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文学 www.80wx.net,慈禧全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湖来得紧凑。

    提到圆明园的散漫,慈禧太后颇有感慨,也深悔失计。当年重修圆明园,工费也用了一两百万,加上拆除的旧木料折价,总计要用到三百万左右,结果半途而废,仍是荒凉一片。就因为圆明园太大了,几百万银子花下去,看都看不见。如果用这三百万银子,另修一处园子,必定粲然可观。

    就这一念之间,慈禧太后决定了,决定接纳内务府的献议,重修清漪园。

    当然,这话不能谕知雷廷昌,回宫以后,要找李莲英来商议。

    “听雷廷昌说得倒真中听。有几百万银子,花在清漪园上头,一定有个看头儿。”

    “原是这么着!”李莲英对慈禧太后说话,完全是老管家对老主母的口吻,没有繁琐的称谓与虚文,是那种尊敬中含着亲切的味道“而且修清漪园,也比修圆明园来得名正言顺。”

    “怎么呢?”

    “当年乾隆爷替老太后上寿,修了大报恩延寿寺,盖了清漪园,如今万岁爷不也该大报恩吗?”

    一句话提醒了慈禧太后,意向越发坚定。倘或有言官不知趣,象当年谏阻圆明园工程那样,就由皇帝下一道上谕,引用高宗为孝圣宪皇后建寺修园祝禧的祖宗成法,狠狠地训斥一番,看谁还敢多嘴?

    “你就说给福锟吧!让他跟立山核计,怎么样先叫雷廷昌画个图来看看。”

    “奴才马上去传旨。”李莲英问道:“那里有山有水,怎么个把万寿山、昆明湖用得上?先得请旨,好让他们照老佛爷的意思去办。”

    这是李莲英故意这样说的,其实已有草图。慈禧太后不知就里,想了一会说:“办事的地方总要有的。”

    那是一定的。皇太后在园颐养,皇帝不得不随侍,召见臣工,裁量大计,不但要有正殿,还得要有臣下的直庐,草图上连这座召见臣工的正殿的名字都已拟好了,叫做“红寿殿”不过,这时候的李莲英却只能答应一声:“是!”“再要有烧香的佛阁。”

    “是!”李莲英说“那得离寝宫近的地方。”

    “可也得在山上。”

    “寝宫可不能盖在山上,上下不便。”

    “寝宫就盖在山坡上,临着湖。”

    “老佛爷的算计好。”

    不是慈禧太后的算计好,是立山的算计好,一佛阁一寝宫的位置早就相度好了,正就如慈禧太后所指示的,建在仁寿殿之后,背山面湖的地方。

    “我想到的就这两处。”慈禧太后说“咱们在这儿瞎琢磨没有用,人家几辈子在样式房掌案,自然知道怎么取景,怎么样才新奇有趣?管保画来的图,比咱们想得要好。”

    “是!”李莲英说“奴才马上去说给福中堂,让他传旨,总在十天八天之内,把草图画得来。”

    “十天八天怕来不及。给他们半个月的限吧!”

    “那就更好了。”李莲英问说:“跟老佛爷请旨,这件事,要不要说给七爷?”

    慈禧太后想了一下,断然决然地说:“先不必跟他说。等我看了草图,让他们估一估,得要多少银子?有了准数,我自己来跟他说。”

    “是!”李莲英答应着,心里在想“新奇有趣”四个字,可千万不能忘掉。

    李莲英当然了解慈禧太后的意思,甚至早就预料到必是如此处置。扩修三海的工程,马上就要大举进行,此时来谈重修清漪园,正好给醇王一个谏阻的借口,自非所宜。

    但是,要瞒着醇王就有许多办不通的地方,因为他如今是“太上军机”纵非大小事务一把抓,却是无事不可过问。李莲英心里在想,这个差使很难办,要能风平浪静地过关,着实得要费一番心思,目前决不能张扬,甚至连福锟都还不到可以商量的时候。

    这时候,能商量的只有一个人:立山。

    立山已经知道了召见雷廷昌的经过,而且已料到李莲英一定会来传达密谕,所以这天下午不出门也不见客,在家专侯宫中的消息。

    果然,下午两点多钟,李莲英来了。他是熟客,也是忙人,所以宾主都不作无谓的寒暄,一进立山那间摆满了古玩的精致书斋,立即便谈正事。

    “今儿召见‘样子雷’,上头听他的话很对劲。”李莲英问道“你知道不?”

    “我知道。雷廷昌到我这儿来过了。”

    “那好,省得我再说一遍。”李莲英说“图样怎么样?半个月之内能不能赶出来?大殿、佛阁照咱们核计的样子画,另外的景致,着实也要费点儿心思。”

    “大哥请放心,错不了!草图已经有了。大哥如果今天能不回宫,我把雷廷昌找了来讲给你听。”

    “不回宫不行,再说草图上也看不出什么来。”“那,”立山问道“大哥跟上头回一声,那天我陪你上万寿山走一趟,让雷廷昌当面讲解。”

    “雷廷昌是样式房掌案,讲装修他是专工,但那里该摆一座亭子,那里该起楼,那里该凿池子架桥,又是一门学问。他行吗?”

    “行!”立山答得异常爽脆,接着又说:“当然也另外找得有人。”

    “好吧!我跟上头去回,就在三五天当中,抽空去一趟。

    你听我的信儿好了。”

    “是!我随时预备着,说走就走,什么时候都行。”

    李莲英点点头,然后正一正脸色说道:“现在要谈到节骨眼儿上来了。上头心很急,巴不得图样一定就动工,可又不愿意先让七爷知道,说等工料估出来以后,再跟七爷说。你看,怎么样?”

    立山不即回答,反问一句:“大哥看呢?”

    “如说要先跟七爷商量,就难了。就算七爷不敢不遵懿旨,只要一经军机处,或者海军衙门,事情就闹开来了。”

    “是!只有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生米煮成熟饭,不就能吃了吗?”李莲英双手一摊“柴米又在那儿?如今是七爷当家,不跟他要跟谁要?”

    “先不跟当家人要也不要紧。”

    “怎么呢?不正应着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要紧!自有人能垫。”

    这“自有人”当然是立山本人。李莲英听他口气太大,惊异之余,不免反感“兄弟,”他用讥刺的口吻说:“你有多少银子垫?”

    “大哥面前不敢说假话,我是苏州人说的‘空心大老官’。不过,大家都知道有大哥撑我的腰,就放心我了。”立山从容答道:“第一,兴工少不得几家大木厂,垫料垫工都愿意;第二,监工采办少不得在内务府还要用些人,他们在外面都挪得动,也垫得起。”

    那一顶“有大哥撑我腰的高帽子”将李莲英罩住了,他点点头说:“这还罢了!不过,垫款一时收不回,可别抱怨。”

    “钱有的是。只要大哥得便跟上头回一声,知道有这笔垫款,要收回也容易。”

    这短短两三句话,在李莲英便有两个疑问,第一是钱在那里?第二是何以见得收回容易?当然,立山有一套解释。

    钱在部库。他告诉李莲英说,从阎敬铭当户部尚书以来,极力爬梳剔理,每年都有巨额节余,详细数目虽无法知悉,但估计每年总有一两百万。

    这笔款子,阎敬铭是仿照大清全盛时代的成例,积蓄成数,不轻易动用,专备水旱刀兵不时之需。因此,对外也是秘密的,甚至慈禧太后都不见得知道。自从总司国家经费出纳的“北档房”为阎敬铭力加整顿,打破满员把持的局面,指派廉能的汉缺司员掌理之后,他要有意隐瞒这笔巨款是办得到的。

    这笔巨款,照立山的看法是可以提用的,只要阎敬铭不加阻挠,换句话说,户部尚书换一个肯听话的人,凭皇太后的懿旨,几百万银子,叱嗟可办。

    “原来如此!”李莲英还有些不大相信“我也听说,阎尚书积得有钱,但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吧!”

    “有!”立山断然决然地说“我是听户部的老书办说的,错不了!”

    “好,就算有。”李莲英又说“就算上头肯交代提用,可是这笔款子交给谁来用?总得有个衙门出印领啊!”这就是说,如果是由海军衙门或者工部出印领,再转拨奉宸苑领用,其间便费周折,对归还垫款,一定要先追根问底,如说是奉懿旨办理,懿旨却又何在?那时候慈禧太后亦不便出面说一句:“不错,是有这回事!”数目到底太大,不便这样子苟且。

    理会得此中深意,立山深深点头“大哥说得是!”他说“这笔款子当然拨给内务俯,现在咱们动工,亦当作内务府每年照例的修缮办理,不用动折子,也不用下上谕,一切都是面奉懿旨。不过。”立山欲语不语,似乎有碍口的地方。

    “怎么?兄弟!”李莲英说“在我面前,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内务府人多主意也多。说句泄底儿的话,有好处争着来,要办事都往外推。如今修园照内务府常年修缮的例子办,只怕没有一位能挑得起这副担子。我呢,奉宸苑的郎中,连我们堂官都得听内务府司官的,那还有我说话的份儿?修三海是七爷在管,凡事直接打交道,越过内务府这一层,不算我失礼。现在可又先不让七爷知道这回事,大哥,我可真有点儿有力使不上了。”

    话说得相当含蓄,但李莲英一听就明白,而且深有同感。为了办事方便,慈禧太后交代下来,他直接告诉立山,如臂使指,十分方便。倘或要经过内务府大臣一层一层转下来,不特多费周折,原来的意思,保不定就会走样,并且有些话也不便说。这一层于公于私的关系都很大,得要好好作个安排。

    于是他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我自有道理,反正准教你痛快就是了!”

    “谢谢大哥!”立山笑嘻嘻地请了个安。

    “空口说谢怎么样?”李莲英开玩笑似地答说“‘有宝献宝’,快拿出来吧!我得赶回宫去。”

    “有,有!”立山一叠连声地答应。

    李莲英喜爱“奇技淫巧”之物,立山经常替他预备一些。这天捧出来的是一包西洋玩物,从金发碧眼的西洋春册到会走路的洋娃娃,总计十来件之多,足供他晚来无事,消遣好几个长夜之用。

    在归途中,李莲英就替立山想到了一个好缺,但是这个缺亦不是能随便调动的,先得仔细看看,有什么机会能撵掉旧的,才能补上新的。

    因此,他这天回宫,只夸赞立山的好处,说他办事实心实意,干练爽利,既有担当,又肯任劳任怨。接着便提到挑个日子,预备上清漪园去实地勘察一番,再画图样进呈。话很多,却始终不露如何给立山调个差,得以直接指挥的意思。

    “好啊!”慈禧太后很赞成李莲英去看一看。因为他每次看了什么回来,耳闻目见,讲得清清楚楚,就等于她亲闻目睹一样“你就在这三两天里头,好好去看一看。先画个地形图来。”

    “奴才就后天去吧!”

    “后天?”慈禧太后想了一下说:“我本来想后天去看看长春宫搭的戏台,那就改在明天去看。”

    长春宫搭戏台是这年兴出来的花样,为的是传召外面的戏班子方便,为此慈禧太后特地移居储秀宫,而长春宫的戏台,限期九月底“报齐”这天是九月二十六,离限期还有四天,依内务府办事的习惯,一定还不曾搭妥当。李莲英本想劝阻,到了限期那天再去看,话都到了口边,灵机一动,将要说的话缩了回去,响亮地答一声:“是!”次日朝罢,传过午膳,慈禧太后向李莲英说道:“绕绕弯儿去!”

    她每天饭后,总在殿前殿后走走,其名为“绕弯儿”其实是为了消食。绕弯儿的时候,照例也有一班太监宫女随侍,原以为她只在储秀宫回廊上闲步,那知竟出宫往南直走。李莲英知道她的行踪,抢上两步,招呼一名小太监说:“赶快到长春宫,告诉内务府的官儿,老佛爷驾到,让不相干的人,赶紧回避。”

    小太监从间道飞奔而去,一进长春宫便大嚷:“老佛爷驾到,不相干的人赶快出去!”

    在场的内务府官员大惊失色,慈禧太后突然驾到,所为何来?堂郎中文铦慌了手脚,一面撵工匠出门,一面找长春宫的太监,预备御座。就在这乱作一团的当儿,慈禧太后出现了。

    一踏进来脸色就难看,望着一堆堆乱七八糟的木料麻绳,不断冷笑,对文铦领着内务府的官员,磕头接驾,慈禧太后根本就不理。

    “戏台呢?”鸦雀无声中冒出来这么一句,声音冷得象冰,文铦顿时战栗失色。

    “老佛爷在问:戏台怎么还没有搭好?”

    “是,是月底报齐。”文铦嗫嚅着说“今儿是二十七,还有三天的限。”

    “你听,”慈禧太后转脸对李莲英说:“他还有理呐!”

    遇到这种时候,跪在地下的人的穷通祸福,都在李莲英手里,如果他肯善为解释,或者先装模作样地骂在面面,为慈禧太后消一消气,至少大事可以化小。不然,虽是小事,也可以闹大。

    李莲英这天是存心要将事情闹大,当时便问文铦说道:

    “三天就能搭得好了吗?”

    “能,能!”文铦一叠连声地说“那怕一天一夜,都能搭得起来。”

    京里干这一行的,确有这样的本事,李莲英当然也知道,却故意不理会,只冷冷地说道:“既然这么着,又何必非要月底报齐?挑个好日子,早早儿搭好了它,趁老佛爷高兴,就可以传戏,不也是各位老爷们伺候差使的一点儿孝心吗?”

    这一说,真如火上加油,慈禧太后厉声叱斥:“他们还知道孝心?都是些死没天良的东西!”说完,掉头就走,走了几步,回头吩咐:“去看,内务府有谁在?”

    这是传内务府大臣。恰好只有师曾在,听得这个消息,格外惊心动魄,因为不但他本人职责攸关,而且他的长子文麟现在造办处当郎中,长春宫搭戏台派定六名造办处司员合办,文麟恰是其中之一。

    战战兢兢赶到储秀宫,递了绿头牌,却一直不蒙召见,想打听消息,都说不知道。等了一个时辰,小太监出来传知:不召见了。却颁下一张朱谕:“内务府堂郎中文铦暨造办处司员,贻误要差,着即摘去顶戴,并罚银示惩。”

    接下来便是罚款的单子,堂郎中五万,造办处司员六人,各罚三万,总计二十三万银子,限十月十一日,也就是万寿正日的第二天交齐。

    在被罚的人看,这么一个不能算错处的错处,竟获此严谴,实在不能心服。俗语说的是“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如今既摘顶戴,又罚银子,是打了又罚。这从那里说理去?只有一面督促工匠,赶紧将戏台搭成,一面商量着找门路乞恩,宽免罚款。

    要想乞恩,先得打听慈禧太后何以如此震怒?这一层文铦比较清楚,因为当时震栗昏瞀,应对失旨,事后细想,却能找出症结,坏在李莲英不肯帮忙。然则,他的不帮忙又是所为何来?想想并没有得罪他啊!何以出此落井下石,砸得人头破血流的毒手?

    这个疑团很快地打破了。第二天军机承旨:“内务府堂郎中着立山去。”旨意一传,除却文铦都不觉得意外,因为立山早有能名,而且在“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四条捷径中占了两门。毓庆宫行走是“帝师”;在醇王门下名为“王佐”;出使“洋鬼子”的国度是“鬼使”;在神机营当差便是“神差”四样身分,有一于此,即可春风得意,而况立山既是“王佐”又兼着神机营的差使!

    奉宸苑郎中与内务府堂郎中,同样郎中,但就象江苏巡抚与贵州巡抚一样,荣枯大不相同。内务府大臣并无定员,且多有本职,往往与遥领虚衔没有多大分别,内务府的实权多在堂郎中手里,如果干练勤练,圣眷优隆,一下子可以升为二品大员的内务府大臣。所以这一调迁,在立山真是平步青云,当然喜不可言。

    而在周旋盈门的贺客之际,他念念不忘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醇王,一个是文铦。醇王犹在其次,文铦的失意,必须立即有所表示。

    于是他托词告个罪,从后门溜出去,套车赶到文铦那里。

    帖子递进去,听差的出来挡驾,说主人有病,不能接见。

    “我看看去!”立山不由分说,直闯上房,一面走,一面大喊:“文二哥,文二哥!”

    到底都是内务府的人,而且立山平日也很够意思,文铦不能坚拒,更无从躲避,只得迎了出来,强笑着说:“你这会儿怎么有功夫来看我?”

    “特为来给二哥道恼!”说着深深一揖。

    文铦确实有一肚子气恼,不敢恼慈禧太后,也不敢恼李莲英,原就牙痒痒地想在立山身上出一口气。谁知他不速而至,先就乱了自己的阵法,此刻再受他这一礼,真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这份气恼,看来是只有闷在肚子里了。

    “咳!”他长叹一声“我恼什么?只怨我的流年不如你。”

    “二哥跟我还分彼此吗?便宜不落外方,我替二哥先看着这个位子。等上头消一消气,想起二哥的好处来,那时候物归原主,我借此又混一重资格,就是沾二哥的光了!”文铦笑了“豫甫,你真行!”他说“就算是哄人的话,我也不能不信。”

    就这立谈之顷,主人的敌意,不但消失无余,反将立山引为知心,延入书房,细诉肺腑。文铦相信立山不至于不够朋友挖他的根,但对李莲英颇感憾恨,认为他即使要帮立山,犯不着用这样的手段,当然这是他确信立山不会出卖朋友,拿他这番话去告诉李莲英,才敢于直言无隐。

    立山自然只有安慰,说李莲英心中一定也存着歉意,将来自会设法补报。然后便跟文铦要人。这是很高明的一着,不独为了安抚文铦和他的那一帮人,而且也是收文铦的那一帮人为己所用。

    在文铦,自是求之不得,毫无保留地将他在内务府的关系都交了出来。立山答应尽量照旧重用,但话中留下一个尾巴,如果李莲英有人交下来,又当别论。这是预备有所推托的话,然而也是老实话,文铦是可以体谅得到的。

    立山离了文家,转道适园。他在车中寻思,醇王那里是非去不可的,说话可得当心,不能让醇王留下一个“蝉曳残声过别枝”的想法,以为我巴结上了李莲英。但也不宜泄露得太多,尤其是重修清漪园一事,既然慈禧太后有话,由她亲自跟醇王去说,更不能“泄漏天机”

    打定了主意,琢磨措词,等想停当,车也停了。但见苍茫暮色中,适园灯火闪耀,舆从甚盛。立山心想来得不巧,正逢醇王宴客,却不知请的是那些人?

    下车一问,才知道是宴请来京祝嘏的蒙古王公,此刻正在箭圃中张灯较射,回头还有摔角,由善扑营的高手与大汉壮士对垒。醇王府的侍卫劝立山在那里看个热闹。

    “看热闹不必了。”立山说道“我只跟王爷说几句话。”

    那些侍卫平日都得过立山的好处,当时便替他安排,先领到“抚松草堂”暂坐,然后为他到箭圃中去请醇王来相见。

    醇王穿的是骑射用的行装,石青缎子的四开气袍,上套通称“黄马褂”的明黄色丝褂,束一条金黄带子,手里握着两枚练手劲、活骨节用的钢丸,盘弄得“嘎,嘎”地响,人未到,声音先到了。

    他问的第一句话跟文铦几乎一样:“这会儿你怎么有功夫到我这儿来?”

    “特为来给王爷磕头。”说着,双膝跪倒,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这是干吗?无缘无故给我磕头。”

    “是谢王爷的栽培。”

    “不,不!”醇王抢着说道:“你弄错了!我可不敢居功,调你到内务府,我事先根本不知道,上头也没有跟我提过。你该给皮硝李去道谢。”

    立山心想,自己还真的来对了!听醇王话中的味道,大有酸意,岂可不赶紧消解?

    “是王爷的栽培,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立山答道“蒙上头的恩典,调我到内务府,曾经跟李总管提过,问我怎么样?李总管回奏,立山是七爷赏识的人,不妨问问七爷的意思。上头就说,既是七爷赏识的人,一定错不了!无须再问了。王爷,您老请想,我这不是出于王爷的栽培?”

    这套编出来的话,听得醇王胸中的疙瘩一消,大感欣慰“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儿!我倒不知道。”他说“你可好好儿巴结差使,别丢我的脸!”

    “是!”立山又说“这一调过去,当然要忙一点儿。不过,神机营的差使,求王爷可别撤我的。”

    “我撤你的差使干什么?不过,”醇王沉吟了一下“我想,你还是在海军衙门兼个差使的好。将来海军衙门跟内务府打交道,我就都交给你了。你看怎么样?”

    “全听王爷作主。我,反正只要能在王爷左右当差就是了。”

    “好吧!反正我也少不了你。明儿个再说。”

    “是!我跟王爷告假。”说着,立山便请了个安。

    “你家总有些贺客,我不留你吃饭了。”说到这里,醇王喊道:“来啊!”等侍卫趋近,他才又对立山说:“今儿有烧烤全羊,我让他们去割半只,你带回去请客。”

    于是立山又请安道谢。带着半只松枝烤的全羊,坐车回家。还有几个知交留在那里,商量着“叫条子”来分享王府的烧羊。邀的都是名震九城的“相公”潘祖荫所眷的朱莲芬,梅家景和堂的弟子,为李慈铭所倾倒的朱霞芬都来了。俊秀毕集“条子”中只有一个秦雅芬托病未到。大家都知道,他的“老斗”是张荫桓,奉派出使美国,海天万里之行在即,自然有诉不尽的离情别意。托病不到,未算意外。

    转跟过了万寿,是该交罚款的最后期限了。文铦五万交得最早,是立山为了弥补他的丢官,替他代垫的。造办处六名司员中,文麟的父亲是现任内务府大臣师曾,不能不交罚款,否则会祸延老父,此外就只有一个英绶,老老实实交了三万银子。其余四个或者确有困难,无力筹措;或者心疼银子,要求宽限;再有的便是算盘打了又打,认为交进罚款,亦不见得官复原职,倒不如留着这三万银子,另作打点的好。甚至于有人公然扬言:这三万银子孝敬了李总管,不但顶戴可复,而且还能搞个好缺。既然如此,何苦那么傻!

    这件事使得立山为难。不遵限去催,公事不好交代,依限去催,得罪了人,怕旁人不平,多加讥责。想来想去,只有跟李莲英去商量,打算着真不能过关时,自己赔垫,庶几公事私谊,两得兼顾。

    赔垫的这笔钱,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愁不能在工程费内弥补,但传出去未免过于招摇,言官参上一本,说立山何来如许巨资赔垫?奉旨“明白回奏”那时何言以对?因此,只要是爱护立山的,一定会极力和阻他这么做。

    这在立山是早就想到了的,明知道李莲英必不以为然,而仍旧要这样子说,无非以退为进的手段,逼得他不能不想法子来了结此事。

    果然,李莲英听了他的话,先来一顿教训,说他轻率,是从井救人,不过也承认这是他的一个难题。于是立山领教之余,趁机央求,请李莲英向慈禧太后说好话,赦免了这笔罚款。

    “那是办不到的事。一提反而提醒上头了!”李莲英想了一下说:“我看上头也不见得会记得这档子事,把它‘阴干’

    了吧!”

    这就是说,未缴罚款的,不必再催,不了了之。然而已缴罚款的,顶戴不复,岂能甘心?立山再想一想,事难两全,只有一步一步走着再说了。

    于是,他又用满怀感激的语气道了谢。接下来便提到第二次踏勘清漪园,头一次道中遇雨,半途而废,这一次实在是头一次。李莲英因为万寿虽过,慈禧太后听戏的兴致还很浓,长春宫传外班来演,要过月半方罢,他得伺候在那里,因而约定过了十月十五,不拘那一天,只要天气晴朗就去。

    这天是十月十八,没有风却有极好的阳光。李莲英由立山陪着,坐车出西直门,过高粱桥,向北直驶海淀,经畅春园遗址往西不远,就到了万寿山麓,昆明湖畔的清漪园了。

    这一带在英法联军入京之前,本来有五座园子。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之南是畅春园,本是明朝武清侯李伟的别墅。那时的圆明园还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雍正皇帝的赐园,畅春园的规模比它大得多,是圣祖经常巡幸之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龙驭上宾之地就在畅春园。乾隆即位,或许因为这里曾是所谓“夺嫡”奇祸发难之处,所以不常临幸,六十年中全力经营圆明园,而畅春园则因为位置在圆明园前面,被称为“前园”

    这两座园子之西,依次为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合称为“三山”万寿山下的清漪园、玉泉山下的静明园、香山之下的静宜园,则合称为“三园”跟圆明园、畅春园一样,都毁在咸丰庚申的浩劫之中。但是殿基是毁不了的,如清漪园的勤政殿,石基宛然,只要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起造宫殿了。

    李莲英和立山是在这里下的车。内务府造办处的官员、雷廷昌和他带来的将作好手,以及几家大本厂的掌柜,早就在那里伺候差使。行过了礼,雷廷昌将李莲英和立山先请到一旁临时搭兼的工寮中,一面歇脚饮茶,一面听他先讲解地形。

    “清漪园本来有八景,叫做载时堂、墨妙轩、龙云楼、淡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园子的规模,听这八景的名儿就知道了。”

    想一想果然,一堂、一轩、一楼、一斋、一亭,此外就是一座桥、一个洞,甚至于一条船,亦美其名为“寻诗径”规模似乎还不如寻常富室的园林。

    “这一层我倒想不明白了。”李莲英皱着眉说“乾隆爷是最爱修园子的,放着这么一片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倒不打主意?”

    “总管问到节骨眼儿上来了。”雷廷昌答道:“我也听我家里老人说过,一呢,有一圆明园,天天忙,顾不到别处了;二呢,是给老太后庆寿的寺庙,那些花花梢梢的景致,安上去不合适;三呢,这片地方处处可以用,要拿亭台楼阁填满了它,也真有点吃力。”

    “噢!”李莲英听到最后一句话,深为注意“这是说地方太散漫了!现在要拿亭台楼阁填满了它,不一样也吃力吗?”

    “是!”雷廷昌不慌不忙地答道:“不过那样子吃力反不讨好。这座山、这片湖是天然美景,布置得好,不会觉得散漫。”

    他展开图来,指点着说:“清漪园一共三个部位。”

    这三个部位,第一是东宫门内的勤政殿和殿西、殿后的寝宫,文武大臣、左右侍从的值宿办事之处;第二是大报恩殿延寿寺,以及矗立在万寿山上的九层大塔,位置在全园正中;第三是万寿山后东面的一处洼下之地,三面山坡,围着一泓碧水,在苍松绿竹中,掩映着高低参差的金碧楼台、游廊小桥,别有情致。这就是清漪园附属的一个小园:“惠山园”

    照雷廷昌与那些将作名匠,细细研究的结果,认为重修此园,不能不利用原有的基址。勤政殿改名为仁寿殿,殿西建皇帝的寝宫,再后面是慈禧太后的寝宫,在仁寿殿之后,太后寝宫之东,要盖一座大戏台。因为太后万寿,可在此地庆贺,循例赐群臣“入座听戏”非有绝大规模的戏台不可。

    在全园正中,大报恩延寿寺的遗址,背山面湖盖一座大殿,规制要崇于仁寿殿,作为皇太后的正殿。殿后就塔基修建一座佛阁,左右随山势高下,设置亭台。至于后山的惠山园,不妨就原来的样子,重建恢复。

    听到这里,似乎话已告一段落。李莲英不免失望,大致如旧,了无新意,慈禧太后所叮嘱的“新奇有趣”虽可在一楼一阁中想些花样,而整个格局,仍不免散漫空旷,只怕引不起游兴。

    立山见此光景,便先提一句:“他们有个想法,真还不错!

    掉句书袋,叫做‘匠心独运’。大哥不妨看看。”

    看是看一张图。抖开一幅长卷,仿佛工笔彩绘的“汉宫春晓图”李莲英入眼一亮,只为湖边似乎缀着一条锦带,直通两头的宫殿,合二为一,格局顿时不同了。

    “总管,请看!沿湖修一条千步廊,这头联着老佛爷的寝宫,那头通到佛阁下的大殿。不相干的两处地方,不就拴在一起了吗?”

    这条长廊的好处,在雷廷昌口中真是说不尽,绾合两处宫殿,只是其中之一。顶关紧要的作用是,长廊本身就是一胜,虽然长有二百七十余间之遥,但造得蜿蜒曲折,每隔数十步,布置一座歇脚的亭子,或者通往临湖的轩榭,将来玉辇所止,随处闲眺,朝晖夕荫中的山色湖光,直扑襟袖,仿佛万寿山、昆明湖就是自己庭园中的假山鱼池了。

    再从湖面北望,本来空岩宕地,只能遥观山色,有了这条长廊,便觉得翠栏红亭隐约于碧树之间,平添无数情致。如果遇到万寿或其他的庆典,长廊上悬起万盏纱灯,璀璨五色,叠珠累丸般自东而西,入夜远望,更为奇观。总而言之,有了这条长廊,园中的布局,便通盘皆活。

    李莲英表示满意,他也相信,慈禧太后对这一设计,也会满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