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胜诉才是正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别小看他们,他们大多数是其他学校的学生领袖……”汉森低声道
“可我看他们挺有钱啊……”爱德华道。
这是常识,有钱人怎么会走上街头闹革命?
靠着家里的地位和经济实力躺赢别人,这样的生活不香嘛?
也就是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人才想通过剧烈的手段来使得社会规则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动。
“当然,你以为我那些叶子和LSD都是白给他们的么?”汉森笑的非常诡异“每个学生社团和领袖手里都有点钱,这些钱来路其实不怎么正,比如盗打长途,比如顺手牵羊把东西弄出去卖掉,比如拿某些基金会的……”
“我和他们关系不错,就找他们帮忙,当然不能白帮,我手里这些药也正好半卖半送的出掉。反正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和痕迹。我自发的送药给他们,他们自愿捐献……还能带动其他人形成良好的潮流……”
“好吧……你这家伙该去商学院才是……”某人自以为脑子灵活,结果发现在这路散手上还是不能和汉森比。
“对了”爱德华问道“我刚才听你说,在芝加哥暴动的时候,休·海夫纳也参加了?”
“是啊,你可别看那家伙是个花花公子,可真fxxk的有种,走在队伍最前面,艾伦·金斯堡在他身边,不停的想往他身上蹭……”
艾伦·金斯堡算是眼下米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五十年代他和他的朋♂友比如科鲁亚克等人一起开创了新的诗歌潮流,以大胆和下流而被主流社会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既然不被主流社会待见,那可想而知,他在“非主流”的革命学生中间却有着很高的威望。
顺便说一句,这些开创者们多半是双向插头,给人的感觉是具有挺高的审美情趣,看到漂亮的就想插一插,或者被插。
这又让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眼下民权运动中几位中坚斗士,见到“垮掉的一代”都得尊敬的叫一声师叔,他们大致类似于基佬中的马丁路德金,辈分等同于朱迪嘉兰,一边是身体力行者,一边是被基佬骗婚的直女,大家团结起来,LGBT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艾伦·金斯堡曾有句名言“不要把疯狂藏起来”
几乎成为这个时代每个年轻人的行动信条,并且身体力行。
看看硝烟弥漫的合众国大地就知道了。
虽然他的粉丝大多是白人-至少在媒体上是这样表现的,但爱德华觉得,那些贫民窟里的NGER才是艾伦·金斯堡真正的灵魂默契者,尤其在开展零元购方面,哪怕是瘦小枯干的NGER都能抱着硕大的20英寸显像管电视机健步如飞,让人不得不感慨偶像与诗歌的力量。
艾伦金斯堡生于二十年代,童年是经历过大萧条的。
论辈分比爱德华乃至婴儿潮要高上不止一代。
不管是他的拥趸还是敌人都公认这家伙是个疯子,但没人否认他杰出的头脑,对他一直有种惋惜的观点,“如果他不这么乱来,那大概会是第二个惠特曼或者艾略特”
但怎么说呢,如果没有搞基、乱x、嗑药,那他肯定不会比鲍勃迪伦都火……
这些恶习毁掉了一个伟大天才,但如果没有这些,他大概也就是一个平庸而普通的天才罢了……
爱德华对这路人敬谢不敏,但佩服还是有的,艾伦·金斯堡算是功成名就,不管在诗歌、文学运动、旅行、摄影、哲学和哲♂学方面都是时代的带头人。
他完全可以躺在铺着天鹅绒床单的king?size大床上等各种年轻美丽的肉体送上门来。
但人家却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以爸爸辈的身份,毅然决然的走在示威队伍最前列。
在抗议政府的同事还顺便试图掰弯直男,可谓公私两不误。
更妙的是,还能从戴利推土机下安全脱身,说明他老人家能纵横江湖二十载,到低是有点真东西的。
想想也是,在五十年代公开取向后,带着自己的伴侣在全国旅行,竟然没被抓到精神病院去,没两把刷子能行?
虽然未知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口诀,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能暗合,确实是天赋异秉。
但爱德华的记忆里倒是有点关于此人的碎片:
八十年代北岛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总是打领带”,艾伦金斯堡回到“那样我男朋友的双亲大概会比较喜欢我一些”可见再叛逆的人生在现实面前也得低头,当然这是后话。
“是嘛?……”爱德华听到汉森的话,他脑子里又有了个新的想法。
此刻,现场的气氛似乎有点下降。
汉森连忙跳到台中央,带头高歌起来
“大m,大m,
LSD,LSD
大学生制造它,
高中生吸食它,
为什么我们不能
为什么我们不能”
很快演变成了大合唱。
在未必雄壮却绝对嘹亮的歌声中,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爱德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觉得魔幻现实主义不过如此。
他脑子里忽然想起前世常见的报道结尾“最终大会在嘹亮的xx歌曲声中顺利闭幕”
这话似乎也能用到眼下,但总觉哪里有些不对。
……
接下来。
汉森会非常非常忙碌,他会不停的穿梭在纽约和康州之间,到处去扇动,哦,应该说是发动群众,引发他们对华尔街的仇恨。
这样说其实也不恰当,大凡正常的米国人就没有不讨厌华尔街的,缺的无非是个由头以及组织而已。
但如何解决信息快速传播问题,依然摆在爱德华的面前最大的难题。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媒体行业垄断这所有的信息传输渠道。
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四大主力通道,汉森这种惊天动地的“反动”思想,这些渠道肯定是比较感冒的。
播是肯定要播的,毕竟这是新闻。
但怎么播,以及怎么对冲怎么抹黑,都是有现成预案。
米国的媒体对于此类问题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新闻和评论分开。
新闻强调时效性真实性,通常情况下都会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当然这是以前,之后也开始堕落到使用阴间滤镜的地步了-眼下应该说新闻的成色很高,代表着米国媒体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
只是
评论……这玩意就一言难尽了,评论员都是个体,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对客观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哪怕他公开胡说八道也没有法律能制衡。
毕竟宪法保护言论自由,某种意义也是保护造谣自由-尽管这并非立法者最初的本意。
评价公共政策从来就不能从立法者或者推动者最初的善意出发,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再好的法律都会被用到作恶上。
反过来,哪怕是恶政也会被人从立法善意的角度去演绎为大智慧大慈悲-比如灭霸要扬了半个宇宙生物的骨灰-都可以说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另一半生物得到更好的生活。
扯远了。
“别小看他们,他们大多数是其他学校的学生领袖……”汉森低声道
“可我看他们挺有钱啊……”爱德华道。
这是常识,有钱人怎么会走上街头闹革命?
靠着家里的地位和经济实力躺赢别人,这样的生活不香嘛?
也就是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人才想通过剧烈的手段来使得社会规则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动。
“当然,你以为我那些叶子和LSD都是白给他们的么?”汉森笑的非常诡异“每个学生社团和领袖手里都有点钱,这些钱来路其实不怎么正,比如盗打长途,比如顺手牵羊把东西弄出去卖掉,比如拿某些基金会的……”
“我和他们关系不错,就找他们帮忙,当然不能白帮,我手里这些药也正好半卖半送的出掉。反正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和痕迹。我自发的送药给他们,他们自愿捐献……还能带动其他人形成良好的潮流……”
“好吧……你这家伙该去商学院才是……”某人自以为脑子灵活,结果发现在这路散手上还是不能和汉森比。
“对了”爱德华问道“我刚才听你说,在芝加哥暴动的时候,休·海夫纳也参加了?”
“是啊,你可别看那家伙是个花花公子,可真fxxk的有种,走在队伍最前面,艾伦·金斯堡在他身边,不停的想往他身上蹭……”
艾伦·金斯堡算是眼下米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五十年代他和他的朋♂友比如科鲁亚克等人一起开创了新的诗歌潮流,以大胆和下流而被主流社会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既然不被主流社会待见,那可想而知,他在“非主流”的革命学生中间却有着很高的威望。
顺便说一句,这些开创者们多半是双向插头,给人的感觉是具有挺高的审美情趣,看到漂亮的就想插一插,或者被插。
这又让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眼下民权运动中几位中坚斗士,见到“垮掉的一代”都得尊敬的叫一声师叔,他们大致类似于基佬中的马丁路德金,辈分等同于朱迪嘉兰,一边是身体力行者,一边是被基佬骗婚的直女,大家团结起来,LGBT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艾伦·金斯堡曾有句名言“不要把疯狂藏起来”
几乎成为这个时代每个年轻人的行动信条,并且身体力行。
看看硝烟弥漫的合众国大地就知道了。
虽然他的粉丝大多是白人-至少在媒体上是这样表现的,但爱德华觉得,那些贫民窟里的NGER才是艾伦·金斯堡真正的灵魂默契者,尤其在开展零元购方面,哪怕是瘦小枯干的NGER都能抱着硕大的20英寸显像管电视机健步如飞,让人不得不感慨偶像与诗歌的力量。
艾伦金斯堡生于二十年代,童年是经历过大萧条的。
论辈分比爱德华乃至婴儿潮要高上不止一代。
不管是他的拥趸还是敌人都公认这家伙是个疯子,但没人否认他杰出的头脑,对他一直有种惋惜的观点,“如果他不这么乱来,那大概会是第二个惠特曼或者艾略特”
但怎么说呢,如果没有搞基、乱x、嗑药,那他肯定不会比鲍勃迪伦都火……
这些恶习毁掉了一个伟大天才,但如果没有这些,他大概也就是一个平庸而普通的天才罢了……
爱德华对这路人敬谢不敏,但佩服还是有的,艾伦·金斯堡算是功成名就,不管在诗歌、文学运动、旅行、摄影、哲学和哲♂学方面都是时代的带头人。
他完全可以躺在铺着天鹅绒床单的king?size大床上等各种年轻美丽的肉体送上门来。
但人家却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以爸爸辈的身份,毅然决然的走在示威队伍最前列。
在抗议政府的同事还顺便试图掰弯直男,可谓公私两不误。
更妙的是,还能从戴利推土机下安全脱身,说明他老人家能纵横江湖二十载,到低是有点真东西的。
想想也是,在五十年代公开取向后,带着自己的伴侣在全国旅行,竟然没被抓到精神病院去,没两把刷子能行?
虽然未知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口诀,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能暗合,确实是天赋异秉。
但爱德华的记忆里倒是有点关于此人的碎片:
八十年代北岛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总是打领带”,艾伦金斯堡回到“那样我男朋友的双亲大概会比较喜欢我一些”可见再叛逆的人生在现实面前也得低头,当然这是后话。
“是嘛?……”爱德华听到汉森的话,他脑子里又有了个新的想法。
此刻,现场的气氛似乎有点下降。
汉森连忙跳到台中央,带头高歌起来
“大m,大m,
LSD,LSD
大学生制造它,
高中生吸食它,
为什么我们不能
为什么我们不能”
很快演变成了大合唱。
在未必雄壮却绝对嘹亮的歌声中,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爱德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觉得魔幻现实主义不过如此。
他脑子里忽然想起前世常见的报道结尾“最终大会在嘹亮的xx歌曲声中顺利闭幕”
这话似乎也能用到眼下,但总觉哪里有些不对。
……
接下来。
汉森会非常非常忙碌,他会不停的穿梭在纽约和康州之间,到处去扇动,哦,应该说是发动群众,引发他们对华尔街的仇恨。
这样说其实也不恰当,大凡正常的米国人就没有不讨厌华尔街的,缺的无非是个由头以及组织而已。
但如何解决信息快速传播问题,依然摆在爱德华的面前最大的难题。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媒体行业垄断这所有的信息传输渠道。
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四大主力通道,汉森这种惊天动地的“反动”思想,这些渠道肯定是比较感冒的。
播是肯定要播的,毕竟这是新闻。
但怎么播,以及怎么对冲怎么抹黑,都是有现成预案。
米国的媒体对于此类问题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新闻和评论分开。
新闻强调时效性真实性,通常情况下都会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当然这是以前,之后也开始堕落到使用阴间滤镜的地步了-眼下应该说新闻的成色很高,代表着米国媒体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
只是
评论……这玩意就一言难尽了,评论员都是个体,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对客观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哪怕他公开胡说八道也没有法律能制衡。
毕竟宪法保护言论自由,某种意义也是保护造谣自由-尽管这并非立法者最初的本意。
评价公共政策从来就不能从立法者或者推动者最初的善意出发,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再好的法律都会被用到作恶上。
反过来,哪怕是恶政也会被人从立法善意的角度去演绎为大智慧大慈悲-比如灭霸要扬了半个宇宙生物的骨灰-都可以说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另一半生物得到更好的生活。
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