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事儿
80文学 www.80wx.net,傲雪红梅1964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既没有成功教育实例,也没有把自家孩子培养成状元。孩子是普通的学生,妈妈是普通的母亲。我只是把生活中教育孩子的点滴体会,写成文章和大家一块儿聊聊。
看过我写的有你足够的人,大都会这样说,你真幸运,上帝赐给了你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其实并不全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只是费尽心机,搜索了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令我感动的事例,写出来让她看,目的就是要感动她。孩子看后还真的被感动了,饱蘸激情写下了一篇一路有你。只可惜,孩子使用的是我的用户,没写下自己的名字。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阴谋”得逞了,让孩子懂得了感恩回报。
的确,教育孩子是要用心的。本世纪的第一天,我带孩子去市里学琴,由于前一天晚上,孩子为了听世纪钟声,睡得比较晚。在车上,孩子就昏昏欲睡,琴自然学的一塌糊涂。回来的路上,我一声不吭,脑子里已想好了对策。
回到家里,我从包里拿出一张百元钞问:“这是什么?”
“一百元钱”孩子回答。
“如果,一元钱买一斤馒头,一百元能买多少?”
“一百斤”
“如果你一天吃半斤馒头,能吃多少天?”
“二百天。”
“你今天的行为,就等于把一百斤的馒头扔了,你要饿二百天的肚子,懂吗?”说完,我把钱扔进了废纸篓,转身去里屋休息了(课时费八十,路费二十,一次消费就是一百元)。
等我再走进客厅时,孩子已把钱捡起来放在了桌子上,类似的事情后来再没发生过。
如今的孩子,吃得好,用得好,玩得好,个个养得猴精猴精的,和我们小时候能比吗。孩子冷不丁问你一个问题,尽管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不一定能答上来。我曾经在某教育报上,写了一篇同孩子一起成长,引起家长的不同反响。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飞快,稍一打盹儿,就会慢上半拍,跟孩子沟通起来更不容易,真的有必要同孩子一起成长。
闲暇之余,我在网上写点随笔,其实并没有什么野心,除了个人的爱好外,主要目的,就是想感染孩子。有时为了一个修辞,一个句子,我会主动请教孩子,或反复查阅词典。我的行为具体对孩子影响了多少,无以知晓。至少,孩子学习粗心的毛病改了不少,也比以前更用功了。试想,一个沉迷于麻将桌,旋转于舞池的家长,当你教育孩子时能理直气壮吗。
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不主张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溺爱的成份多。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各种习惯,再就是对错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如果手软,就等于认可,给孩子造成正确、错误两个概念的混淆。孩子上了初中,进入了心里逆反期,已听不进你说的话。于是,我就从网上找一些针对孩子弊病的文章,打印下来,放在她的桌子上,感觉效果还不错。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我认为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孩子有了“病”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也许一包药就好,不行的话就打针、输液。如果发现晚了,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那就不仅是打针吃药的事了,严重的还要动刀。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一定要认清孩子是块儿什么料儿。孩子如果是块儿土坷垃,你可以高薪聘请工匠,也可以使用先进设备,将孩子打造成一块儿既美观又耐用的砖,成为高楼大厦的一分子,心已足矣。如果非要把土坷垃当成钻石,不仅是自欺欺人,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钻石有,金砖也有,这只是风毛鳞角,还是土坷垃者居多。
孩子的事儿,就是家长的“头疼”大事,谁让咱一不留神从身上掉下一个祖国的花朵,那就只能好好养着吧,让花朵开放的更灿烂,才是咱家长的心愿,我说的对吗?
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既没有成功教育实例,也没有把自家孩子培养成状元。孩子是普通的学生,妈妈是普通的母亲。我只是把生活中教育孩子的点滴体会,写成文章和大家一块儿聊聊。
看过我写的有你足够的人,大都会这样说,你真幸运,上帝赐给了你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其实并不全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只是费尽心机,搜索了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令我感动的事例,写出来让她看,目的就是要感动她。孩子看后还真的被感动了,饱蘸激情写下了一篇一路有你。只可惜,孩子使用的是我的用户,没写下自己的名字。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阴谋”得逞了,让孩子懂得了感恩回报。
的确,教育孩子是要用心的。本世纪的第一天,我带孩子去市里学琴,由于前一天晚上,孩子为了听世纪钟声,睡得比较晚。在车上,孩子就昏昏欲睡,琴自然学的一塌糊涂。回来的路上,我一声不吭,脑子里已想好了对策。
回到家里,我从包里拿出一张百元钞问:“这是什么?”
“一百元钱”孩子回答。
“如果,一元钱买一斤馒头,一百元能买多少?”
“一百斤”
“如果你一天吃半斤馒头,能吃多少天?”
“二百天。”
“你今天的行为,就等于把一百斤的馒头扔了,你要饿二百天的肚子,懂吗?”说完,我把钱扔进了废纸篓,转身去里屋休息了(课时费八十,路费二十,一次消费就是一百元)。
等我再走进客厅时,孩子已把钱捡起来放在了桌子上,类似的事情后来再没发生过。
如今的孩子,吃得好,用得好,玩得好,个个养得猴精猴精的,和我们小时候能比吗。孩子冷不丁问你一个问题,尽管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不一定能答上来。我曾经在某教育报上,写了一篇同孩子一起成长,引起家长的不同反响。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飞快,稍一打盹儿,就会慢上半拍,跟孩子沟通起来更不容易,真的有必要同孩子一起成长。
闲暇之余,我在网上写点随笔,其实并没有什么野心,除了个人的爱好外,主要目的,就是想感染孩子。有时为了一个修辞,一个句子,我会主动请教孩子,或反复查阅词典。我的行为具体对孩子影响了多少,无以知晓。至少,孩子学习粗心的毛病改了不少,也比以前更用功了。试想,一个沉迷于麻将桌,旋转于舞池的家长,当你教育孩子时能理直气壮吗。
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不主张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溺爱的成份多。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各种习惯,再就是对错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如果手软,就等于认可,给孩子造成正确、错误两个概念的混淆。孩子上了初中,进入了心里逆反期,已听不进你说的话。于是,我就从网上找一些针对孩子弊病的文章,打印下来,放在她的桌子上,感觉效果还不错。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我认为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孩子有了“病”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也许一包药就好,不行的话就打针、输液。如果发现晚了,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那就不仅是打针吃药的事了,严重的还要动刀。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一定要认清孩子是块儿什么料儿。孩子如果是块儿土坷垃,你可以高薪聘请工匠,也可以使用先进设备,将孩子打造成一块儿既美观又耐用的砖,成为高楼大厦的一分子,心已足矣。如果非要把土坷垃当成钻石,不仅是自欺欺人,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钻石有,金砖也有,这只是风毛鳞角,还是土坷垃者居多。
孩子的事儿,就是家长的“头疼”大事,谁让咱一不留神从身上掉下一个祖国的花朵,那就只能好好养着吧,让花朵开放的更灿烂,才是咱家长的心愿,我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