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风云一
80文学 www.80wx.net,尘风1984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提到“苏州”这两个字,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是什么呢?“细腻”“委婉”“儒雅”“历史悠久”等等,这些形容词对我们来说已经太熟悉了,再加上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地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片人间乐土。
苏州也的确是块锦绣之地,红楼梦里第一回就说到了苏州阊门一带“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总之是说不完的繁华,道不尽的富贵。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去回顾大约二千五百多年前吴地刚刚脱离蛮荒、文明刚刚起源时的那段烽火岁月的话,就会看见一个与“文雅”两字毫无关系、并且充斥了无尽的强权与欲望的血泪吴地。
吴地的历史也确实是源远流长。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两人为了避贤让位,就一起出奔于荆蛮之地以明志。太伯将此荆蛮之地取名为勾吴。当地近千户土著都自愿归顺于他,于是便立为吴太伯。吴太伯死后,无子嗣,便传位于仲雍。在史记?世家?吴太伯中开头便介绍了这么一段吴地起源。当时吴地尚是未开化的夷蛮之地,据司马迁记载,吴人风俗是“文身断发”所以显得很是彪悍。他在史记?世家?越王勾践中同样也谈到了越人“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而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的寓言中也有关于越人“断发文身”的描述。可见吴越之地在起初只是相当落后的蛮荒部落。吴越在几百年间一直不与中原往来,这种情形一直到春秋时期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自吴太伯始,传至第十九世寿梦,吴国才开始强大,寿梦自谮为王。当时正值春秋时期,中原已是狼烟四起,周王室失权,诸候争霸,民不聊生。那时候,齐国已失去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变得一蹶不振。中原各路诸候尊晋国为主盟之国,希望可以借此匡扶周室并让各国有所依仗。但是,当时来说尚不属中国版图之内的楚国正日夜虎视眈眈,朝思暮想着要问鼎中原,并取周王室而代之以一统天下。于是晋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持了多年依旧难分高下,以致于晋国经多年消耗,早已是自顾不暇,而各路诸候也开始逐渐离心,再加上西有强秦坐山观虎斗,形势可谓万分危急。恰在此时,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叛变,逃奔晋国。于是晋国便派遣申公巫臣父子出使吴国,教当地吴人用兵乘车之术,以便牵制楚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迅速地崛起,成为了令人瞩目的一股重要有生力量,使楚国如芒在背。
之后的几十年间,吴楚开始了相互侵伐。连续不断地战争,无休无止地攻伐,东吴劲旅成了强楚的心腹大患。但此时的吴国尚未能对兵多将广的楚国构成致命的威胁,只不过是暂时地牵制了楚国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当初的吴国只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颗棋子。但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一切都发生了让人始料未及的变化。谁都不会想到,身处偏僻之地的吴国在今后的岁月中将会逐鹿中原,并一时成为无人敢与之争锋的天下霸主,与晋国一争盟主之位。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依次是诸樊、馀祭、馀、季札。其中季札最是贤能,为众人所敬重,吴王就有意传位于他。但他坚辞不受,因为按当时惯例,王位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诸樊年长,所以季札要让大哥继位。吴王寿梦去世之后,诸樊想顺着父亲的遗愿让王位于季札,但季札仍坚辞不受。
光阴似箭。诸樊临终时,没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了二弟馀祭。他的意思是兄弟相传,最终仍将王位传于季札,这一点诸樊、馀祭、馀三兄弟都同意。谁知这却埋下了一个祸根,以致于他们的下一代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馀临终欲将王位依次传于季札,谁知季札实在无心于此,仍不愿受。于是在馀去世后,便由馀之子僚继位,是为吴王僚。而在上述的这数十年间,吴楚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息过。如果说一开始吴国侵伐楚国还是因为某些外部原因推动,那么如今的吴楚交战则完全是因为王者的野心和冤冤相报了。
诸樊之子公子光为吴国大将,屡立战功,很受吴王僚器重。但公子光一直认为季札既然不受王位,那么理当让季札长兄之子——也就是他自己来继位,而不是由他三叔的儿子僚来继承王位。所以公子光表面恭顺,暗中却一直在结纳各色人物。
而在这个时候,楚国内部也产生了动荡。楚平王听信谗言,废逐太子建,诛杀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侥幸得以逃脱,楚平王便发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并且派人一路追杀。伍子胥换服易容才得以混出关,投奔正在流亡的太子建。谁知太子建又卷入了他国政变,客死异乡。于是伍子胥便带着太子建之子芈胜开始了亡命天涯。两人一路上不停地躲避着来自于楚国的追杀,最后总算偷偷潜入了吴境,隐姓埋名呆了下来。伍子胥终日郁闷,只能静候着报仇血恨的时机出现。与此同时,齐人孙武也微服过了关卡进入吴国境内,隐居于深山之中一心撰写后来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有一场骇人的大风暴正在悄悄地逼近这片曾经宁静的土地,而一出交织着鲜血与眼泪、阴谋与野心的人间悲剧已经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
吴越大地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乱世的纷争。没有人可以从这个无情的乱世逃遁。在吴地文明的源头,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幕幕的冷月秋霜、金戈铁马
一提到“苏州”这两个字,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是什么呢?“细腻”“委婉”“儒雅”“历史悠久”等等,这些形容词对我们来说已经太熟悉了,再加上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地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片人间乐土。
苏州也的确是块锦绣之地,红楼梦里第一回就说到了苏州阊门一带“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总之是说不完的繁华,道不尽的富贵。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去回顾大约二千五百多年前吴地刚刚脱离蛮荒、文明刚刚起源时的那段烽火岁月的话,就会看见一个与“文雅”两字毫无关系、并且充斥了无尽的强权与欲望的血泪吴地。
吴地的历史也确实是源远流长。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两人为了避贤让位,就一起出奔于荆蛮之地以明志。太伯将此荆蛮之地取名为勾吴。当地近千户土著都自愿归顺于他,于是便立为吴太伯。吴太伯死后,无子嗣,便传位于仲雍。在史记?世家?吴太伯中开头便介绍了这么一段吴地起源。当时吴地尚是未开化的夷蛮之地,据司马迁记载,吴人风俗是“文身断发”所以显得很是彪悍。他在史记?世家?越王勾践中同样也谈到了越人“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而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的寓言中也有关于越人“断发文身”的描述。可见吴越之地在起初只是相当落后的蛮荒部落。吴越在几百年间一直不与中原往来,这种情形一直到春秋时期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自吴太伯始,传至第十九世寿梦,吴国才开始强大,寿梦自谮为王。当时正值春秋时期,中原已是狼烟四起,周王室失权,诸候争霸,民不聊生。那时候,齐国已失去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变得一蹶不振。中原各路诸候尊晋国为主盟之国,希望可以借此匡扶周室并让各国有所依仗。但是,当时来说尚不属中国版图之内的楚国正日夜虎视眈眈,朝思暮想着要问鼎中原,并取周王室而代之以一统天下。于是晋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持了多年依旧难分高下,以致于晋国经多年消耗,早已是自顾不暇,而各路诸候也开始逐渐离心,再加上西有强秦坐山观虎斗,形势可谓万分危急。恰在此时,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叛变,逃奔晋国。于是晋国便派遣申公巫臣父子出使吴国,教当地吴人用兵乘车之术,以便牵制楚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迅速地崛起,成为了令人瞩目的一股重要有生力量,使楚国如芒在背。
之后的几十年间,吴楚开始了相互侵伐。连续不断地战争,无休无止地攻伐,东吴劲旅成了强楚的心腹大患。但此时的吴国尚未能对兵多将广的楚国构成致命的威胁,只不过是暂时地牵制了楚国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当初的吴国只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颗棋子。但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一切都发生了让人始料未及的变化。谁都不会想到,身处偏僻之地的吴国在今后的岁月中将会逐鹿中原,并一时成为无人敢与之争锋的天下霸主,与晋国一争盟主之位。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依次是诸樊、馀祭、馀、季札。其中季札最是贤能,为众人所敬重,吴王就有意传位于他。但他坚辞不受,因为按当时惯例,王位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诸樊年长,所以季札要让大哥继位。吴王寿梦去世之后,诸樊想顺着父亲的遗愿让王位于季札,但季札仍坚辞不受。
光阴似箭。诸樊临终时,没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了二弟馀祭。他的意思是兄弟相传,最终仍将王位传于季札,这一点诸樊、馀祭、馀三兄弟都同意。谁知这却埋下了一个祸根,以致于他们的下一代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馀临终欲将王位依次传于季札,谁知季札实在无心于此,仍不愿受。于是在馀去世后,便由馀之子僚继位,是为吴王僚。而在上述的这数十年间,吴楚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息过。如果说一开始吴国侵伐楚国还是因为某些外部原因推动,那么如今的吴楚交战则完全是因为王者的野心和冤冤相报了。
诸樊之子公子光为吴国大将,屡立战功,很受吴王僚器重。但公子光一直认为季札既然不受王位,那么理当让季札长兄之子——也就是他自己来继位,而不是由他三叔的儿子僚来继承王位。所以公子光表面恭顺,暗中却一直在结纳各色人物。
而在这个时候,楚国内部也产生了动荡。楚平王听信谗言,废逐太子建,诛杀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侥幸得以逃脱,楚平王便发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并且派人一路追杀。伍子胥换服易容才得以混出关,投奔正在流亡的太子建。谁知太子建又卷入了他国政变,客死异乡。于是伍子胥便带着太子建之子芈胜开始了亡命天涯。两人一路上不停地躲避着来自于楚国的追杀,最后总算偷偷潜入了吴境,隐姓埋名呆了下来。伍子胥终日郁闷,只能静候着报仇血恨的时机出现。与此同时,齐人孙武也微服过了关卡进入吴国境内,隐居于深山之中一心撰写后来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有一场骇人的大风暴正在悄悄地逼近这片曾经宁静的土地,而一出交织着鲜血与眼泪、阴谋与野心的人间悲剧已经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
吴越大地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乱世的纷争。没有人可以从这个无情的乱世逃遁。在吴地文明的源头,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幕幕的冷月秋霜、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