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戴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予以解释。从造人神的身份,到造人的具体经过、结果等细节上,各民族神话之间,有共同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差异。这些差异是饶有趣味而又意味深长的。将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所记载的“上帝造人”和中国古代神话“女娲造人”作以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和上帝造人相比,我们不能不惭愧于女娲造人情节的简陋粗疏。太平御览所引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而创世纪仅前三章写上帝创造世界和创造人的过程就用了八十节的篇幅,其中很多节的汉语译文都和女娲造人的篇幅相当。创世纪成书于公元前十四、十五世纪,风俗通义的作者应劭是东汉末年人,晚了十六七个世纪,差距却如此之大,很能让人感慨一番。
(一)关于人和土地的关系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最后一种。犹太人的上帝造人和中国的女娲造人,是其典型代表。
神用泥土造人,是农耕时代人们对人类与土地关系的直观表达。地球上的生命都直接间接地来自于土地,人类亦不能例外。当人们学会制陶后,受到启发,产生了神用泥土捏成人的想象。“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就是说,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物质性的泥土构成他有形的肉体,来自上帝的非物质性的“生气”构成他的“灵”二者结合,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活人”可以看到,犹太人的生命观是二元合一的。但这样的论述中似乎也包含着这样的认识:肉体来自泥土,因而是污浊罪恶的;灵魂来自上帝,因而是纯洁神圣的。后来的基督教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灵与肉二元对立的禁欲主义和灵魂不朽的信仰。
看起来中国的先民似乎对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不大在意。“灵魂不死”、“六世轮回”的观念在佛教传入后尽管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作为文化主体的士人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总是有点三心二意,时时保留着清醒的理性。肉体也受到惊人的忽视。虽然孔子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说“食色,性也”却没有人去认真去关注人的肉体。大家关心的是社会,道德,政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存在消解于群体之中。
土地是人所从来之地,也是人的归宿。上帝对亚当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人有了智慧,必然产生永远活着的欲望,而上帝却坚决地对人类关上了永生之门。因为关心终极归宿,所以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宗教,有了万能的上帝,以便让灵魂得到永生。中国人可以大肆铺张葬礼,却不大关心死后的归宿问题。孔子说:“不知生,安知死?”——实实在在地活着就行了,想那么多虚无缥缈的事情有什么用?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生死就像天有昼夜一样,既然是只能接受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做无用的抗拒呢?淡然地接受注定的归宿,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廹,死亡问题都被搁置在了一边。女娲造好人之后就自顾自休息去了,却不管人何去何从。所以她可以成为人们祭祀的神祇,却不会成为信仰的神灵。但是,这种面对死亡的清醒理性并不能彻底消除人们心底对于永生的渴望。有时候,人们宁愿相信一些看起来美好的东西。于是人们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炼丹,服食草药,辟谷,吐纳,房中术,无所不用其极。
(二)关于人和环境的关系
女娲似乎是一个很专心的神。造人的时候便只管造人,别的什么也不想。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从这则补天神话里,可以看出,女娲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是在造人之后。女娲的工作是修复被破坏了的环境而非创造世界。此项工作是由盘古在早前完成的。而上帝则在完成了创造世界和造人两项工作后“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在伊甸园里,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有四道河滋润那园子,沿河出产金子、珍珠和红玛瑙。上帝为人类创设了一个完美的乐园。可以看出,女娲对人类的关怀远没有上帝这么细致入微。女娲仅仅满足了人类的安全需要,而上帝却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满足了生理需要,而且让树悦人眼目,满足了审美需要;用“金子、珍珠和红玛瑙”满足人类对财富的需要。犹太人对于环境对人类的意义似乎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些。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神话中不能不被涉及。荆楚岁时记及董勋问礼俗都说,阴历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这可能是女娲造人神话碎片的残留,但创造这些动物的具体过程已无法确知。上帝用了四天造好天地和日月星辰,让大地长出树木菜蔬,第五天造出水生动物和飞鸟,第六天造出野兽、牲畜、昆虫和人类。女娲所造的动物都是后来为人所用的家畜家禽。上帝则明确地说,要让人类“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两个神话中,人都在最后出现,可以看出两个民族对于人的万物之灵地位的共同肯定。但对于动物,一个重利用,一个重管理,又显示出不同来。
蛇没有四肢却爬行迅速,无论水中陆上行动自如,出没无常,凶狠狡猾,对于先民来说,实在是一种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动物。这使得它成为神话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现代人看来,很有点匪夷所思。“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蛇的智慧在于洞察了上帝的私心和纰漏,更洞察了人对智慧的追求。不仅是蛇,几乎每一种动物都有远超过人的本领,所以人类管理动物的同时,必须向动物学习。这一点已经为人类发展史所印证。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思维。向蜘蛛学习,人类发明了渔网;向鸟儿学习,人类飞上了蓝天;向蝙蝠学习,人类发明了雷达;向响尾蛇学习,人类发明了红外寻的、红外成像等等。同时,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也是注定的。“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个神话里沉淀着犹太人对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辩证思考。
在女娲造人的神话中未提到家畜家禽之外的动物,女娲补天的神话中的“猛兽”和“鸷鸟”都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出现的,而且对于人处于绝对优势,人只能依靠神的力量才能将其消灭。可以判断此神话的产生年代较上帝造人要早,人们对于自身与动物的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觉阶段。在中国古代的神话系统中,蛇更是占有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女娲、伏羲、轩辕黄帝,从水神共工、战神蚩尢到夏后启,均为“人首蛇身”表明蛇图腾崇拜已经形成,后来逐渐发展为龙图腾崇拜。但这时神话中的蛇只是一种图腾符号,并未如创世纪中的蛇一般,具有独立的生命和意志。这样的进步要在后世的有关蛇精的故事,如白蛇传中才能实现。
(三)关于人和人的关系
在“女娲造人”中,人和人之间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富贵者”和“贫贱者”是由神在造人之初就安排好的,世人除了接受这样的安排,别无选择;而二者之间似乎并无直接关系。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不会对彼此和自身产生任何影响。对于富贵者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但对于贫贱者,这套理论就显得有点阴险。王利器先生在风俗通义校注叙例中说:“应劭风俗通义,隋书经籍志入之杂家,前人评论,大都讥其不纯,侪之俗儒;后进循声,莫能原察。闲尝翻其书,知其立言之宗旨,取在辩风正俗,观微察隐,于时流风轨,乡贤行谊,皆着为月旦,树之风声,于隐恶扬善之中,寓责备求全之义。”今本的风俗通义并无此条,因而无从判断应劭对此是作为恶来贬的还是作为善来扬的。但既被称为“儒”虽“俗”怕也不太能如陈涉那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声。将此传说郑重其事记录下来,表明士人又一次放弃了“民为贵”的立场,而与“富贵者”站在了一起,并且立刻转过身来训斥“贫贱者”道:“闹有什么用!女娲娘娘就是这么安排的,你能怪谁呢?你就认了命吧!”士人们学问渊博,常常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一番分析加上一番总结,把明明不合理的现象也论证得天经地义,且无懈可击,让人不服都不行。
相比之下,上帝造人的时候就显得站得高、看得远些。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毕竟是暂时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他只造一对夫妻,后世的人们全由他们繁衍而来,这样,谁也没有了看不起谁或者仰着脸看谁的绝对理由。这一点使上帝在可畏中显出了可亲和可敬。
无独有偶,十六世纪,加尔文在进行宗教改革时,也提出了“命定论”他认为,上帝在创世时已经预先安排了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因而教会所宣称的为获救而实行事功是没有意义的。上帝选择一部分人作为施恩对象,这部分... -->>
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予以解释。从造人神的身份,到造人的具体经过、结果等细节上,各民族神话之间,有共同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差异。这些差异是饶有趣味而又意味深长的。将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所记载的“上帝造人”和中国古代神话“女娲造人”作以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和上帝造人相比,我们不能不惭愧于女娲造人情节的简陋粗疏。太平御览所引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而创世纪仅前三章写上帝创造世界和创造人的过程就用了八十节的篇幅,其中很多节的汉语译文都和女娲造人的篇幅相当。创世纪成书于公元前十四、十五世纪,风俗通义的作者应劭是东汉末年人,晚了十六七个世纪,差距却如此之大,很能让人感慨一番。
(一)关于人和土地的关系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最后一种。犹太人的上帝造人和中国的女娲造人,是其典型代表。
神用泥土造人,是农耕时代人们对人类与土地关系的直观表达。地球上的生命都直接间接地来自于土地,人类亦不能例外。当人们学会制陶后,受到启发,产生了神用泥土捏成人的想象。“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就是说,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物质性的泥土构成他有形的肉体,来自上帝的非物质性的“生气”构成他的“灵”二者结合,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活人”可以看到,犹太人的生命观是二元合一的。但这样的论述中似乎也包含着这样的认识:肉体来自泥土,因而是污浊罪恶的;灵魂来自上帝,因而是纯洁神圣的。后来的基督教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灵与肉二元对立的禁欲主义和灵魂不朽的信仰。
看起来中国的先民似乎对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不大在意。“灵魂不死”、“六世轮回”的观念在佛教传入后尽管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作为文化主体的士人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总是有点三心二意,时时保留着清醒的理性。肉体也受到惊人的忽视。虽然孔子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说“食色,性也”却没有人去认真去关注人的肉体。大家关心的是社会,道德,政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存在消解于群体之中。
土地是人所从来之地,也是人的归宿。上帝对亚当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人有了智慧,必然产生永远活着的欲望,而上帝却坚决地对人类关上了永生之门。因为关心终极归宿,所以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宗教,有了万能的上帝,以便让灵魂得到永生。中国人可以大肆铺张葬礼,却不大关心死后的归宿问题。孔子说:“不知生,安知死?”——实实在在地活着就行了,想那么多虚无缥缈的事情有什么用?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生死就像天有昼夜一样,既然是只能接受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做无用的抗拒呢?淡然地接受注定的归宿,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廹,死亡问题都被搁置在了一边。女娲造好人之后就自顾自休息去了,却不管人何去何从。所以她可以成为人们祭祀的神祇,却不会成为信仰的神灵。但是,这种面对死亡的清醒理性并不能彻底消除人们心底对于永生的渴望。有时候,人们宁愿相信一些看起来美好的东西。于是人们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炼丹,服食草药,辟谷,吐纳,房中术,无所不用其极。
(二)关于人和环境的关系
女娲似乎是一个很专心的神。造人的时候便只管造人,别的什么也不想。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从这则补天神话里,可以看出,女娲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是在造人之后。女娲的工作是修复被破坏了的环境而非创造世界。此项工作是由盘古在早前完成的。而上帝则在完成了创造世界和造人两项工作后“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在伊甸园里,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有四道河滋润那园子,沿河出产金子、珍珠和红玛瑙。上帝为人类创设了一个完美的乐园。可以看出,女娲对人类的关怀远没有上帝这么细致入微。女娲仅仅满足了人类的安全需要,而上帝却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满足了生理需要,而且让树悦人眼目,满足了审美需要;用“金子、珍珠和红玛瑙”满足人类对财富的需要。犹太人对于环境对人类的意义似乎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些。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神话中不能不被涉及。荆楚岁时记及董勋问礼俗都说,阴历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这可能是女娲造人神话碎片的残留,但创造这些动物的具体过程已无法确知。上帝用了四天造好天地和日月星辰,让大地长出树木菜蔬,第五天造出水生动物和飞鸟,第六天造出野兽、牲畜、昆虫和人类。女娲所造的动物都是后来为人所用的家畜家禽。上帝则明确地说,要让人类“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两个神话中,人都在最后出现,可以看出两个民族对于人的万物之灵地位的共同肯定。但对于动物,一个重利用,一个重管理,又显示出不同来。
蛇没有四肢却爬行迅速,无论水中陆上行动自如,出没无常,凶狠狡猾,对于先民来说,实在是一种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动物。这使得它成为神话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现代人看来,很有点匪夷所思。“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蛇的智慧在于洞察了上帝的私心和纰漏,更洞察了人对智慧的追求。不仅是蛇,几乎每一种动物都有远超过人的本领,所以人类管理动物的同时,必须向动物学习。这一点已经为人类发展史所印证。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思维。向蜘蛛学习,人类发明了渔网;向鸟儿学习,人类飞上了蓝天;向蝙蝠学习,人类发明了雷达;向响尾蛇学习,人类发明了红外寻的、红外成像等等。同时,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也是注定的。“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个神话里沉淀着犹太人对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辩证思考。
在女娲造人的神话中未提到家畜家禽之外的动物,女娲补天的神话中的“猛兽”和“鸷鸟”都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出现的,而且对于人处于绝对优势,人只能依靠神的力量才能将其消灭。可以判断此神话的产生年代较上帝造人要早,人们对于自身与动物的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觉阶段。在中国古代的神话系统中,蛇更是占有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女娲、伏羲、轩辕黄帝,从水神共工、战神蚩尢到夏后启,均为“人首蛇身”表明蛇图腾崇拜已经形成,后来逐渐发展为龙图腾崇拜。但这时神话中的蛇只是一种图腾符号,并未如创世纪中的蛇一般,具有独立的生命和意志。这样的进步要在后世的有关蛇精的故事,如白蛇传中才能实现。
(三)关于人和人的关系
在“女娲造人”中,人和人之间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富贵者”和“贫贱者”是由神在造人之初就安排好的,世人除了接受这样的安排,别无选择;而二者之间似乎并无直接关系。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不会对彼此和自身产生任何影响。对于富贵者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但对于贫贱者,这套理论就显得有点阴险。王利器先生在风俗通义校注叙例中说:“应劭风俗通义,隋书经籍志入之杂家,前人评论,大都讥其不纯,侪之俗儒;后进循声,莫能原察。闲尝翻其书,知其立言之宗旨,取在辩风正俗,观微察隐,于时流风轨,乡贤行谊,皆着为月旦,树之风声,于隐恶扬善之中,寓责备求全之义。”今本的风俗通义并无此条,因而无从判断应劭对此是作为恶来贬的还是作为善来扬的。但既被称为“儒”虽“俗”怕也不太能如陈涉那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声。将此传说郑重其事记录下来,表明士人又一次放弃了“民为贵”的立场,而与“富贵者”站在了一起,并且立刻转过身来训斥“贫贱者”道:“闹有什么用!女娲娘娘就是这么安排的,你能怪谁呢?你就认了命吧!”士人们学问渊博,常常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一番分析加上一番总结,把明明不合理的现象也论证得天经地义,且无懈可击,让人不服都不行。
相比之下,上帝造人的时候就显得站得高、看得远些。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毕竟是暂时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他只造一对夫妻,后世的人们全由他们繁衍而来,这样,谁也没有了看不起谁或者仰着脸看谁的绝对理由。这一点使上帝在可畏中显出了可亲和可敬。
无独有偶,十六世纪,加尔文在进行宗教改革时,也提出了“命定论”他认为,上帝在创世时已经预先安排了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因而教会所宣称的为获救而实行事功是没有意义的。上帝选择一部分人作为施恩对象,这部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