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文学 www.80wx.net,大流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初方大猷劝降耿仲明时,曾给其总兵、郡王、亲王三条路。
也就是耿仲明按兵不动,大顺灭清之后可为总兵;占据良乡封堵多尔衮后路粮道可为郡王;挥师攻破北京可为亲王。
从耿仲明实际表现来看(一部据良乡,一部北上),获封亲王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北京城并不是耿仲明拿下的,以耿部自身实力也不可能攻破北京。
但一个郡王却是够格的,因为要不是耿仲明于多尔衮的背后来了这么一下,陆四指挥的西路军也不可能将多尔衮集团拖死在保定于良乡之间的涿县,继而取得战役胜利。
何况,耿仲明在满清那边就是怀顺王,到了大顺这边纵是不再上一个台阶,保留原来的郡王待遇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陆四却没有履行诺言,不仅没给耿仲明封王,甚至连国公都不给,只是封其为侯——定义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大顺的节节升高,陆四有必要增加大顺爵位和官职的含金量。
从前满清入关时,吏部问多尔衮如何安置前明降官,多尔衮手一挥说一律加一级任用。
原因是满清人少,以小族临大国,必须重用降官汉奸,否则何以立足?
怎么才能让降官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为大清效命?
加官晋爵呗。
如今大顺强势,中国三分天下实力最大者,陆四却不能学多尔衮只要来降的就一律加一级任用,反而传谕政务院及吏政府那边,今后不管明、西还是蒙古来降来归者,非大功者不得加官,也一律降两级任用。
如此做法,看上去好像大顺有点拒人千里之外,但实际上却能让大顺的官职变得更加正式,更加诱人。
因为,大顺最强。
当官的都是聪明人,他们会知道如何选择。
大顺这边表现的越强势,越正规,那些降官才会趋之如骛。
给耿仲明一个侯爵,已经是难得了。
耿仲明只要不傻,看看十二位侯爵名单,就当知道自己能为侯爵已是隆武皇帝隆恩浩荡,对他刮目相看。
不然,以他怀顺藩的实力,莫说侯爵了,连伯爵都不够格。
四大国公、十二大侯爵以外,获封伯爵的有贺珍、黄昭、郭啸天、孙国富(草堰孙四)、麻天水(大团麻三)、杨祥、洪宝、李化鲸、李成栋、胡茂桢、李来亨、柏永馥、沈廷扬、程思华、代善、济尔哈朗、郭登先、白鸣鹤等。
连同辛思忠、党守素、牛万才、蔺养成、马科、刘忠等人,计隆武朝共封伯爵二十四人。
伯爵“成份”上,农民起义出身的占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是前明降将。
这二十四人中有两位满洲代表,即归义伯代善、顺义伯济尔哈朗。
给这二位封伯,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以便能够和平解决沈阳、辽阳残余清军,及分裂阿济格麾下的满洲八旗兵。
代善、济尔哈朗已经分别给关外和阿济格那边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归降大顺。
关外那边留守的是奴尔哈赤三子阿拜和多尔衮的亲信何洛会,代善和济尔哈朗的劝降应该会起作用,因为如果阿拜同何洛会坚持抵抗,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城玉碎。
阿济格那边,孙武进递来的消息说这位英亲王同史可法接上了头,陆四还挺欣赏阿济格这么果断,所以传谕阿济格要效忠的大明弘光天子,务必要给英亲王一个忠王封号。
拉来阿济格是不用想... -->>
当初方大猷劝降耿仲明时,曾给其总兵、郡王、亲王三条路。
也就是耿仲明按兵不动,大顺灭清之后可为总兵;占据良乡封堵多尔衮后路粮道可为郡王;挥师攻破北京可为亲王。
从耿仲明实际表现来看(一部据良乡,一部北上),获封亲王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北京城并不是耿仲明拿下的,以耿部自身实力也不可能攻破北京。
但一个郡王却是够格的,因为要不是耿仲明于多尔衮的背后来了这么一下,陆四指挥的西路军也不可能将多尔衮集团拖死在保定于良乡之间的涿县,继而取得战役胜利。
何况,耿仲明在满清那边就是怀顺王,到了大顺这边纵是不再上一个台阶,保留原来的郡王待遇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陆四却没有履行诺言,不仅没给耿仲明封王,甚至连国公都不给,只是封其为侯——定义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大顺的节节升高,陆四有必要增加大顺爵位和官职的含金量。
从前满清入关时,吏部问多尔衮如何安置前明降官,多尔衮手一挥说一律加一级任用。
原因是满清人少,以小族临大国,必须重用降官汉奸,否则何以立足?
怎么才能让降官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为大清效命?
加官晋爵呗。
如今大顺强势,中国三分天下实力最大者,陆四却不能学多尔衮只要来降的就一律加一级任用,反而传谕政务院及吏政府那边,今后不管明、西还是蒙古来降来归者,非大功者不得加官,也一律降两级任用。
如此做法,看上去好像大顺有点拒人千里之外,但实际上却能让大顺的官职变得更加正式,更加诱人。
因为,大顺最强。
当官的都是聪明人,他们会知道如何选择。
大顺这边表现的越强势,越正规,那些降官才会趋之如骛。
给耿仲明一个侯爵,已经是难得了。
耿仲明只要不傻,看看十二位侯爵名单,就当知道自己能为侯爵已是隆武皇帝隆恩浩荡,对他刮目相看。
不然,以他怀顺藩的实力,莫说侯爵了,连伯爵都不够格。
四大国公、十二大侯爵以外,获封伯爵的有贺珍、黄昭、郭啸天、孙国富(草堰孙四)、麻天水(大团麻三)、杨祥、洪宝、李化鲸、李成栋、胡茂桢、李来亨、柏永馥、沈廷扬、程思华、代善、济尔哈朗、郭登先、白鸣鹤等。
连同辛思忠、党守素、牛万才、蔺养成、马科、刘忠等人,计隆武朝共封伯爵二十四人。
伯爵“成份”上,农民起义出身的占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是前明降将。
这二十四人中有两位满洲代表,即归义伯代善、顺义伯济尔哈朗。
给这二位封伯,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以便能够和平解决沈阳、辽阳残余清军,及分裂阿济格麾下的满洲八旗兵。
代善、济尔哈朗已经分别给关外和阿济格那边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归降大顺。
关外那边留守的是奴尔哈赤三子阿拜和多尔衮的亲信何洛会,代善和济尔哈朗的劝降应该会起作用,因为如果阿拜同何洛会坚持抵抗,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城玉碎。
阿济格那边,孙武进递来的消息说这位英亲王同史可法接上了头,陆四还挺欣赏阿济格这么果断,所以传谕阿济格要效忠的大明弘光天子,务必要给英亲王一个忠王封号。
拉来阿济格是不用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