有那么多的合格士兵,便是骑兵装备还是国库出资,王言的工厂接活,在监督之下流水打造的呢,若不然两年时间,想武装四万骑兵,还是按照他制造的武备列装,基本不可能。所以受此影响,全军只有四万两千余人。
而这其中,又有六千重骑兵,这是不能野战游击的。毕竟六千重骑的装备,就要上千辆马车拖着,哪里能来去如风到处跑。
万物相生相克,重甲陌刀兵可以对抗骑兵,但是对抗重装骑兵那就难了。而重装骑兵,同轻骑兵对冲,那也是砍瓜切菜。但是受限于装备重量,马匹体力,不持久,所以难以应付骑兵风筝,因为撵不上。若是能撵上,那当然一枪一个的屠杀。所以六千重骑兵,在前线战场牵制待敌,同时负责接应王言等人。毕竟西夏也有几十万军队的,真干急眼了,也得有条退路。六千重骑兵,就是人山都能捅个窟窿出来。
所以王言真正带到西夏的部队,只有三万六。他的战法也简单,就如现在面前上演的一般,就是小股部队分散行动。一开始是以一厢两千五百人为一个单位,分作十队人马间隔二十里散开,四处杀掠,干掉敌后的大股敌军。而后一点一点的两千人,一千五百人,一千,五百,直至现在的一百人为一股。就算伤亡了几千人,也还有两万多人,分成两百多股百人队。
每队间隔十五里散开,若单按直线算距离,那就是十五公里还要多的距离,算得地毯式平推。当然实际执行肯定不能那么干,因为要考虑策应支援的集结速度,还要考虑集结时的人马疲劳情况。所以是有前后有左右的分散,差不多覆盖方圆五公里多的地区。此外还有外派二十公里的斥候小队,一有大部队来犯,便立刻集结应敌。若没有,那就成小股部队,到处屠戮。
这一年的时间,他们从两国交界,一直杀到了回鹘的地盘,又往南杀了回来,将人都赶到南边。
也是因为他们的大肆破坏,再加上赶人南下,导致了各大城市的压力大增。因为本国中有人破坏,他们还要吃用,外面又没有贸易,不能交换物资,光吃不进,便是他们守着金山银海,三百万人的吃喝,也难以支撑多久。
这次的不能做生意,那是真的不能,动真格了。谁通敌,谁灭族。王言参奏,赵佶批红,直接抄家。
也是这样,导致西夏内部物价高涨,民生疲敝。看到这个情势,王言料定西夏难以为继,毕竟此前与宋一战的损失,便是修养三年也难恢复多少,因为西夏的盘子太小,潜力太低,地方也不是太好。这一次又有他有目的的破坏,自是难以长久。所以他一封奏疏上到在外巡游,大发雷霆的赵佶那里,讲明了情况,言说此次定能尽全功。
赵佶不是不懂事的,若不然他也不会大发雷霆。因为他总是坐在皇宫中,畅想自己富有九州万方,可是到了地方一看,一个个面黄肌瘦要饿死的样,叫个人良心上都过不去,更别说他是堂堂大宋皇帝了。他还想着文成武德,做千古一帝呢,这情况还千古个屁,能高兴就怪了。本来是出来找乐子看热闹的,结果给他磕碜够呛。
他是皇帝,皇帝出行,尽管不如杨广那般大的排场,但那也是不小的,弄了一万禁军护卫,还有几百人伺候,这一路人吃马嚼的,也是不小花费。不过相比北上伐辽,王言宁愿赵佶在国内铺张,花费差太多。
想要出来当然也是磨叽了一番,不过赵佶接连办了高求、蔡京,正有威势,且新上位宰相的王黼也大力支持,这才算是勉强成了行。
赵佶出巡天下,不是秘密,各地放什么样,地方长官自己也有数,一路上当然也有粉饰太平。但是赵佶又不傻,再说他也不想跟着大部队。用他好女婿的话讲,不自然。所以总会乔装一番,由人护卫着,到处晃悠瞎看,这不是就看到了真相。
书面上的苦,言语中的难,远没有眼见的刺人。赵佶就被刺到了,臊够呛,也气够呛。他去了阳谷县,到了王家庄,亲眼看了那是怎么富庶。到了别的地方,那差距实在骇人。
所以一路走来,拿了许多地方官,抄了许多家,也确实发了许多财。官是不缺的,毕竟都冗到危急国家存亡的程度了,有的是闲着的,所以他正经的提拔了一批。
但这不是朝臣想要看到的,不管是朝堂上的新旧两党,亦或是清官贪官。只要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样会激起什么。所以地方上又爆发了起义,群臣上表言说路途危险,劝其归朝。赵佶当然也明白了,老老实实的回了汴京,当没事儿人一样。
面对王言再打西夏的奏疏,他同意了。理由写的充分,又确实有机会,满朝文武都同意。再说了,若是没... -->>
西北的狂风肆虐,尘沙飞扬,一队二百余骑的轻甲骑兵队伍吃着灰。
马儿轻快的倒腾着蹄子,颠颠的小跑着前进。队伍后边,还有人赶着一百余匹无人骑乘的空马,裹挟着一起随着队伍行进。
为首一人所乘的马格外高大,膘肥体壮,在这一行中格外突出。他的盔甲也与旁人不同,麒麟抱肚,暗金护臂,凤翅兜鍪,披膊上系着暗红色披风。披风上颜色不一,有的暗红,有的明红,不难看出,原是鲜红一色,只是为血与灰尘染深了。
他一手抬起,扶着肩上扛着的丈八马朔,腰间短刀,马上拴着的长马刀,甲叶随着起伏翕动,发着铠甲特有的声音,那大红披风,随着狂风起舞翻飞。后面的骑士们有样学样,学着带头大哥吊儿郎当的从容,没有人说话,只有马蹄与风。
暮然间,远方的天际间,一朵烟花腾空炸响。
王言没有说话,在他身后的一人掏出火折子,在马兜中掏出一个管状物体,点燃引信,对空高举。不过片刻便是一声炸响,一束更大的烟花在天空炸开。
抬头看了眼那烟火,王言勐的一夹马腹,战马提速,向着目的方向而去。后边的人自动分出一百人跟随,剩余的,则是护着队伍中的宦官、文官,仍然按照原本的速度前进。
随着马儿的狂飙,过程中不断的有百人队加入到王言的队伍中来,熟练的控制着距离,摆好了冲锋的阵势。在高速奔跑了一刻钟以后,王言身后已经聚集了两千余骑,浩浩荡荡。
队伍冲势不停,在跑上了一个还算高土丘之后,王言勒马停下。
眼前是一片大大的开阔地,一对三百余骑的队伍正向着他们这边亡命狂奔,其后是上千骑兵放着箭追赶。更远处,则是有一小股一小股的百人队,合并成上千人的队伍,在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那追赶的上千骑兵,看到土坡上出现的漫山骑兵队伍,也停下了追杀的脚步,二话不说,前军变后军,转头就要跑。
王言摇了摇头,就不长记性,百无聊赖的挥了挥手,身边的骑士们二话不说,扛在肩上的长枪竖起夹在腋下,一手提着缰绳,哈的一声夹紧马腹,嗷嗷叫着冲了下去。
这里是西夏北部,属于西夏腹地。不过西夏地图不好,多数地方并不富裕,人口也不过三百万左右,多是集中在与宋、辽接壤的地方,大城市都在那里。但是旁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人,都是种地放牧的。这两项,那可都是支柱产业。他干的,就是破坏生态的活。看着牛羊就是杀,能赶的马就赶着走,有农田进去就是一顿踩。
西夏人口组成复杂,有汉人,党项人,回鹘人,还有些蒙古人等等。不过没有打下来的地方的人民,那就不是人民。被饿死,被砍死,跟他关系不大。
再说西夏是全民皆兵,叫个成年男丁就能舞刀弄枪,不弄死他们也不行。不过也没有枉杀,只要是拿着武器的,不管男女老幼全部砍了,不拿武器的不动。不过这条实行的不好,因为他们在西夏的领土上杀一年了,总是有人拿起武器反抗。后来抓人询问才知道,是他们被坏了名声,说他们到哪里都是杀。这激起了人们的反抗之心,毕竟怎么都是死,不如狠狠的反抗,死也咬口肉下来。
当然,是那么说没错,但是能活着没有想死的。他们都搬家南下,成了难民,积聚在各处大城池之外,小城池没有安全感。
这也是王言有意控制的,他来此两个目的,一是练兵,二是寻找战机全灭西夏。所以刚来时,变在西夏大成外放马屠戮,破坏农田,而后诱着西夏追兵在他们的地盘到处跑,到处破坏。有意识的驱赶着西夏百姓南下,增加大城市的负担。同时大宋关闭榷场,不与其通商,陈兵四十万,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使其不敢大部队追击围剿骑兵,只能小规模出兵阻击。
但这是毫无用处的,王言最不怕的就是打游击。那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是前车之鉴。
复北军满编五万,当然是不可能满编的,没那么多合格的马,也没有那么多的合格士兵,便是骑兵装备还是国库出资,王言的工厂接活,在监督之下流水打造的呢,若不然两年时间,想武装四万骑兵,还是按照他制造的武备列装,基本不可能。所以受此影响,全军只有四万两千余人。
而这其中,又有六千重骑兵,这是不能野战游击的。毕竟六千重骑的装备,就要上千辆马车拖着,哪里能来去如风到处跑。
万物相生相克,重甲陌刀兵可以对抗骑兵,但是对抗重装骑兵那就难了。而重装骑兵,同轻骑兵对冲,那也是砍瓜切菜。但是受限于装备重量,马匹体力,不持久,所以难以应付骑兵风筝,因为撵不上。若是能撵上,那当然一枪一个的屠杀。所以六千重骑兵,在前线战场牵制待敌,同时负责接应王言等人。毕竟西夏也有几十万军队的,真干急眼了,也得有条退路。六千重骑兵,就是人山都能捅个窟窿出来。
所以王言真正带到西夏的部队,只有三万六。他的战法也简单,就如现在面前上演的一般,就是小股部队分散行动。一开始是以一厢两千五百人为一个单位,分作十队人马间隔二十里散开,四处杀掠,干掉敌后的大股敌军。而后一点一点的两千人,一千五百人,一千,五百,直至现在的一百人为一股。就算伤亡了几千人,也还有两万多人,分成两百多股百人队。
每队间隔十五里散开,若单按直线算距离,那就是十五公里还要多的距离,算得地毯式平推。当然实际执行肯定不能那么干,因为要考虑策应支援的集结速度,还要考虑集结时的人马疲劳情况。所以是有前后有左右的分散,差不多覆盖方圆五公里多的地区。此外还有外派二十公里的斥候小队,一有大部队来犯,便立刻集结应敌。若没有,那就成小股部队,到处屠戮。
这一年的时间,他们从两国交界,一直杀到了回鹘的地盘,又往南杀了回来,将人都赶到南边。
也是因为他们的大肆破坏,再加上赶人南下,导致了各大城市的压力大增。因为本国中有人破坏,他们还要吃用,外面又没有贸易,不能交换物资,光吃不进,便是他们守着金山银海,三百万人的吃喝,也难以支撑多久。
这次的不能做生意,那是真的不能,动真格了。谁通敌,谁灭族。王言参奏,赵佶批红,直接抄家。
也是这样,导致西夏内部物价高涨,民生疲敝。看到这个情势,王言料定西夏难以为继,毕竟此前与宋一战的损失,便是修养三年也难恢复多少,因为西夏的盘子太小,潜力太低,地方也不是太好。这一次又有他有目的的破坏,自是难以长久。所以他一封奏疏上到在外巡游,大发雷霆的赵佶那里,讲明了情况,言说此次定能尽全功。
赵佶不是不懂事的,若不然他也不会大发雷霆。因为他总是坐在皇宫中,畅想自己富有九州万方,可是到了地方一看,一个个面黄肌瘦要饿死的样,叫个人良心上都过不去,更别说他是堂堂大宋皇帝了。他还想着文成武德,做千古一帝呢,这情况还千古个屁,能高兴就怪了。本来是出来找乐子看热闹的,结果给他磕碜够呛。
他是皇帝,皇帝出行,尽管不如杨广那般大的排场,但那也是不小的,弄了一万禁军护卫,还有几百人伺候,这一路人吃马嚼的,也是不小花费。不过相比北上伐辽,王言宁愿赵佶在国内铺张,花费差太多。
想要出来当然也是磨叽了一番,不过赵佶接连办了高求、蔡京,正有威势,且新上位宰相的王黼也大力支持,这才算是勉强成了行。
赵佶出巡天下,不是秘密,各地放什么样,地方长官自己也有数,一路上当然也有粉饰太平。但是赵佶又不傻,再说他也不想跟着大部队。用他好女婿的话讲,不自然。所以总会乔装一番,由人护卫着,到处晃悠瞎看,这不是就看到了真相。
书面上的苦,言语中的难,远没有眼见的刺人。赵佶就被刺到了,臊够呛,也气够呛。他去了阳谷县,到了王家庄,亲眼看了那是怎么富庶。到了别的地方,那差距实在骇人。
所以一路走来,拿了许多地方官,抄了许多家,也确实发了许多财。官是不缺的,毕竟都冗到危急国家存亡的程度了,有的是闲着的,所以他正经的提拔了一批。
但这不是朝臣想要看到的,不管是朝堂上的新旧两党,亦或是清官贪官。只要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样会激起什么。所以地方上又爆发了起义,群臣上表言说路途危险,劝其归朝。赵佶当然也明白了,老老实实的回了汴京,当没事儿人一样。
面对王言再打西夏的奏疏,他同意了。理由写的充分,又确实有机会,满朝文武都同意。再说了,若是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