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独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