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给学生上作文课时,讲命题作文,讲作文秘笈:作文,就是围绕一个命题作诠释。无论是大如长篇小说,小如五言绝句,都是在用作者独特的方式作注解,表达作者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钻,就是一个特生动的词汇。写人无地自容时,恨不得有一条地缝钻进去;写草生命力顽强时,从板结的泥土里钻出来还有学习上的钻牛角尖啦,学问上的钻研啦,社会上的钻营啦,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写去,都可以成一篇文章。
意犹未尽,下来的时候,我想把“钻”再诠释一下——
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无论怎样地逃避,总有一些东西会钻进来,和我们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我们躲在家里,闭门谢客。风吹了进来,苍蝇也跟着飞了进来。我们安上窗纱,讨厌的蚊蝇被拒在了家门之外,可邻居家炒辣椒的呛味随风而入。关上了窗子,风被拒在了玻璃之外,光又肆无忌惮地透了进来——这几天你的心里有点灰暗,不喜欢光。你赶紧拉上窗帘,光被拒在了布幅之外,烦人的噪声又不请自来。你没有办法,只好闭目塞听。正在这时,电话响了,你根本就不想接,立马挂断,掐线。一口气还没有舒出,手机又唱起了歌来,你一声叹息,置之不理,然后关机,恨不得抠电汇。马路上的杂声还在闯入,光线也穿过布隙漫进,辣椒味还时断时续地侵来,你就算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什么都断绝了,耳边又响起了嗡嗡的声音——不是蚊蝇在叫,但更象是蚊蝇的叫声,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一齐从灵魂深处涌来
经常到书店看书。书架上有一类书永远是畅销的——最早是“厚黑学”初级版本的,说得太直露了,现在只有人做而没有人看。前些年升级为“关系学”很有指导意义,尽管有人放言“关系就是生产力”也因为过于直白,成为历史。现在时兴叫“潜规则”“规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加上一个“潜”字,就是创新了。所谓“潜”就是不浮出水面,表面上风平浪静,水下面暗流汹涌。潜规则游戏并非新鲜事物,古来有之,只是现在才上升为理论,摆上书架。理论的东西都有普遍意义,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这类书畅销不衰。
社会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们要想办成一件什么事——大的我不知道,就说点小的吧。比如去医院看个感冒,三次五次看不好,钱用了几十几百,病情似乎还在加重,于是医生建议输液。你有点纳闷,一个小感冒,犯得着吗?灵光一闪,邻居老张的儿子小张不是在这个医院工作吗,赶紧去找找。一找,小张还挺热情的,马上带你去找专家,这么一找,药到病除。人熟好办事,你不得不佩服。欠了人情,你总不能不还吧。一来二往,关系就密切了。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凡要办成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我们的思维正习惯于看有没有关系。有,当然好办;没有,得想办法呀。同学,同事,朋友,亲戚同学的同学,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没有直接的,总有间接的,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找到突破口。中国人,百家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哪有扯不上关系的?
外国人到中国办事,最难懂的就是复杂的“潜”学。国人办事讲人情,洋人办事讲规则。国情不同,文化迥异,所以难懂。不过国人也讲规则,明的也讲,暗的也讲。这一点很快就让老外明白了。某ceo发表言论:“在中国做生意既复杂也简单,复杂到拜佛不知道庙门,简单到abc——烈酒(alcohol)、美女(beauty)和回扣(commission)。”此公如此深谙世道,看来已经完全“中化”了。(引自近期读者)
十多年前,我们的工资都才几十元钱,校长看我们生活辛苦,一次开玩笑说:“你们在这里好好教书,我出去给你找几个钱用。”他果然出去了,名曰勤工俭学,到年末才回来。这一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件呢子大衣,并根据教学业绩,发了一信封奖金,从400到800不等。那时候我们很富裕了一阵子。后来校长从了政,一次教师节,衣锦还乡,给我们洗脑道:“这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那时我们年青,可惜听不懂。老校长在官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唯一变了的,是白头发越来越多。
我们是教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过去式了。社会上的游戏规则,学生比我们懂得还多。我对社会的了解,学生教了我不少。比如说选班干部,以前是推选,现在是竞选,竞选就要拉选票,拉选票就复杂了。教书涉及切身利益最甚的莫过于评职,除非你的成绩出类拔萃,否则就得运动,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不动别人在动,好处自然就与你绝缘了。感谢学生,教书固然神圣清高,但还是要吃饭。要想吃饭,就得适应社会。昔韩某人胯下都钻得,还有什么做不得?
呜呼哀哉!
给学生上作文课时,讲命题作文,讲作文秘笈:作文,就是围绕一个命题作诠释。无论是大如长篇小说,小如五言绝句,都是在用作者独特的方式作注解,表达作者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钻,就是一个特生动的词汇。写人无地自容时,恨不得有一条地缝钻进去;写草生命力顽强时,从板结的泥土里钻出来还有学习上的钻牛角尖啦,学问上的钻研啦,社会上的钻营啦,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写去,都可以成一篇文章。
意犹未尽,下来的时候,我想把“钻”再诠释一下——
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无论怎样地逃避,总有一些东西会钻进来,和我们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我们躲在家里,闭门谢客。风吹了进来,苍蝇也跟着飞了进来。我们安上窗纱,讨厌的蚊蝇被拒在了家门之外,可邻居家炒辣椒的呛味随风而入。关上了窗子,风被拒在了玻璃之外,光又肆无忌惮地透了进来——这几天你的心里有点灰暗,不喜欢光。你赶紧拉上窗帘,光被拒在了布幅之外,烦人的噪声又不请自来。你没有办法,只好闭目塞听。正在这时,电话响了,你根本就不想接,立马挂断,掐线。一口气还没有舒出,手机又唱起了歌来,你一声叹息,置之不理,然后关机,恨不得抠电汇。马路上的杂声还在闯入,光线也穿过布隙漫进,辣椒味还时断时续地侵来,你就算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什么都断绝了,耳边又响起了嗡嗡的声音——不是蚊蝇在叫,但更象是蚊蝇的叫声,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一齐从灵魂深处涌来
经常到书店看书。书架上有一类书永远是畅销的——最早是“厚黑学”初级版本的,说得太直露了,现在只有人做而没有人看。前些年升级为“关系学”很有指导意义,尽管有人放言“关系就是生产力”也因为过于直白,成为历史。现在时兴叫“潜规则”“规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加上一个“潜”字,就是创新了。所谓“潜”就是不浮出水面,表面上风平浪静,水下面暗流汹涌。潜规则游戏并非新鲜事物,古来有之,只是现在才上升为理论,摆上书架。理论的东西都有普遍意义,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这类书畅销不衰。
社会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们要想办成一件什么事——大的我不知道,就说点小的吧。比如去医院看个感冒,三次五次看不好,钱用了几十几百,病情似乎还在加重,于是医生建议输液。你有点纳闷,一个小感冒,犯得着吗?灵光一闪,邻居老张的儿子小张不是在这个医院工作吗,赶紧去找找。一找,小张还挺热情的,马上带你去找专家,这么一找,药到病除。人熟好办事,你不得不佩服。欠了人情,你总不能不还吧。一来二往,关系就密切了。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凡要办成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我们的思维正习惯于看有没有关系。有,当然好办;没有,得想办法呀。同学,同事,朋友,亲戚同学的同学,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没有直接的,总有间接的,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找到突破口。中国人,百家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哪有扯不上关系的?
外国人到中国办事,最难懂的就是复杂的“潜”学。国人办事讲人情,洋人办事讲规则。国情不同,文化迥异,所以难懂。不过国人也讲规则,明的也讲,暗的也讲。这一点很快就让老外明白了。某ceo发表言论:“在中国做生意既复杂也简单,复杂到拜佛不知道庙门,简单到abc——烈酒(alcohol)、美女(beauty)和回扣(commission)。”此公如此深谙世道,看来已经完全“中化”了。(引自近期读者)
十多年前,我们的工资都才几十元钱,校长看我们生活辛苦,一次开玩笑说:“你们在这里好好教书,我出去给你找几个钱用。”他果然出去了,名曰勤工俭学,到年末才回来。这一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件呢子大衣,并根据教学业绩,发了一信封奖金,从400到800不等。那时候我们很富裕了一阵子。后来校长从了政,一次教师节,衣锦还乡,给我们洗脑道:“这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那时我们年青,可惜听不懂。老校长在官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唯一变了的,是白头发越来越多。
我们是教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过去式了。社会上的游戏规则,学生比我们懂得还多。我对社会的了解,学生教了我不少。比如说选班干部,以前是推选,现在是竞选,竞选就要拉选票,拉选票就复杂了。教书涉及切身利益最甚的莫过于评职,除非你的成绩出类拔萃,否则就得运动,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不动别人在动,好处自然就与你绝缘了。感谢学生,教书固然神圣清高,但还是要吃饭。要想吃饭,就得适应社会。昔韩某人胯下都钻得,还有什么做不得?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