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每一天的子
80文学 www.80wx.net,笔名百代过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农闲又到了,这是我所盼望的季节,是忙碌劳累过后一段长长的休息。我无法想象城里人的生活,那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而没有停歇下来的一天,甚至没有停歇下来的希望。那样的生活对于我,无疑是一种灾难。甚至看到那些每日从门前经过,到村里的企业上班的村人,也会产生一种很沉重的感觉。他们这是在生活吗?生活难道就是这样不停的劳作和忙碌吗?这是我所不能回答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生存和生活忙碌,很少静下来,闲下来,体验一下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他们把赚钱当成了目的,把劳作当成了生活,而赚钱和劳作,永远不是生活的目的和生活本身。它们至多只是生活的前提,而非生活的目的。但有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和本末倒置了。还有另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满足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当成了生活和人生的目的。这样的生活同样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我无意指责他人的生活方式,就像他人也没有权力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一样。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不管这种生活是出于被动和不得已,还是自觉自愿的选择。我想说的是,活着不仅是劳作、赚钱和享受。活着还是一种体验,一种内心的不断丰富和充实,灵魂不断升华和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后者,生活就会丧失掉它许多意义。充分享受劳作之后的闲暇,让心闲下来,回味一下生活本身,体验一下无所事事的乐趣,享受一下无所用心的轻松。看一看天空中静静飘游的云朵,听一下林中无处不在的鸟鸣,和家人在一起厮磨,或者拿起一本喜爱的书,慢慢品味和阅读。或者走出屋去,踏上一条无人的小径,想念或追忆一些人和事,然后,再沉浸在这种心境中。如果可能,这种生活正是我所希求和不愿舍弃的。
作为一个农人,我更愿称自己为农人,农民的称谓在我看来,有着更多的社会强制性,而少自然的气息。农人让人想到的是古典,想到的是唐诗宋词,木门柴扉,野径桑麻,牧童老者,墟里炊烟。我不仅是在土地上劳作的“民”更是土地上耕作的“人”当我以一个人的自信从事我所进行的劳作时,我就超越了我此时的身份,而使我的劳作有了更高的意义。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人”的自信去从事一项工作,他的工作都会获得一种更高的意义,因为他没有被他从事的职业所异化,而降低了人本身的意义。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而不是该职业的工具。如果一个位高权重者,他处处体现的是他的官员身份,而不是一个人的本性和品性,那么,我对他就绝对尊重不起来。
人常被他的生存所异化,成为他生存的奴隶和工具,而整日劳碌和奔波。也会被他的身份所异化,而成为人性缺损的人。两者都不得闲,都与生命本身无缘。闲暇是享受生命的前提,要所有人都去拼命赚钱以致富,就等于剥夺了一部分人享受生命和生活的权力。记得有人从西部回来,批评那里的人都很懒散,宁可贫穷,也不肯打工致富,说沿海地区的人如何如何。但却忘了,快乐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在的体验,而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财富。
现代世界的理念,是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但财富并不能必然的给人带来幸福,相反,当一个的财富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他的快乐就会停顿下来,有时甚至会不增反减,失去生活的目标。如果他想重获快乐和满足,就还得回归朴素和心灵,在精神上找到支点。但更多的人还是挣扎在生存和获取财富的路上,身心都不得闲。
当然,闲暇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如果闲到吃不上饭,为柴米发愁,那也一定快乐不起来。所以,人还是要劳作,勤勉,以此来获得无愧于心的安适和清闲。在劳作时,有明确的目的,在闲下来时,就要把目的完全抛开,以心灵和性情来品味安适的生活和生命,让每一天过得完满和充实。我很庆幸身在农村,它让我有充分的闲暇品味生命,享受每一天的日子。
农闲又到了,这是我所盼望的季节,是忙碌劳累过后一段长长的休息。我无法想象城里人的生活,那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而没有停歇下来的一天,甚至没有停歇下来的希望。那样的生活对于我,无疑是一种灾难。甚至看到那些每日从门前经过,到村里的企业上班的村人,也会产生一种很沉重的感觉。他们这是在生活吗?生活难道就是这样不停的劳作和忙碌吗?这是我所不能回答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生存和生活忙碌,很少静下来,闲下来,体验一下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他们把赚钱当成了目的,把劳作当成了生活,而赚钱和劳作,永远不是生活的目的和生活本身。它们至多只是生活的前提,而非生活的目的。但有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和本末倒置了。还有另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满足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当成了生活和人生的目的。这样的生活同样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我无意指责他人的生活方式,就像他人也没有权力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一样。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不管这种生活是出于被动和不得已,还是自觉自愿的选择。我想说的是,活着不仅是劳作、赚钱和享受。活着还是一种体验,一种内心的不断丰富和充实,灵魂不断升华和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后者,生活就会丧失掉它许多意义。充分享受劳作之后的闲暇,让心闲下来,回味一下生活本身,体验一下无所事事的乐趣,享受一下无所用心的轻松。看一看天空中静静飘游的云朵,听一下林中无处不在的鸟鸣,和家人在一起厮磨,或者拿起一本喜爱的书,慢慢品味和阅读。或者走出屋去,踏上一条无人的小径,想念或追忆一些人和事,然后,再沉浸在这种心境中。如果可能,这种生活正是我所希求和不愿舍弃的。
作为一个农人,我更愿称自己为农人,农民的称谓在我看来,有着更多的社会强制性,而少自然的气息。农人让人想到的是古典,想到的是唐诗宋词,木门柴扉,野径桑麻,牧童老者,墟里炊烟。我不仅是在土地上劳作的“民”更是土地上耕作的“人”当我以一个人的自信从事我所进行的劳作时,我就超越了我此时的身份,而使我的劳作有了更高的意义。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人”的自信去从事一项工作,他的工作都会获得一种更高的意义,因为他没有被他从事的职业所异化,而降低了人本身的意义。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而不是该职业的工具。如果一个位高权重者,他处处体现的是他的官员身份,而不是一个人的本性和品性,那么,我对他就绝对尊重不起来。
人常被他的生存所异化,成为他生存的奴隶和工具,而整日劳碌和奔波。也会被他的身份所异化,而成为人性缺损的人。两者都不得闲,都与生命本身无缘。闲暇是享受生命的前提,要所有人都去拼命赚钱以致富,就等于剥夺了一部分人享受生命和生活的权力。记得有人从西部回来,批评那里的人都很懒散,宁可贫穷,也不肯打工致富,说沿海地区的人如何如何。但却忘了,快乐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在的体验,而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财富。
现代世界的理念,是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但财富并不能必然的给人带来幸福,相反,当一个的财富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他的快乐就会停顿下来,有时甚至会不增反减,失去生活的目标。如果他想重获快乐和满足,就还得回归朴素和心灵,在精神上找到支点。但更多的人还是挣扎在生存和获取财富的路上,身心都不得闲。
当然,闲暇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如果闲到吃不上饭,为柴米发愁,那也一定快乐不起来。所以,人还是要劳作,勤勉,以此来获得无愧于心的安适和清闲。在劳作时,有明确的目的,在闲下来时,就要把目的完全抛开,以心灵和性情来品味安适的生活和生命,让每一天过得完满和充实。我很庆幸身在农村,它让我有充分的闲暇品味生命,享受每一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