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冰儿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齐出去串门,从来不管我们一下,我们都在在土炕上被绳子拉住长大的。农忙时节,妈妈下地回来,连口开水都喝不上。小时候,曾祖父母和爸爸妈妈分开吃饭,有一次,曾祖母不在家,回来后她竟然怀疑妈妈偷了她的白面,不明就里的曾祖父听信了她的话,就在家里最醒目的墙上写了遗失声明,而且措辞很是激烈,矛头直指妈妈,意思是说你这有知识的人,怎么还做这样的事情!妈妈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她马上就找到曾祖母,她们理论争吵,嗓子都沙哑了,还没个是非,气得妈妈非要回娘家。最后曾祖父把爸爸和舅舅找来说和,事情才算平息。
但曾祖父对我们很好,每次考完试,只要成绩好,他就会奖励我们,平日,只要是正常需要,买本买书,他总是很慷慨,从来不吝啬一分钱。据说我小时候,刚过百天,就被曾祖父用小车推着去拾柴禾,把小脸蛋晒得又黑又红,我也怀疑我是小时候晒出了根儿,否则为什么姊妹几个就我的脸不经晒,一见阳光就变色呢?呵呵,当然我还是很感激曾祖父的,他为人善良,喜欢学习,爱憎分明,记得他生病时家里钱不够花,他拿出了几个大帐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谁借了多少块大洋,整整几大本,那是当年我家开铺子时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他让爸爸用自行车带着他去要账,但许多人都赖账不还了,他们都是曾祖父帮过的人,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几乎都忘记了,曾祖父气得发抖,连声说:“这是什么世道啊!当初说我不需要的时候就不要了,需要的时候就要还,他们也都答应了,可如今,怎么都翻脸不认人了呢?”他气得扔掉了账本,病情更是加重,很快便一病不起了。
一年之后,曾祖父在他生日的第二天去世,也许这位善良慈祥的老人感动了上天,在他去世那天,天降大雪,那是我生命历程中见过的最大的雪了,而且是在春天,那年,我正上高二。爸爸又给北京发去电报,北京方面既没有回音,更没有表示,爸爸妈妈只好依照农村的习俗,用当时农村最好的标准,厚葬了曾祖父。爸爸妈妈都是朴实善良之人,他们说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而祖父的小时候玩伴、同学,都在爸爸妈妈面前谴责祖父的无情无义。
又一年,曾祖母去世,同样养老送终的事情爸爸妈妈承担了,祖父依然没有露面,家里的光景也快耗光了。他们都去世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妈妈随爸爸进了城,给一些企业做加工活,姐姐也上班,没几年家里就买了楼房,现在,爸爸妈妈住着一套很宽敞很舒适的房子,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正在安享晚年。
祖父母的北京生活
十几岁起,祖父就随襄汾姥姥家亲戚在北京纸行当学徒,一同去的,我们村还有十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
后来,其他人都不堪学徒生活的艰苦,先后离开了北京,回到山西老家,唯祖父一人吃尽苦头,坚挺了过来,扎根在北京。解放后,公私合营,他成了文化用品公司的职员。每每谈起这些,祖父总是很骄傲。
几年后,他回到老家,曾祖父为他操办了婚礼,祖母(爸爸的妈妈)美丽贤惠,知书达理,在家侍奉公婆,无怨无悔。生了爸爸之后,祖母染上一种可怕的脚病,据说无药可治,她硬是疼得在地上打滚,去世时,烂了的脚跟上都生了蛆,20多岁就撇下年幼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后来,祖父回到老家,又娶了五里外一个农村的女子,尽管不识字,但继祖母也是漂亮大方,贤淑懂理。婚后,祖父母一起去了北京,三岁的爸爸跟着曾祖父母在老家长大,吃的苦头自不待言。
祖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即我的姑姑和叔叔。姑姑善良本分,聪明好学,但不幸赶上了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一耽误就是好多年,返城时已经是30岁的大龄青年了,工作安排到一家企业。我看过姑姑在黑龙江时写给爸爸妈妈的厚厚一叠信,字体娟秀,文笔顺畅,是一个很有才的女子。叔叔没有下乡,一直呆在祖父母身边,娇宠有加,后来学法律,当了一个中职学校的法律教师。姑姑和叔叔各自结婚时,爸爸妈妈都带着妹妹亲自去北京参加婚宴,表示庆贺。婚后,他们分别生有一女一子。
爸爸妈妈在老家的生活尽管很拮据,但他们一直牵挂着北京二老的生活,每逢过节过年,他们总要寄钱寄物,以尽孝心。双方北京山西,尽管我们和姑姑叔叔几乎不往来,但表面还是一家人,互相平和客气,没有什么矛盾和摩擦。爸爸在老家艰苦创业,他们在北京平静生活。祖父母自我出生时回过老家一次,从此就再没有回来过。
祖父在崇文区有一套两居室,姑姑在前门外住一套一居室,彼此离得很近,叔叔在首钢,所以照顾祖父母的事情大多时候就落到了姑姑身上。
祖父母住三楼,自祖父退休以后,他们就买不动面菜油了,所有家务都是姑姑一人操心。姑姑三十多岁企业破产,她就没有再就业,而是开始全心伺候祖父母,祖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全天候照顾。随着老人年龄渐增,祖父母先后患了膀胱癌,脑溢血等病,几进几出医院,姑姑作为女儿一直服侍在身边,吃喝拉撒全部负责,尽了所有力量,赢得了护士医生的交口称赞。
家庭纠纷的缘由
转眼间20年过去了,姑姑在祖父母的病榻前忠诚守候了20年,辛苦了20年,她将近60岁了。
那年冬天,祖父又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爸爸妈妈连夜赶到北京,但终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80多岁的祖父与世长辞。随后就是一系列后事的处理,爸爸和叔叔商量着把祖父的骨灰盒放到了八宝山公墓。
两年后,北京的祖母去世,后事处理完毕,矛盾来了。
姑姑家的一居室三十多平米,早已赶不上三口人居住,二十多岁的女儿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爸爸不要北京祖父的房产,但他想把祖父的房产分割一半给姑姑,毕竟20年了,她为老人做的牺牲最多,尽的义务最多,按情按理都应该得到。但叔叔极力反对,而且还恶语相讥,丝毫不讲弟兄情姊妹意。
老家的叔伯弟兄们都认为叔叔太绝情,纷纷谴责他,说无论如何也应该对姑姑有所补偿。况且在姑姑侍奉祖父母期间,叔叔借口住得远,几乎很少到祖父家去。连门房得师傅都说,这么多年了,还以为祖父就山西老家一个儿子,北京一个女儿呢,叔叔身在北京,去看望老人的次数竟不及山西的爸爸!盛怒之下,叔叔拿出了祖父经过公证的遗嘱,他名下的房产要给他的孙子,即叔叔的儿子,其他人不得过问。祖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但也太不成体统了!于是,爸爸和姑姑拒绝在那份自动放弃遗产得声明上签字,气愤之下,爸爸和叔伯弟兄们回了老家。
没几天,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打来电话,叔叔把爸爸和姑姑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依法在声明上签字,因为他无法办理房子过户手续。
无奈之下,爸爸又一次进京,经过法院调解,善良的爸爸和姑姑退了一步,叔叔付给姑姑和爸爸各三千元的补偿,他们二人在声明上签字,双方和解。
去年清明前夕,爸爸多次和叔叔电话联系,说老人生前有要求,想入土为安。既然老人已经去世,那不如把祖父母的骨灰盒运回老家,跟老家的祖母合葬在一起,老家有这样的习俗,也了却爸爸多年来的心愿。但叔叔要么借口不接电话,要么就岔开话题,丝毫没有诚意,已近70岁的爸爸被气得胸口疼,怎么有这样的弟弟!
今年清明前,叔叔来电话了,称他在北京已买好墓地,日子也订好了,通知爸爸过去参加葬礼。爸爸便试着与他商量回老家合葬的事宜,叔叔态度强硬,说如果非要回老家,他不会回来,爸爸需要付给他北京的墓地费用两万五,骨灰盒安置费用若干,还要爸爸亲自去京拿回骨灰盒,而且要求用盛大的仪式厚葬祖父母,要立碑拍照录像,还要写下保证书爸爸被迫答应了之后就头晕眼花,胸口发闷,一生善良勤苦的他没有与任何人结过仇,老了竟然被他的弟弟气得病倒了,老泪纵横
后记:清明节到了,在我们姊妹几个的劝导下,爸爸的心绪渐渐平和,他没有去北京,计划依老家的规矩,请风水先生筹划,下一个合适的节气给老家的祖母料理后事;姑姑依然一家三口挤在一小间房子里,可喜的是,女儿考取了首都师大的研究生,受姑姑姑父的影响,美丽大方,明理善良;继承了一百多万遗产的叔叔依然如故,与他的哥哥姐姐几乎反目
齐出去串门,从来不管我们一下,我们都在在土炕上被绳子拉住长大的。农忙时节,妈妈下地回来,连口开水都喝不上。小时候,曾祖父母和爸爸妈妈分开吃饭,有一次,曾祖母不在家,回来后她竟然怀疑妈妈偷了她的白面,不明就里的曾祖父听信了她的话,就在家里最醒目的墙上写了遗失声明,而且措辞很是激烈,矛头直指妈妈,意思是说你这有知识的人,怎么还做这样的事情!妈妈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她马上就找到曾祖母,她们理论争吵,嗓子都沙哑了,还没个是非,气得妈妈非要回娘家。最后曾祖父把爸爸和舅舅找来说和,事情才算平息。
但曾祖父对我们很好,每次考完试,只要成绩好,他就会奖励我们,平日,只要是正常需要,买本买书,他总是很慷慨,从来不吝啬一分钱。据说我小时候,刚过百天,就被曾祖父用小车推着去拾柴禾,把小脸蛋晒得又黑又红,我也怀疑我是小时候晒出了根儿,否则为什么姊妹几个就我的脸不经晒,一见阳光就变色呢?呵呵,当然我还是很感激曾祖父的,他为人善良,喜欢学习,爱憎分明,记得他生病时家里钱不够花,他拿出了几个大帐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谁借了多少块大洋,整整几大本,那是当年我家开铺子时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他让爸爸用自行车带着他去要账,但许多人都赖账不还了,他们都是曾祖父帮过的人,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几乎都忘记了,曾祖父气得发抖,连声说:“这是什么世道啊!当初说我不需要的时候就不要了,需要的时候就要还,他们也都答应了,可如今,怎么都翻脸不认人了呢?”他气得扔掉了账本,病情更是加重,很快便一病不起了。
一年之后,曾祖父在他生日的第二天去世,也许这位善良慈祥的老人感动了上天,在他去世那天,天降大雪,那是我生命历程中见过的最大的雪了,而且是在春天,那年,我正上高二。爸爸又给北京发去电报,北京方面既没有回音,更没有表示,爸爸妈妈只好依照农村的习俗,用当时农村最好的标准,厚葬了曾祖父。爸爸妈妈都是朴实善良之人,他们说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而祖父的小时候玩伴、同学,都在爸爸妈妈面前谴责祖父的无情无义。
又一年,曾祖母去世,同样养老送终的事情爸爸妈妈承担了,祖父依然没有露面,家里的光景也快耗光了。他们都去世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妈妈随爸爸进了城,给一些企业做加工活,姐姐也上班,没几年家里就买了楼房,现在,爸爸妈妈住着一套很宽敞很舒适的房子,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正在安享晚年。
祖父母的北京生活
十几岁起,祖父就随襄汾姥姥家亲戚在北京纸行当学徒,一同去的,我们村还有十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
后来,其他人都不堪学徒生活的艰苦,先后离开了北京,回到山西老家,唯祖父一人吃尽苦头,坚挺了过来,扎根在北京。解放后,公私合营,他成了文化用品公司的职员。每每谈起这些,祖父总是很骄傲。
几年后,他回到老家,曾祖父为他操办了婚礼,祖母(爸爸的妈妈)美丽贤惠,知书达理,在家侍奉公婆,无怨无悔。生了爸爸之后,祖母染上一种可怕的脚病,据说无药可治,她硬是疼得在地上打滚,去世时,烂了的脚跟上都生了蛆,20多岁就撇下年幼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后来,祖父回到老家,又娶了五里外一个农村的女子,尽管不识字,但继祖母也是漂亮大方,贤淑懂理。婚后,祖父母一起去了北京,三岁的爸爸跟着曾祖父母在老家长大,吃的苦头自不待言。
祖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即我的姑姑和叔叔。姑姑善良本分,聪明好学,但不幸赶上了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一耽误就是好多年,返城时已经是30岁的大龄青年了,工作安排到一家企业。我看过姑姑在黑龙江时写给爸爸妈妈的厚厚一叠信,字体娟秀,文笔顺畅,是一个很有才的女子。叔叔没有下乡,一直呆在祖父母身边,娇宠有加,后来学法律,当了一个中职学校的法律教师。姑姑和叔叔各自结婚时,爸爸妈妈都带着妹妹亲自去北京参加婚宴,表示庆贺。婚后,他们分别生有一女一子。
爸爸妈妈在老家的生活尽管很拮据,但他们一直牵挂着北京二老的生活,每逢过节过年,他们总要寄钱寄物,以尽孝心。双方北京山西,尽管我们和姑姑叔叔几乎不往来,但表面还是一家人,互相平和客气,没有什么矛盾和摩擦。爸爸在老家艰苦创业,他们在北京平静生活。祖父母自我出生时回过老家一次,从此就再没有回来过。
祖父在崇文区有一套两居室,姑姑在前门外住一套一居室,彼此离得很近,叔叔在首钢,所以照顾祖父母的事情大多时候就落到了姑姑身上。
祖父母住三楼,自祖父退休以后,他们就买不动面菜油了,所有家务都是姑姑一人操心。姑姑三十多岁企业破产,她就没有再就业,而是开始全心伺候祖父母,祖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全天候照顾。随着老人年龄渐增,祖父母先后患了膀胱癌,脑溢血等病,几进几出医院,姑姑作为女儿一直服侍在身边,吃喝拉撒全部负责,尽了所有力量,赢得了护士医生的交口称赞。
家庭纠纷的缘由
转眼间20年过去了,姑姑在祖父母的病榻前忠诚守候了20年,辛苦了20年,她将近60岁了。
那年冬天,祖父又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爸爸妈妈连夜赶到北京,但终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80多岁的祖父与世长辞。随后就是一系列后事的处理,爸爸和叔叔商量着把祖父的骨灰盒放到了八宝山公墓。
两年后,北京的祖母去世,后事处理完毕,矛盾来了。
姑姑家的一居室三十多平米,早已赶不上三口人居住,二十多岁的女儿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爸爸不要北京祖父的房产,但他想把祖父的房产分割一半给姑姑,毕竟20年了,她为老人做的牺牲最多,尽的义务最多,按情按理都应该得到。但叔叔极力反对,而且还恶语相讥,丝毫不讲弟兄情姊妹意。
老家的叔伯弟兄们都认为叔叔太绝情,纷纷谴责他,说无论如何也应该对姑姑有所补偿。况且在姑姑侍奉祖父母期间,叔叔借口住得远,几乎很少到祖父家去。连门房得师傅都说,这么多年了,还以为祖父就山西老家一个儿子,北京一个女儿呢,叔叔身在北京,去看望老人的次数竟不及山西的爸爸!盛怒之下,叔叔拿出了祖父经过公证的遗嘱,他名下的房产要给他的孙子,即叔叔的儿子,其他人不得过问。祖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但也太不成体统了!于是,爸爸和姑姑拒绝在那份自动放弃遗产得声明上签字,气愤之下,爸爸和叔伯弟兄们回了老家。
没几天,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打来电话,叔叔把爸爸和姑姑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依法在声明上签字,因为他无法办理房子过户手续。
无奈之下,爸爸又一次进京,经过法院调解,善良的爸爸和姑姑退了一步,叔叔付给姑姑和爸爸各三千元的补偿,他们二人在声明上签字,双方和解。
去年清明前夕,爸爸多次和叔叔电话联系,说老人生前有要求,想入土为安。既然老人已经去世,那不如把祖父母的骨灰盒运回老家,跟老家的祖母合葬在一起,老家有这样的习俗,也了却爸爸多年来的心愿。但叔叔要么借口不接电话,要么就岔开话题,丝毫没有诚意,已近70岁的爸爸被气得胸口疼,怎么有这样的弟弟!
今年清明前,叔叔来电话了,称他在北京已买好墓地,日子也订好了,通知爸爸过去参加葬礼。爸爸便试着与他商量回老家合葬的事宜,叔叔态度强硬,说如果非要回老家,他不会回来,爸爸需要付给他北京的墓地费用两万五,骨灰盒安置费用若干,还要爸爸亲自去京拿回骨灰盒,而且要求用盛大的仪式厚葬祖父母,要立碑拍照录像,还要写下保证书爸爸被迫答应了之后就头晕眼花,胸口发闷,一生善良勤苦的他没有与任何人结过仇,老了竟然被他的弟弟气得病倒了,老泪纵横
后记:清明节到了,在我们姊妹几个的劝导下,爸爸的心绪渐渐平和,他没有去北京,计划依老家的规矩,请风水先生筹划,下一个合适的节气给老家的祖母料理后事;姑姑依然一家三口挤在一小间房子里,可喜的是,女儿考取了首都师大的研究生,受姑姑姑父的影响,美丽大方,明理善良;继承了一百多万遗产的叔叔依然如故,与他的哥哥姐姐几乎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