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二拴的一九七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号铁丝做纬,芦苇帘为经,细泥覆盖而成的。
顶棚和墙刷大白,炕上墙面空白合适处,挂两幅幅年画。
《***和华主席》与《智取威虎山》,是今年新发行的。
地下东墙《红灯记》年画旁边是各种奖状,有七八张之多。
李之重父亲的“劳模”,二姐的“优秀妇联主任”等,李之重的“三好学生”赫然在目。
一张年画七八毛钱,有些节俭的人家,一过正月就将年画取下卷起束之高阁。
来年再挂时用开水和莜面,用和好的莜面团儿轻轻搓搽年画,焕然一新。
据说故宫也是这样清洁古旧画面的。
李之重父母现住的大屋东面也是一个大屋,东西两丈。
按照李德财的规划,那是将来大儿子结婚的新房。
暂时没有收拾,原因有几个,首先钱不趁手。
毕竟盖房装修和添置这一大堆东西,把家里积蓄基本花光了。
第二现在万一装好了,到时候又不时兴了,劳民伤财还不讨好,何苦呢。
现在这个大屋是堆放杂物的,地上有二三十个南瓜,两袋子土豆,自行车靠东墙停放着。
墙上挂着端午节采集辫好的艾草辫,有四五根,每根一米多长。
去年秋天辫好的芥菜樱子也有两三条。
几个泥瓮,一些杂物,梁上吊着一张羊皮,那是担心老鼠咬才想出的办法。
最东面也是一个小屋,和奶奶住的大小一样,不过这是粮房。
正对门靠北山墙是三个粮仓,中间的略大,两边两个大小差不多。
粮仓底距地三十公分下空,通风防潮。
每隔三十公分又有一道南北向宽十公分左右的小墙用于支撑仓底石板。
仓高距地约一米三,净里高约一米。
仓与仓之间隔墙呈大棚拱形,前低后高,方便粮食向后堆放且不会溢出到邻仓。
舱底和内仓壁细泥抹匀,很是光滑。
中间大仓存放小麦,估计有两石(一石约为三百斤)多。
东面是玉米,有一百多斤,西面是糜子,大概也有一百多斤。
麦子是今年收获的全部,自留地贡献了一石多。
生产队每人分了五十多斤,合计也是一石多。
糜子和玉米是去年收获吃剩的,今年新粮还没下来。
门左侧是个炭仓,能放一吨多大炭。
挨炭仓的是个杂粮仓,里面放着五六个编织袋,装着各种杂粮。
新收的莜麦装了两袋半,有将近二百斤。
其它有豆子、黍子、草麦和麻子等。
仓底结构和靠背山墙的那几个基本相同。
门右侧靠东墙一溜瓮,有泥的有瓷的。
里面装的都是加工好的各种面粉,白面、莜面、二莜面、豆面、高粱面和炒面等。
再有去了壳的谷子,也就是小米。
最里面靠仓是个一米高带盖儿的油瓮,里面是今年新榨的胡油,大约有四十多斤。
去年的底子早已舀出放在一个罐子里,准备烙月饼使用。
这是李德财家现在全部的粮油家当,当然还有其他杂粮没到收获季。
李之重家日子算是村里很不错的。
“三转一响”齐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都有。
吃穿质量一般,但不会受冻饿,可谓仓有余粮,柜有布料的好光景。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个勤俭的家,一个积极向上的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相对富足的家,一个规矩多且严格的家,李之重默默地想着。
八号铁丝做纬,芦苇帘为经,细泥覆盖而成的。
顶棚和墙刷大白,炕上墙面空白合适处,挂两幅幅年画。
《***和华主席》与《智取威虎山》,是今年新发行的。
地下东墙《红灯记》年画旁边是各种奖状,有七八张之多。
李之重父亲的“劳模”,二姐的“优秀妇联主任”等,李之重的“三好学生”赫然在目。
一张年画七八毛钱,有些节俭的人家,一过正月就将年画取下卷起束之高阁。
来年再挂时用开水和莜面,用和好的莜面团儿轻轻搓搽年画,焕然一新。
据说故宫也是这样清洁古旧画面的。
李之重父母现住的大屋东面也是一个大屋,东西两丈。
按照李德财的规划,那是将来大儿子结婚的新房。
暂时没有收拾,原因有几个,首先钱不趁手。
毕竟盖房装修和添置这一大堆东西,把家里积蓄基本花光了。
第二现在万一装好了,到时候又不时兴了,劳民伤财还不讨好,何苦呢。
现在这个大屋是堆放杂物的,地上有二三十个南瓜,两袋子土豆,自行车靠东墙停放着。
墙上挂着端午节采集辫好的艾草辫,有四五根,每根一米多长。
去年秋天辫好的芥菜樱子也有两三条。
几个泥瓮,一些杂物,梁上吊着一张羊皮,那是担心老鼠咬才想出的办法。
最东面也是一个小屋,和奶奶住的大小一样,不过这是粮房。
正对门靠北山墙是三个粮仓,中间的略大,两边两个大小差不多。
粮仓底距地三十公分下空,通风防潮。
每隔三十公分又有一道南北向宽十公分左右的小墙用于支撑仓底石板。
仓高距地约一米三,净里高约一米。
仓与仓之间隔墙呈大棚拱形,前低后高,方便粮食向后堆放且不会溢出到邻仓。
舱底和内仓壁细泥抹匀,很是光滑。
中间大仓存放小麦,估计有两石(一石约为三百斤)多。
东面是玉米,有一百多斤,西面是糜子,大概也有一百多斤。
麦子是今年收获的全部,自留地贡献了一石多。
生产队每人分了五十多斤,合计也是一石多。
糜子和玉米是去年收获吃剩的,今年新粮还没下来。
门左侧是个炭仓,能放一吨多大炭。
挨炭仓的是个杂粮仓,里面放着五六个编织袋,装着各种杂粮。
新收的莜麦装了两袋半,有将近二百斤。
其它有豆子、黍子、草麦和麻子等。
仓底结构和靠背山墙的那几个基本相同。
门右侧靠东墙一溜瓮,有泥的有瓷的。
里面装的都是加工好的各种面粉,白面、莜面、二莜面、豆面、高粱面和炒面等。
再有去了壳的谷子,也就是小米。
最里面靠仓是个一米高带盖儿的油瓮,里面是今年新榨的胡油,大约有四十多斤。
去年的底子早已舀出放在一个罐子里,准备烙月饼使用。
这是李德财家现在全部的粮油家当,当然还有其他杂粮没到收获季。
李之重家日子算是村里很不错的。
“三转一响”齐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都有。
吃穿质量一般,但不会受冻饿,可谓仓有余粮,柜有布料的好光景。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个勤俭的家,一个积极向上的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相对富足的家,一个规矩多且严格的家,李之重默默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