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吵闹了 (1/2)
80文学 www.80wx.net,八毫克的中南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走上社会的第三年第一次回家,回来厦门之后我发现综艺大哥大停播了,想看没得看。宪哥的我猜再也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宪哥的搞笑达不到我的笑点,我笑不起来,反而开始渐渐讨厌,觉得无聊恶搞。
第二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天天向上和鲁豫有约。一个让我觉的吵闹,混乱,过分恶搞,节目选题越来越娱乐时尚世俗化之外,另外一个让我觉得虚伪,无力和无奈。
第三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火影和非常了得,前者太多的回忆的故事情节,作者像是没有东西可写了,故事也像要结尾了但一直在拖,画蛇添足。后者的某个主持人突然让我越来越讨厌,话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没水平,废话连篇,与噪音无异,看着看着耳朵觉的难受。
今年六月份回家回来之后,我不再看职来职往,所有曾经看的综艺节目,我已经不关心它们有没有更新。保留性的偶尔看上一两期的就只有锵锵三人行,还因为三人行有些嘉宾的蠢话,我会看到一半就关掉。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老,容不下一些恶俗偏颇的言论和观点,容不下一些玩笑和玩弄。不管玩笑和玩弄的是谁,都觉的有失某种敬畏和尊重而联想到炒作,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卖点之一就是炒作。创造话题,制造舆论,吸引眼球,骗取流量和时间。乱哄哄的像是一场吵架,全民皆吵。走到哪里都是那个话题的时候,就有种被淹没和窒息的感觉。观点和判断被裹挟,你一旦觉得不妥想要发言,没人听你的。大家都在大声的说,都想要别人听见自己在说什么,最后谁也没听清楚谁在说着什么,谁也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继续这样混乱着。找着某一个可以只听不说的人,很难很难。
这样一个时代,倾听成了一种美德,倾诉变成了一种奢侈,分享显的更加珍贵。
在没有人想正儿八经的听你讲自己的故事,写点东西,在笔记本上。和自己说话,和自己清谈,和自己辩论。在时间和某个空间里,留下自我的一点可怜的东西,让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静,越来越喜欢独处。
一个人在房间里可以十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做饭,烧水,洗衣服,扫地,刮胡子,照镜子,翻书,整理杂物等等。这样干活动作时,你觉得发出的声音很好听,不吵闹,没有路上大卡车经过时按响喇叭的那种贯耳穿心的感觉,没有菜市场里嘈杂无序的包裹,没有机械声音的单调沉闷。
拧开水龙头,水流声细细的哗哗的流了下来,打在青菜叶子上变化了,成了小河流动的声音。刮胡子时,没有用香皂制造的泡沫抹满下巴,也没用开水浇了毛巾捂一会而下巴,就是锋利的刀片直接割掉胡子,声音像是夏收时镰刀割掉麦子时,嚓嚓嚓的连续有致的声音。烧开的沸水灌进玻璃杯子快满时,想到了小时候老妈每天早上烧开一锅开水,逐个灌满四五个保温瓶,最好听的声音就是保温瓶快要灌满的时候,像是遥远地方的呼唤,越来越近,最后响在耳边,美妙的带着某种希望,告知了一个小秘密,你听着快乐,舒心,觉的那是生活。撕开调料包的声音,拉掉金龙鱼油桶上拉环的声音,扯开垃圾袋的声音,打碎鸡蛋用筷子搅拌的声音,用刀切开洋葱的声音,斩掉黄瓜把的声音等等。
儿时,夏夜,老妈,我和小妹坐在院子里的靠背椅子上。夜很静很美,天很蓝很远,星很密很亮,一个月亮升起在树梢,月光像银子的水,淌了一地。就连树叶上的光都像聚集了银子的水,越聚越多,叶子承受不了,哗一下,倾泻了一地。老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从天上的牛郎织女讲到地上的乡村里的有名人物,从白娘子讲到梁祝,从她的妈妈讲到她自己。声音总是轻轻的,缓缓的,不急不躁。柔美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从来没有觉得吵闹,觉得嘈杂,觉得侵犯。声音像是引导,... -->>
走上社会的第三年第一次回家,回来厦门之后我发现综艺大哥大停播了,想看没得看。宪哥的我猜再也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宪哥的搞笑达不到我的笑点,我笑不起来,反而开始渐渐讨厌,觉得无聊恶搞。
第二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天天向上和鲁豫有约。一个让我觉的吵闹,混乱,过分恶搞,节目选题越来越娱乐时尚世俗化之外,另外一个让我觉得虚伪,无力和无奈。
第三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火影和非常了得,前者太多的回忆的故事情节,作者像是没有东西可写了,故事也像要结尾了但一直在拖,画蛇添足。后者的某个主持人突然让我越来越讨厌,话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没水平,废话连篇,与噪音无异,看着看着耳朵觉的难受。
今年六月份回家回来之后,我不再看职来职往,所有曾经看的综艺节目,我已经不关心它们有没有更新。保留性的偶尔看上一两期的就只有锵锵三人行,还因为三人行有些嘉宾的蠢话,我会看到一半就关掉。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老,容不下一些恶俗偏颇的言论和观点,容不下一些玩笑和玩弄。不管玩笑和玩弄的是谁,都觉的有失某种敬畏和尊重而联想到炒作,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卖点之一就是炒作。创造话题,制造舆论,吸引眼球,骗取流量和时间。乱哄哄的像是一场吵架,全民皆吵。走到哪里都是那个话题的时候,就有种被淹没和窒息的感觉。观点和判断被裹挟,你一旦觉得不妥想要发言,没人听你的。大家都在大声的说,都想要别人听见自己在说什么,最后谁也没听清楚谁在说着什么,谁也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继续这样混乱着。找着某一个可以只听不说的人,很难很难。
这样一个时代,倾听成了一种美德,倾诉变成了一种奢侈,分享显的更加珍贵。
在没有人想正儿八经的听你讲自己的故事,写点东西,在笔记本上。和自己说话,和自己清谈,和自己辩论。在时间和某个空间里,留下自我的一点可怜的东西,让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静,越来越喜欢独处。
一个人在房间里可以十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做饭,烧水,洗衣服,扫地,刮胡子,照镜子,翻书,整理杂物等等。这样干活动作时,你觉得发出的声音很好听,不吵闹,没有路上大卡车经过时按响喇叭的那种贯耳穿心的感觉,没有菜市场里嘈杂无序的包裹,没有机械声音的单调沉闷。
拧开水龙头,水流声细细的哗哗的流了下来,打在青菜叶子上变化了,成了小河流动的声音。刮胡子时,没有用香皂制造的泡沫抹满下巴,也没用开水浇了毛巾捂一会而下巴,就是锋利的刀片直接割掉胡子,声音像是夏收时镰刀割掉麦子时,嚓嚓嚓的连续有致的声音。烧开的沸水灌进玻璃杯子快满时,想到了小时候老妈每天早上烧开一锅开水,逐个灌满四五个保温瓶,最好听的声音就是保温瓶快要灌满的时候,像是遥远地方的呼唤,越来越近,最后响在耳边,美妙的带着某种希望,告知了一个小秘密,你听着快乐,舒心,觉的那是生活。撕开调料包的声音,拉掉金龙鱼油桶上拉环的声音,扯开垃圾袋的声音,打碎鸡蛋用筷子搅拌的声音,用刀切开洋葱的声音,斩掉黄瓜把的声音等等。
儿时,夏夜,老妈,我和小妹坐在院子里的靠背椅子上。夜很静很美,天很蓝很远,星很密很亮,一个月亮升起在树梢,月光像银子的水,淌了一地。就连树叶上的光都像聚集了银子的水,越聚越多,叶子承受不了,哗一下,倾泻了一地。老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从天上的牛郎织女讲到地上的乡村里的有名人物,从白娘子讲到梁祝,从她的妈妈讲到她自己。声音总是轻轻的,缓缓的,不急不躁。柔美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从来没有觉得吵闹,觉得嘈杂,觉得侵犯。声音像是引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