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捡个将军做老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年,而县学也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耿秋功成身退离开了县学,转而替余明仪经营私产。因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县生活,余明仪和周老爷都打算先在北县置些产业,周老爷置的产业也是记在余明仪的名下,毕竟在京城的产业和他以前的产业基本上都分了方氏及其儿女们。
余男爵要在北县置产业,县太爷相当欢迎,北县算是贫穷县,人少但地广,虽然多部分是山区,但山区也有山区的好处嘛,林子多,木材,木炭,山珍野味都多啊,并且大部分山头都价格便宜啊。
余明仪与耿秋相中了离北县县城不到二十里远的回水镇,这里有一条大江的支流,名叫回水的大河,大河两岸全是山群,却竟然连个稍微有点规模的码头都没有,这回水河北县居然一点儿好处都没沾到,反而经常受害。左岸就属于北县的范围,而这一边,地势相对较低,满是小山与沼泽地。回水河一涨水,附近的小山与沼泽地就会被水淹没。因此这里非常荒凉,只有几个小村子,零星的住着一些乡民。日子也过得很穷。
可这块地方相当大,遍布着长满了人高的杂草与荆棘等物的沼泽地,或者是连绵的小山丘,与远处的大山群间也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但这河面虽宽却非常浅,水刚没过膝头,河床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枯水季节时,甚至会干,或者水面不到小腿,这个时候,非常适合进山打猎。耿秋与余明仪都觉得这块地方不错,与阿昊和周老爷商量过后,决定就买下这块。
虽然这里算不上最好,但价格着实便宜。余家与周家在山南镇的资产并不多,两家也不过是各有一座宅院,几十亩良田,三两间小铺子。山南镇本就穷,他们这点产业能有多少产出啊,一年不过是二三百两的收入,除去花用,也剩不了多少。
周老爷为官近二十年,以前的产业都置在京城与近郊,那里无论是田还是铺子都非常贵,并且这些都交给了方氏打理,现在年年的俸禄,方氏都必得打发人来讨要,并且还得时不时的找理由要银子,因此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闲银,能拿出来的不过是五百两银子。
而余明仪以前一向不知积蓄,居然才有二百两的现银,他那座在县学附近的新宅院,就花了近千两银子。本来盖房子只需要三四百两,可内里的装饰等,却花得更多,这还是周知府分摊了一半呢,所以他手头更窘困。两人一合计,这要是置良田,盘铺子,根本就不够用,稍微好些的田都要六七两一亩,上好的良田贵过十二两呢,县城里稍微好一点的铺子起码得五百两一间呢。这八百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
而这个地方一座小山头再加上附近的近百亩荒地,也才要三百两银子,因此余明仪拿着周老爷给的五百两,买下了一座小山包括附近的荒田。不过余明仪买下小山头后,手头上还有五百两的闲银,正好县学附近的新铺子修好了,一间三百两,耿秋趁机劝余明仪买下来,而且他拿得到内部价,五百两可是拿下了两间。这个铺子,耿秋觉得经营山货,粮油日杂都行。
而耿秋也同样买下来相邻的一座小山头,两家的产业相邻,互相间也有个照应。这三百两一花出去,耿秋和阿昊花光了手头上的积蓄。现在全家的生活,包括阿昊宁哥儿上学的费用,全靠家里的五亩地以及阿昊每月的三两银子与五十斤米粮,和耿秋帮余明仪做事给的三两月银了。
也就是说,他俩每月有六两的收入,这搁在普通农户家,简直可以算是大富人家了。但对于他们家来说,也就是刚够花,稍有富裕。每月能存个七八百钱到一两银子。更别谈有余钱去请长工了。他们买下来的这块地,可是需要不少人手来开荒干活的啊。
在耿秋头疼没钱的时候,余家的山头边已经盖起了三栋相连的小房子,一栋是来做工的人住,中间的留下来让主子来查看时有个地方可以歇脚,现在多半是耿秋在住,最靠里的那栋就相当于是个仓库,准备以后储存这里的产出。这都是耿秋规划的。
不过是半个月的功夫,余家的小山头附近已经开出了近十亩的田,要赶上秋天之前种点庄稼下去。余家派了十多个人过来开荒垦田,这些人全是熟手,都是余家在山南镇上的老佃... -->>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年,而县学也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耿秋功成身退离开了县学,转而替余明仪经营私产。因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县生活,余明仪和周老爷都打算先在北县置些产业,周老爷置的产业也是记在余明仪的名下,毕竟在京城的产业和他以前的产业基本上都分了方氏及其儿女们。
余男爵要在北县置产业,县太爷相当欢迎,北县算是贫穷县,人少但地广,虽然多部分是山区,但山区也有山区的好处嘛,林子多,木材,木炭,山珍野味都多啊,并且大部分山头都价格便宜啊。
余明仪与耿秋相中了离北县县城不到二十里远的回水镇,这里有一条大江的支流,名叫回水的大河,大河两岸全是山群,却竟然连个稍微有点规模的码头都没有,这回水河北县居然一点儿好处都没沾到,反而经常受害。左岸就属于北县的范围,而这一边,地势相对较低,满是小山与沼泽地。回水河一涨水,附近的小山与沼泽地就会被水淹没。因此这里非常荒凉,只有几个小村子,零星的住着一些乡民。日子也过得很穷。
可这块地方相当大,遍布着长满了人高的杂草与荆棘等物的沼泽地,或者是连绵的小山丘,与远处的大山群间也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但这河面虽宽却非常浅,水刚没过膝头,河床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枯水季节时,甚至会干,或者水面不到小腿,这个时候,非常适合进山打猎。耿秋与余明仪都觉得这块地方不错,与阿昊和周老爷商量过后,决定就买下这块。
虽然这里算不上最好,但价格着实便宜。余家与周家在山南镇的资产并不多,两家也不过是各有一座宅院,几十亩良田,三两间小铺子。山南镇本就穷,他们这点产业能有多少产出啊,一年不过是二三百两的收入,除去花用,也剩不了多少。
周老爷为官近二十年,以前的产业都置在京城与近郊,那里无论是田还是铺子都非常贵,并且这些都交给了方氏打理,现在年年的俸禄,方氏都必得打发人来讨要,并且还得时不时的找理由要银子,因此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闲银,能拿出来的不过是五百两银子。
而余明仪以前一向不知积蓄,居然才有二百两的现银,他那座在县学附近的新宅院,就花了近千两银子。本来盖房子只需要三四百两,可内里的装饰等,却花得更多,这还是周知府分摊了一半呢,所以他手头更窘困。两人一合计,这要是置良田,盘铺子,根本就不够用,稍微好些的田都要六七两一亩,上好的良田贵过十二两呢,县城里稍微好一点的铺子起码得五百两一间呢。这八百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
而这个地方一座小山头再加上附近的近百亩荒地,也才要三百两银子,因此余明仪拿着周老爷给的五百两,买下了一座小山包括附近的荒田。不过余明仪买下小山头后,手头上还有五百两的闲银,正好县学附近的新铺子修好了,一间三百两,耿秋趁机劝余明仪买下来,而且他拿得到内部价,五百两可是拿下了两间。这个铺子,耿秋觉得经营山货,粮油日杂都行。
而耿秋也同样买下来相邻的一座小山头,两家的产业相邻,互相间也有个照应。这三百两一花出去,耿秋和阿昊花光了手头上的积蓄。现在全家的生活,包括阿昊宁哥儿上学的费用,全靠家里的五亩地以及阿昊每月的三两银子与五十斤米粮,和耿秋帮余明仪做事给的三两月银了。
也就是说,他俩每月有六两的收入,这搁在普通农户家,简直可以算是大富人家了。但对于他们家来说,也就是刚够花,稍有富裕。每月能存个七八百钱到一两银子。更别谈有余钱去请长工了。他们买下来的这块地,可是需要不少人手来开荒干活的啊。
在耿秋头疼没钱的时候,余家的山头边已经盖起了三栋相连的小房子,一栋是来做工的人住,中间的留下来让主子来查看时有个地方可以歇脚,现在多半是耿秋在住,最靠里的那栋就相当于是个仓库,准备以后储存这里的产出。这都是耿秋规划的。
不过是半个月的功夫,余家的小山头附近已经开出了近十亩的田,要赶上秋天之前种点庄稼下去。余家派了十多个人过来开荒垦田,这些人全是熟手,都是余家在山南镇上的老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