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常耀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走上文学之路,即缘于挚爱,更缘于环境。常言道:“环境育人”从上小学到现在,我都置身于为文这样一个环境中,难免不被影响不被改变。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日不记,不叫日记”在小学四年级宋盘根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开始挖空心思地记起了日记。某一天,即便实在没素材可写了,我也要工工整整摘录一句名人名言写进去。或许是宋老师的“宽宏大量”给我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才使得我记日记的习惯得以坚持下去。可以说,宋老师是我为文的引路人。
上初中了,语文老师教我们作文理所当然。可碰巧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张建忠竟也要求我们记日记,并当作每天的家庭作业交上去。迫于班主任老师的压力,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初中三年下来,我的日记本积攒了好几个,写作基础也在一步步夯实。应该说,张老师是我为文路上的助推者。
高中时,我们的班主任贾珍代课文课程。贾老师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他给我们的第一道作文题目是上高中了,我想,也许是题意正合我心,两节作文课下来,我便把一篇声情并茂的作文交了上去。一周后,我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表扬助长了我的上进心,之后,我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有时,贾老师不仅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课堂上读出来。有时也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在我,每每课上听完同学的范文,课下我就与同学要来作文拜读,仔细琢磨,从中加以学习提高。还记得,当时我们班有十多位“笔杆子”大家订购了星星诗刊、散文百家等杂志,彼此间相互传阅,悄然间形成了一种爱文学、爱作文的良好氛围。高中阶段,我为文路上的一座里程碑,非但难忘,而且始终珍藏。
1992年,我在一家企业工作了,由于工种不如意,我的心情挺失落。于是,我就把其余精力放在了读书上,除在书店购买了巴金、鲁迅、石评梅、三毛等作家作品外,我还订购了读者、青年文摘、散文等杂志。1993年,我在黑龙江省一本书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循着地址,湖南、江西、陕西、山西等地的年轻一代,竟天南地北地交起了笔友。相识于“文学会”上的我们,相互间并非谈情说爱,而是一味地谈文学、论人生。每给他们发出一封信,都包含着我的一片真情,都可谓是一篇抒情散文。尽管最终曲终人散了,但通过交笔友,于我的最大益处是磨练了文笔。
1995年,幸得马炳蔚老师的抬爱,我的诗陌路人在察右前旗报“黄旗海”副刊刊发。1996年,承蒙潘树武老师赐教,我的诗文开始在乌兰察布日报“大青山”副刊刊发。随后,我得到了安然、胡晓燕、乌云、欧卫疆、刘宏伟、王平、王英、张雁龙、李淑梅、贾海霞等一大批老师的扶持培育,使我这棵文学幼苗逐渐成长起来,确切地说,乌兰察布日报是我从文的沃土,没有这片园地,没有园地里辛勤的园丁们,我是断然走不上文学之路的,真的。感谢乌兰察布日报,你是大地,我是种子。你是树根,我是绿叶。你,早已是我心中的缪斯膜拜的神。
因了乌兰察布日报,我认识了市内一些作家,与他们相约一本书或寄去文稿请教,从中受益匪浅,进而激发出的爱文学、学文学的信心和决心较之以前更足更大了。
由作者变为编者,这是自己多年勤于笔耕的结果,更是身处文学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结果。2001年,我进入察右前旗报社工作,兼主编察右前旗报“黄旗海”副刊至今。2007年,我又成为由旗文联主办的黄旗海杂志的特邀编辑。工作中,我丝毫不敢有懈怠之意,总是尽心竭力地干好自己份内的事。不论怎样,我只想说,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文学之路的,我十分珍惜伴随我一路走来的一片片文学园地。作为一个编者,我对园地负责就是对作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就是对读者负责。换句话说,刊物不仅属于编者和作者,它更属于读者。“为人做嫁衣”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当一篇篇文稿经过自己编辑后得以刊出时,那份激动、快慰,犹如观看大海中的阵阵波涛,令我心神荡漾。
许是做编者促进了我的写作。2003年,我的散文诉于三毛在百草园杂志刊发。2005年,散文养儿方知父母恩、走进围城在北方新报和北方家庭报发表。散文体验醉酒、品味生活,随笔散文如茶淡而有味、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在敕勒川杂志刊发。2006年,散文永远的悔永远的爱在首届“新诗文”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展赛中获得优秀奖。同年,我被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纳为理事。2007年,随笔怀旧:关注涌动的大地在察右前旗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学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举办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暨迎接庆祝2008北京奥运会大型丛书党魂耀中华”征稿活动中,我创作的三条格言警句、一篇言论寄语被评为一等奖,并全部入选该书。
三百六十行,我选择了为文这一行。是沾了某些老师、笔友和大环境的光了。为此,我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握紧手中这管笔,继续前行!
走上文学之路,即缘于挚爱,更缘于环境。常言道:“环境育人”从上小学到现在,我都置身于为文这样一个环境中,难免不被影响不被改变。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日不记,不叫日记”在小学四年级宋盘根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开始挖空心思地记起了日记。某一天,即便实在没素材可写了,我也要工工整整摘录一句名人名言写进去。或许是宋老师的“宽宏大量”给我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才使得我记日记的习惯得以坚持下去。可以说,宋老师是我为文的引路人。
上初中了,语文老师教我们作文理所当然。可碰巧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张建忠竟也要求我们记日记,并当作每天的家庭作业交上去。迫于班主任老师的压力,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初中三年下来,我的日记本积攒了好几个,写作基础也在一步步夯实。应该说,张老师是我为文路上的助推者。
高中时,我们的班主任贾珍代课文课程。贾老师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他给我们的第一道作文题目是上高中了,我想,也许是题意正合我心,两节作文课下来,我便把一篇声情并茂的作文交了上去。一周后,我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表扬助长了我的上进心,之后,我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有时,贾老师不仅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课堂上读出来。有时也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在我,每每课上听完同学的范文,课下我就与同学要来作文拜读,仔细琢磨,从中加以学习提高。还记得,当时我们班有十多位“笔杆子”大家订购了星星诗刊、散文百家等杂志,彼此间相互传阅,悄然间形成了一种爱文学、爱作文的良好氛围。高中阶段,我为文路上的一座里程碑,非但难忘,而且始终珍藏。
1992年,我在一家企业工作了,由于工种不如意,我的心情挺失落。于是,我就把其余精力放在了读书上,除在书店购买了巴金、鲁迅、石评梅、三毛等作家作品外,我还订购了读者、青年文摘、散文等杂志。1993年,我在黑龙江省一本书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循着地址,湖南、江西、陕西、山西等地的年轻一代,竟天南地北地交起了笔友。相识于“文学会”上的我们,相互间并非谈情说爱,而是一味地谈文学、论人生。每给他们发出一封信,都包含着我的一片真情,都可谓是一篇抒情散文。尽管最终曲终人散了,但通过交笔友,于我的最大益处是磨练了文笔。
1995年,幸得马炳蔚老师的抬爱,我的诗陌路人在察右前旗报“黄旗海”副刊刊发。1996年,承蒙潘树武老师赐教,我的诗文开始在乌兰察布日报“大青山”副刊刊发。随后,我得到了安然、胡晓燕、乌云、欧卫疆、刘宏伟、王平、王英、张雁龙、李淑梅、贾海霞等一大批老师的扶持培育,使我这棵文学幼苗逐渐成长起来,确切地说,乌兰察布日报是我从文的沃土,没有这片园地,没有园地里辛勤的园丁们,我是断然走不上文学之路的,真的。感谢乌兰察布日报,你是大地,我是种子。你是树根,我是绿叶。你,早已是我心中的缪斯膜拜的神。
因了乌兰察布日报,我认识了市内一些作家,与他们相约一本书或寄去文稿请教,从中受益匪浅,进而激发出的爱文学、学文学的信心和决心较之以前更足更大了。
由作者变为编者,这是自己多年勤于笔耕的结果,更是身处文学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结果。2001年,我进入察右前旗报社工作,兼主编察右前旗报“黄旗海”副刊至今。2007年,我又成为由旗文联主办的黄旗海杂志的特邀编辑。工作中,我丝毫不敢有懈怠之意,总是尽心竭力地干好自己份内的事。不论怎样,我只想说,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文学之路的,我十分珍惜伴随我一路走来的一片片文学园地。作为一个编者,我对园地负责就是对作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就是对读者负责。换句话说,刊物不仅属于编者和作者,它更属于读者。“为人做嫁衣”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当一篇篇文稿经过自己编辑后得以刊出时,那份激动、快慰,犹如观看大海中的阵阵波涛,令我心神荡漾。
许是做编者促进了我的写作。2003年,我的散文诉于三毛在百草园杂志刊发。2005年,散文养儿方知父母恩、走进围城在北方新报和北方家庭报发表。散文体验醉酒、品味生活,随笔散文如茶淡而有味、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在敕勒川杂志刊发。2006年,散文永远的悔永远的爱在首届“新诗文”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展赛中获得优秀奖。同年,我被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纳为理事。2007年,随笔怀旧:关注涌动的大地在察右前旗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学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举办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暨迎接庆祝2008北京奥运会大型丛书党魂耀中华”征稿活动中,我创作的三条格言警句、一篇言论寄语被评为一等奖,并全部入选该书。
三百六十行,我选择了为文这一行。是沾了某些老师、笔友和大环境的光了。为此,我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握紧手中这管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