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文学 www.80wx.net,陈传龙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公元1904年,伴随着京汉铁路建成通车,一座新兴城市驻马店诞生了。

    驻马店的诞生是从中山街开始的,那时候叫洋街,相对于现在的老街而言。可以说,在驻马店百年历史中,中山街是最具沧桑巨变的街道,也是体会兴衰荣辱最深刻的街道。

    驻马店最早的火车站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建立在中山街。那时候的中山街可以说是驻马店的城市中心,最繁华人气最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建街之初到八十年代初期,中山街一直是驻马店的商业中心。一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中山街独自红火了八十年,在驻马店,没有任何一个街道可以和中山街的辉煌历史相抗衡。很长时间以来,中山街是驻马店的地标,犹如去上海要逛南京路,到北京要转王府井,提到驻马店的过去,不能不提中山街,所以有了“驻马店的中山街,骑着摩托跑半月”的惊人夸张。中山街的历史见证了驻马店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中山街在驻马店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功不可没,时光无情,陵谷变迁,像许许多多曾经盛极一时的闻名古城一样,随着岁月流逝淡出了舞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悲哀也是兴运,没有中山街的衰落,就没有更多街道的新兴。毕竟,中山街实在太狭小了,承载不起现代都市大街道过多的内容,驻马店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忍痛割爱抛弃中山街,另觅新的发展途径。中山街虽然衰落了,但中山街应当心满意足了,毕竟,在驻马店百年开埠历史中,挺立潮头领航几十年,那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抹不去。

    中山街的衰落只是近二十多年的事,相去并不遥远,但驻马店人似乎已将中山街的昔日繁华遗忘殆尽,恍如隔世,尤其是年轻人和外来者,根本想象不到满目疮痍破旧不堪的中山街曾经是驻马店的商业中心,只有那些饱经风霜的人,闲聊中偶尔谈到中山街谈到中山街的辉煌,依旧津津乐道。

    二

    中山街兴盛的顶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时候的中山街风光无限,城里人买东西去中山街,四面八方的农村人进城赶集也要逛中山街。中山街上最具盛名的莫过于新大楼、拐角楼了。这是两个当时最大的国营商店,商品最全,款式最多,大到棉被床单衣服布匹气枪,小到肥皂手绢袜子钥匙链挖耳勺,只要跨进这两个百货大楼的门,没有买不到的。

    购物的首选是新大楼。那时候的中山街叫红卫路,新大楼是俗称,真正的名字叫红卫大楼。不宽不长的中山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吆喝声,问候声,招呼声,问买问卖声,嘻笑声,孩子们哭闹声,自行车铃声灌满整个街道,从早晨到晚上,一刻不停,还溢到了旁边小巷。父母牵着孩子的手一刻不敢松,生怕走散了。

    进了新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下子呈现在眼前,眼花缭乱,于是,沿着柜台一处一处看。手里钱有限,不敢乱花,来之前制定了周密计划,哪些东西急用要先买,哪些东西可以再缓缓,看到这么多东西,这也想买,那也想买,这也舍不得买,那也舍不得买。转来转去,转到了必买东西柜台前,左看右看,挑来挑去,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从手绢里或者精心缝制的钱包里掏出钱,一元一毛一分地仔细数上几遍,然后,郑重其事地递给服务员。钱挣得不容易,花得也谨慎。服务员接过钱,写好票,连同钱一起夹在头顶上的夹子上,夹子穿在铁丝上,另一端通向收款台,服务员向前一推,唰一声,钱和票就到了收款台。各个柜组都有一条铁丝通向收款台,于是,空中被分割成许多个三角,来来往往,格外忙碌。钱在头上飞,人在钱下行,扬扬手就能捕到飞驰的钞票,却没有一个人起呆意。买了东西,仍然有些意犹未尽,那些列入近期和远期购买计划的商品,顺便也看看,有时候还要请服务员拿过来瞅瞅,过过瘾,解解馋,谋划着什么时候来买。看过后陪着笑脸,毕恭毕敬地请服务员放回去。服务员很不高兴,剜一眼,一脸的鄙夷。那时候的服务员高高在上,权重如宰相,紧俏商品开后门商品,别人买不来,他们能买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谁家要是有个在新大楼当服务员的亲戚朋友,那他的身份也不可小觑。

    大人们忙于买东西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新大楼是座三层楼,在当时的驻马店完全可以称得上摩天大楼,孩子们跟着父母来新大楼,除了能得到一毛钱几分钱的零食,还可以享受登楼的兴趣,体验空间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大人一撒手,孩子像脱缰的野马,入水的泥鳅,在人堆里钻来钻去,从一楼风风火火跑到二楼,再从二楼风风火火跑到三楼,上去下来,下来上去,碰到大人们腿上身上,骂声还没有出口,人已经无影无踪。各个角落看遍了转够了,就去楼梯上玩,骑在楼梯扶手上,从三楼滑到二楼滑到一楼,反反复复,乐此不疲。不久,楼梯上聚集了很多孩子,成了儿童乐园,上上下下,浩浩荡荡,撒满大半个楼梯,顾客只好躲闪着上下楼。服务员偶尔经过这里,一声呵斥,孩子们立刻作鸟兽散,销声匿迹。服务员前脚刚走,孩子们后脚从各个角落溜出来,继续他们的游戏。

    逛了新大楼可以顺便再去拐角楼转转。拐角楼,顾名思义是一座带拐角的楼,有东面南面东南三个正门,这在当时的驻马店同样是别具一格,非同凡响,所以也分得了中山街繁华的一杯羹。拐角楼仅两层,无论规模商品种类还是影响,都比新大楼稍逊一筹,只能是新大楼的配角和补充。在中山街历史上,拐角楼始终没有担当过主角,不免有了即生周瑜何生亮的悲哀。拐角楼居于中山街最南端,从东西方向来的顾客,一般先去拐角楼,再去新大楼,而去了新大楼的不一定再去拐角楼,故而,拐角楼没有新大楼顾客多,远没有新大楼热闹。

    岁月蹉跎,时过境迁,随着中山街的衰微,新大楼拐角楼同样没有逃脱败落的尴尬,但新大楼应当满足了,它创造了昔日的商业神话,永远定格在了逝去的岁月里。比起众多从记忆中消逝的商店,拐角楼也应当满足了,毕竟,它在遥远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回忆起中山街,必然提到新大楼拐角楼。

    有月亮也有星星,围绕着新大楼拐角楼还有几家规模较小的百货商店,来中山街赶集的顾客,几乎没有人冲着这几个商店来,路过时顺便进去走马观花地看看,遇到合适的东西就买,没有,转一圈看看行情,也是一种乐趣。中山街有多少家这样的小百货商店,时至今日,没有人说得清。

    三

    南北不足500米的中山街既是驻马店的商业中心,五交化商店是必不可少的。那个年代生活滋润的象征“三转一响”有“两转一响”是在五交化商店出售。

    规模相当大的五交化商店位于中山街北端,紧临火车站。走进五交化商店,铁钉铁丝灯泡电线开关起子钳子板子锤子阀门水龙头铁锨镐头等等,应有尽有,足以满足顾客需求。此乃琐事,不足一书,唯有购买两大件的惊心动魄不敢忘记。

    一家人省吃俭用几年,终于攒足了钱,欢欢喜喜来买辆崭新的自行车。买车子不容易,肯定不能莽撞,必要仔仔细细选择,甚至还要叫上至亲好友同去参谋挑选。若钱不是太充裕,只能买辆杂牌车,若准备得充分,就可以买辆名牌自行车了。名牌自行车是所谓的飞鸽、凤凰、永久、红旗,质量好,光泽亮,车架敦实,经久耐用,在大家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名牌车要自行车票。自行车票与粮票布票萝卜票白菜票不可同日而语,是少数人的特权,与多数人无缘,多数人只好望车兴叹。自行车不但是家庭殷实的象征,是主要交通工具,更是运输工具,所以绝大部分人选择加重型号的,车轮大,车架高,跑得快,少则使用五六年,多则十几年。买车者比较来比较去,再和好友三番五次商量,终于拿定主意买某一个牌子,交了钱,心花怒放地推着自行车走出商店,一面走一面回头瞅新车,有时还要停下来端详一会,欣喜在心头,人如在梦中,不知不觉也能像其他人家一样拥有自行车了。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恍惚间,马路宽广起来,街道热闹起来,路人脸上都笑笑的。

    新车买回去并不急于使用,还要给车子精心装扮一番,用塑料带缠了车梁,红绒布蒙了尾灯,另做一个布套子罩住车座,有心性者还要用染成七色的鸡毛做成花环,套在车轴上,车轮飞驰,鸡毛旋转,如风葫芦,七彩变幻,眼花缭乱,进城下乡,走街串巷,光彩夺目,一路欢歌。

    新衣服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置办得起的,要有钱,还要有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物质匮乏时代的穿衣准则,也决定了缝纫机在家中尤为显赫的地位。如同购买自行车一样,购买缝纫机也是慎之又慎,周密计划。买缝纫机的钱攒够之前,主人逛中山街的时候,顺便去观察过多次了,只看不买,底气不足,看着一个又一个顾客拉回去光亮亮的缝纫机,心里羡慕极了。终于有一天,凑足了钱,拉着架子车高高兴兴来买缝纫机了。女主人肯定是要来的,这一大件不但是为全家人购买,更是为女主人购买,必得由她来亲自挑选。

    耐心而细致的挑选终于有了结果,男人将缝纫机扛出商店,小心谨慎地放到架子车上,拉着车在前面走,女人紧跟着架子车,一眼一眼地瞅着,掩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盘算着一家老少未来的穿衣。行人投射过来一双又一双羡慕的目光,落在缝纫机上,落在女主人脸庞上,女主人全然不知。

    缝纫机拉回去后,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围满一周,大人安装,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蹲在旁边观看,问这问那,新鲜好奇。安装好了,男人退场,女主人开始担当主角。女主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片碎布头,坐下来,一前一后蹬转脚踏板,缝纫机便哗哗哗地飞速转动起来,眨眼工夫碎布头缝到了一起,抽出来端详一番,女主人会心一笑,调试成功。接下来,顾不上歇息,将破破烂烂的衣服,服缝补得整整齐齐,穿在孩子身上一试,不啻于一件新衣服。孩子高兴得跳出门外,过年一般,找小伙伴炫耀去了。

    好日子不远了,抬头就能看见。

    四

    紧挨着五交化商店的是新华书店,惟有书店不是市内最大,仅是个分店,却见证着中山街商业气息的旺盛。

    店里书籍种类寥寥,没有文学名著、闲情逸致之类,只有形式多样的毛主席著作,火药味浓重的儒法斗争、评水浒批宋江之流,连环画,以及艳阳天、金光大道、大刀记之类,普通百姓逛书店者不太多,经济拮据是其主要因素。

    跟随父母逛中山街的学生,早就梦寐以求拥有一本新华字典了。从书店门前经过,是最好的机会,缠磨着父母进去买一本。父母被纠缠不过,只好随孩子一起进去。一本新华字典要一元多,这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犹豫再三,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孩子捧着字典如饥似渴地翻过来,翻过去,不肯撒手。看到这情景,作父母的实在不忍心败坏孩子的兴致,只得去收款台前交款。

    年前是新华书店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生活再困难的人家,春联年画是必买的,屋里屋外贴得花花绿绿,显得喜庆,给人一个好心情,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祈盼。出售春联年画是新华书店的专利,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家家都要来这里买。一进入腊月,冷落近一年的新华书店骤然红火起来,顾客盈门,人满为患,必要挤很长时间弄得热血沸腾才能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