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一品仵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无药可医!
暮青仿佛被箭穿胸而过,湖风吹来,遍体僵寒。
既非病症,理当无需药医,又何谓“无药可医”?
暮青心下疑惑,却没有问,她迎着湖风踏入亭中,背风坐下,说道:“看来大哥有许多陈年旧事要跟我说。”
巫瑾看着暮青眉心的坚毅神态,垂着眸喃喃地道:“陈年旧事……的确是陈年旧事了。妹夫之症其实非疾,而是……蛊。”
蛊?
暮青猛地盯住巫瑾,巫瑾面带愧色,亦有挣扎之态。自从庆州官道上一问,在他心中如同病灶般扎根了一年,越临近登基大典,他越难安,即便父皇大葬、娘亲失心、众臣围绕、国事繁重,此事仍未从他的心头消淡半分,他终是羞于等她问药,决定实言相告。
“我种的蛊,蛊主在我体内,乃是一种……血蛊。”巫瑾看着暮青,话音被湖风扑散,听着轻飘飘的,“我将心经交给他那年乃是元隆六年,我与他皆年少无依,隐忍偷生,权势未建,前路多艰。当时除了他,我别无选择,可他处境艰难,我并不知道他有没有能力建立权势、铲除相党,也不知道他亲政后会不会过河拆桥、毁约弃诺,我需要一个能够控制他的筹码,故而在将心经交给他时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可以施针赐药助他打通经脉修炼心经,但我必须在他的心脉中种下一只血蛊,蛊主寄于我的心脉之中,有朝一日,我若殒命,他也不能独活。他答应了,初练神功那几年,他镇不住蛊毒,便常年熏着药,后来功力渐深,也就熏得少了。如今他神功大成,蛊毒平日里已于他无害,只是无药可解。他不告诉妹妹此事,应是怕你担忧,而我……”
我独在异国,孤苦寂寥,终得一真心结交之人,委实怕你厌弃啊!
此话在巫瑾的喉头滚了滚,却终是咽下了。交友理当坦直不欺,可这一年来,他欺瞒沉默,直至避不过了才实言相告,心已不诚,还谈什么真心?
巫瑾朝暮青一揖,已做好了接受诘问的准备。
却在这时,忽闻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巫瑾回身望向御亭外,一个近侍太监跪在花径前,高声禀道:“启禀陛下,景少卿有军机要事求见。”
这些日子,巫瑾理政皆在顺天殿,景子春本该在顺天殿内侯驾,竟来了御花园,想必要禀之事定然十万火急。
见暮青仍在沉默,巫瑾便道了声:“宣!”
景子春官拜大理寺少卿,因近日肃清左相党羽,朝中人手紧缺,故而巫瑾将他暂调至秘阁,专司各地的奏报诸事。
景子春匆匆地到了御亭外,叩拜道:“微臣叩见吾皇!叩见殿下!”
巫瑾道:“平身!爱卿有何急情要奏?”
景子春起身瞄了暮青一眼,见她背湖而坐,粼粼波光晃得面色阴晴不定,他急忙把“军情紧迫,容臣密禀”的话给咽了回去。英睿皇后虽然已经久不言他国政事了,可护送陛下回国路上的事至今还历历在目,他是看见这位皇后殿下就心里犯怵,比看见自己的那位岳母大人都怕。
眼见着巫瑾没有避着暮青的意思,景子春很识时务地没讨人嫌,开口禀道:“启禀陛下,神殿的余孽在庆州发动叛乱!二月十九夜里,庆州军新任主帅杜勇在熟睡时被其亲卫所杀,那人与参将赵大舜、中郎将魏远和都尉四人号令部众反出庆州军,与散布于庆州的余孽呼应,攻占了大安县、褚县和永定县,消息传出,神殿的余孽在其余三州频频滋事,搅扰治安,煽惑民心,民情军情皆万分紧急,还望陛下早决安定四州之策!”
巫瑾听闻奏报并无意外之色,娘离开中州已有小半年了,神官一派的余孽也该有所动作了。娘离开时带了降书,四州的州祭及军中主帅都已换上了可靠的人,只待登基大典那日下旨废除神权,令图鄂四州从南图五州的官制,复大图国业。从前,那些州祭、县祭依仗神权妄为惯了,改制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叛乱实属平常。原本娘亲打算在复国之后返回中州神殿坐镇几年,助朝廷平稳地渡过改制的叛乱时期,可如今娘患了心疾,中州是回不去了,朝廷只能另议安定四州之策。
可在此事上,老臣们政见不同,各不相让。
景相奏请从辅佐圣女的长老院近臣中择一人总领四州之务,镇压叛乱、肃清余孽。
云老却担心总领四州公事之权过重,有专权之忧、割据之害、自立之患。朝廷好不容易收复四州,岂能大意让权于外臣?
可若从朝中派一钦差前去,钦差不及长老院众臣了解四州的风土人情,空有大权,却无人脉,如何能总领好安定之事?如何能不被长老院众臣架空?
可朝中若不派钦差大臣前往,仅靠旨意督命四州,圣旨、奏报一来一去要不少日子,军情瞬息万变,哪里来得及?
这世上除了娘亲,没人镇得住鄂族四州,可她病了,朝中一要对天下瞒着此事,以防四州生事,二要商议安定之策,近来真可谓吵扰不休。
复国不易,巫瑾不敢也不能怠政,只好说道:“知道了,你先去传云老先生和景相到顺天殿侯驾,朕待会儿便到。”
景子春领了旨意,却退而去。
人走之后,巫瑾回身看向暮青。
暮青面色如常,冷静依旧,开口问道:“血蛊无药可医,即是说,大哥安好,阿欢便安好。大哥有难,阿欢也命劫难逃?”
巫瑾道:“是。但他神功大成,已能压制血蛊,我若有难,他倒未必暴毙,但他能撑多久,我也不清楚,毕竟……此功我未练成过。”
暮青沉默了片刻,起身说道:“知道了,多谢大哥告知。”
她太冷静,眉眼间连一丝波澜也未兴起过,巫瑾反倒不安了起来,待要说话,暮青一声不吭地出了御亭,风荡起她湖青裙带,似长剑出鞘,劈天而下,落花被裙风扫开,她踏着青石大步离去了。
*
暮青回到驿馆就将自己关在了房中,这一关,整整三日。
月杀那日在远处护卫,不知暮青和巫瑾在亭子里谈了什么,竟至于她如此反应。若是从前,他必定进屋问问这女人在想什么,可如今她是他的主子,故而他谨守本分,什么也没有问。他只是往房门前一坐,也是整整三日。
第四日,天刚破晓,房门就开了。暮青凤袍加身,目光锐气,月杀回头一看,起身跪到了院中。
暮青道:“进宫。”
早朝未下,凤驾进了宫,直奔顺天殿。一个时辰后,巫瑾下了朝,依惯例由几位重臣到顺天殿伴驾理政,巫瑾听了宦值的禀奏后便屏退了一干老臣,独自进了顺天殿。
他一进大殿,殿门就关上了,一关就是一日,没人知道二人在密谈何事。
暮青对大图政事旁观已久,但没人敢轻视她,老臣们知道,她既有所动,必有大事。可究竟是何大事,谁也不敢妄加猜议。傍晚时分,暮青一出宫,几位老臣便请求陛见,但顺天殿的门关着,巫瑾谁也没见。
次日下了早朝,几位大臣照旧到顺天殿伴驾,一进大殿,就见殿内无一宫侍,唯有御案旁坐着一人,云裳画帛,简髻翠簪,身无繁坠,却令百花失色,令众臣失色。正值阳春时节,众臣一见暮青,竟陡然生出置身于严冬腊月之感,正心惊着,忽听殿门吱呀一声关上了!
众臣回首望向殿门,见金辉染了窗纸,殿前侍卫们披甲执刀的影子斜映在殿砖上,森寒肃杀。
众臣心中疑窦重生,嘴上噤若寒蝉,见礼过后便垂首立到了一旁。
巫瑾坐到御案后,温和地道:“近日四州叛乱频生,朕与皇妹有一决策,望卿等听之。复国大典将至,朕打算封皇妹为大图神官,坐镇中州神殿,平四州之乱,理四州之政。”
什么?!
老臣们都以为自己听岔了!
景相和云老互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见了惊惶之色。皇帝说“听之”,却未言“议之”,莫非是君心已决?
云老急忙禀道:“老臣斗胆,敢问皇上为何要封神官?神殿夺我皇权,占我四州,致我大图失地分裂达两百余年,而今皇上好不容易复祖宗基业,复国大典之日便是昭告天下废除神权之时!届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皇上根除神权的大好时机,为何还要再封神官?这岂不是斩草不除根,为神权复燃留下祸端吗?”
景相也禀道:“启奏陛下,英睿殿下贵为南兴皇后,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不仅将陛下安然无恙地护送回国,还寻还我大图宝玺,臣等感激涕零,皆愿万死以谢殿下之恩,岂敢再以国事叨扰,使殿下再赴险境?微臣以为,复国大典之后,陛下当昭告天下,建庙立碑、遣使护送,使南兴帝后早日夫妻团聚,使后世万代颂扬殿下之功绩。”
话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不想让暮青插手大图内政的意思。
护送途中的事情,景相已听儿子详说过了,就算英睿皇后是皇帝的表妹,也不可让她干政,难道本朝出了一次女祸还不够吗?且英睿皇后是南兴帝的皇后,岂有让她掌大图之权的道理?更可怕的是,那四州是大图的半壁江山,而南兴与大图接壤,一旦英睿皇后的势力根植四州,再与南兴帝联手,大图岂不腹背受敌,有灭国之险?陛下毕竟年轻,处置政事的经验尚浅,四州之乱虽然紧迫,可也不能病急乱投医!
看来,昨日皇帝和英睿皇后在殿内长谈的正是此事,此事若是皇帝之意,那便是昏聩之策,荒唐可笑,若是英睿皇后之意,那便是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云老和景相在安定四州之策上,近日政见分歧颇大,但今日倒是意见一致。
其余人等纷纷附议。
巫瑾早已料到群臣会反对,他转头看向暮青。
暮青处之泰然,问道:“老大人说复国大典之日便是废除神权之时,敢问怎么个废除法?”
云老看向暮青,这不是皇帝回国途中,而是在洛都皇宫的顺天殿上,他无需再听命于暮青。他打定主意复国大典之后就上奏皇帝,封她郡主之位,兴建功德庙宇,遣使相随,国礼相送,将她风风光光地护送回南兴汴都去,从此两国交好,百世流芳。
英睿皇后可敬,亦可畏,当以礼待之,亦当用心防之。
于是,为了使暮青死了干涉大图内政之心,云老说道:“我大图曾受神权之害,所谓废除,即是根除。庆、延、中、平四州大建神庙而废弃官衙,百姓信奉祭司神官而不敬州官县官,大图既已复国,理当夷平神殿神庙,使黎庶沐浴皇恩,信守朝廷律法,使九州同法度、同风俗,使我大图永除神权复燃之患!”
暮青目光无波,又问:“眼下四州之乱,老大人以为症结何在?”
“症结?”云老诧异了,觉得这个问题从暮青口中问出实在不该,她不该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神殿刚败不久,自然心有不甘,作乱乃意料中的事。况且,太后离开中州已有半年,神殿余孽自然无所顾忌。”
暮青再问:“神殿余孽作乱尚在意料之中,可民间又为何人心惶惶?”
云老更诧异了,英睿皇后出身民间,连民心都不懂了吗?他耐着性子作答:“神权根植四州已久,一朝废除,百姓无所适从乃是其一。神殿余孽善于蛊惑人心,四处作乱,煽动民心乃是其二。其三,战事方停,肃清未歇,民心求安,见乱党作祟,自然人心惶惶。”
暮青继续问:“既然老大人知道症结之所在,那为何还要使九州同法度、同风俗?”
云老微怔,心中不悦,肃然答道:“老臣说过了,是为了使我大图永除神权复燃之患!”
“大图神皇二权共治时,百姓就信奉神权,神殿自治后,四州百姓信奉神权更甚以往,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婚丧嫁娶、鸣冤告诉、春耕秋收、节庆祈愿,事事离不开拜神,早已成为风俗。风俗即习性,乃民族的传统,血脉相融的文化,岂是一道政令便能根除的?打个比方,今日朝廷便下一道政令,上至官宦,下至黎庶,嫁娶不可拜天地,丧葬不可供魂灯,如何?”暮青问。
“这……”云老大为不解,“这是为何?”
“为使普天之下沐浴皇恩啊。”暮青轻描淡写地道,“除了天子,百官百姓另有信仰岂非不忠?理当令天下不可吃斋供佛,不可求签祷告,夷平寺院道观,家有佛堂者罪之,祭告鬼神者亦罪之!古有文字狱,今兴一场神佛狱又有何不可?”
“这、这……”老臣们低声议论,皆认为这是胡搅蛮缠之言。
景相道:“启禀殿下,老臣以为此喻失当。婚丧嫁娶乃民间之风俗,拜佛问道皆乃黎庶之寄托,与治国无害,敕令禁止岂不令百姓无所适从?民怨沸腾,于国何益?”
此言一出,老臣们纷纷侧目,都觉得这番辩言耳熟得很,似乎刚刚才听过。
暮青终于沉了脸色,反问道:“那景相可知,神权之于四州百姓亦是民间之风俗、黎庶之寄托?景相认为本宫方才之言有多可笑,如今在四州百姓心中,朝廷之法令就有多荒唐!夷平神殿神庙与毁民之寄托何异?民心惶惶,岂能不被人煽惑?民怨沸腾,即便朝廷肃清叛逆,四州就真能安定?”
景相哑然,云老失语,众臣止议,殿内终于安静了。
暮青看向云老,说道:“为政必先究风俗,此乃历代君王治国之训,老大人乃当代大学,不必本宫训讲此理。可为何施政起来,老大人就忘了‘为政必先究风俗’之训,忘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古语,而强令‘九州同法度、同风俗’?在本宫看来,老大人不是忘了,而是九州同法度、同风俗在你心中代表着国家一统,所以,是复国的理想在你心中占了上风。你不是不知道移风易俗会给民间带来怎样的震荡,但百姓无权无势,怎有反抗朝廷之力?他们只能接受,所以姑且欺民一回吧!你的人生已至暮年,何其有幸能实现数代复国志士的理想?移风易俗对百姓造成的不适与皇帝的复国大业和自己的理想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暮青一针见血,不仅扎得云老僵如枯木,也扎得一干重臣心惊肉跳。
云老乃三朝老臣,翰林院侍讲,先帝的老师,朝臣及天下学子无不敬重他,向来都是他匡正皇帝的过失,还从来没人能指出他的过失。
“老大人不仅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因为百姓虽无反抗朝廷之力,但神殿有。神殿刚败,民心尚在,而朝廷在移风易俗决策上的荒唐无异于将民心推给了神殿,四州百姓本就信奉神权,岂能不听神殿煽惑?四州岂能安定?眼下,废后一党尚未肃清,五州城池急需战后重建,百姓正待休养生息,四州之乱岂是半壁江山之乱?稍有不慎,便会祸及九州,遍地火起!本宫敬重爱国志士们维护统一之心,也并非反对移风易俗,但民族融合需要时间,心急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危及的恰恰是一统,是君王。”暮青言辞犀利,语气并不严厉。
巫瑾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昨日他们已就安定之策长谈过了,她那令人惊艳的治国策论尚未言及,此刻不过是在说服这些老臣,故而他有些走神儿。他想起了在盛京的那段日子,那时她骂百官口舌如刀,不知饶人。而今犀利之风仍在,却已知言之有度。老臣们顽固,当头一棒可震慑人心,斥责过严却易使群臣怨怼反感,拧成一股与她作对。她今日要以南兴皇后的身份说服大图的朝廷重臣,不仅需要言之有物,还需要言之有度。
她成长了,只是并不是为了守护大图的江山。
暮青善知人心,她太清楚这些自诩爱国忠君的老臣了,他们给皇帝讲读时满嘴的体察民情、顺应民心,可谁的官靴也不会真去沾民间的土,真到了危难之时,他们一定会先顾全君王的帝业安危,以成全自己的忠臣之道、身后之名。所以,当她把事态分析上升到统一大业、君王安危上时,老臣们终于暂时放下了提防反对之心。
云老对暮青一礼,三朝老臣,先帝之师,终于不顾颜面低下了头,“那依殿下之见,四州当如何安定?”
他并未松口御封神官之事,只是开口请教。
暮青心如明镜,但没有说破,她道:“保留神殿、神庙,保留神官、祭司等神权职司,神职官吏由朝廷钦派,并废其宗教外的一切职权,官府之设同其余五州。”
大图国从前是神权至上,皇室立储、新帝即位、册封皇后、卜问国运,甚至连年号都是由神殿占定的。百姓奉神殿为天,有官衙而不入,问神裁断,求天罚恶,致使神殿之权日重,终酿分裂之祸。
暮青的提议乍听起来似乎是在劝新朝廷走大图建国之初的老路,但实则不然。
大图建国之初,神权至上,皇族依附于神权,而今不同了,两权势同水火,胜负已分。神殿几乎覆灭,生杀大权在朝廷手中。神职官吏由朝廷钦派,既不侵害民间祭祀祷告、斋戒净洗之风俗,又可将神权握于朝廷手中!而且,一旦朝廷钦派的神职官吏占据了州庙、县庙,成为百姓眼中的州祭、县祭,那些流窜在外的神殿余孽就只能是反贼了。
高明!
众臣有喜有惊,亦有诧异,此计虽然高明,但也不算奇策,为何朝中无一人想得到?
他们忘了,大图好不容易复国,他们一心永绝后患,个个把自己看做是匡扶皇室... -->>
无药可医!
暮青仿佛被箭穿胸而过,湖风吹来,遍体僵寒。
既非病症,理当无需药医,又何谓“无药可医”?
暮青心下疑惑,却没有问,她迎着湖风踏入亭中,背风坐下,说道:“看来大哥有许多陈年旧事要跟我说。”
巫瑾看着暮青眉心的坚毅神态,垂着眸喃喃地道:“陈年旧事……的确是陈年旧事了。妹夫之症其实非疾,而是……蛊。”
蛊?
暮青猛地盯住巫瑾,巫瑾面带愧色,亦有挣扎之态。自从庆州官道上一问,在他心中如同病灶般扎根了一年,越临近登基大典,他越难安,即便父皇大葬、娘亲失心、众臣围绕、国事繁重,此事仍未从他的心头消淡半分,他终是羞于等她问药,决定实言相告。
“我种的蛊,蛊主在我体内,乃是一种……血蛊。”巫瑾看着暮青,话音被湖风扑散,听着轻飘飘的,“我将心经交给他那年乃是元隆六年,我与他皆年少无依,隐忍偷生,权势未建,前路多艰。当时除了他,我别无选择,可他处境艰难,我并不知道他有没有能力建立权势、铲除相党,也不知道他亲政后会不会过河拆桥、毁约弃诺,我需要一个能够控制他的筹码,故而在将心经交给他时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可以施针赐药助他打通经脉修炼心经,但我必须在他的心脉中种下一只血蛊,蛊主寄于我的心脉之中,有朝一日,我若殒命,他也不能独活。他答应了,初练神功那几年,他镇不住蛊毒,便常年熏着药,后来功力渐深,也就熏得少了。如今他神功大成,蛊毒平日里已于他无害,只是无药可解。他不告诉妹妹此事,应是怕你担忧,而我……”
我独在异国,孤苦寂寥,终得一真心结交之人,委实怕你厌弃啊!
此话在巫瑾的喉头滚了滚,却终是咽下了。交友理当坦直不欺,可这一年来,他欺瞒沉默,直至避不过了才实言相告,心已不诚,还谈什么真心?
巫瑾朝暮青一揖,已做好了接受诘问的准备。
却在这时,忽闻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巫瑾回身望向御亭外,一个近侍太监跪在花径前,高声禀道:“启禀陛下,景少卿有军机要事求见。”
这些日子,巫瑾理政皆在顺天殿,景子春本该在顺天殿内侯驾,竟来了御花园,想必要禀之事定然十万火急。
见暮青仍在沉默,巫瑾便道了声:“宣!”
景子春官拜大理寺少卿,因近日肃清左相党羽,朝中人手紧缺,故而巫瑾将他暂调至秘阁,专司各地的奏报诸事。
景子春匆匆地到了御亭外,叩拜道:“微臣叩见吾皇!叩见殿下!”
巫瑾道:“平身!爱卿有何急情要奏?”
景子春起身瞄了暮青一眼,见她背湖而坐,粼粼波光晃得面色阴晴不定,他急忙把“军情紧迫,容臣密禀”的话给咽了回去。英睿皇后虽然已经久不言他国政事了,可护送陛下回国路上的事至今还历历在目,他是看见这位皇后殿下就心里犯怵,比看见自己的那位岳母大人都怕。
眼见着巫瑾没有避着暮青的意思,景子春很识时务地没讨人嫌,开口禀道:“启禀陛下,神殿的余孽在庆州发动叛乱!二月十九夜里,庆州军新任主帅杜勇在熟睡时被其亲卫所杀,那人与参将赵大舜、中郎将魏远和都尉四人号令部众反出庆州军,与散布于庆州的余孽呼应,攻占了大安县、褚县和永定县,消息传出,神殿的余孽在其余三州频频滋事,搅扰治安,煽惑民心,民情军情皆万分紧急,还望陛下早决安定四州之策!”
巫瑾听闻奏报并无意外之色,娘离开中州已有小半年了,神官一派的余孽也该有所动作了。娘离开时带了降书,四州的州祭及军中主帅都已换上了可靠的人,只待登基大典那日下旨废除神权,令图鄂四州从南图五州的官制,复大图国业。从前,那些州祭、县祭依仗神权妄为惯了,改制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叛乱实属平常。原本娘亲打算在复国之后返回中州神殿坐镇几年,助朝廷平稳地渡过改制的叛乱时期,可如今娘患了心疾,中州是回不去了,朝廷只能另议安定四州之策。
可在此事上,老臣们政见不同,各不相让。
景相奏请从辅佐圣女的长老院近臣中择一人总领四州之务,镇压叛乱、肃清余孽。
云老却担心总领四州公事之权过重,有专权之忧、割据之害、自立之患。朝廷好不容易收复四州,岂能大意让权于外臣?
可若从朝中派一钦差前去,钦差不及长老院众臣了解四州的风土人情,空有大权,却无人脉,如何能总领好安定之事?如何能不被长老院众臣架空?
可朝中若不派钦差大臣前往,仅靠旨意督命四州,圣旨、奏报一来一去要不少日子,军情瞬息万变,哪里来得及?
这世上除了娘亲,没人镇得住鄂族四州,可她病了,朝中一要对天下瞒着此事,以防四州生事,二要商议安定之策,近来真可谓吵扰不休。
复国不易,巫瑾不敢也不能怠政,只好说道:“知道了,你先去传云老先生和景相到顺天殿侯驾,朕待会儿便到。”
景子春领了旨意,却退而去。
人走之后,巫瑾回身看向暮青。
暮青面色如常,冷静依旧,开口问道:“血蛊无药可医,即是说,大哥安好,阿欢便安好。大哥有难,阿欢也命劫难逃?”
巫瑾道:“是。但他神功大成,已能压制血蛊,我若有难,他倒未必暴毙,但他能撑多久,我也不清楚,毕竟……此功我未练成过。”
暮青沉默了片刻,起身说道:“知道了,多谢大哥告知。”
她太冷静,眉眼间连一丝波澜也未兴起过,巫瑾反倒不安了起来,待要说话,暮青一声不吭地出了御亭,风荡起她湖青裙带,似长剑出鞘,劈天而下,落花被裙风扫开,她踏着青石大步离去了。
*
暮青回到驿馆就将自己关在了房中,这一关,整整三日。
月杀那日在远处护卫,不知暮青和巫瑾在亭子里谈了什么,竟至于她如此反应。若是从前,他必定进屋问问这女人在想什么,可如今她是他的主子,故而他谨守本分,什么也没有问。他只是往房门前一坐,也是整整三日。
第四日,天刚破晓,房门就开了。暮青凤袍加身,目光锐气,月杀回头一看,起身跪到了院中。
暮青道:“进宫。”
早朝未下,凤驾进了宫,直奔顺天殿。一个时辰后,巫瑾下了朝,依惯例由几位重臣到顺天殿伴驾理政,巫瑾听了宦值的禀奏后便屏退了一干老臣,独自进了顺天殿。
他一进大殿,殿门就关上了,一关就是一日,没人知道二人在密谈何事。
暮青对大图政事旁观已久,但没人敢轻视她,老臣们知道,她既有所动,必有大事。可究竟是何大事,谁也不敢妄加猜议。傍晚时分,暮青一出宫,几位老臣便请求陛见,但顺天殿的门关着,巫瑾谁也没见。
次日下了早朝,几位大臣照旧到顺天殿伴驾,一进大殿,就见殿内无一宫侍,唯有御案旁坐着一人,云裳画帛,简髻翠簪,身无繁坠,却令百花失色,令众臣失色。正值阳春时节,众臣一见暮青,竟陡然生出置身于严冬腊月之感,正心惊着,忽听殿门吱呀一声关上了!
众臣回首望向殿门,见金辉染了窗纸,殿前侍卫们披甲执刀的影子斜映在殿砖上,森寒肃杀。
众臣心中疑窦重生,嘴上噤若寒蝉,见礼过后便垂首立到了一旁。
巫瑾坐到御案后,温和地道:“近日四州叛乱频生,朕与皇妹有一决策,望卿等听之。复国大典将至,朕打算封皇妹为大图神官,坐镇中州神殿,平四州之乱,理四州之政。”
什么?!
老臣们都以为自己听岔了!
景相和云老互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见了惊惶之色。皇帝说“听之”,却未言“议之”,莫非是君心已决?
云老急忙禀道:“老臣斗胆,敢问皇上为何要封神官?神殿夺我皇权,占我四州,致我大图失地分裂达两百余年,而今皇上好不容易复祖宗基业,复国大典之日便是昭告天下废除神权之时!届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皇上根除神权的大好时机,为何还要再封神官?这岂不是斩草不除根,为神权复燃留下祸端吗?”
景相也禀道:“启奏陛下,英睿殿下贵为南兴皇后,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不仅将陛下安然无恙地护送回国,还寻还我大图宝玺,臣等感激涕零,皆愿万死以谢殿下之恩,岂敢再以国事叨扰,使殿下再赴险境?微臣以为,复国大典之后,陛下当昭告天下,建庙立碑、遣使护送,使南兴帝后早日夫妻团聚,使后世万代颂扬殿下之功绩。”
话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不想让暮青插手大图内政的意思。
护送途中的事情,景相已听儿子详说过了,就算英睿皇后是皇帝的表妹,也不可让她干政,难道本朝出了一次女祸还不够吗?且英睿皇后是南兴帝的皇后,岂有让她掌大图之权的道理?更可怕的是,那四州是大图的半壁江山,而南兴与大图接壤,一旦英睿皇后的势力根植四州,再与南兴帝联手,大图岂不腹背受敌,有灭国之险?陛下毕竟年轻,处置政事的经验尚浅,四州之乱虽然紧迫,可也不能病急乱投医!
看来,昨日皇帝和英睿皇后在殿内长谈的正是此事,此事若是皇帝之意,那便是昏聩之策,荒唐可笑,若是英睿皇后之意,那便是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云老和景相在安定四州之策上,近日政见分歧颇大,但今日倒是意见一致。
其余人等纷纷附议。
巫瑾早已料到群臣会反对,他转头看向暮青。
暮青处之泰然,问道:“老大人说复国大典之日便是废除神权之时,敢问怎么个废除法?”
云老看向暮青,这不是皇帝回国途中,而是在洛都皇宫的顺天殿上,他无需再听命于暮青。他打定主意复国大典之后就上奏皇帝,封她郡主之位,兴建功德庙宇,遣使相随,国礼相送,将她风风光光地护送回南兴汴都去,从此两国交好,百世流芳。
英睿皇后可敬,亦可畏,当以礼待之,亦当用心防之。
于是,为了使暮青死了干涉大图内政之心,云老说道:“我大图曾受神权之害,所谓废除,即是根除。庆、延、中、平四州大建神庙而废弃官衙,百姓信奉祭司神官而不敬州官县官,大图既已复国,理当夷平神殿神庙,使黎庶沐浴皇恩,信守朝廷律法,使九州同法度、同风俗,使我大图永除神权复燃之患!”
暮青目光无波,又问:“眼下四州之乱,老大人以为症结何在?”
“症结?”云老诧异了,觉得这个问题从暮青口中问出实在不该,她不该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神殿刚败不久,自然心有不甘,作乱乃意料中的事。况且,太后离开中州已有半年,神殿余孽自然无所顾忌。”
暮青再问:“神殿余孽作乱尚在意料之中,可民间又为何人心惶惶?”
云老更诧异了,英睿皇后出身民间,连民心都不懂了吗?他耐着性子作答:“神权根植四州已久,一朝废除,百姓无所适从乃是其一。神殿余孽善于蛊惑人心,四处作乱,煽动民心乃是其二。其三,战事方停,肃清未歇,民心求安,见乱党作祟,自然人心惶惶。”
暮青继续问:“既然老大人知道症结之所在,那为何还要使九州同法度、同风俗?”
云老微怔,心中不悦,肃然答道:“老臣说过了,是为了使我大图永除神权复燃之患!”
“大图神皇二权共治时,百姓就信奉神权,神殿自治后,四州百姓信奉神权更甚以往,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婚丧嫁娶、鸣冤告诉、春耕秋收、节庆祈愿,事事离不开拜神,早已成为风俗。风俗即习性,乃民族的传统,血脉相融的文化,岂是一道政令便能根除的?打个比方,今日朝廷便下一道政令,上至官宦,下至黎庶,嫁娶不可拜天地,丧葬不可供魂灯,如何?”暮青问。
“这……”云老大为不解,“这是为何?”
“为使普天之下沐浴皇恩啊。”暮青轻描淡写地道,“除了天子,百官百姓另有信仰岂非不忠?理当令天下不可吃斋供佛,不可求签祷告,夷平寺院道观,家有佛堂者罪之,祭告鬼神者亦罪之!古有文字狱,今兴一场神佛狱又有何不可?”
“这、这……”老臣们低声议论,皆认为这是胡搅蛮缠之言。
景相道:“启禀殿下,老臣以为此喻失当。婚丧嫁娶乃民间之风俗,拜佛问道皆乃黎庶之寄托,与治国无害,敕令禁止岂不令百姓无所适从?民怨沸腾,于国何益?”
此言一出,老臣们纷纷侧目,都觉得这番辩言耳熟得很,似乎刚刚才听过。
暮青终于沉了脸色,反问道:“那景相可知,神权之于四州百姓亦是民间之风俗、黎庶之寄托?景相认为本宫方才之言有多可笑,如今在四州百姓心中,朝廷之法令就有多荒唐!夷平神殿神庙与毁民之寄托何异?民心惶惶,岂能不被人煽惑?民怨沸腾,即便朝廷肃清叛逆,四州就真能安定?”
景相哑然,云老失语,众臣止议,殿内终于安静了。
暮青看向云老,说道:“为政必先究风俗,此乃历代君王治国之训,老大人乃当代大学,不必本宫训讲此理。可为何施政起来,老大人就忘了‘为政必先究风俗’之训,忘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古语,而强令‘九州同法度、同风俗’?在本宫看来,老大人不是忘了,而是九州同法度、同风俗在你心中代表着国家一统,所以,是复国的理想在你心中占了上风。你不是不知道移风易俗会给民间带来怎样的震荡,但百姓无权无势,怎有反抗朝廷之力?他们只能接受,所以姑且欺民一回吧!你的人生已至暮年,何其有幸能实现数代复国志士的理想?移风易俗对百姓造成的不适与皇帝的复国大业和自己的理想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暮青一针见血,不仅扎得云老僵如枯木,也扎得一干重臣心惊肉跳。
云老乃三朝老臣,翰林院侍讲,先帝的老师,朝臣及天下学子无不敬重他,向来都是他匡正皇帝的过失,还从来没人能指出他的过失。
“老大人不仅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因为百姓虽无反抗朝廷之力,但神殿有。神殿刚败,民心尚在,而朝廷在移风易俗决策上的荒唐无异于将民心推给了神殿,四州百姓本就信奉神权,岂能不听神殿煽惑?四州岂能安定?眼下,废后一党尚未肃清,五州城池急需战后重建,百姓正待休养生息,四州之乱岂是半壁江山之乱?稍有不慎,便会祸及九州,遍地火起!本宫敬重爱国志士们维护统一之心,也并非反对移风易俗,但民族融合需要时间,心急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危及的恰恰是一统,是君王。”暮青言辞犀利,语气并不严厉。
巫瑾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昨日他们已就安定之策长谈过了,她那令人惊艳的治国策论尚未言及,此刻不过是在说服这些老臣,故而他有些走神儿。他想起了在盛京的那段日子,那时她骂百官口舌如刀,不知饶人。而今犀利之风仍在,却已知言之有度。老臣们顽固,当头一棒可震慑人心,斥责过严却易使群臣怨怼反感,拧成一股与她作对。她今日要以南兴皇后的身份说服大图的朝廷重臣,不仅需要言之有物,还需要言之有度。
她成长了,只是并不是为了守护大图的江山。
暮青善知人心,她太清楚这些自诩爱国忠君的老臣了,他们给皇帝讲读时满嘴的体察民情、顺应民心,可谁的官靴也不会真去沾民间的土,真到了危难之时,他们一定会先顾全君王的帝业安危,以成全自己的忠臣之道、身后之名。所以,当她把事态分析上升到统一大业、君王安危上时,老臣们终于暂时放下了提防反对之心。
云老对暮青一礼,三朝老臣,先帝之师,终于不顾颜面低下了头,“那依殿下之见,四州当如何安定?”
他并未松口御封神官之事,只是开口请教。
暮青心如明镜,但没有说破,她道:“保留神殿、神庙,保留神官、祭司等神权职司,神职官吏由朝廷钦派,并废其宗教外的一切职权,官府之设同其余五州。”
大图国从前是神权至上,皇室立储、新帝即位、册封皇后、卜问国运,甚至连年号都是由神殿占定的。百姓奉神殿为天,有官衙而不入,问神裁断,求天罚恶,致使神殿之权日重,终酿分裂之祸。
暮青的提议乍听起来似乎是在劝新朝廷走大图建国之初的老路,但实则不然。
大图建国之初,神权至上,皇族依附于神权,而今不同了,两权势同水火,胜负已分。神殿几乎覆灭,生杀大权在朝廷手中。神职官吏由朝廷钦派,既不侵害民间祭祀祷告、斋戒净洗之风俗,又可将神权握于朝廷手中!而且,一旦朝廷钦派的神职官吏占据了州庙、县庙,成为百姓眼中的州祭、县祭,那些流窜在外的神殿余孽就只能是反贼了。
高明!
众臣有喜有惊,亦有诧异,此计虽然高明,但也不算奇策,为何朝中无一人想得到?
他们忘了,大图好不容易复国,他们一心永绝后患,个个把自己看做是匡扶皇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