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苏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五十九章苏洵去世
司马光再次发言:“窃闻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因言濮王典礼事尽被责降,中外闻之,无不骇愕。”
“臣观此三人,忠亮刚正,忧公忘家,求诸群臣,罕见其比。今一旦以言事太切,尽从窜斥,臣窃为朝廷惜之!”
“臣闻人君所以安荣者,莫大于得人心。今陛下徇政府一二人之情……天下之人,已知陛下为仁宗后,志意不专,怅然失望。”
“今又取言事之臣群辈逐之,臣恐累于圣德,所损不细,闾里之间,腹非窃叹者多矣。”
总结得非常好,声望更加隆崇,但是苏油已经冷冷地给他贴上了标签,仁宗朝铁骨铮铮的知谏院,已经蜕变成了英宗朝完美的政客。
欧阳修倒是上了硬货,事后五道奏章,连求外放,不过赵曙没有同意。
其实这次事件没有赢家。
皇帝一意孤行,让绝大多数臣僚失望;
太后意志不坚定,再次被韩琦戏耍;
台谏虽然获得了名声,但是被贬出京;
宰相和参政,任由欧阳修独自奋战,寡不敌众,最后他们成了官员群体中公认的佞臣,污了名声;
最无辜欧阳修,也是因为他在庆历新政中首开言路炮轰,导致“谏官之横”,如今自尝苦果。
在濮议争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大佬希望获得更多赞成票,只要是支持自己观点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予以提拔。
各种小手段不断,韩琦将自己早就塞进东宫队伍的王陶调为谏官;欧阳修也往台谏塞了一枚私货,将和苏轼关系不错的同年蒋之奇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希望给台谏掺沙子。
甚至远在嶲州的苏油,也不算多干净。
虽然已是五品官,但是苏油在这件事情上明显不够分量,因此只有选择明哲保身。
甚至为了保持自己对今后几年局势的正确预判,苏油都没有提醒太后,生怕造成蝴蝶效应。
对不起太后,那就是自然的了。
他只给小妹写了一封信,只在信纸下方中部画了一横。
陈昭明见到这封古怪的信件很纳闷:“小妹,你哥哥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皱眉道:“这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你把信纸看成一张脸就明白了,哥哥这是说——不带眼睛,不带耳朵,最重要牢牢闭嘴。”
自打进入治平三年,不但国家一团乱糟糟,就连苏家也走了背字。
半年前,苏油在峡江上奔波的时候,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了。
如今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是差,一场风寒,竟然就夺走了这个温柔又聪明的女子的生命,仅仅二十七岁。
新年伊始,苏轼,章惇又成了同年,这次是召试馆阁。
结果章惇虽然考中,却因为当年放弃进士功名一事,被贴上了“佻薄”的标签,遭到知制诰王陶攻击,未任馆职,知武进知县。
苏轼的情况与章惇又有些不同,他比章惇先回京,去年被任命为殿中丞,任判登闻鼓院。
苏轼的大名如今已经海内之名,年前李清臣考制科的时候,大佬们的评论就是——荀卿笔力,很有大苏文章的味道,不取第一没道理。
这就是把大苏文章当做评判标准了。
这才只是开始,要不了多久,苏文熟,吃羊肉。
赵曙也是久闻苏轼之名,开始想效仿唐代的做法,直接让苏轼担任翰林,任知制诰。
韩琦阻止道:“苏轼,远大之器也,它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久而用之,则人无异辞,今骤用之,恐天下未必皆以为然,适足累之也。”
赵曙又道:“与修起居注,可乎?”
韩琦又说:“这两个职务,其实都差不多,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选一个接近陛下的贴职与之,而且,需要他通过召试。”
赵曙说道:“馆阁进行考试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要提拔的人是否真才... -->>
第四百五十九章苏洵去世
司马光再次发言:“窃闻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因言濮王典礼事尽被责降,中外闻之,无不骇愕。”
“臣观此三人,忠亮刚正,忧公忘家,求诸群臣,罕见其比。今一旦以言事太切,尽从窜斥,臣窃为朝廷惜之!”
“臣闻人君所以安荣者,莫大于得人心。今陛下徇政府一二人之情……天下之人,已知陛下为仁宗后,志意不专,怅然失望。”
“今又取言事之臣群辈逐之,臣恐累于圣德,所损不细,闾里之间,腹非窃叹者多矣。”
总结得非常好,声望更加隆崇,但是苏油已经冷冷地给他贴上了标签,仁宗朝铁骨铮铮的知谏院,已经蜕变成了英宗朝完美的政客。
欧阳修倒是上了硬货,事后五道奏章,连求外放,不过赵曙没有同意。
其实这次事件没有赢家。
皇帝一意孤行,让绝大多数臣僚失望;
太后意志不坚定,再次被韩琦戏耍;
台谏虽然获得了名声,但是被贬出京;
宰相和参政,任由欧阳修独自奋战,寡不敌众,最后他们成了官员群体中公认的佞臣,污了名声;
最无辜欧阳修,也是因为他在庆历新政中首开言路炮轰,导致“谏官之横”,如今自尝苦果。
在濮议争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大佬希望获得更多赞成票,只要是支持自己观点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予以提拔。
各种小手段不断,韩琦将自己早就塞进东宫队伍的王陶调为谏官;欧阳修也往台谏塞了一枚私货,将和苏轼关系不错的同年蒋之奇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希望给台谏掺沙子。
甚至远在嶲州的苏油,也不算多干净。
虽然已是五品官,但是苏油在这件事情上明显不够分量,因此只有选择明哲保身。
甚至为了保持自己对今后几年局势的正确预判,苏油都没有提醒太后,生怕造成蝴蝶效应。
对不起太后,那就是自然的了。
他只给小妹写了一封信,只在信纸下方中部画了一横。
陈昭明见到这封古怪的信件很纳闷:“小妹,你哥哥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皱眉道:“这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你把信纸看成一张脸就明白了,哥哥这是说——不带眼睛,不带耳朵,最重要牢牢闭嘴。”
自打进入治平三年,不但国家一团乱糟糟,就连苏家也走了背字。
半年前,苏油在峡江上奔波的时候,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了。
如今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是差,一场风寒,竟然就夺走了这个温柔又聪明的女子的生命,仅仅二十七岁。
新年伊始,苏轼,章惇又成了同年,这次是召试馆阁。
结果章惇虽然考中,却因为当年放弃进士功名一事,被贴上了“佻薄”的标签,遭到知制诰王陶攻击,未任馆职,知武进知县。
苏轼的情况与章惇又有些不同,他比章惇先回京,去年被任命为殿中丞,任判登闻鼓院。
苏轼的大名如今已经海内之名,年前李清臣考制科的时候,大佬们的评论就是——荀卿笔力,很有大苏文章的味道,不取第一没道理。
这就是把大苏文章当做评判标准了。
这才只是开始,要不了多久,苏文熟,吃羊肉。
赵曙也是久闻苏轼之名,开始想效仿唐代的做法,直接让苏轼担任翰林,任知制诰。
韩琦阻止道:“苏轼,远大之器也,它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久而用之,则人无异辞,今骤用之,恐天下未必皆以为然,适足累之也。”
赵曙又道:“与修起居注,可乎?”
韩琦又说:“这两个职务,其实都差不多,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选一个接近陛下的贴职与之,而且,需要他通过召试。”
赵曙说道:“馆阁进行考试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要提拔的人是否真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