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麟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嫡子「难堪重任」,帝王又始终空置中宫不曾立继后,日后的承位之人自然只能从余下几位妃嫔所出的皇子里挑了。而皇三子因高氏之事注定无缘皇位,皇长子、皇四子也一向不怎么得帝王青眼……在此情况下,眼见皇五子如此受宠,又教不知内情的朝臣们如何能不多想?
当然,因着萧琰正当盛年、又一向身体强健,朝臣们心下便有计较,至多也就是暗地里议论一番而已,并不曾将心底的想法掀到台面上来,自也还谈不上风波──可饶是如此,因涉及到日后的帝位传承,不光京畿之地,就是千里之遥的昭京,但凡在京中有些关系的官场人物,又有哪个不晓得如今深得圣宠的皇五子?
只除了萧宸。
昔日备受帝王纵宠的他,明明身为人子、身为手足,却还是直到「五弟」满了周岁不久,才因生生诀突破后大为提升的耳力意外由芰荷和藕花的闲聊中听到了此事。
芰荷和藕花都是元后留下的人,对萧宸可说是再忠心不过,会将这个消息瞒着不报,自然是奉了上谕、不得已而为之。也因着如此,摸不清帝王心思的二人对自家小主子的境况甚为忧心,忍不住在庆幸小主子终于得了回京的旨意之余私下议论了一番,不想却反倒因此将事情传入了萧宸耳里。
萧宸远离帝阙、远离至亲至爱的父皇,本就是靠着过去的回忆和渴望成为父皇臂助的执念,才得以勉强压抑下心底对未来的种种不安。这样的消息听在他耳里,便仿佛午夜梦回时的所有担忧尽都成了真,即使父皇信中的拳拳爱宠之意如旧,却仍让萧宸一时如遭雷亟;心底早已落下种子的惶惑和失措,更由此深深生了根、萌了芽。
他不知道父皇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让人瞒下了此事,但胸口原先充塞着、对于不日回京的喜悦和寄盼,却已被这样的消息打击得七零八落,再不存分毫。
他依然刻骨地思念着那个远在京城的至亲;但渴慕天颜之心,却终究还是败给了心底紧随着日益茁壮的不安生出的恐惧。
──因为他怕。
他怕纵使回到了京里、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父皇,自己也不再是那个被父皇放在心尖上极尽娇宠疼爱的儿。他怕父皇殷殷关怀的目光再不是对着自己;更害怕彼此曾有过的无间亲昵再不复存、甚至转而出现在父皇与五弟之间……萧宸虽老早意识到了今生种种轨迹的改变,却从没有一刻那般深切地体会到所谓的「改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带来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也同样可能……夺去他两世最为珍视在乎的一切。
承载了两世记忆的他都已有所不同,更何况是从未经历过他记忆里那些个或者温馨或者憾恨的过往的父皇?纵使父皇依旧是父皇,和前世那个因他的死而一夕白头的父皇,也终究再不相同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瞬间,萧宸只觉得整个心无比空落,虽明知这样的转变对父皇来说或许更好一些──至少前生那样的悲剧肯定不会重演了──却仍止不住胸口蔓延开来的浓浓酸楚和迷茫。
──有那么片刻、纵使明知不该,他却仍难以自禁地生出了「若是如此、还不如回到前生」的念头。
而勉强保持了一线理智的结果,是他最终违抗了父皇的旨意,以「自身多有不足」为由拒绝了父皇让他回京的要求。
萧宸知道,自己需要改变。
两世的轨迹既已彻底偏离,他也老早摆脱了上一世的病弱难持、得到了以往可望不可得的实力,又怎能再用前生的眼光看待自个儿的人生与同父皇之间的关系?既然他重生的初衷,是扭转曾经的悲剧、真正成为父皇的臂助……那么,无论父皇是否对他宠爱如昔,都不该影响到他的目标、他的决心。
就当是报偿父皇上一世的付出也好,与其放任自己陷在那种患得患失、时刻深怕失去父皇宠爱的情绪当中,还不如将心思放在进一步充实自己上头。
也正是抱持着这样的觉悟,他才壮士断腕地头一遭违逆了父皇的意思拒不回京,靠着曾令他深恶痛绝的天各一方努力调整起自己的眼目和处事的心态。
──若说在此之前,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达到父皇的要求早日回京;那么自此而后,他才算是真正敞开了胸怀,开始接纳、融入周遭此前于他而言仅是过眼云烟的一切。
而以「沐昭荣」之名入读岐山书院、甚至参加制试,则是他诸般决定中最为大胆、却也收获最丰的一个。
思及因这个决定而收获的、两世以来尚算头一遭的友情,和因友人即将进京赶考而将到来的别离,萧宸的心绪虽不像当年离京之前那样落落寡欢,但名为惆怅和不舍的情绪,却仍难免于心头萦绕徘徊难消。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他对父皇的万般依恋,五年前尚且不哭不闹地就此离了京;如今面对准备赴京应省试的友人,纵使心下离情依依,所寄予的也仅会是祝福而已。
这,也正是书院今日明明停课休息了,萧宸却仍在晨练完毕后沐浴更衣准备外出的原因。
──此次府试,岐山书院应考的学员一共二十又三,其中十五人榜上有名,堪称是近二十多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萧宸化名的「沐昭荣」也是这十五人之一……只是他的假身分虽因有潜龙卫安排、于诸般细节上都真的不能再真,可在离京足有千里之遥的昭京蒙混着用一用还好;若真正上京应省试甚至殿试,被人瞧破身分也是早晚的事。
毕竟,不说别的,单单他那双与父皇简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丹凤眼,就已足够让有心人浮想联翩了;更何况他的假名还挂着一个「沐」姓?这个姓氏虽不若「楼」姓那样打眼,却毕竟也是今上母家的姓氏……京里心眼多的人从来不少。不论是朝臣还是那些个世家大族,只要是曾经有幸见过天颜的,面对一个与圣人有六、七分相像,还以「沐」为姓、以「昭荣」为名的人,要猜出他的真实身分自然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当然,以萧宸的身分,只要帝王对他的宠爱如昔,易名应制一事就算暴露,也只会成为朝臣们奉承、恭维帝王的美谈而已。只是功名本身于他无用;当初之所以应了府试,亦不过是想试试自己的能耐、兼且受了友人怂恿罢了。如今得了个「举人」的头衔,对萧宸而言便已是足够,又还没做好回京面对父皇的准备──他总不可能真的以「沐昭荣」的身分入朝为官──自然没有继续考下去的理由,便以「实力未够」为由放弃了明年春夏之交的省试。
此次岐山书院中举的十五人里,也只有七个平素便表现得十分出色、府试里也名列前茅的人打算应明年的省试,剩下几人则多选择了再备考几年,待有了更万全的准备后再应下届科考……萧宸府试的成绩虽也十分优异,但他的年纪本是此次中举的同窗中最为年少的一个,就连书院的老师也希望他多韬光养晦个几年再应试才好,这样的决定自然不曾惹来什么疑窦。
昭京与京城一南一北、相距千里,是故如今离明岁的省试虽尚有半年光景,一众打算应考的昭京举子却也是时候动身启程了。书院几日前虽已办过了一次饯行宴,但以萧宸和好友──昭京今科解元宁睿阳的交情,临行前怎么说都是得再私下聚上一聚、好好话个别的。故萧宸早早便让人于昭京颇负盛名的景丰楼定下了包间;... -->>
嫡子「难堪重任」,帝王又始终空置中宫不曾立继后,日后的承位之人自然只能从余下几位妃嫔所出的皇子里挑了。而皇三子因高氏之事注定无缘皇位,皇长子、皇四子也一向不怎么得帝王青眼……在此情况下,眼见皇五子如此受宠,又教不知内情的朝臣们如何能不多想?
当然,因着萧琰正当盛年、又一向身体强健,朝臣们心下便有计较,至多也就是暗地里议论一番而已,并不曾将心底的想法掀到台面上来,自也还谈不上风波──可饶是如此,因涉及到日后的帝位传承,不光京畿之地,就是千里之遥的昭京,但凡在京中有些关系的官场人物,又有哪个不晓得如今深得圣宠的皇五子?
只除了萧宸。
昔日备受帝王纵宠的他,明明身为人子、身为手足,却还是直到「五弟」满了周岁不久,才因生生诀突破后大为提升的耳力意外由芰荷和藕花的闲聊中听到了此事。
芰荷和藕花都是元后留下的人,对萧宸可说是再忠心不过,会将这个消息瞒着不报,自然是奉了上谕、不得已而为之。也因着如此,摸不清帝王心思的二人对自家小主子的境况甚为忧心,忍不住在庆幸小主子终于得了回京的旨意之余私下议论了一番,不想却反倒因此将事情传入了萧宸耳里。
萧宸远离帝阙、远离至亲至爱的父皇,本就是靠着过去的回忆和渴望成为父皇臂助的执念,才得以勉强压抑下心底对未来的种种不安。这样的消息听在他耳里,便仿佛午夜梦回时的所有担忧尽都成了真,即使父皇信中的拳拳爱宠之意如旧,却仍让萧宸一时如遭雷亟;心底早已落下种子的惶惑和失措,更由此深深生了根、萌了芽。
他不知道父皇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让人瞒下了此事,但胸口原先充塞着、对于不日回京的喜悦和寄盼,却已被这样的消息打击得七零八落,再不存分毫。
他依然刻骨地思念着那个远在京城的至亲;但渴慕天颜之心,却终究还是败给了心底紧随着日益茁壮的不安生出的恐惧。
──因为他怕。
他怕纵使回到了京里、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父皇,自己也不再是那个被父皇放在心尖上极尽娇宠疼爱的儿。他怕父皇殷殷关怀的目光再不是对着自己;更害怕彼此曾有过的无间亲昵再不复存、甚至转而出现在父皇与五弟之间……萧宸虽老早意识到了今生种种轨迹的改变,却从没有一刻那般深切地体会到所谓的「改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带来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也同样可能……夺去他两世最为珍视在乎的一切。
承载了两世记忆的他都已有所不同,更何况是从未经历过他记忆里那些个或者温馨或者憾恨的过往的父皇?纵使父皇依旧是父皇,和前世那个因他的死而一夕白头的父皇,也终究再不相同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瞬间,萧宸只觉得整个心无比空落,虽明知这样的转变对父皇来说或许更好一些──至少前生那样的悲剧肯定不会重演了──却仍止不住胸口蔓延开来的浓浓酸楚和迷茫。
──有那么片刻、纵使明知不该,他却仍难以自禁地生出了「若是如此、还不如回到前生」的念头。
而勉强保持了一线理智的结果,是他最终违抗了父皇的旨意,以「自身多有不足」为由拒绝了父皇让他回京的要求。
萧宸知道,自己需要改变。
两世的轨迹既已彻底偏离,他也老早摆脱了上一世的病弱难持、得到了以往可望不可得的实力,又怎能再用前生的眼光看待自个儿的人生与同父皇之间的关系?既然他重生的初衷,是扭转曾经的悲剧、真正成为父皇的臂助……那么,无论父皇是否对他宠爱如昔,都不该影响到他的目标、他的决心。
就当是报偿父皇上一世的付出也好,与其放任自己陷在那种患得患失、时刻深怕失去父皇宠爱的情绪当中,还不如将心思放在进一步充实自己上头。
也正是抱持着这样的觉悟,他才壮士断腕地头一遭违逆了父皇的意思拒不回京,靠着曾令他深恶痛绝的天各一方努力调整起自己的眼目和处事的心态。
──若说在此之前,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达到父皇的要求早日回京;那么自此而后,他才算是真正敞开了胸怀,开始接纳、融入周遭此前于他而言仅是过眼云烟的一切。
而以「沐昭荣」之名入读岐山书院、甚至参加制试,则是他诸般决定中最为大胆、却也收获最丰的一个。
思及因这个决定而收获的、两世以来尚算头一遭的友情,和因友人即将进京赶考而将到来的别离,萧宸的心绪虽不像当年离京之前那样落落寡欢,但名为惆怅和不舍的情绪,却仍难免于心头萦绕徘徊难消。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他对父皇的万般依恋,五年前尚且不哭不闹地就此离了京;如今面对准备赴京应省试的友人,纵使心下离情依依,所寄予的也仅会是祝福而已。
这,也正是书院今日明明停课休息了,萧宸却仍在晨练完毕后沐浴更衣准备外出的原因。
──此次府试,岐山书院应考的学员一共二十又三,其中十五人榜上有名,堪称是近二十多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萧宸化名的「沐昭荣」也是这十五人之一……只是他的假身分虽因有潜龙卫安排、于诸般细节上都真的不能再真,可在离京足有千里之遥的昭京蒙混着用一用还好;若真正上京应省试甚至殿试,被人瞧破身分也是早晚的事。
毕竟,不说别的,单单他那双与父皇简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丹凤眼,就已足够让有心人浮想联翩了;更何况他的假名还挂着一个「沐」姓?这个姓氏虽不若「楼」姓那样打眼,却毕竟也是今上母家的姓氏……京里心眼多的人从来不少。不论是朝臣还是那些个世家大族,只要是曾经有幸见过天颜的,面对一个与圣人有六、七分相像,还以「沐」为姓、以「昭荣」为名的人,要猜出他的真实身分自然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当然,以萧宸的身分,只要帝王对他的宠爱如昔,易名应制一事就算暴露,也只会成为朝臣们奉承、恭维帝王的美谈而已。只是功名本身于他无用;当初之所以应了府试,亦不过是想试试自己的能耐、兼且受了友人怂恿罢了。如今得了个「举人」的头衔,对萧宸而言便已是足够,又还没做好回京面对父皇的准备──他总不可能真的以「沐昭荣」的身分入朝为官──自然没有继续考下去的理由,便以「实力未够」为由放弃了明年春夏之交的省试。
此次岐山书院中举的十五人里,也只有七个平素便表现得十分出色、府试里也名列前茅的人打算应明年的省试,剩下几人则多选择了再备考几年,待有了更万全的准备后再应下届科考……萧宸府试的成绩虽也十分优异,但他的年纪本是此次中举的同窗中最为年少的一个,就连书院的老师也希望他多韬光养晦个几年再应试才好,这样的决定自然不曾惹来什么疑窦。
昭京与京城一南一北、相距千里,是故如今离明岁的省试虽尚有半年光景,一众打算应考的昭京举子却也是时候动身启程了。书院几日前虽已办过了一次饯行宴,但以萧宸和好友──昭京今科解元宁睿阳的交情,临行前怎么说都是得再私下聚上一聚、好好话个别的。故萧宸早早便让人于昭京颇负盛名的景丰楼定下了包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