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帝国的荣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三十章天山(一)
明历十九年(公元1383年)七月十一日,天山北麓的苦他巴城(今新疆呼图壁),这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城镇,它的南部紧挨着天山北脚,雪水融化汇集而成的呼图壁河、雀尔沟河等多条河流灌溉着南部和中部广袤的草原和农田,然后消失在北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沙漠深处。这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土地,苦他巴,根据音译,在古突厥语中是“寻找幸福”的意思,而在准噶尔语中是“吉祥”的意思,但是在蒙古语中却是“多鬼的地方”让人莫名其妙的意思。
大明陆军骑七军都统制侯明策马站在苦他巴城外一处丘陵上,眺望着远处的天山和草原。
骑七军是为了应对西征临时组建的军事单位,下辖三个陆军骑兵师,一个炮兵团,两个辎重团,以及若干个配属部队,总兵力在五万左右,完全可以应付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骑七军下辖的师和团有从和宁卫戍区调集过来的,也有从西安卫戍区调集过来的,甚至有从东京卫戍区调过来的,侯明原本也属于西安卫戍区,但是骑七军骨干却算是正宗的“和宁派”,毕竟这个卫戍区在大明陆军中就是盛产骑兵的,而且与西域地理接壤,占据了地利优势。
侯明能够担任骑七军的都统制,不仅说明他颇受冯国胜的器重,也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大明陆军上下的认可,因为担任这个职位意味你可以独挡一面,根据冯国胜给侯明的指示,他必须率领骑七军清除别失八里、苦他巴、仰吉八里,从东线逼近亦里八里(今新疆伊宁市)和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
自从帖木儿打着“镇压”弑主的哈马儿丁的旗号屡屡东征,原本东察合台汗国的中心区域-阿力麻里一带被打成了废墟,蒙古人只能向东退且,活动范围以别失八里一带为中心。但是这些西域蒙古人并没有忘记阿力麻里这块风水宝地。因为相比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天山,地域狭长的别失八里,阿力麻里一带地域广袤,水美草肥,经过一段时间里,亦里八里逐渐取代阿力麻里,成为这一带的中心城镇。但是由于还有帖木儿的威胁,蒙古人只能躲在别失八里,暂避锋芒。
但是这块安宁之地随着明军的西征也告以破碎,侯明指挥骑七军,激战近十余天,歼灭了超过三万之数的蒙古诸部贵族的联军,完全控制了别失八里一带,将蒙古人向西赶去。
蒙古人这一次的失败可谓是无比惨重,牧场被毁,青壮被杀,别失八里一带的蒙古贵族们带着少数残余逃回了亦里八里等地,他们所余的实力不及原本的十之二三。明军与蒙古人是死敌,这一点是不用说的,要不然当年大明皇帝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挥师漠北,咬着牙也要灭了蒙古正朔-北元。
西域的蒙古人尽管大部分已经突厥化,并且信奉了伊斯兰教,但是为了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他们中绝大部分的人依然打着蒙古人这杆大旗,既然你打了这面旗,就必须迎接大明那雷霆万钧的打击。
硬气起来的大明眼里容不下沙子,死敌就是死敌,必须往死里打,丝毫不留情,完全没有以往中原王朝那种以德服人的“风度”,知识渊博的西域学者几经考究,发现这大明人的行事风格,比起汉唐之时的大气强硬还要多上几分毒辣。
大批居住在别失八里一带的蒙古诸部女子被当做战利品押送回国,牛羊连同肥沃的牧场被抢夺一空,归在后续跟上维持“新占领区”秩序的武备军名下。唯一侥幸被留下的只有投降的、而且是依然信奉萨满教的蒙古平民以及那些依然顽强地信奉佛教、景教的回鹘人,不过这些人与信奉伊斯兰教、几乎突厥化的蒙古当地部落贵族们有着很深的矛盾,甚至不少蒙古牧民认为那些部落贵族已经不是纯正的蒙古人了,因为他们不再信奉祖宗流传下来的萨满教或喇嘛教,风俗也不是秉承蒙古习惯,而是所谓的突厥和波斯习俗。
早先由于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金帐汗国之间的纷争,大批蒙古转战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这里居留下来,由于他们本身就拥有特权,是畏兀儿人等先入者的统治者,为了避其锋芒,原本散居在天山北疆的畏兀儿等族开始向南迁居,形成了北蒙南畏的局面。
而且相比南疆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畏兀儿人,北疆的蒙古人很多都是数十年前从蒙古四大汗国等地迁移过来的,除了贵族等上层统治者少数人改信了伊斯兰教之外,大部分普通蒙古人依然顽强地信奉着他们祖先留下的萨满教或者从蒙古本部传过来的喇嘛教,如果没有大明西征这一改变历史的进程,一直到十六世纪,天山北疆的蒙古人才开始大规模改信伊斯兰教。
针对这一局面,明军的策略也非常明显,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和少部分死忠是毫不留情地打击,而对于依然信奉萨满教或喇嘛教的蒙古牧民则以安抚为主,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当地蒙古诸部统治架构完全摧毁的基础上,这也是大明西征的重点工作之一。
“侯将军,前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副官策马过来禀报道。
“北边有什么消息?”侯明头也不回地问道。大明西征,主要路线分为两路,以天山为界,由于天山南路的战事有刘浩然和傅友德坐镇,侯明知道出不来什么问题,因此他的注意力放在与自己同在天山北路的西征北线上。
按照冯国胜的部署,天山北路的攻略路线也分为两路,侯明所率的骑七军属于北线第二路,吕光豪率领的骑五军则属于北线第三路,冯国胜自率主力的第一路。
吕光豪率领骑五军直接越金山,直下也迷里河流域,然后从北边逼近亦里八里和阿力麻里地区。相比起侯明的第二路行军路线,吕光豪的作战范围广袤,可用战术也更灵活。
“回禀侯将军,根据最新的战况通报,吕将军的骑五军已经于本月五日渡过也迷里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此时骑五军已经抵达黄草泊(今艾比湖),应该对对普刺(今新疆博乐县)和博落脱儿地区发起攻击。”>
第三百三十章天山(一)
明历十九年(公元1383年)七月十一日,天山北麓的苦他巴城(今新疆呼图壁),这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城镇,它的南部紧挨着天山北脚,雪水融化汇集而成的呼图壁河、雀尔沟河等多条河流灌溉着南部和中部广袤的草原和农田,然后消失在北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沙漠深处。这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土地,苦他巴,根据音译,在古突厥语中是“寻找幸福”的意思,而在准噶尔语中是“吉祥”的意思,但是在蒙古语中却是“多鬼的地方”让人莫名其妙的意思。
大明陆军骑七军都统制侯明策马站在苦他巴城外一处丘陵上,眺望着远处的天山和草原。
骑七军是为了应对西征临时组建的军事单位,下辖三个陆军骑兵师,一个炮兵团,两个辎重团,以及若干个配属部队,总兵力在五万左右,完全可以应付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骑七军下辖的师和团有从和宁卫戍区调集过来的,也有从西安卫戍区调集过来的,甚至有从东京卫戍区调过来的,侯明原本也属于西安卫戍区,但是骑七军骨干却算是正宗的“和宁派”,毕竟这个卫戍区在大明陆军中就是盛产骑兵的,而且与西域地理接壤,占据了地利优势。
侯明能够担任骑七军的都统制,不仅说明他颇受冯国胜的器重,也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大明陆军上下的认可,因为担任这个职位意味你可以独挡一面,根据冯国胜给侯明的指示,他必须率领骑七军清除别失八里、苦他巴、仰吉八里,从东线逼近亦里八里(今新疆伊宁市)和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
自从帖木儿打着“镇压”弑主的哈马儿丁的旗号屡屡东征,原本东察合台汗国的中心区域-阿力麻里一带被打成了废墟,蒙古人只能向东退且,活动范围以别失八里一带为中心。但是这些西域蒙古人并没有忘记阿力麻里这块风水宝地。因为相比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天山,地域狭长的别失八里,阿力麻里一带地域广袤,水美草肥,经过一段时间里,亦里八里逐渐取代阿力麻里,成为这一带的中心城镇。但是由于还有帖木儿的威胁,蒙古人只能躲在别失八里,暂避锋芒。
但是这块安宁之地随着明军的西征也告以破碎,侯明指挥骑七军,激战近十余天,歼灭了超过三万之数的蒙古诸部贵族的联军,完全控制了别失八里一带,将蒙古人向西赶去。
蒙古人这一次的失败可谓是无比惨重,牧场被毁,青壮被杀,别失八里一带的蒙古贵族们带着少数残余逃回了亦里八里等地,他们所余的实力不及原本的十之二三。明军与蒙古人是死敌,这一点是不用说的,要不然当年大明皇帝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挥师漠北,咬着牙也要灭了蒙古正朔-北元。
西域的蒙古人尽管大部分已经突厥化,并且信奉了伊斯兰教,但是为了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他们中绝大部分的人依然打着蒙古人这杆大旗,既然你打了这面旗,就必须迎接大明那雷霆万钧的打击。
硬气起来的大明眼里容不下沙子,死敌就是死敌,必须往死里打,丝毫不留情,完全没有以往中原王朝那种以德服人的“风度”,知识渊博的西域学者几经考究,发现这大明人的行事风格,比起汉唐之时的大气强硬还要多上几分毒辣。
大批居住在别失八里一带的蒙古诸部女子被当做战利品押送回国,牛羊连同肥沃的牧场被抢夺一空,归在后续跟上维持“新占领区”秩序的武备军名下。唯一侥幸被留下的只有投降的、而且是依然信奉萨满教的蒙古平民以及那些依然顽强地信奉佛教、景教的回鹘人,不过这些人与信奉伊斯兰教、几乎突厥化的蒙古当地部落贵族们有着很深的矛盾,甚至不少蒙古牧民认为那些部落贵族已经不是纯正的蒙古人了,因为他们不再信奉祖宗流传下来的萨满教或喇嘛教,风俗也不是秉承蒙古习惯,而是所谓的突厥和波斯习俗。
早先由于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金帐汗国之间的纷争,大批蒙古转战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这里居留下来,由于他们本身就拥有特权,是畏兀儿人等先入者的统治者,为了避其锋芒,原本散居在天山北疆的畏兀儿等族开始向南迁居,形成了北蒙南畏的局面。
而且相比南疆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畏兀儿人,北疆的蒙古人很多都是数十年前从蒙古四大汗国等地迁移过来的,除了贵族等上层统治者少数人改信了伊斯兰教之外,大部分普通蒙古人依然顽强地信奉着他们祖先留下的萨满教或者从蒙古本部传过来的喇嘛教,如果没有大明西征这一改变历史的进程,一直到十六世纪,天山北疆的蒙古人才开始大规模改信伊斯兰教。
针对这一局面,明军的策略也非常明显,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和少部分死忠是毫不留情地打击,而对于依然信奉萨满教或喇嘛教的蒙古牧民则以安抚为主,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当地蒙古诸部统治架构完全摧毁的基础上,这也是大明西征的重点工作之一。
“侯将军,前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副官策马过来禀报道。
“北边有什么消息?”侯明头也不回地问道。大明西征,主要路线分为两路,以天山为界,由于天山南路的战事有刘浩然和傅友德坐镇,侯明知道出不来什么问题,因此他的注意力放在与自己同在天山北路的西征北线上。
按照冯国胜的部署,天山北路的攻略路线也分为两路,侯明所率的骑七军属于北线第二路,吕光豪率领的骑五军则属于北线第三路,冯国胜自率主力的第一路。
吕光豪率领骑五军直接越金山,直下也迷里河流域,然后从北边逼近亦里八里和阿力麻里地区。相比起侯明的第二路行军路线,吕光豪的作战范围广袤,可用战术也更灵活。
“回禀侯将军,根据最新的战况通报,吕将军的骑五军已经于本月五日渡过也迷里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此时骑五军已经抵达黄草泊(今艾比湖),应该对对普刺(今新疆博乐县)和博落脱儿地区发起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