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隋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 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 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 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加上开府中大夫。及践阼,诛宇文氏,恺初亦在杀中,以 其与周本别,兄忻有功于国,使人驰赦之,仅而得免。后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 子。庙成,别封甑山县公,邑千户。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 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后决渭水达河,以通运漕,诏恺总督其事。后 拜莱州刺史,甚有能名。兄忻被诛,除名于家,久不得调。会朝廷以鲁班故道久绝 不行,令恺修复之。既而上建仁寿宫,访可任者, 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上然之, 于是检校将作大匠。岁余,拜仁寿宫监,授仪同三司,寻为将作少监。文献皇后崩, 恺与杨素营山陵事,上善之,复爵安平郡公,邑千户。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以恺 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帝大悦 之,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及长城之役,诏恺规度之。时帝北巡,欲夸戎狄,令 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帝大悦,赐物千段。又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 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帝弥悦焉,前 后赏赉,不可胜纪。
自永嘉之乱,明堂废绝,隋有天下,将复古制,议者纷然,皆不能决。恺博考 群籍,奏明堂议表曰:
臣闻在天成象,房心为布政之宫,在地成形,丙午居正阳之位。观云告月,顺 生杀之序;五室九宫,统人神之际。金口木舌,发令兆民;玉瓚黄琮,式严宗祀。 何尝不矜庄扆宁,尽妙思于规摹,凝睟冕旒,致子来于矩矱。
伏惟皇帝陛下,提衡握契,御辩乘乾,减五登三,复上皇之化,流凶去暴,丕 下武之绪。用百姓之异心,驱一代以同域,康哉康哉,民无能而名矣。故使天符地 宝,吐醴飞甘,造物资生,澄源反朴。九围清谧,四表削平,袭我衣冠,齐其文轨。 茫茫上玄,陈珪璧之敬;肃肃清庙,感霜露之诚。正金奏九韶、六茎之乐, 定石渠五官、三雍之礼。乃卜瀍西,爰谋洛食,辨方面势,仰禀神谋,敷土浚川, 为民立极。兼聿遵先言,表置明堂,爰诏下臣,占星揆日。于是采崧山之秘简,披 汶水之灵图,访通议于残亡,购冬官于散逸。总集众论,勒成一家。昔张衡浑 象,以三分为一度,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臣之此图,用一分为一尺,推而演 之,冀轮奂有序。而经构之旨,议者殊途,或以绮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各 以臆说,事不经见。今录其疑难,为之通释,皆出证据,以相发明。议曰:
臣恺谨案淮南子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甘雨以时,五谷蕃植,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 无四方,风雨不能袭,燥湿不能伤,迁延而入之。”臣恺以为上古朴略,创立典刑。 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 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注云:“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 之明堂,皆同矣。”尸子曰:“有虞氏曰总章。”周官-考工记曰:“夏 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博四修一。”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修十四 步,其博益以四分修之一,则明堂博十七步半也。”臣恺按,三王之世,夏最为古, 从质尚文,理应渐就宽大,何因夏室乃大殷堂?相形为论,理恐不尔。记云 “堂修七,博四修一”若夏度以步,则应修七步。注云“今堂修十四步”乃是 增益记文。殷、周二堂独无加字,便是其义,类例不同。山东礼本辄加二 七之字,何得殷无加寻之文,周阙增筵之义?研核其趣,或是不然。雠校古书,并 无二字,此乃桑间俗儒信情加减。黄图议云:“夏后氏益其堂之大一百四十四 尺,周人明堂以为两杼间。”马宫之言,止论堂之一面,据此为准,则三代堂基并 方,得为上圆之制。诸书所说,并云下方,郑注周官,独为此义,非直与古违 异,亦乃乖背礼文。寻文求理,深恐未惬。尸子曰:“殷人阳馆。”考工记 曰:“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注云:其修七寻,五丈六尺, 放夏周则其博九寻,七丈二尺。”又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 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二筵。”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之庙,复庙重 檐。”郑注云:“复庙,重屋也。”注玉藻云:“天子庙及露寝,皆如明堂制。” 礼图云:“于内室之上,起通天之观,观八十一尺,得宫之数,其声浊,君之 象也。”大戴礼曰:“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以茅盖, 上圆下方,外水曰璧雝。赤缀户,白缀牖。堂高三尺,东西九仞,南北七筵。其宫 方三百步。凡人民疾,六畜疫,五谷灾,生于天道不顺。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 故有天灾,则饰明堂。”周书-明堂曰:“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博六 尺三寸。室居内,方百尺,室内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博四尺。”作洛曰: “明堂太庙露寝,咸有四阿,重亢重廊。”孔氏注云:“重亢累栋,重廊累屋也。” 礼图曰:“秦明堂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吕氏春秋曰:“有十二堂。” 与月令同,并不论尺丈。臣恺案,十二阶虽不与礼合,一月一阶,非无理 思。黄图曰:“堂方百四十四尺,法坤之策也,方象地。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 尺,法乾之策也,圆象天。太室九宫,法九州。太室方六丈,法阴之变数。十二堂 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极阴之变数,七十二牖法五行所行日数。八达象八风,法八 卦。通天台径九尺,法乾以九覆六。高八十一尺,法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柱象二 十八宿。堂高三尺,上阶三等,法三统。堂四向五色,法四时五行。殿门去殿七十 二步,法五行所行。门堂长四丈,取太室三之二。垣高无蔽目之照,牖六尺,其外 倍之。殿垣方,在水内,法地阴也。水四周于外,象四海,圆法阳也。水阔二十四 丈,象二十四气。水内径三丈,应觐礼经。”武帝元封二年,立明堂汶上,无 室。其外略依此制。泰山通议今亡,不可得而辨也。
元始四年八月,起明堂、辟雍长安城南门,制度如仪。一殿,垣四面,门八观, 水外周,堤壤高四尺,和会筑作三旬。五年正月六日辛未,始郊太祖高皇帝以配天。 二十二日丁亥,宗祀孝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及先贤、百辟、卿士有益者,于是 秩而祭之。亲扶三老五更,袒而割牲,跪而进之。因班时令,宣恩泽。诸侯王、宗 室、四夷君长、匈奴、西国侍子,悉奉贡助祭。
礼图曰:“建武三十年作明堂,明堂上圆下方,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十 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牖,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二户,二九十 八户,法土王十八日。内堂正坛高三尺,土阶三等。”胡伯始注汉官云:“古 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瓦下藉茅,以存古制。”东京赋曰:“乃营三宫,布 政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造舟清池,惟水泱泱。”薛综注云:“复重廇覆, 谓屋平覆重栋也。”续汉书-祭祀志云:“明帝永平二年,祀五帝于明堂,五 帝坐各处其方,黄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各一犊, 奏乐如南郊。”臣恺按诗云,我将祀文王于明堂“我将我享,维牛维羊” 据此则备太牢之祭。今云一犊,恐与古殊。自晋以前,未有鹑尾,其圆墙璧水,一 依本图。晋起居注裴頠议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庙宇之制,理据未分。 直可为一殿,以崇严祀,其余杂碎,一皆除之。”臣恺案,天垂象,圣人则之。辟 雍之星,既有图状,晋堂方构,不合天文。既阙重楼,又无璧水,空堂乖五室之义, 直殿违九阶之文。非古欺天,一何过甚!后魏于北台城南造圆墙,在璧水外,门在 水内迥立,不与墙相连。其堂上九室,三三相重,不依古制,室间通巷,违舛处多。 其室皆用墼累,极成褊陋。后魏乐志曰:“孝昌二年立明堂,议者或言九室, 或言五室,诏断从五室。后元叉执政,复改为九室,遭乱不成。”宋起居注曰: “孝武帝大明五年立明堂,其墙宇规范,拟则太庙,唯十二间,以应期数。依汉 汶上图仪,设五帝位。太祖文皇帝对飨,鼎俎簠簋,一依庙礼。”梁武即位之 后,移宋时太极殿以为明堂。无... -->>
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 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 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 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加上开府中大夫。及践阼,诛宇文氏,恺初亦在杀中,以 其与周本别,兄忻有功于国,使人驰赦之,仅而得免。后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 子。庙成,别封甑山县公,邑千户。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 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后决渭水达河,以通运漕,诏恺总督其事。后 拜莱州刺史,甚有能名。兄忻被诛,除名于家,久不得调。会朝廷以鲁班故道久绝 不行,令恺修复之。既而上建仁寿宫,访可任者, 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上然之, 于是检校将作大匠。岁余,拜仁寿宫监,授仪同三司,寻为将作少监。文献皇后崩, 恺与杨素营山陵事,上善之,复爵安平郡公,邑千户。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以恺 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帝大悦 之,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及长城之役,诏恺规度之。时帝北巡,欲夸戎狄,令 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帝大悦,赐物千段。又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 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帝弥悦焉,前 后赏赉,不可胜纪。
自永嘉之乱,明堂废绝,隋有天下,将复古制,议者纷然,皆不能决。恺博考 群籍,奏明堂议表曰:
臣闻在天成象,房心为布政之宫,在地成形,丙午居正阳之位。观云告月,顺 生杀之序;五室九宫,统人神之际。金口木舌,发令兆民;玉瓚黄琮,式严宗祀。 何尝不矜庄扆宁,尽妙思于规摹,凝睟冕旒,致子来于矩矱。
伏惟皇帝陛下,提衡握契,御辩乘乾,减五登三,复上皇之化,流凶去暴,丕 下武之绪。用百姓之异心,驱一代以同域,康哉康哉,民无能而名矣。故使天符地 宝,吐醴飞甘,造物资生,澄源反朴。九围清谧,四表削平,袭我衣冠,齐其文轨。 茫茫上玄,陈珪璧之敬;肃肃清庙,感霜露之诚。正金奏九韶、六茎之乐, 定石渠五官、三雍之礼。乃卜瀍西,爰谋洛食,辨方面势,仰禀神谋,敷土浚川, 为民立极。兼聿遵先言,表置明堂,爰诏下臣,占星揆日。于是采崧山之秘简,披 汶水之灵图,访通议于残亡,购冬官于散逸。总集众论,勒成一家。昔张衡浑 象,以三分为一度,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臣之此图,用一分为一尺,推而演 之,冀轮奂有序。而经构之旨,议者殊途,或以绮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各 以臆说,事不经见。今录其疑难,为之通释,皆出证据,以相发明。议曰:
臣恺谨案淮南子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甘雨以时,五谷蕃植,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 无四方,风雨不能袭,燥湿不能伤,迁延而入之。”臣恺以为上古朴略,创立典刑。 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 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注云:“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 之明堂,皆同矣。”尸子曰:“有虞氏曰总章。”周官-考工记曰:“夏 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博四修一。”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修十四 步,其博益以四分修之一,则明堂博十七步半也。”臣恺按,三王之世,夏最为古, 从质尚文,理应渐就宽大,何因夏室乃大殷堂?相形为论,理恐不尔。记云 “堂修七,博四修一”若夏度以步,则应修七步。注云“今堂修十四步”乃是 增益记文。殷、周二堂独无加字,便是其义,类例不同。山东礼本辄加二 七之字,何得殷无加寻之文,周阙增筵之义?研核其趣,或是不然。雠校古书,并 无二字,此乃桑间俗儒信情加减。黄图议云:“夏后氏益其堂之大一百四十四 尺,周人明堂以为两杼间。”马宫之言,止论堂之一面,据此为准,则三代堂基并 方,得为上圆之制。诸书所说,并云下方,郑注周官,独为此义,非直与古违 异,亦乃乖背礼文。寻文求理,深恐未惬。尸子曰:“殷人阳馆。”考工记 曰:“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注云:其修七寻,五丈六尺, 放夏周则其博九寻,七丈二尺。”又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 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二筵。”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之庙,复庙重 檐。”郑注云:“复庙,重屋也。”注玉藻云:“天子庙及露寝,皆如明堂制。” 礼图云:“于内室之上,起通天之观,观八十一尺,得宫之数,其声浊,君之 象也。”大戴礼曰:“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以茅盖, 上圆下方,外水曰璧雝。赤缀户,白缀牖。堂高三尺,东西九仞,南北七筵。其宫 方三百步。凡人民疾,六畜疫,五谷灾,生于天道不顺。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 故有天灾,则饰明堂。”周书-明堂曰:“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博六 尺三寸。室居内,方百尺,室内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博四尺。”作洛曰: “明堂太庙露寝,咸有四阿,重亢重廊。”孔氏注云:“重亢累栋,重廊累屋也。” 礼图曰:“秦明堂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吕氏春秋曰:“有十二堂。” 与月令同,并不论尺丈。臣恺案,十二阶虽不与礼合,一月一阶,非无理 思。黄图曰:“堂方百四十四尺,法坤之策也,方象地。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 尺,法乾之策也,圆象天。太室九宫,法九州。太室方六丈,法阴之变数。十二堂 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极阴之变数,七十二牖法五行所行日数。八达象八风,法八 卦。通天台径九尺,法乾以九覆六。高八十一尺,法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柱象二 十八宿。堂高三尺,上阶三等,法三统。堂四向五色,法四时五行。殿门去殿七十 二步,法五行所行。门堂长四丈,取太室三之二。垣高无蔽目之照,牖六尺,其外 倍之。殿垣方,在水内,法地阴也。水四周于外,象四海,圆法阳也。水阔二十四 丈,象二十四气。水内径三丈,应觐礼经。”武帝元封二年,立明堂汶上,无 室。其外略依此制。泰山通议今亡,不可得而辨也。
元始四年八月,起明堂、辟雍长安城南门,制度如仪。一殿,垣四面,门八观, 水外周,堤壤高四尺,和会筑作三旬。五年正月六日辛未,始郊太祖高皇帝以配天。 二十二日丁亥,宗祀孝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及先贤、百辟、卿士有益者,于是 秩而祭之。亲扶三老五更,袒而割牲,跪而进之。因班时令,宣恩泽。诸侯王、宗 室、四夷君长、匈奴、西国侍子,悉奉贡助祭。
礼图曰:“建武三十年作明堂,明堂上圆下方,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十 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牖,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二户,二九十 八户,法土王十八日。内堂正坛高三尺,土阶三等。”胡伯始注汉官云:“古 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瓦下藉茅,以存古制。”东京赋曰:“乃营三宫,布 政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造舟清池,惟水泱泱。”薛综注云:“复重廇覆, 谓屋平覆重栋也。”续汉书-祭祀志云:“明帝永平二年,祀五帝于明堂,五 帝坐各处其方,黄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各一犊, 奏乐如南郊。”臣恺按诗云,我将祀文王于明堂“我将我享,维牛维羊” 据此则备太牢之祭。今云一犊,恐与古殊。自晋以前,未有鹑尾,其圆墙璧水,一 依本图。晋起居注裴頠议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庙宇之制,理据未分。 直可为一殿,以崇严祀,其余杂碎,一皆除之。”臣恺案,天垂象,圣人则之。辟 雍之星,既有图状,晋堂方构,不合天文。既阙重楼,又无璧水,空堂乖五室之义, 直殿违九阶之文。非古欺天,一何过甚!后魏于北台城南造圆墙,在璧水外,门在 水内迥立,不与墙相连。其堂上九室,三三相重,不依古制,室间通巷,违舛处多。 其室皆用墼累,极成褊陋。后魏乐志曰:“孝昌二年立明堂,议者或言九室, 或言五室,诏断从五室。后元叉执政,复改为九室,遭乱不成。”宋起居注曰: “孝武帝大明五年立明堂,其墙宇规范,拟则太庙,唯十二间,以应期数。依汉 汶上图仪,设五帝位。太祖文皇帝对飨,鼎俎簠簋,一依庙礼。”梁武即位之 后,移宋时太极殿以为明堂。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