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茶韵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这篇文章选取的角度很小,只是围绕一个“喝”字,但却从中发掘出了现代文明对长久以来人类旧文化的冲击,以及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现代文明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 尤其使我感到由衷佩服的是,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作者都表现出十足的精通与广博,这是相当少见的。 1993年5月马克彭德格斯特宣称:“可口可乐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真正实质。它是一种拥有百年历史的宗教。”是的,这种全世界几乎无人不晓的饮料是在而且继续在改变着世界。其速度是,每一秒钟销售千万瓶。可以理解,罗维为何将这样一种普通饮料称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可口可乐,这种碳酸酸饮料以方便、快捷地获取高热量而著称,它带来的现代文化正应和了现代人节省时间的做法,而节省时间无疑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时间不够用的社会,现代人就是一种时刻被时间逼迫的人,喝可口可乐较之其他需或煮或榨的饮料能更为直接达到解渴及补充能量的目的,省时、高效、快捷的感受一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产生整个的文化,尽管大凡称为“文化”的东西与更为基本的需求(喝的内容)总是关系不大,但并不妨碍“喝什么,尤其怎样喝”的改变,最终导致了人的“活法”的改变。毕竟,有可口可乐的生活与没有可口可乐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喝可口可乐的人与不喝可口可乐的人是不一样的。
碳酸饮料对传统饮料的冲击是显而意见的,其高效、快捷让传统饮料不得不为它让步,并亦步亦趋的随之而改变,但这种改变似乎并不是一帆风顺。以“味道好极了”走进千家万户的雀巢咖啡在诞生之初,曾因过分强调其工艺上的突破带来的便利性(速溶)而一度使销售产生危机。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主妇不愿意接受这种让人觉得自己因为“偷懒”而使用的产品。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些家庭主妇愿意在特殊的日子在家里亲自煮一杯咖啡,其郑重其事的程度,犹如一个隆重的仪式。
这是只有在今天才会出现的情况,因为所有传统的饮料似乎都有了速溶包装,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相应的搭配,连撕口处都有了预留,具有职业的操作手段和流程。
职业操作当然在所有的技术因素上都远胜于业余操作。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维持日常生活的劳作都已经专业化、职业化了。从理论上讲,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并且保证精美绝伦。
然而,人们的高兴并没有维持多久,几乎立即觉得这其中也轻而易举地失去了什么,稍稍定神想想,所有的烹、煮、冲、泡及在此过程所有的变化因素被排除之后,饮料的形式也由此而划一了。当咖啡成为一种纯粹的“产品”之后,也就沦落为一种纯粹的“食物”尽管其外形在冲泡之后并无区别,但只能解渴或解馋而已,除此之外再也不能担当曾经担当过的“意义”了。饮料的单调划一,偶尔几次倒也无妨,但是天长日久便会改变人的生活,最终改变人的自身。它会使生活变得单调划一,最终使人变得单调划一,甚至失去文明。这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现代科学技术使人返祖。
看来是该好好研究“喝什么”和“怎么喝”的时候了。单单以解渴为目的,一杯白水就可解决问题,再费事一点,放点质料,开水一冲泡,作牛饮也未尝不可,然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壶水,里面放进不同的内容,在火上加热的时间、火侯及环境的配合就可演绎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从喝的一方面来说,它造就了一个期待的过程,以增强食欲,提高喝的兴趣。俗话说:“尽饭当肉”这迟来的喝也该当美味了,从做的一方面来说,它延长并保证了制作的时间,有条件充分准备,发挥技艺,以提高喝的质量。
第一个把研究“喝什么,怎么喝”作为职业的东方人,大概要算陆羽了。他把五行阴阳辩证法、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儒家的中庸思想等博大精深的精神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梅尧臣感慨“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封氏闻见记中说他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记载煎茶炙茶的方法、造茶具二十四种,引得远交近邻倾慕不已。有一名常伯熊的人,把陆羽的茶论进行润色,于是茶道大行,引得王公朝士一时间饮茶之风大为盛行。这里的茶道即指的是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
同样的饮品,用不同的水质、不同的器皿,意义和性质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饮品本身的考究,对技术的迷恋,对内容的考究,以宋苏轼为最了,他注重择水、用火“贵从活火发新泉”有一次他得到当年的贡茶“小龙团”之后,不惜跋山涉水,专程跑到天下第二泉去,用惠山泉水来烹小龙团“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呵呵,好一个茶痴。他精于候汤“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他对器皿也十分讲究“铜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他还十分注重品味茶的物外高意,他主张“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其实,人的基本需要——饮品本身是无文化可言的,就如其他动物一样。动物性对人来说是根本的。一切所谓的人类文化学上的人的定义无非都是在“动物”这个中心词前面再缀加上一个限定词而已,如“文化”“政治”“语言”“符号”“社会”之类。所以喝什么不过是基础之一,喝出什么才是关键。
唐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得很清楚:“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通过涤昏寐、清我神、除烦恼、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达到自省、自悟、最终契合大道,所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真是神仙之语了,也只有这谢灵运的后人,兼自小出家的佛门中人才能语出于此了。
从修身、养性中获得益处最大的倒是白居易,唐宣宗对他晚年时,洒脱豁达,不系虚名,乐天知命的性格十分赞赏,说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其实,他年轻时却是一心追求功名的,他乐天知命的性格形成和思想境界的升华,倒是离不开茶水的涤荡和茶文化的熏陶。封建士大夫常有“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座右铭。退,不是出于主动,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在借酒消愁、呤诗自娱都没有效果之后,最终转而求助于茶和佛。在茶水的浸泡下,白居易变成了独善其身,淡泊名利,旷达自解,安时顺命的“别茶人”到了晚年,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他的诗中已是字字流溢茶香茶色了。
倒底是茶让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还是名利的淡泊让人接近茶呢“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人能能鉴泉品水,茶能相面认人。如接近茶编者按 这篇文章选取的角度很小,只是围绕一个“喝”字,但却从中发掘出了现代文明对长久以来人类旧文化的冲击,以及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现代文明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 尤其使我感到由衷佩服的是,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作者都表现出十足的精通与广博,这是相当少见的。的最终目的仅仅是让人在遁世之后给自己找到依托,在名利不得之时多一个开解自己的寄托,它也不会几千年来长此扎根于社会了,清乾隆皇帝也是一个好茶之人,他虽贵为皇孙皇子,仍不忘躬亲煮茶,他十几岁时就提出“咀嚼回顾甘”的品茗方法,表示要通过细啜慢饮去品味茶之“清香至味”他坚信,茶中自有治国之道,安邦之术。
“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乾隆此论,是否石破天惊?此老儿的首次施政演说就以茶开始,借茶发挥,因茶施政,他说施政当取茶的“和”茶的... -->>
编者按 这篇文章选取的角度很小,只是围绕一个“喝”字,但却从中发掘出了现代文明对长久以来人类旧文化的冲击,以及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现代文明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 尤其使我感到由衷佩服的是,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作者都表现出十足的精通与广博,这是相当少见的。 1993年5月马克彭德格斯特宣称:“可口可乐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真正实质。它是一种拥有百年历史的宗教。”是的,这种全世界几乎无人不晓的饮料是在而且继续在改变着世界。其速度是,每一秒钟销售千万瓶。可以理解,罗维为何将这样一种普通饮料称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可口可乐,这种碳酸酸饮料以方便、快捷地获取高热量而著称,它带来的现代文化正应和了现代人节省时间的做法,而节省时间无疑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时间不够用的社会,现代人就是一种时刻被时间逼迫的人,喝可口可乐较之其他需或煮或榨的饮料能更为直接达到解渴及补充能量的目的,省时、高效、快捷的感受一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产生整个的文化,尽管大凡称为“文化”的东西与更为基本的需求(喝的内容)总是关系不大,但并不妨碍“喝什么,尤其怎样喝”的改变,最终导致了人的“活法”的改变。毕竟,有可口可乐的生活与没有可口可乐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喝可口可乐的人与不喝可口可乐的人是不一样的。
碳酸饮料对传统饮料的冲击是显而意见的,其高效、快捷让传统饮料不得不为它让步,并亦步亦趋的随之而改变,但这种改变似乎并不是一帆风顺。以“味道好极了”走进千家万户的雀巢咖啡在诞生之初,曾因过分强调其工艺上的突破带来的便利性(速溶)而一度使销售产生危机。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主妇不愿意接受这种让人觉得自己因为“偷懒”而使用的产品。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些家庭主妇愿意在特殊的日子在家里亲自煮一杯咖啡,其郑重其事的程度,犹如一个隆重的仪式。
这是只有在今天才会出现的情况,因为所有传统的饮料似乎都有了速溶包装,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相应的搭配,连撕口处都有了预留,具有职业的操作手段和流程。
职业操作当然在所有的技术因素上都远胜于业余操作。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维持日常生活的劳作都已经专业化、职业化了。从理论上讲,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并且保证精美绝伦。
然而,人们的高兴并没有维持多久,几乎立即觉得这其中也轻而易举地失去了什么,稍稍定神想想,所有的烹、煮、冲、泡及在此过程所有的变化因素被排除之后,饮料的形式也由此而划一了。当咖啡成为一种纯粹的“产品”之后,也就沦落为一种纯粹的“食物”尽管其外形在冲泡之后并无区别,但只能解渴或解馋而已,除此之外再也不能担当曾经担当过的“意义”了。饮料的单调划一,偶尔几次倒也无妨,但是天长日久便会改变人的生活,最终改变人的自身。它会使生活变得单调划一,最终使人变得单调划一,甚至失去文明。这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现代科学技术使人返祖。
看来是该好好研究“喝什么”和“怎么喝”的时候了。单单以解渴为目的,一杯白水就可解决问题,再费事一点,放点质料,开水一冲泡,作牛饮也未尝不可,然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壶水,里面放进不同的内容,在火上加热的时间、火侯及环境的配合就可演绎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从喝的一方面来说,它造就了一个期待的过程,以增强食欲,提高喝的兴趣。俗话说:“尽饭当肉”这迟来的喝也该当美味了,从做的一方面来说,它延长并保证了制作的时间,有条件充分准备,发挥技艺,以提高喝的质量。
第一个把研究“喝什么,怎么喝”作为职业的东方人,大概要算陆羽了。他把五行阴阳辩证法、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儒家的中庸思想等博大精深的精神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梅尧臣感慨“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封氏闻见记中说他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记载煎茶炙茶的方法、造茶具二十四种,引得远交近邻倾慕不已。有一名常伯熊的人,把陆羽的茶论进行润色,于是茶道大行,引得王公朝士一时间饮茶之风大为盛行。这里的茶道即指的是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
同样的饮品,用不同的水质、不同的器皿,意义和性质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饮品本身的考究,对技术的迷恋,对内容的考究,以宋苏轼为最了,他注重择水、用火“贵从活火发新泉”有一次他得到当年的贡茶“小龙团”之后,不惜跋山涉水,专程跑到天下第二泉去,用惠山泉水来烹小龙团“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呵呵,好一个茶痴。他精于候汤“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他对器皿也十分讲究“铜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他还十分注重品味茶的物外高意,他主张“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其实,人的基本需要——饮品本身是无文化可言的,就如其他动物一样。动物性对人来说是根本的。一切所谓的人类文化学上的人的定义无非都是在“动物”这个中心词前面再缀加上一个限定词而已,如“文化”“政治”“语言”“符号”“社会”之类。所以喝什么不过是基础之一,喝出什么才是关键。
唐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得很清楚:“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通过涤昏寐、清我神、除烦恼、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达到自省、自悟、最终契合大道,所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真是神仙之语了,也只有这谢灵运的后人,兼自小出家的佛门中人才能语出于此了。
从修身、养性中获得益处最大的倒是白居易,唐宣宗对他晚年时,洒脱豁达,不系虚名,乐天知命的性格十分赞赏,说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其实,他年轻时却是一心追求功名的,他乐天知命的性格形成和思想境界的升华,倒是离不开茶水的涤荡和茶文化的熏陶。封建士大夫常有“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座右铭。退,不是出于主动,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在借酒消愁、呤诗自娱都没有效果之后,最终转而求助于茶和佛。在茶水的浸泡下,白居易变成了独善其身,淡泊名利,旷达自解,安时顺命的“别茶人”到了晚年,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他的诗中已是字字流溢茶香茶色了。
倒底是茶让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还是名利的淡泊让人接近茶呢“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人能能鉴泉品水,茶能相面认人。如接近茶编者按 这篇文章选取的角度很小,只是围绕一个“喝”字,但却从中发掘出了现代文明对长久以来人类旧文化的冲击,以及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现代文明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 尤其使我感到由衷佩服的是,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作者都表现出十足的精通与广博,这是相当少见的。的最终目的仅仅是让人在遁世之后给自己找到依托,在名利不得之时多一个开解自己的寄托,它也不会几千年来长此扎根于社会了,清乾隆皇帝也是一个好茶之人,他虽贵为皇孙皇子,仍不忘躬亲煮茶,他十几岁时就提出“咀嚼回顾甘”的品茗方法,表示要通过细啜慢饮去品味茶之“清香至味”他坚信,茶中自有治国之道,安邦之术。
“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乾隆此论,是否石破天惊?此老儿的首次施政演说就以茶开始,借茶发挥,因茶施政,他说施政当取茶的“和”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